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妍 韓雪
【摘 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實力的提升及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如今我國與其他國家的交流越來越普遍,我國傳統(tǒng)文化也受到了很多國家的關(guān)注。其中我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其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吸引了很多國外朋友的青睞,但如何通過語言的形式向國外朋友傳遞飲食文化,成為翻譯界思考的重要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國飲食文化翻譯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中國飲食文化翻譯技巧進行了研究和探討,以期促進我國飲食文化的傳播。
【關(guān)鍵詞】中國飲食文化;翻譯技巧;文化內(nèi)涵
如今國際性交流越來越頻繁,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交流中逐漸流向國際,受到很多外國朋友的青睞,但如何通過翻譯的形式,讓外國朋友了解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成為我國關(guān)注的重要問題。其中中國飲食文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分支,其以獨特的口味和豐富的種類受到廣泛的關(guān)注。要使對中國飲食文化感興趣的外國朋友更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則需要在翻譯中體現(xiàn)中國飲食文化的內(nèi)涵。
一、中國飲食文化翻譯及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
文化是一種可以體現(xiàn)和傳承某一國家和民族的歷史、風情、習俗、藝術(shù)、思維、價值觀念等,是一種可以進行交流的意識形態(tài)。寬泛而言,人類社會與文化關(guān)系非常緊密,幾乎所有的社會活動、人類行為等都與文化相關(guān)。其中飲食文化應(yīng)當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傳,其存在深厚的內(nèi)涵和價值。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如今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被中國特色文化所吸引,其中中國飲食文化以期獨特性和豐富性,受到廣大外國朋友的關(guān)注,中國飲食也逐漸流傳到國外。如何讓外國友人在了解和品嘗中國美食時,并感受到中國飲食文化的內(nèi)涵,成為翻譯界考慮的問題。在進行中國飲食文化翻譯時,如果僅僅采用簡單的字面翻譯方法,則會讓外國友人無法了解到中國飲食文化的內(nèi)涵。中國飲食文化作為中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翻譯應(yīng)當展現(xiàn)出飲食文化的內(nèi)涵。
由于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歷史、地理、生活習慣、習俗、思維及價值觀念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別,導(dǎo)致中國飲食文化與其他國家的飲食文化也較差較大的差異。很多翻譯者在進行飲食文化的翻譯時,由于各種因素導(dǎo)致中國飲食翻譯后,外國友人難以理解,甚至會誤解為另一種東西。如中國和西方國家存在飲食文化差異,中國人民認為飲食在人們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不僅使為了填飽肚子,還是促進人與人交流的主要條件。但西方國家則認為飲食單純只起到營養(yǎng)品的作用,并沒有賦予飲食更加深厚的內(nèi)涵。中國在請客時和宴會時,會非常注重飲食內(nèi)容,而西方國家則比較隨意,其主要注重時間觀念。另外中國飲食的烹飪方式比較多樣化,其造型也比較精美。
由于中國飲食文化及西方飲食文化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作為飲食文化符號和代表的菜名也體現(xiàn)出很大的不同。一般西方在進行菜名的命名時,主要是在菜名中體現(xiàn)材料及烹飪方式,比較簡單直觀,讓人更加容易理解。而我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在取菜名時會有諸多考究,有很多菜名具有較深厚的含義,讓人們無法直接根據(jù)菜名了解到菜肴的內(nèi)容。很多菜肴的菜名具有浪漫主義特色和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如其包含有菜肴的由來,菜肴的歷史文化背景等,采用這種命名方式不僅加起來朗朗上口,而且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雖然該種命名方式會讓很多人難以理解彩色的內(nèi)容,但卻可以充分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飲食文化特征。
