趙晴
【摘要】The Road Not Taken是美國著名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著名詩篇,這首詩樸實無華卻寓意深刻,從古至今,一直受到中外譯者的青睞,有多個譯本,各具千秋,本文試對其中兩個譯本進行賞析。
【關(guān)鍵詞】風(fēng)格 主題思想 韻腳 羅伯特·弗羅斯特
譯文一:
未選擇的路
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 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 但我卻選擇了另外一條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雖然在這條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
那天清晨落葉滿地 兩條路都未經(jīng)腳印污染
呵,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 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
恐怕我難以再回返 也許多少年后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將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譯文二:
殊途
金秋密林,展開二條小路,遺憾滿懷,無法同時踏足,
孤獨旅人,良久佇立踟躕。極目遠眺,道路蜿蜒何處,
彎彎曲曲,出沒林間灌木。二擇其一,選擇這條小路,
于我而言,或許就是坦途,雜草萋萋,期待旅人光顧。
設(shè)想兩途,皆是行者無數(shù),人流如織,彼此有何異殊。
清晨林間,鋪展二條小路,人跡杳茫,繽紛落葉密布,
留下其一,期待來日再補。了然于胸,此路已向它途,
捫心自問,能否回到當(dāng)初。一聲嘆息,昨日歷歷在目,
年復(fù)一年,不知身在何處,茂密林間,方向由我選出。
向往孤旅,人煙稀少為主,回首往事,選擇決定歸宿!
第一章 譯文一賞析
題目譯作《未選擇的路》,字字對譯,第一部分前兩句采用直譯的方法,第三句省略了“and be one traveler”,直接說“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完整的表達出詩人的中心思想,在譯文風(fēng)格上也與原作保持一致,既做到了字字對譯,又能在文字處理上嚴(yán)謹(jǐn)而細膩,“涉足”、“佇立”、“極目”等詞可見譯者深厚的文學(xué)功底。
第二部分的翻譯與原詩出入較大,第一句“as just as fair” 和第二句“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直接省略不譯,第四句的“grassy”譯為“荒草萋萋”,“wanted wear” 譯為“十分幽寂”,可見用詞之斟酌。由于譯者刪減掉兩句,為達到結(jié)構(gòu)工整,增譯一句“顯得更誘人,更美麗”。這一處理提醒我們,譯詩時不必句句對譯,相同意思的幾句可合譯為一句,贅余的部分可直接不譯。后兩句是各譯本中出入最大的部分,這兩句較難理解,能夠完全理解其中含義的譯者不多,將其準(zhǔn)確表達的更少。這兩句的意思應(yīng)當(dāng)是在“我”之后,走上這條路的人越來越多,踐踏的越來越多,因而這兩條路也就沒有什么差別。而譯者在這兩句的理解上存在偏差,思考過于簡單,不夠完善。
第三部分,第一句的“l(fā)ay”,譯者將其譯成“落葉滿地”,聯(lián)系下句“In leaves”,即為路上鋪滿落葉的意思,十分精妙。“equally”原意為“平等地”,譯者將其譯為“都”,可見譯者能夠完全接收到原詩傳達的全部信息,并完整生動的將其表達出來。
最后一部分,原作前兩句順序體現(xiàn)了中英文語序及表達方式的差異,譯者調(diào)整了順序,使譯文更加接近讀者的思維,將“telling”譯為“將往事回顧”,描繪出了詩人在多年后回憶這件事時輕聲嘆息的畫面?!癆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譯者將其譯為“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更能表達每一個選擇將對人生產(chǎn)生重要影響。
譯文一是眾多譯本中最經(jīng)典的一個,采用了散文風(fēng)格的短句,文字優(yōu)美。像原詩一樣,把深刻哲理寓于平淡無奇的內(nèi)容和簡潔樸實的詩句之中。但原作韻腳為abaab,而譯文一卻沒有任何韻式可言,沒有傳遞出原詩的韻律美。
第二章 譯文二賞析
題目譯為《殊途》,并沒有譯出詩人想要表達的對于沒能選擇的那條路的遺憾后悔的心情??v觀整篇譯文,采用以詩譯詩的方法,結(jié)構(gòu)清晰,句式整齊。
第二部分,譯者采用增譯的方法,增加了“二擇其一”“于我而言”。wanted wear原意是很少有人踐踏,而譯文二將其延伸為“期待旅人光顧”,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對于爭議很大的后兩句,譯文二很好的理解了這兩句的含義,并完整的表達了出來。
第三部分譯者將前兩句合譯,將其意思穿插起來,描繪了某個清晨,兩條小路都無人踐踏,落葉鋪滿道路的畫面。在第三句的翻譯上,由于該譯本采用以詩譯詩的方法,不能將感嘆詞直接譯出,在感情抒發(fā)方面略顯遜色。
最后一部分,前兩句不同于譯文一的處理方法,譯者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認(rèn)為這兩句的意思是分開的,Somewhere在此處譯為“不知身在何處”,個人認(rèn)為處理不夠得當(dāng)。最后一句“選擇決定歸宿”簡潔有力地點明主題。其中“向往”與“回首”相對,體現(xiàn)出譯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學(xué)功底。
譯文二采用以詩譯詩的方法,全詩結(jié)構(gòu)清晰,對仗工整。全詩押尾韻“u”,實在難得。同時采用增譯的方法,能夠準(zhǔn)確完整的傳遞原作的思想,是眾多譯本中的上乘之作。
結(jié)論
綜上所述,兩個譯本語音、語法、風(fēng)格和詞匯方面的處理上各有千秋,譯文一清新雋永,言語凝練精簡,十分符合原文的意境。譯文二堪稱以詩譯詩中的典范,結(jié)構(gòu)清晰,對仗工整,具有韻律美,風(fēng)格和筆調(diào)應(yīng)與原文的性質(zhì)相同。
參考文獻:
[1]陳莉.解析弗羅斯特《未選之路》之詩歌藝術(shù)特點[J].江西科技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9(3).
[2]曹明倫.弗羅斯特詩選[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