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忠
摘要:我們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需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而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需要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可以通過朗讀和背誦來增強學生的語感,而更重要的是進行長期不懈的口語訓練。本文探討了高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培養(yǎng)策略。
關(guān)鍵詞:高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培養(yǎng)策略
聽、說、讀、寫四項能力的整體提升,才能讓高中學生的英語能力提高。英語口語教學,一直為我國英語教師所忽視,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加強英語口語教學勢在必行。仿說教學手段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實施,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口語學習潛力,短時間內(nèi)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更有助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學生口語能力的發(fā)展受到的制約
1、受母語環(huán)境的影響。同漢語一樣,我們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有著得天獨厚的語言環(huán)境。一個嬰兒從呱呱落地,其就在漢語這一天然的環(huán)境中成長,耳邊聽到的,眼前看到的,口里說的無處不存在著漢語。而英語作為我們的目的語,卻沒有那么好的環(huán)境了。即使現(xiàn)在從小學三年級正式開始英語教學, 也已過了兒童學習語言的黃金時代。此時,我們用漢語思維的定勢已經(jīng)形成,英語再怎么學也是我們的第二語言。再加上我們生活在漢語的環(huán)境里,即使在英語課上也難免會出現(xiàn)漢語,要想讓學英語和學漢語有同樣的環(huán)境自然很難做到。
2、受考試制度的影響。人們常說,考試是指揮棒。目前,各級各類學校仍然以考試成績?yōu)橐罁?jù)來選拔人才,因而考試成績的好壞便決定了學生的命運。所以,學校便以學生成績來評價教師,家長便以學生成績來評價學校。分數(shù)便成了一個有力的考查依據(jù)。那么,教師和學校要想得到家長和社會的認可,自然得在成績的取得上下工夫。這樣,考試題型便成了教師平時訓練的模式。既然,考試題型中沒有口語測試,教師便不會注重對學生口語能力的訓練。這就導致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單選、完型、閱讀、書面表達上,而忽略了口語能力的訓練。
3、受學生自信心的影響。在多年的英語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口語課上不想發(fā)言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怕說錯了別人笑話。由于怕丟面子的思想在作怪,學生總擔心自己蹩腳的發(fā)音別人聽不懂怎么辦? 即使別人聽懂了自己, 萬一自己聽不懂別人怎么辦? 說話間,出現(xiàn)了想表達但又表達不出來的單詞怎么辦? ………就這樣,總擔心出錯,就永遠也不敢開口了,干脆“沉默是金”算了,結(jié)果就永遠也不敢說出口了。
二、高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培養(yǎng)策略
1、激發(fā)學生英語興趣是進行口語教學的前提。興趣是一種非?;钴S、積極的非智力因素,是學生對認知對象積極的心理與感情上的認可, 是一種積極的選擇性態(tài)度,是學生從事一切認知活動的強大動力。唯有激起學生對英語學習濃厚的興趣,學生才能積極調(diào)用知識儲備、情感態(tài)度等主動而積極地投入到口語交際活動中來。這樣才能為教學的成功及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因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我們要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先導。
2、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教學氛圍對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會產(chǎn)生十分深刻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這樣才能使學生親身體驗到輕松與愉悅,才能將教學從片面地追求結(jié)果而轉(zhuǎn)向追求學習的過程,使學生樂意地、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在愉悅的氛圍下,學生才會對口語交流產(chǎn)生更大的興趣,才會更加樂意開口說英語。這樣,我們才能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教師需要注意在教學中時刻用微笑面對學生,因為,積極的情緒是富有感染力的,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面帶著微笑,可以使整個課堂變得愉悅輕松,可以將這種積極的情緒感染給學生,使學生也能感受到愉悅,這樣才能使學生對英語口語訓練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此外,教師還需要寬容地對待學生。新課程標準理念認為,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課堂不是以教師為中心,而是以學生為中心,需要師生共同地交流與互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為其參與課堂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即使學生在表達時出現(xiàn)了錯誤,教師也應(yīng)該寬容對待,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
3、通過朗讀與背誦訓練學生的語感。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高低,與其英語語感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英語語感,就是對英語的一種直覺,它對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幾乎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朗讀與背誦可以不斷輸入大量的英語語言材料,進而將其累積、內(nèi)化。在朗讀與背誦的過程中,學生的大腦中可以存儲大量的語言材料,使學生的詞匯量擴大,對于英語語言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習慣用語等形成一定的了解。只有當這些材料積累到了一定量時,學生的語感才會逐漸形成并增強,學生自如地運用英語,從而在無形中提高其英語口語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朗讀與背誦對學生語感的訓練作用。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朗讀形式一般是單一的教師領(lǐng)讀,學生跟讀的形式。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們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同桌對話,也可以進行多人朗讀,還可以進行分角色的朗讀。較之以前單一的朗讀形式,這種多樣化的朗讀形式可以更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都能夠積極地參與朗讀教學活動中來。而對于那種耳熟能詳?shù)膬?yōu)秀篇章,教師可以摘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段落或語句讓學生一遍遍地熟讀,直至成誦。這樣可以更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英語語感,為學生在口語表達中的語言輸出做好充分的積累。
4、加強口語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來鍛煉和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加強對學生口語交際的訓練,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聽說訓練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得到不斷的鍛煉。
聽說訓練需要有相應(yīng)的語言環(huán)境。教師在教學中盡量使用英語進行講授,如果學生有的地方聽不懂,可以采用肢體語言等輔助其理解,也可以用更容易理解的英語進行講解。這樣可以創(chuàng)造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帶動學生說英語、用英語的熱情,也有利于學生形成英語的思維習慣,減少母語的干擾。
課前幾分鐘的英語演講,也是有效鍛煉學生口語的手段之一。在課前幾分鐘,教師可以請學生到講臺上用英語發(fā)言,發(fā)言的內(nèi)容可以多種多樣,只要適合學生學習,能夠?qū)W生口語鍛煉有幫助就好。這種形式靈活、內(nèi)容多樣化的訓練形式,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語水平和偏好自由選擇發(fā)言內(nèi)容,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其口語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綜上所述,為適應(yīng)我國近年來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迫切需要,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亟需加以改進,以培養(yǎng)出具有較高口語表達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肖嫚.互動式教學模式與英語口語能力培養(yǎng)[J]. 科技信息. 2009(02)
[2] 劉芳.如何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J]. 湖南教育(教育綜合). 2008(01)
[3] 韓炳華.淺議提高英語口語訓練有效性的策略[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