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蔚荻
[摘要]在如今隨著電視節(jié)目形式的不斷地改革和發(fā)展,談話節(jié)目在我國的發(fā)展可謂是風起云涌,而隨著資訊的快速傳播,談話類的電視欄目也日益的呈現(xiàn)出風格的多樣化。主持人作為一檔節(jié)目的設計者、組織者、體現(xiàn)者、傳播者在談話節(jié)目中更是處于主導地位,談話節(jié)目本身就是主持人與被采訪者“聽”與“問”的過程,“問”則是在“聽”的基礎之上進行,“聽”則是“問”的前提和延伸,只有耐心傾聽和用心提問,才能延伸出更有價值的語言訊息,才能與被采訪者感同身受,才能流露真實感情,才能孕育出絕倫的談話節(jié)目。
[關鍵詞]談話類 節(jié)目 主持人 聽與問
主持人在談話節(jié)目中的角色定位
談話類節(jié)目與其他類型的節(jié)目不同,主持人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觀眾,還有嘉賓。談話類節(jié)目中真正意義上的主角是嘉賓,而主持人就是打開嘉賓心靈的鑰匙。對于觀眾來說,他們對嘉賓沒有太多了解,甚至是陌生的。觀眾收看談話類節(jié)目就是希望了解嘉賓背后的故事以及嘉賓對一些事物的看法。但是,受眾和嘉賓之間沒有直接交流的渠道,主持人則是連接受眾和嘉賓的紐帶。因此,主持人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不僅僅是一位傳播者,更是一位聆聽者,也是一位引導者。
面對嘉賓,主持人首先要從嘉賓的談話中接收信息,真誠的傾聽尤為重要,在真誠的聆聽中,穿透情感的隧道,去發(fā)掘對方的內心。嘉賓只有感受到主持人滿懷朋友的善意,才有可能放下心理上的戒備,打開心扉,講出更多的心聲。因此,談話類節(jié)目主持人的角色首先是一位真誠的傾聽者。
其次,談話節(jié)目主持人在節(jié)目中充當著引導者的角色,引導談話話題的走向、引導嘉賓的情緒變化等,簡而言之,主持人必須成為節(jié)目的主導者,但主導不等同于主說,主持人需要有清醒的頭腦主導整個節(jié)目,使自己不僅僅是一名身臨其境的事發(fā)人,更要使自己成為一名“局外人”,“局外人”是指主持人要經受得住嘉賓情緒的宣泄、內心獨白的干擾,始終切記自己的角色定位,掌控自己,引導嘉賓,主導節(jié)目走向。
同時,談話節(jié)目主持人也是一名探索者,探索出合觀眾胃口的、合法的、有利的、有價值的信息,但也絕不是為了牟取暴利而探索對嘉賓不利的消息,在一檔談話節(jié)目中,探索是主持人的義務和責任,探索出讓觀眾、讓自己滿意的消息是節(jié)目的價值所在。
面對受眾,談話類節(jié)目主持人與其他類型的節(jié)目主持人一樣,主要的角色就是“傳播”,把信息準確地傳遞給受眾,然而主持人在節(jié)目中是嘉賓的“受眾”,因此主持人在一定的意義上來說更是受眾的代言人。主持人要設身處地的站在受眾的角度去提問,要知道受眾想要知道些什么,更要知道什么是有價值的信息。所以主持人需要做好準備工作,了解嘉賓的基本信息、背景以及大眾對于他們的關注點,做好充分的準備,理清思路的提問才能傳達出準確的信息,才能與觀眾的心聲相匹配,從而才能達到正確的節(jié)目效果。
談話節(jié)目中“聽”與“問”的地位與作用
談話節(jié)目集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優(yōu)勢于一身,是由互相交談構成的,對于處在談話節(jié)目現(xiàn)場的主持人而言,“聽”指的是主持人從嘉賓及現(xiàn)場觀眾處接收信息,“問”指主持人對嘉賓進行采訪,“聽”既是談話的重要一方面,同時也是主持人獲取新信息的重要途徑。主持人是談話節(jié)目的核心,既要掌控節(jié)目重心,更要體現(xiàn)交流的誠心,還要把握作為“傳播者”的“良苦用心”,從而達到談論雙方訴聽和諧,節(jié)目生動活潑。
“聽”、“問”作為電視談話節(jié)目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皟A聽”在一檔節(jié)目中的不同位置有不同的含義,它的意義就在于“此時無聲勝有聲”。在普通人眼里,“傾聽”就是用心去聽別人的言論;在主持人世界里,“傾聽”是用心體會、用心思考,甚至身臨其境的去感受、去揣摩被采訪者的經歷;在嘉賓的世界里,“傾聽”是尊重、是真誠;在一檔談話節(jié)目中,“傾聽”是一種藝術,好比泉水的泉眼,只有“傾聽”才能流淌出讓人心儀的節(jié)目,就能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正如美國著名的人際關系學大師卡耐基所言,傾聽是一種無言的信任。那么“問”是什么?美國談話節(jié)目主持人拉里·金曾經說過:“一個好的主持人無論面對何時、何地、何人都能有話題、有問題,而簡單的問題,好過復雜的問題”。“問”是在電視談話節(jié)目中主持人最常用的語言手段,是主持人根據不同的交流環(huán)境、不同的交流對象進行不同問題的提問,因此“問”貫穿整個談話節(jié)目中,往往節(jié)目中的第一問是開啟下文的最重要的一問,是調節(jié)氣氛,拉近與嘉賓、觀眾距離的關鍵一問,問的成功則能使節(jié)目播出,具有真正地意義。
