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素娟
摘 要: 學生英語閱讀的綜合水平是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上提高的。不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學習過程中,都要不斷地豐富自身的知識寬度,了解西方文化習俗、人文文化,這樣對提升閱讀能力具有較重要的作用。本文將探討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掌握哪些閱讀教學策略,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關鍵詞: 英語閱讀 教學策略 興趣 習慣 方法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語言學科的學習離不開交流,如果沒有交流,就會變成“啞巴英語”,學生的語言能力就得不到發(fā)展。閱讀教學是學生走進英語大課堂的重要機會,如果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互動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感受課文的魅力,在交流中活躍課堂氣氛,訓練思維,就能大大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選好讀物,激發(fā)閱讀的興趣,拓寬閱讀的范圍
讀物的選擇對閱讀的效果起著重要作用。如果讀物選擇不當,就會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我在選擇讀物時盡量選一些內容健康、思想性強的文章,使學生在發(fā)展閱讀能力的同時,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所選讀物要內容廣泛、新穎,體裁和題材多種多樣,語言質樸生動,引人入勝,寓學習于消遣之中,學生讀起來愛不釋手,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所選讀物要語言質樸生動,內容引人入勝,盡力選那些學生讀起來愛不釋手、非一口氣讀完不可的讀物。同時必須遵守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如果難易適當,就一定能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增強搞好閱讀的信心。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涉獵交際功能強、實用性強的應用文、說明文,提供給學生各種體裁、題材的文字材料,包括人物軼事、科普常識、文化習俗、人文歷史、新聞報道、廣告說明等。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讀些原文版的簡易讀本、報紙雜志等。我所選取的材料適合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難度與課文相當,內容盡可能地與課文相聯(lián)系,生詞率控制在2%~3%,難易適當,使學生讀得輕松愉快,在快樂中獲得知識,增強他們搞好閱讀的信心。
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采用靈活的閱讀方法
在閱讀過程中,要有良好的習慣。閱讀時一定要專心致志、聚精會神,不能邊聊天邊閱讀,也不能邊閱讀邊干別的事。對于不同內容的閱讀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對于重點的文章、精彩的段落、典型的句式要精讀,即逐字逐句地熟讀深思,達到出口成誦的目的,對于一般的文章只需泛讀,即大致了解文章的內容或故事的情節(jié)概況,以求達到一定的閱讀量;對于那些與自己實際英語水平相差甚遠、過難或過易的文章及沒有什么意義、不能從中獲取知識的文章可以略讀、跳讀,甚至干脆不讀。這樣閱讀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一定的時間內收到最大的功效。閱讀基本上是在課外進行,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沒有得力的措施很難保證持續(xù)地開展。為了扎扎實實地搞好閱讀,除對讀量、讀速嚴格要求并記錄在案進行評比以外,我主要對學生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進行指導。
第一,指點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實驗初期,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往往帶有一些不良習慣。如有的學生閱讀時愛出聲;有的學生用筆和尺之類的東西指著助讀;有的用眼不科學,每次只能看到一個單詞;有的則咬文嚼字,邊讀邊查詞典,一詞一句地分析;有的學生“回視”的現(xiàn)象太嚴重,在閱讀時,眼睛往往往回看,重讀一個詞、短語、句子,不僅影響讀速而且不利于把握整個句子、段落、全句的意義。我?guī)椭鷮W生逐步改掉了這些不良習慣,使他們養(yǎng)成了良好的默讀習慣,使他們盡力減少眼停次數(shù),擴大視力范圍,能在單位時間里捕捉更多的語言信息。
第二,指點學生閱讀時抓住文中重點段,段中主題句和句中的關鍵詞。教給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句意義的辦法。閱讀中難免碰上生詞,讓學生碰到生詞不驚慌,因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可以通過一定線索或可根據(jù)構詞法、同義詞、反義詞、等同關系、因果關系或上下文暗示猜出詞義。
第三,指點學生“依綱”閱讀。這個綱就是文章的理解題,每篇材料都配有相應的閱讀理解題,既可以作為理解檢查題,又可作為閱讀的提綱。一般的學生都是先閱讀短文,再看問題,回頭看短文,然后做選擇答案。我指導學生的另一種做法是先看問題,后讀短文,再做選擇答案,這樣學生的閱讀速度大大提高。
第四,學會猜測生詞,進行記時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碰到一些生詞,一般情況下不必見到生詞就查詞典,這樣可以保持閱讀的連貫性,不至于影響閱讀的速度和對文章的整體理解。那么,碰到生詞該怎么辦呢?芽可以采用下列三種辦法處理:①如果是專有名詞,一般可以根據(jù)上下文來判斷它是人名還是地名,或是其他組織的名稱。對于這些詞不認識關系不大,只要知道它代表什么就行了。②通過構詞法來分析判斷。如有些詞的詞干是學過并且掌握了的,只是加了前綴或后綴轉換了一下詞性或詞義而已;又如有的是兩個單詞合在一起的合成詞,等等。對于這些詞,只要有些構詞法的知識就能夠猜測判斷出它們的詞性或詞義。③一些單詞可以根據(jù)上下文的內容、語氣判斷它們的含義。如果遇到個別難以猜測其義而又會影響到對文章理解的單詞,就應該查閱一下詞典。閱讀能力的高低有兩個標志,即閱讀的精確性和速度,因此,可以經常做記時閱讀訓練,以求通過不斷的訓練來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
第五,加強計時和限時閱讀訓練,提高閱讀速度。在平時的閱讀教學和閱讀訓練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注重對學生進行計時和限時閱讀訓練,在平時的訓練中有意識地計算自己的閱讀速度。事實上,英語聽、說、讀、寫四種能力是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因此,加強聽說、寫的訓練有助于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
第六,課外拓展,構建閱讀大平臺。入選英語教材的閱讀課文都是經典,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有中外文化習俗、西方傳統(tǒng)文化、世界名人傳記、體育競技、風土人情等,這些課文生動有趣,有助于打開高中生的視野,更好地了解世界。但是教材的篇幅有限,如果僅靠課內閱讀是遠遠不夠的,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課外閱讀必不可少,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量有一個量性規(guī)定,這些都是為了更好地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促進閱讀能力的提升。
隨著課程改革在我國中學英語教育階段的不斷深入,結合教育現(xiàn)狀,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逐步滲透至英語閱讀理解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需要教師站在更高的角度,重視每個學生的發(fā)展,將課程目標進行細化,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加強課外閱讀的引導,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