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羅堂淑 張曉靜
摘要:在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了解到當前婦產科實踐教學所受到的沖擊,再結合婦產科學教研室見習教學所面臨的實際困難,初步提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元化見習教學模式,并在實際教學中進行預實驗,課程結束時對學生進行臨床綜合能力考核和師生雙方教學滿意度調查,獲得相關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最后獲得最佳的新時期婦產科見習教學模式。
關鍵詞:臨床實踐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多元化見習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4-0153-02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我國醫(yī)學院校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學生人數的急劇猛增給很多臨床學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加之婦產科病人的特殊性,往往都不愿意將自己的隱私之處暴露于大眾,更不會允許實習同學為她們做一系列檢查,這樣嚴重地影響了婦產科臨床實踐教學的效果,遠遠達不到本科教育的目標。據不完全統(tǒng)計,某醫(yī)學高等院校婦產科臨床見習教學中,有40%的學生(特別是男學生),從來沒有做過四步觸診、骨盆測量、婦科雙合診或者三合診、陰道后穹隆穿刺等常規(guī)檢查項目[1]。針對以上矛盾,課題組成員總結了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初步嘗試對婦產科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臨床能力考核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見習教學改革,以進一步改善目前實踐教學的現狀。
二、組織和實施
1.研究對象。重慶醫(yī)科大學第五臨床學院2011級臨床醫(yī)學(全科方向)125名同學為實驗組,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元化見習教學模式;2011級臨床全科(訂單定向)131名學生為對照組,仍然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見習帶教。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成績等差異無可比較性。
2.研究方法。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級臨床醫(yī)學(全科方向)《婦產科學》總共有9次見習課,而每次見習都根據授課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課程結束后運用教師自評、學生問卷調查和成績分析這三種方式評估教學效果,從而比較傳統(tǒng)教學和多元化見習教學哪種更適合于目前婦產科的臨床教學。
3.實施過程。①視頻點評結合學生對練法。在見習骨盆測量及產科四步觸診時,帶教老師先在學生身上講解示范并利用攝像機錄視頻,便于學生練習時觀看,然后學生兩人一組互相實體練習,每組再推選一位學生代表進行該項操作演示并再次錄像,之后帶教老師和學生觀看該學生操作視頻并進行點評,再將教師示范視頻和學生操作視頻進行比較,然后所有同學再反復進行實體對練,直至熟練掌握婦產科常規(guī)操作技能,最后帶教老師對該次教學過程進行總結與評價。②情境教學法。因婦產科病人的特殊性,往往不配合示教,故嘗試由帶教老師扮演標準化病人完成“模擬診療”訓練,如病理妊娠、產前檢查及孕期保健等內容。其具體操作方法是:各組帶教老師自己扮演標準化病人,該組同學推選出1~2個同學對其進行病史采集,當然其余學生可以補充詢問病史,然后該組學生根據采集的病史進行思考,該患者主要考慮的診斷是什么,并做出最佳的治療方案。最后,教師評價學生在采集病史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以及下一步如何去改進。③分散見習。因學生人數的劇增,以及婦產科病人的不確定性,往往在見習時遇不到合適的病人,針對以上困難,我們采取分散見習的方式來解決。如本周三正好有正常分娩的見習課,而此時我們的臨床上有待產的孕婦,我們就在周三安排觀看“正常分娩”的教學光盤,當然帶教老師還需要在一旁結合光盤內容進行講解,讓學生對正常分娩的過程有初步的印象,然后再由各班班長事先對見習同學進行分組,并留下每位同學的電話號碼,每晚安排3~4名學生輪流到產房見習,觀摩如何觀察產程及接生。同時,針對門診婦科炎癥、計劃生育手術和產婦保健手冊的建檔,因為這些內容只有在門診完成,因考慮平時門診量相當大,學生人數爆多,則只有在周末安排學生輪流到產科、婦科門診見習,內容包括如何與患者溝通、如何做婦科檢查與產科檢查、如何做人流手術等,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思維和應變能力。④借助標準化病人完成病史采集。對于病史采集這一見習內容,我們借助教研室前期已培養(yǎng)合格的三種病種(如子宮肌瘤、異位妊娠、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等三種疾?。┑臉藴驶∪诉M行病史問診和體格檢查,正好可滿足每天下午三個小組的見習帶教內容,可緩解病人不配合示教的難題。首先學生推選2~3名代表負責對病史進行主要詢問,其他同學可不時進行補充,最后派出代表對采集到的病史進行匯報,帶教老師再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進行補充病史、糾正體查和總結要點。⑤CBL教學法。在見習婦科常見疾病時,如子宮肌瘤、宮頸疾病、卵巢腫瘤時,教學秘書至少提前1周給出臨床上真實的病例和思考題,通過學校的網絡輔助教學平臺發(fā)布案例,讓學生自行查閱相關書籍進行預習。在見習課時學生根據帶教老師給出的思考題圍繞案例進行展開討論,然后各組派學生代表對討論結果進行公布,最后教師對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并指出不足之處,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三、結果分析
1.教師評價。見習結束前,發(fā)放教師版的“問卷調查表”,主要針對參與見習帶教和觀摩教學的老師,主要從課堂教學氣氛、師生互動情況、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是否愿意“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元化見習教學模式進行帶教等方面進行調查。從調查問卷可以看出,實驗組師生互動得很好,課堂氣氛明顯活躍,學生熱情度高漲,積極踴躍發(fā)言,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及時答疑解惑,給予正確的引導;而對照組恰恰相反,師生間缺少交流,課堂氣氛死沉,教師只顧一味地灌輸知識,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就出現很多同學走神或者干其他事情的情況,往往沒有吸收所學知識。
2.學生評價。見習結束前,給學生發(fā)放的調查問卷表共256份,回收256份,問卷回收率100%。主要從“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元化見習教學模式是否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臨床思維能力、技能操作能力、醫(yī)患溝通能力、醫(yī)學人文能力等5個方面進行調查。實驗組持肯定態(tài)度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
3.期末考核。選擇婦產科需掌握的??撇僮鳎绻桥铚y量、四步觸診法、聽胎心音、婦科雙合診/三合診、陰道后穹隆穿刺、陰道灌洗、宮頸脫落細胞取材等作為臨床操作題進行考試,每位學生抽考婦科、產科各一項操作,各占期終成績的10%;在見習課結束前讓學生借助標準化病人獨立采集病史,并完整書寫大病歷1份,占期終成績的10%;期中突擊考試針對所有產科教學內容,從試題庫中選題,全部采用標準化試題,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在線測試”這一模塊的功能,占期終成績的10%;期末考試采用統(tǒng)一標準化試題考試,授課教師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命題,最后教研室全體老師流水作業(yè)、集體閱卷,占期終成績的60%。(期末考核各項成績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在技能操作考試、病歷書寫及分析中,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P<0.05),說明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元化見習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婦產科基本技能操作和臨床思維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而在網上期中測試和期末理論考試中,雖然實驗組成績亦較對照組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傊捎谩耙詫W生為主體”的多元化見習教學模式授課,學生的臨床思維和操作能力均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法,學習氛圍和教學效果更好,充分證明“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元化見習教學比傳統(tǒng)的見習教學效果更好,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見習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何超蔓,金松,陳曼玲.新時期婦產科臨床見習教學改革探討[J].海南醫(yī)學,2007,18(12):165-167.
[2]李妹燕,蔣柳艷,韋敬錫,等.婦產科見習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及效果評價[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2,4(34):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