例如《楊瀾訪談錄》節(jié)目在開播至今一直備受觀眾認可,全球觀眾超過三億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主持人楊瀾傾聽與提問藝術把握得好,在節(jié)目中,嘉賓永遠是節(jié)目最主要的談話者,她耐心傾聽嘉賓鮮為人知的故事,真誠地感受著嘉賓們成功的歡樂喜悅,也感受著少為人知的心酸和淚水,同時她以傾聽的方式獲取著信息,問出讓觀眾、讓嘉賓、讓自己滿意的問題,楊瀾這種善于傾聽、謹慎提問的主持風格是節(jié)目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聽”與“問”的藝術技巧
(一)巧妙使用傾聽的藝術技巧
有效接收訊息是傾聽的第一要素。有效地接收訊息是指認真傾聽嘉賓陳述事實。要做到完善的接受訊息,首先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即做好策劃,確定自己應該去傾聽的重點,但絕不是先入為主。比如《楊瀾訪談錄》的節(jié)目主持人楊瀾曾在一次被采訪的過程中說到:“你的準備對他來說是一種正面的刺激,或者是棋逢對手”。只有做了功課才有可能讓嘉賓成為你的朋友,但若要和嘉賓成為知己,那么就得做足了功課。所以為什么要做功課?楊瀾曾經說:“做足功課可以減少別人挑你茬兒的可能性?!逼鋵嵕褪且WC主持人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經得起推敲的、都是有理有據的,這樣才能使嘉賓和觀眾信服、使主持人自己在傾聽過程中有效地接收訊息;其次需要具備較強的詞語感知能力,也就說聽到某些詞語時,就要本能地感受到詞語所對應的畫面,能發(fā)現(xiàn)詞語背后的故事,并更完整地在談話中掌握節(jié)目需要的信息;最后,需要對嘉賓所述說的內容有著較好的邏輯關系掌握,掌握好所接收到的訊息,為提問做足準備,例如《楊瀾訪談錄》的節(jié)目“從汶川到雅安在傷痛中前行”中,志愿者廖智述說自己在地震中被壓在廢墟下,知道孩子已死時,有一個多小時對外不再做出任何回應。聽完他的故事后,楊瀾問道“你想放棄自己嗎?”廖智隨即回答自己想放棄生命的原因,并述說了由傷痛欲絕到重拾信心的整個過程。這樣適時提問是建立在主持人把握整個談話的邏輯,問出了觀眾想聽到的事實,表達了當時環(huán)境下這一群體的內心思想,從而也調動嘉賓的表述熱情,使節(jié)目主題得以深化,因此有效接受訊息是傾聽的第一要素。
掌握聽辨技巧是傾聽的關鍵。所謂聽辨則是指邊聽邊思考,分析辨別出有價值的新聞,并延續(xù)新的有價值的新聞話題。首先在傾聽的過程中,不僅要做到洗耳恭聽,更要對聽到的內容充分理解分析、取其精華;其次要用心聽嘉賓述說話語中的優(yōu)缺點,即有價值的新聞和語言漏洞,與此同時找到話語的銜接、貫穿以及思考如何去終止一個話題,再轉到另外一個話題等;然而在交談的同時,要聽辨嘉賓的談話主題,并通過自己的話語突出主題,并作為節(jié)目的引導者積極引導話題,發(fā)掘新信息,推動節(jié)目的發(fā)展。
柴靜在《面對面》中“丁仲禮——公平的排放權”這期節(jié)目中,柴靜就很有效地使用了聽辨的技巧,努力使自己成為談話過程的主導者,在聽的過程中辨別談話內容的價值,并快速轉換話題而不被嘉賓主導。比如:柴靜問到是否在指責IPPC的時候,有了情緒的丁仲禮強調說科學就是可以批評,柴靜聽到了丁仲禮的情緒話后,順勢進一步推進話題,但丁仲禮說到:“那你算賬,假如告訴你,中國今后從2020年以后,每年花一萬億人民幣去買二氧化碳排放權,你會怎么想,你覺得公平不公平?”在丁院士直接點破西方碳訛詐的主旨時,柴靜很聰明地切換了一個話題,說道:“一個科學家在談論一個科學問題的時候,為什么會用比較激烈的,帶有情緒色彩的字眼,這樣是否合適?”傾聽是交流的前提,掌握聽辨的技巧,才能自如駕馭現(xiàn)場并緊握主導權,只有認真傾聽才能引導嘉賓走向節(jié)目的創(chuàng)作意圖,傳達有價值的正確信息。
(二)謹慎把握提問的藝術技巧
