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巖
摘 要: 在高中教育教學中,地理教學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但因為高中地理知識點較多,而且內容較為復雜,所以學生在實際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對很多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都不到位。鑒于此種情況,教師想要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就應該做好復習工作,通過有效的復習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并記憶地理知識。本文對高中地理復習進行了深入研究,并闡述見解,以供參考。
關鍵詞: 高中地理 復習 措施
高中生要面對的是高考,這是關乎學生以后命運的一次考試。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復習階段非常重要。高中地理復習階段,就是對已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二次講解,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地理知識。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教師就應該提高對地理復習的重視程度,并在復習階段建立科學的復習體系,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興趣,從而實現幫助學生鞏固記憶的目標。
一、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完善知識體系
高中地理知識點多并且復雜,學生記憶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鑒于此種情況,教師在幫助學生進行復習的過程中,可以將課堂復習和課堂之外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實際復習中。另外,教師應該為學生講解一些和教材內容有關的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并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并且記憶知識,才能達到開展復習的目的[1]。
教師在實際開展復習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應在課余時間對教材進行進一步了解,這樣教師在幫助學生復習的時候才能找準切入點。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將當前社會中所發(fā)生的一些熱點事件引入復習中,通過理論聯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促使學生對知識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比如說,教師在讓學生復習世界地理知識的時候,可以以索馬里半島為例,以《饑餓的女孩》這一攝影作品為切入點,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興趣的推動下,學生才能認真復習相關知識,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幫助學生建立地理思維,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記憶知識
學生學習地理知識,不能一味地死記硬背,若是學生不具備地理思維,那么學生記憶知識就會具有一定難度,而且對于知識的理解不會很透徹。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建立地理思維,讓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記憶知識,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就應該采取多種方法,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建立思維。首先,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工具進行輔助教學,比如,利用地球儀、多媒體等設備教學,這樣能夠將抽象的知識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入。其次,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和邏輯思維,教師應該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形成逆向和邏輯思維,從而促使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2]。最后,教師可以理論聯系實際,將理論知識和生活中的實際事件等結合起來,讓學生以實際案例為切入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與此同時,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等機會,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吸取他人的建議,進而完善自身的想法,拓寬視野,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復習地理知識。
三、積極評價和激勵相結合,發(fā)揮情感關懷的作用
高中生的身體和思維等正處于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而且此階段的學生容易產生叛逆情緒,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給予學生更多關懷。教師可以通過情感教育的方式幫助學生,并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和給予情感關懷,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比如說,教師可以在合適的時機安排學生進行考試,將學生的每次考試成績都記錄下來,然后制作成績變化曲線,這樣教師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學生的成績變化。于成績變化比較明顯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其情感上的關懷,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對于成績變化不大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鼓勵,讓學生繼續(xù)努力,若是學生的成績變化浮動不大,教師則應該幫助學生對學習中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學生成績停滯不前的原因,然后對學生進行鼓勵,促使學生能夠繼續(xù)努力。
高中地理復習教學中,教師應該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復習方法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鞏固記憶。同時,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有效復習,這樣雙管齊下的方法,會給學生的復習帶來積極的影響,從而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幫助學生從容應對高考。
參考文獻:
[1]郭中秋.高中地理總復習之我見[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3):374.
[2]李巧萍.怎樣才能做好高中地理的復習[J].環(huán)球人文地理,2014(12):17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