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慧毅
凌晨四點半,大地還在沉睡,我們便揉著惺忪的睡眼,踏上了前往上海的考察之旅。
這次考察,我們參加了兩個活動——在上海市盧灣區(qū)第一中心小學舉行的全國三大教學流派“同課異構”展示活動以及華東師大附屬小學的對外開放活動。
先說說第一個活動。三大教學流派是指分別以嘗試教學法、六步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來進行教學。對英語老師來說,情境教學法大家非常熟悉,是我們最常用的教學方法。那嘗試教學法和六步教學法是怎么回事呢?嘗試教學法是數學學科常用的教學方法,而六步教學法則是語文學科常用的教學方法。把各個學科的教學方法運用到英語教學當中,會產生怎樣的效應呢?
使用嘗試教學法執(zhí)教的是浙江省寧波萬里國際學校的楊曉韻老師。課程內容是牛津英語三年級下學期小紅帽的故事。楊老師首先給出5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故事。學生回答了這5個問題后,對故事內容也就有了個大致的了解。接著,楊老師讓學生找出自己不認識的單詞和短語,把它們寫到黑板上,然后請會的學生來教大家。這個環(huán)節(ji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又很考驗學生的自學能力。可以看出,這些學生在課前都進行了認真細致的預習,他們對知識點的解釋和表述都相當到位。
使用六步教學法的是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qū)第三小學的孫曉健老師。孫老師其貌不揚,但舉手投足間盡顯男教師的瀟灑與大氣。他在熱身環(huán)節(jié)中使用幾個簡單的活動就把課堂氣氛完全調動了起來,學生熱情高漲,讓我相當佩服。孫老師非常細心,看似平常的活動,其實都在為后面的教學呈現做鋪墊。整節(jié)課環(huán)環(huán)相扣,連貫性非常強。孫老師很幽默,學生一直被他深深吸引著,課堂效果非常好。
江蘇省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的湯林霞老師使用的是情境教學法。湯老師沒有呈現課本里的內容,而是用另一個情境來呈現。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湯老師把重心都放在自己編的那個故事,而課本里的內容只是匆匆?guī)н^,像為了創(chuàng)設情境而創(chuàng)設情境,并沒有讓情境為教學內容服務。到最后,學生只記得湯老師講的那個故事,而課本里要求掌握的東西卻沒弄明白,甚至張冠李戴。不可否認,這節(jié)課情境很豐富。如果教學內容恰好是湯老師設計的那個故事的話,那這節(jié)課就非常成功了。我覺得,既然要創(chuàng)設情境,何不直接使用課本里的故事情境進行教學?利用現成的教學資源來引導學生,不是比自己辛苦設計一個與教學內容關聯不大的情境要有效得多嗎?很多時候我們都想著要創(chuàng)新,可走出去之后卻發(fā)現我們已經記不起當初要尋找的是什么了。
聽完這三節(jié)課后,北師大的宋教授和我們探討了何為“好的教學”。宋教授認為,一節(jié)好課,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這個目標,既要與課程標準相契合,又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設計者必須緊扣教材,科學運用各種教學資源。無論何種組織形式,必須以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為前提,突出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在教學活動的設計方面,宋教授特別指出,我們不能單純地“教課本”,而要學會“用課本教”。教學要具有思想性,要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習慣。宋教授對我們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這樣,教學特色就出來了。
第二天,我們來到華東師大附屬小學,觀摩該校的對外開放活動。我聽了兩節(jié)低年級英語課。一年級尹佳妍老師上的是季節(jié)的內容。這節(jié)課最大的特點是以歌謠貫穿始終——尹老師把季節(jié)和氣候特點都放到句子中,以歌謠的形式帶學生練習。學生與老師默契十足,課堂活躍而高效。二年級高敏燕老師上的是名詞單復數的內容。高老師很注重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在知識的滾動循環(huán)中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她的板書簡潔易懂,讓學生對要掌握的知識點一目了然。高老師還充分利用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他們感興趣的活動進行操練。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熟練地掌握了名詞單復數形式的使用規(guī)則,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操練了本課的知識點,興趣盎然,意猶未盡。這兩節(jié)課,我們充分領略了華東師大附小老師們的個人風采,也為該校學生訓練有素的行為規(guī)范而感動。要做學生喜愛的老師,就要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多用學生的眼光看世界,站在他們的角度想問題,和學生討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這樣,我們和學生的距離就近了。
劉莉莉教授在與我們研討的時候說,希望我們在課堂上不要只用判斷性的語言告訴孩子“你真棒”,還要多用描述性的語言去評價學生的表現,讓學生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夠好、好的標準是什么。雖然這樣做對老師來說是很大的挑戰(zhàn),但只要我們勇敢地邁出這一步,我們的天空會變得更加明媚。
這次考察時間雖短,但我收獲頗豐。如何把這次考察中看到的、學到的東西運用到日常教學中,是我要好好思考的問題。“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睙o論何種教學流派、哪種教學方法,只要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學到東西,都是成功的。教育就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習慣。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弊屛覀冊鷮崒嵔虝?,教會學生實實在在做人!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