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 蕾
(河北保定外國語學校 河北保定 071000)
打造主題式化學課堂,培養(yǎng)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臧 蕾
(河北保定外國語學校 河北保定 071000)
主題式的化學教學就是對一系列的知識點切片進行串聯(lián),構建起知識點主軸,對學生所學的內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識進行縱向挖掘,整體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要轉變角色,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要成為教育過程中的組織者,參與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主題式化學課堂 培養(yǎng)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教學
“化學無處不在”,它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生產、環(huán)境等各個領域之中,是人類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是一門重要的基礎科學?;瘜W學科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所以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愛上化學,學好化學”。作為教師,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培養(yǎng)能理解科學技術并具有進取精神的人,能主動運用科學知識和思維方法去分析、探究和處理要解決的問題并作出科學的判斷、解釋和結論的人。也就是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作為化學教師,幫助學生提高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五個方面: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中也闡明了高中化學教學要注重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統(tǒng)一和諧發(fā)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是一脈相承,密不可分的。
培養(yǎng)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途徑是多元的,方法之一就是打造主題式的化學課堂,讓學生圍繞主題活動。所謂主題活動,是指圍繞一個主題,鮮明而突出地提出所要解決的課題,運用多方面的知識、多種能力、多種手段指向問題解決,使教學過程時空交錯,充滿立體感,發(fā)揮整體效應。[1]
很多學生剛進入高中學習化學時會覺得比初中難的多。主要原因是初中知識的獲得更多是以記憶為主,而高中化學的學習是通過知識的獲得、知識的內化、知識的聯(lián)想、知識的應用這四個步驟來完成的。其中知識的內化很重要,也就是將接受的知識吸收、合并并轉化為自身可以利用的知識,而學生在這方面能力的欠缺就導致了學習上的困難。主題式的化學教學就是對一系列的知識點切片進行串聯(lián),構建起知識點主軸,對學生所學的內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識進行縱向挖掘,整體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學生擁有了這樣的知識體系后,知識的應用才不會顯得那么遙遠。
主題式的化學課堂可以設計成多種模式,比如“主題深化式”、“主題輻射式”、“主題分解式”等。我們可以根據(jù)主題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例如在蘇教版必修一的教學中,我選擇“噴泉實驗”為主題,進行了一堂主題式的化學教學。在“噴泉實驗”的大主題下,將教學過程分層深化,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們將已掌握的零散知識加以組合利用,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層次一:探究噴泉實驗的原理
通過如圖所示裝置,在干燥的燒瓶內充滿氨氣,塞上帶有玻璃管和膠頭滴管(預先吸入少量水)的膠塞。打開橡皮管上的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觀察到燒杯中的水迅速上升至玻璃管頂部并形成噴泉。學生通過討論得到噴泉形成的原理是因為氨氣溶解與水后,燒瓶內氣體迅速減少,使燒瓶內外短時間內產生較大壓強差,利用大氣壓將燒杯中的水壓入燒瓶內。
層次二: 根據(jù)形成噴泉的原理,引導學生總結可以形成噴泉的物質組合
氣體液體實驗原理NH3H2ONH3溶解度為1:700 HClH2OHCl溶解度為1:500 NO2H2O3NO2+H2O=2HNO3+NO(不能充滿)CO2NaOH溶液2NaOH+CO2=Na2CO3+H2O SO2NaOH溶液2NaOH+SO2=Na2SO3+H2O Cl2NaOH溶液2NaOH+Cl2=NaClO+NaCl+H2O
層次三: 根據(jù)形成噴泉的原理,引導學生探究不同裝置引發(fā)噴泉發(fā)生的措施
如圖所示裝置,在干燥的燒瓶內充滿氨氣,塞上只帶有玻璃管的膠塞。
討論并得到引發(fā)噴泉形成的措施:
1.用熱毛巾捂住圓底燒瓶至有氣泡從水中不斷冒出,移去熱毛巾,燒杯中的水緩慢進入燒瓶中,引發(fā)噴泉形成
2.用冰毛巾捂住圓底燒瓶至燒杯中的水迅速進入燒瓶中,移去冰毛巾,引發(fā)噴泉形成
通過三個層次的主題式教學,學生們不僅理解了噴泉形成的原理,還將學習過的常見氣體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進行了簡單復習,而且將化學知識和物理的知識綜合利用,學科間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教師在課程中加以引導,而學生們在這一節(jié)課中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同學們在討論和實驗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了民主、合作的精神,享受到了化學帶給他們的樂趣和成就感,極大的提高了他們學習化學的熱情和積極性。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符合他們的認知過程,也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教學理念的應用。
主題式的化學課堂有利于擴展學生的信息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有利于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應該適當?shù)恼辖虒W內容,搜集素材,打造一些主題式的化學課堂,將課本知識與實踐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學習態(tài)度變被動為主動,變接受為探究,變表面式為體驗式。
有人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要轉變角色,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要成為教育過程中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學生獲得知識層面以上的能力提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我們應該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用科學的教學理念打造豐富合理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適應新的時代要求的各類人才!
[1]李劍波 《主題活動模式在化學活動課中的應用》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年12月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