第一,轉換式提問技巧。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貫穿了整個談話節(jié)目,嘉賓的回答、主持人的提問是相互促進的,主持人的提問一般是依靠自身的充足準備和嘉賓的回答,但嘉賓的回答難以預測。一般來說,在談話節(jié)目中,用的最多的提問技巧則是“開門見山”,直截了當?shù)膯柍鲫P鍵性問題,但若要想讓被采訪者的感情色彩更為濃厚些,這時我們還需要轉換式提問技巧。例如:在《瘋狂教授·易中天》里,魯豫讓易教授輕松地吐露了心聲,她問易中天:“您有這么些年講課經歷,以前積累很多,所以對您來說電視講座可能并不是一件難事?!币字刑斓谝痪鋷в懈星樯实幕卮鹁褪牵骸半y啊!”緊接著就是訴說內心的難處,其實在這一句采訪中魯豫可以開門見山的問“電視講座是否難?”但是可能出來的效果就有所不同,魯豫巧妙地將問題轉換成一句反問,使用了激將法讓易教授吐露了心聲。然而還有一種情況是當遇到被訪者自身不愿意說出真實想法時,或者當被提問到一個敏感度強的話題而不愿意回答時,我們更需要轉換提問方式,比如可以質疑嘉賓的觀點,或者試著提出相反的假設觀點,間接性地引導嘉賓作出相應的回答。
第二,引導式提問技巧。主持人作為一檔談話節(jié)目的引導者,要時刻引導節(jié)目的有序進行,也要時刻引導嘉賓的話題陳述。當嘉賓在談話過程中跑題,這時候就需要敏銳的主持人將話題再牽回主線,比如:在楊瀾訪談錄中的2013年5月20日《從汶川到雅安 在傷痛中前行》的報道中,楊瀾在采訪志愿者時提問:“從一個受災的人,到一個主動幫助別人的志愿者,你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志愿者回答了很多關于志愿者的狀態(tài),述說了陪伴的重要性,明顯跑題了,于是楊瀾馬上插上一句“一個經過這么大災難的人,能夠深深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边@句具有總結性的陳述句,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個很好地提問句,提示了嘉賓回答面對生命的脆弱,她是如何想、如何做的。這樣的引導式不僅讓觀眾感受到主持人的親切交流感,更是起到了引導話題的作用。然而,當主持人需要提問比較私密性的話題或者比較寬泛的問題時,不能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而是需要通過一絲絲的引導,讓嘉賓說出總結性的答案。比如魯豫有約,大家對成龍的家庭狀況并不是很了解,而魯豫卻能讓成龍對自己的家庭談得暢快淋漓,是因為魯豫問題具有循序漸進性,首先問成龍感興趣的話題“電影”,其次慢慢過渡到家庭問題,將戲作為線索與家庭相貫穿,引導成龍完成話題的講述。引導式提問技巧可以增強主持人對整個節(jié)目的掌控能力。
第三,挖掘式提問技巧。了解事物的真實面貌,就需要挖掘式的提問技巧,多層次、多角度的挖掘有價值的信息,如果只是淺嘗輒止、點到為止,那么得到的信息不僅選擇范圍十分小,甚至可能失真,深度的挖掘在于著眼于其中的人和事以及背后的故事,抓住了挖掘式提問技巧則抓住了節(jié)目的價值,因此掌握挖掘式提問技巧非常重要。例如在《對話》節(jié)目中奇瑞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尹同耀作為嘉賓參與訪談時,主持人采用了總分總的形式進行提問,提問方式明確而簡明,并且多角度的提出問題,引出了尹同耀的全面回答。采用挖掘式提問技巧,首先主持人要明確節(jié)目采訪嘉賓的主旨,用一個明確的線索貫穿整個節(jié)目,保證與嘉賓的對話始終與主題相聯(lián)系。其次,可以采取總分總的提問形式,先問出主體的問題,然后分多個角度進行詢問,最后總結多角度的零散問題。比如,主持人首先問道:“奇瑞的產品戰(zhàn)略正在進行調整,是否可以介紹一下?”然后開始細節(jié)的提問,戰(zhàn)略轉型前后利潤的對比、銷售目標以及自身感受等等,最后以一個結束性的問題結束話題:“對于自主品牌的發(fā)展您還有什么想說的?”這就很好的運用了挖掘式提問技巧,多角度的對主題進行提問,以此達到節(jié)目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余麗霞:《鳳凰衛(wèi)視名欄<魯豫有約>解析》,《文教資料》2007年第3期
[2]柴靜:《看見》,廣州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3]楊瀾、朱冰:《一問一世界》,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湖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