二、中國式菜名的文化內(nèi)涵及翻譯原則
中國飲食文化傳承上千年,其內(nèi)涵深厚且豐富,而如何讓外國友人直接感受到中國飲食文化的內(nèi)涵,第一步就需要通過菜名體現(xiàn)出現(xiàn)。中國飲食文化主要是以直接和聯(lián)想的方式,對菜式進行命名。在采用直接命名法對菜肴進行命名時,主要是根據(jù)菜肴的成本和烹飪方式進行命名,如“清炒小白菜”、“青椒煎蛋”等。在采用聯(lián)想命名法對菜肴進行命名時,主要是借用其他因素,如地名、植物名、歷史典故等,從而展現(xiàn)該菜肴的文化內(nèi)涵,如“北京烤鴨”、“芙蓉雞片”、“霸王別姬”等。這些名稱在中國人看來具有簡單直觀或具有美感,但如何讓外國友人在品嘗美食的同時,通過菜名可以直接了解到中國民族文化,中國式菜名翻譯的重要考慮問題。對菜名進行良好的翻譯,可以直接對中國飲食文化起到傳播作用。中國飲食烹飪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炒、爆炒、蒸、煎、炸、燉等,如果對其用英語翻譯,一般為stir fry、saute、steam、pan fry、deep fry、braise。中國在形容美食時,主要是從色、香、味、形等方面進行贊美,即color、scent、taste、shape。
在進行中國飲食文化翻譯時,首先要注重翻譯的準確性,只有準確的翻譯才能夠讓外國友人感受到中國飲食文化的內(nèi)涵,不至于對中國飲食產(chǎn)生誤解。如人們常常采用“dumping”翻譯中國面食中的餃子、饅頭等,其存在一定的誤差,“dumping”主要是形容圓形,有餡的面食,另外在英語中“soup”是指湯,但主要是指濃湯,對于中國飲食中的清湯、或者其他滋補湯則不能用“soup”,如雞湯需要翻譯成“chicken stock”。在中國飲食中,有很多屬于聯(lián)想命名法的菜名,如“獅子頭”,如果采用直譯的方法,則會讓外國友人難以理解,因此需要對其進行簡單解釋,如“l(fā)ions head-pork meat ball”,另外還有水晶寶、怪味雞等菜肴,也需要通過簡單解釋的方式,讓外國友人理解。中國一些菜肴因為制作工藝復(fù)雜,涉及材料較多,因此在命名時包含較多的內(nèi)容,如八寶粥,其涉及“八寶”,但如果將“八寶”全部翻譯出來,則會比較冗長,因此可以翻譯為“babaozhou-mixed congee with eight sweet seasonings”,另外菜肴“全家福”也包含多種食材,如豬肉、雞肉、牛肉等,不能將其全部翻譯出來,應(yīng)當采用“Happy Family-stewed assorted meat”的翻譯。中國飲食文化翻譯要體現(xiàn)出中國飲食的特色,中國有很多菜肴都無法簡單翻譯,因此采用直譯加解釋的方式便于外國友人理解。另外還可以在翻譯中突出菜肴主要的特色,如虎皮蛋“deep-fried egg”,該種翻譯方式突出了烹飪方法。
三、中國飲食文化翻譯中存在問題
(一)拼寫錯誤問題
在中國飲食文化翻譯中,首先要注意的是拼寫錯誤,很多商家在對飲食進行翻譯時,沒有考慮過其他國家的語法問題,致使翻譯錯誤。外國友人看到翻譯錯誤的飲食,從字面就難以理解,也就無法體會到中國飲食文化的內(nèi)涵。如會有”如很多餐館在翻譯桂花拉糕時,會將其翻譯成“Sweet Osmanthns Cake”,很典型出現(xiàn)拼寫錯誤問題,應(yīng)當改成“Sweet Osmanthus Cake”,很多商家都會在菜品上出現(xiàn)拼寫錯誤問題,如鹽焗豬肚“Baked Salty Pigs Stumach”、蝦仁燜豆腐“Braised Tofu with Shalled Shrimp”、老醋泡花生“Deep-Fried Peanuts Picked in Vinagar”等都出現(xiàn)拼寫錯誤問題,正確的應(yīng)該是鹽焗豬肚“Baked Salty Pigs Stomach”、蝦仁燜豆腐“Braised Tofu with Shelled Shrimp”、老醋泡花生“Deep-Fried Peanuts Picked in Vinegar”。翻譯錯誤問題,會導(dǎo)致外國友人無法理解該道菜到底是什么,對中國飲食文化走向世界造成了影響。
(二)大小寫問題
很多國家都非常注重字母的大小寫問題,如國際性交流最普遍的英語,其很多詞的首字母都需要大寫,然而在中國飲食翻譯中,翻譯者為了圖方便,而會采用全部小寫的方式。中國漢字由于不涉及到大小寫問題,因此人們在翻譯中,不會過于關(guān)注其他語言的大小寫問題。但對于外國友人來說,如果出現(xiàn)大小寫問題,則會對翻譯感到難以適應(yīng)。如我國很多酒店會將黑椒牛仔骨、松鼠桂魚翻譯成“Beef ribs with black pepper”、“Fried Yellow Croaker With Preseved Vegetables”,其正確翻譯方式應(yīng)當為“Beef Ribs with Black Pepper”、“Fried Yellow Croaker with Preseved Vegetables”。這主要是由于翻譯不細心,沒有遵守英語語法和規(guī)則,導(dǎo)致出現(xiàn)翻譯問題,不利于中國飲食文化的傳播。
(三)語義模糊問題
中國飲食中有很多菜肴的名稱具有文化氣息,然而很多翻譯者在翻譯時,沒有將菜肴背后的文化氣息展現(xiàn)出現(xiàn),而是采用字面翻譯的方式,讓菜肴失去了美感,甚至還會讓外國友人無法理解該道菜。如在進行椒鹽排骨、腌篤鮮湯等方式,常常翻譯為“Deep Fried Salty Pork Ribs”、“Fresh Salted Pork”,這兩道菜的翻譯都存在語義模糊的問題,讓外國友人無法理解這兩道菜,因此為了讓外國友人根據(jù)菜名就能夠加深對這兩道菜的了解程度,應(yīng)當采用椒鹽排骨“Salt and Pepper Pork Ribs”、腌篤鮮湯“Stewed Pork and Ham with Bamboo Shoots”。
