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星
【摘要】研究性學習已經成為高中數學教學的必修課程,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是為了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并改革教師傳授式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本文筆者就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進行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含義;思考;實踐
一、研究性學習含義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法,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并確定專題,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并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這種學習活動的核心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數學教學大綱中對研究性學習提出要學會提出問題和明確探究方向;要體驗教學活動的過程;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合作精神和應用能力;
要以書面材料、口頭報告,墻報等形成反映研究性成果,學會交流.
二、對研究性學習的思考
1.改變教師觀念
應數學大綱要求,高中數學教學將有六分之一的時間是用來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這就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自身具備的研究性能力和對學生的指導能力,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開展和效率.研究性教學是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開展研究性學習,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是前提.研究性教學是一種開放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中應主動的學習,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寬松和諧的平臺,教師應從課堂的主導者轉變?yōu)榻M織者、研究者、指導者、評價者,從傳統(tǒng)的傳授式教育轉變?yōu)閷W生自主發(fā)展的促進者.
2.激發(fā)學生興趣,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高中數學教學常常會追求高效教學,即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效益最大化,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常常會走入教學的誤區(qū),常把最后的分數最為評定的標準,教師和學生忙于總結題型,讓學生陷入解題的誤區(qū),學生學習中缺乏交流合作,學生感覺不到學習的樂趣,沒有學習興趣,甚至厭倦和害怕數學,導致教學開展停滯不前.在研究性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讓學生充分參與的情景,實現有意義的自主學習.一方面要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探索、思考、交流.
3.引導學生學會提問、質疑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待舊的問題都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因此,提出問題是研究性學習要培養(yǎng)的主要能力之一,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具有意義.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質疑問題,歡迎學生討論辯證,發(fā)表自己的獨立見解,并在教學中確保學生全程參與,全方位參與.從這層意義上講,研究性學生即是要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學會合作交流.
三、研究性學習的實踐
1.研究性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求知欲與好奇心是人類思考問題、研究問題的出發(fā)點,學生的求知欲越高,學生的自主探究動力就會越強,學生才會在學習中積極進行思考,并去尋求答案.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引趣、激疑的教學手段,先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然后讓學生自主交流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2.研究性學習需制定明確的任務和目標
研究性教學需要制定明確的任務目標,通過對目標的設定,制定出相應的教學計劃.如在習題教學中,可以把結論型的問題改成探索型的問題,為學生探索研究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通過自主的討論、歸納、總結,親自感受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增加學生參與操作、實踐的機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通過探索、嘗試等一系列的活動發(fā)現和解決問題,要學生體驗和感受生活,發(fā)展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建立以人為本的學生主體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學數學、做數學、用數學的環(huán)境和動腦、動手的自學實踐時間,并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機會.
3.及時與學生溝通,完善評價體系
在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同一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教師應在此過程中給予學生幫助,及時的和學生溝通交流,并及時有效的進行評價與鼓勵,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通過長期的積累,為研究性學習更好的開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林婷.研究性學習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數學教學通訊,2003(2):6-8.
[2]戴亞軍.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工具《幾何畫板》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數學教學,2004(4):13-14.
[3]蔣偉民.關于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思考[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