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要】情景教學法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師生在課堂上更好地進行互動,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學習氛圍,使孩子們更加深刻地消化和理解語文知識,不斷培養(yǎng)學生們積極思考、善于觀察、勤于積累、注重實踐的好習慣。在本文中,筆者根據(jù)多年調研與教學實踐,對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語文視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根據(jù)新課標要求,小學語文教學要擺脫灌輸式教學方式改進教學理念,真正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發(fā)揮好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切實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主動進行學習的好習慣,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用。情景教學法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師生在課堂上更好地進行互動,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學習氛圍,使孩子們更加深刻地消化和理解語文知識,不斷培養(yǎng)學生們積極思考、善于觀察、勤于積累、注重實踐的好習慣。在本文中,筆者根據(jù)多年調研與教學實踐,對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一、創(chuàng)造有趣情境,使學生玩中學、學中樂
小學生活潑好動,上課容易分心搞小動作。面臨此類問題,教師要適時采用各種教學方式,幫助學生上課專心聽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生動的情境,使學生參與到語文學習和探索中來,通過親身實踐,深刻體會課上所學,不斷增強對于語文學習的樂趣,積極參與課上活動,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fā)揮。
例如,在講解《貓》這一課時,上課前,教師可以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去觀察真實的貓,寫一寫心得,對親眼所見、親身所感進行描寫,然后上課時,選一些同學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和感悟向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見到的貓的外貌和神態(tài),自己的其他一些感悟等等。在學習完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觀察與課文作者的描繪進行對比,讓學生們分組進行討論,彼此合作學習,探究問題,鍛煉學生與他人積極合作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再比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一文時,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在幻燈片上播放一些春意盎然、鳥語花香的圖片或影像等,為學生營造出一種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春天的畫面。然后,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中的成員分別代表一個小動物,對春天進行歌頌和贊美,同學們可以共同探討描述春天的語句,集思廣益,油然而發(fā)自己心中所想,并激發(fā)學生對學習課文的興趣,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二、依靠情境創(chuàng)設,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情境教學提出了“強化感受、淡化分析”的觀點,也就是通過創(chuàng)造相關情境,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藝術美、豐富情感體驗、感知生活氣息。語文,作為一門人文學科,需要持續(xù)汲取營養(yǎng)、豐富體驗、不斷充實。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入情境教學,讓學生能夠真正去感知文本,感知自然、感知生活,并引導學生去表達、去抒發(fā)自己的內心感受,真正愛上語文學習,發(fā)現(xiàn)語文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朱自清的《燕子》一文時,教師應為學生展示鳥語花香、鶯飛燕舞、婀娜垂柳等圖片,讓學生感受到春天的生機與氣息。同時,在引入課程時,教師要配合圖畫精心設計。比如,教師可以樂曲《苗嶺的早晨》這首清新、舒緩的樂曲作為背景音樂,給學生潛移默化地創(chuàng)造好情境,引發(fā)學生遐思,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這種感覺的通聯(lián)中,學生的語文認知水平和語文教學質量也相應得到了提升。
再比如,在教學《登泰山記》時,可以給學生們展示一些泰山雄奇的風光圖,或者播放一些短小的泰山游記視頻,使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祖國大好河山的壯觀、巍峨,不由得心生敬畏,激發(fā)學生去自然中探險,增加自己的人生感受。同樣,在教學《觀潮》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潮水波瀾壯闊、波濤洶涌的影片,使學生能夠真正傾聽和感知大海。由此,學生便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的內涵,感受到大海的壯美與崇高。
三、挖掘課文情境,激發(fā)學生深層領悟
課本,是經過條條工序,精心設計的教學材料。廣大教師要真正去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這些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進行深層次的領悟和思考,不斷地豐富頭腦和內心,積極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蘊含的哲理。學生們作為個性鮮活的生命個體,會結合自身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進行閱讀,此時,教師就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們各自不同的特點和性格,切實提高學生對課文的全面理解,激發(fā)學生深層次的人生思考。
例如,教師在講解《落花生》一課時,可以這樣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如果讓大家在落花生、蘋果、石榴里面選擇一種,大家想做什么呢?為什么這么選?”學生們便會分成幾派,強調自己進行選擇的理由。這時,教師可以開展一系列辯論,讓學生們經過辯論,不僅更加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課本上父親所說的話,牢記并提醒自己要要做有用、有價值的人,同時也真正地啟發(fā)各自的深層思想,張揚不同的個性,激發(fā)語文閱讀的熱情。
四、拓寬相應情境,開闊學生的語文視野
情境教學提出了一些重要原則:由近及遠,螺旋上升,由表及里,啟迪智慧,陶冶性情等等。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創(chuàng)造豐富的情境使學生更好地用其他心靈的傾訴、情感的流淌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探索學習的興趣,不斷充實自己,提升人文素質,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比如,教師在講解完 《紅星閃閃》這一課時,可以安排一些活動,比如,歌頌愛國主義者朗誦比賽,讓學生去閱讀一些紅色故事,積累一些紅色格言,挖掘前輩們的精神遺產,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去感知和敬仰那些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前輩,銘記歷史,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水平,培養(yǎng)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操。這樣,學生就不會局限于課本上的框框,更加愿意以課本為基本去發(fā)現(xiàn)新知,有興趣有熱情進行自主閱讀和學習,養(yǎng)成善于觀察、善于分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