四、中國飲食文化翻譯技巧
(一)直譯法
在中國飲食文化翻譯中,最常用的翻譯方式是直譯法,其主要有讀音直譯法和材料及烹飪方式直譯法。其中讀音直譯法是直接將中國菜肴的讀音,通過音譯的方式,讓外國友人感受到中國飲食文化特色。如中國特色食品“豆腐”,其是采用音譯的方式,很多外國友人都知道“Tofu”為豆腐,這樣不僅利于中國飲食文化是傳播,還能推動我國漢語文化的傳播,從而讓更多的外國友人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材料及烹飪方式直譯法,采用此種翻譯方法常見的菜式有炒雞雜“Fried Chicken Giblets”、燉豬蹄“Stewed pigs Totters”、煨羊肉“Simmered Mutton”。材料、配料及烹飪方式直譯法,如排骨年糕“fried pork chop with glutinous rice bars”,肉沫豆腐“Stir-fried tofu with minced pork”,黑椒牛排“Sizzling Steak with Black Pepper”。材料、形狀直譯法,糖醋金錢肉“seeet-and-sour pork slices shaped like coins”,松鼠黃魚“yellow croaker shaped like a squirrel”,芙蓉雞片“sliced chicken with egg white shaped like lotuses”。材料、器皿直譯法,砂鍋魚頭“Fish Head in Casserole”,荷葉包雞“Chicken Wrapped in Lotus Leaves”。
在中國飲食文化中,還有一種特殊的種類,即藥膳。藥膳屬于我國特殊的意識,其主要是將中草藥加入食品中,起到治病和養(yǎng)身的作用。然而其他國家的語言中,幾乎沒有關(guān)于草藥的單詞,因此對于藥膳可以采用直譯的方式,并將其藥用效果在后面標注。如“天麻燉雞”可以翻譯為“Stewed Chicken With Herbs”。
對于具有歷史典故、傳說、名人等中國飲食文化,也可以采用直譯的方式,如常見的名人菜色東坡肉“Dongpo Braised Pork”。
(二)注釋法
在中國菜式翻譯中,由于很多菜肴沒有辦法通過簡單的直譯解釋該道菜肴的內(nèi)容,因此需要在菜肴名稱的后邊進行簡單的解釋,這樣久而久之會讓外國友人看到該道菜肴時,就能夠明白該道菜的特色和內(nèi)容。如火鍋是一種比較具有特色,且內(nèi)容非常豐富的菜色,如果翻譯不好則無法讓外國友人理解火鍋的特色,因此可以采用“Chafing dish-instant boiled mutton ,beef,and vegetables with chilli sauce”的方式,充分體現(xiàn)火鍋的特色。
圖文法主要是利用圖片和文字結(jié)合的方式,即利用圖片注釋,讓外國友人直觀感受到菜肴的特色。這種方式雖然比較直觀,且更加鮮明,但卻比較占據(jù)篇幅,且如果使用口語交流,則無法應(yīng)用圖片。通過靈活應(yīng)用幾種翻譯方式,掌握翻譯規(guī)律,可以使我國傳統(tǒng)意飲食文化沖出國門。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與國外交流越來越普遍,如何交流過程中將中國各類傳統(tǒng)文化推廣處國門,是我國重要考慮的問題。我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目前在進行中國飲食文化的翻譯時,常常會出現(xiàn)語義模糊、拼寫錯誤等問題,制約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推廣。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可以采用直譯法和注釋法的方式進行翻譯,且在翻譯中要避免出現(xiàn)大小寫問題,拼寫錯誤問題。
【參考文獻】
[1]張艷艷. 中國飲食文化負載詞翻譯研究[J].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08:55-57.
[2]賈立平,潘雪.文化翻譯觀視角下西安飲食文化的翻譯[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0:142-143.
[3]郭映雪.中國魚菜式翻譯技巧探討[J].連云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2,02:48-50.
[4]耿立娜.通過菜名翻譯傳播中國飲食文化簡論——酒店專業(yè)英語教學實踐探索[J].職業(yè)時空,2012,08:155-156+159.
[5]周蘇菡.基于中西文化差異的中式菜名英譯探析[J].海外英語,2012,22:185-186.
[6]顧秀梅.淺談中式菜單翻譯的現(xiàn)狀及技巧[J].海外英語,2014,02:133-135.
[7]翟曉麗.《舌尖上的中國》字幕翻譯研究及其在翻譯教學中的應(yīng)用啟示[J]. 海外英語,2014,07:148-149+153.
[8]李翔,劉春亮.從英文版《舌尖上的中國》探究中國飲食翻譯[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4,06:115-118.
[9]關(guān)向峰.譯介淮揚菜系,促進淮揚飲食文化走向世界[J].滄桑,2013,04: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