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小
摘 要: 美術學科具有視覺性和直觀性的特點,小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要積累視覺、觸覺和其他感官的經(jīng)驗,從而發(fā)展綜合感知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同時,美術教師要引導小學生自主探究,循序漸進地感受色彩。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必須摒棄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主要闡述美術教學中引導小學生感受色彩的有效策略,希望給小學美術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小學美術 感受色彩 教學方法
小學美術是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是對小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徑,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給小學美術教學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美術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改善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創(chuàng)設高效的課堂教學情境,激發(fā)小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的感受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關系到小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的建立和發(fā)展。因此,美術教師必須努力提高教學水平,根據(jù)學情和教學實際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式,引導小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感受色彩、獨立思考色彩、綜合運用色彩。小學生活潑好動,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感受色彩的能力不同,美術教師要做到教學面向全體小學生,循循善誘,統(tǒng)籌兼顧,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我根據(jù)實際小學美術教學經(jīng)驗,主要闡述美術教學中引導小學生感受色彩的有效策略,以此為提高小學美術整體教學水平提供幫助。
一、引入美術游戲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色彩的興趣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很多小學生往往使用自己習慣的顏色繪畫,對自己感受不深的顏色基本不用,這樣就造成了小學生的作品顏色單調(diào),缺乏新意。因此,在引導學生感受色彩時,必須擴大色域,讓他們認識更多的顏色,可以在繪畫時靈活運用,為自己的作品增光添彩。美術游戲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的教學手段,不僅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鍛煉小學生的實踐能力。我在教學中會帶領小學生做色彩的游戲,課前準備充足的顏色卡片,教師提問:同學們,請你們找出紅色的“好朋友”,然后把它貼到紅色的周圍。小學生都樂于參與到活動中,學習積極性很高。然后我故意將一個綠色卡片貼到藍色卡片的旁邊,繼續(xù)提問:同學們,請你們看看老師為藍色找的“好朋友”對不對?小學生經(jīng)過思考會發(fā)現(xiàn)這不是藍色的“好朋友”。以上教學方法可以強化小學生對色彩的認知,提高學習色彩的興趣,擺脫繪畫時色彩單調(diào)的現(xiàn)象。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色彩
小學生活潑好動,具有好奇心,可塑性強,美術教師在色彩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實際水平,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打開小學生的“智慧之門”,讓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色彩,增加對色彩的感情。色彩是美術的語言,對于小學生提高繪畫水平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我會通過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感受,鍛煉小學生對顏色的理解能力。比如我讓小學生仔細觀察教室,找到教室布置環(huán)境和學生服裝方面的顏色搭配。帶領小學生到生活中挖掘顏色的魅力,找到各種生活用品的顏色搭配。還會通過多媒體給小學生播放生活中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色彩,從而提高小學生對生活的品味,享受色彩搭配帶來的美感。再如我播放節(jié)奏不同的音樂,讓小學生為不同的音樂配上顏色,由于顏色感覺是因人而異的,因此小學生為音樂配出的色彩并沒有對錯之分,美術教師應該鼓勵小學生積極感受顏色,并利用各種顏色繪出獨具特色的作品。
三、組織美術作品賞析活動,優(yōu)化小學生對色彩的鑒賞
新時期,小學美術教師必須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打造高效的美術課堂,為小學生的成長提供寬闊的舞臺。在感受色彩的教學中,積極組織美術作品賞析活動,讓小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找到顏色的差別,強化小學生對顏色的鑒賞能力,從而使美術課堂真正發(fā)揮美育的作用。進行美術作品賞析的方式有很多,首先美術教師要充分利用美術教材,小學美術教學資源非常豐富,對小學生感受色彩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利用身邊的素材,培養(yǎng)小學生對色彩的敏感度,通過橡皮泥和彩紙等實踐活動加深小學生對色彩的理解。然后美術教師可以通過展示一些美術名家的優(yōu)秀作品刺激小學生的視覺感受,讓小學生細細品味色彩,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欣賞水平,為小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在選擇美術作品時,要符合教學要求和學生需求,不宜選擇過于抽象和色彩雜亂的作品,以防對小學生造成誤導。
四、積極拓展美術教學資源,培養(yǎng)學生享受色彩的魅力
美術的世界是一個色彩的世界,小學生要想在美術的世界里遨游,就必須掌握感受和使用色彩的能力。小學階段對于小學生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在這個階段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和價值觀念等將會影響他們的終身。因此,美術教師要積極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感受色彩的機會,培養(yǎng)小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小學美術教學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他學科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美術教學要積極拓展美術教學資源,整合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拓寬小學生的視野。比如我在課堂上給小學生讀了一首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讓小學生把《詠柳》這首詩描寫的景物在圖畫本中畫出來,這時大部分小學生都能夠畫出柳樹和柳葉,然后我拓展他們的思維:請同學們想象這是哪個季節(jié),你們的畫中還需要增添些什么?然后小學生得到啟發(fā),他們知道這是春天,還需要畫出藍天、燕子和五顏六色的花朵。
五、設置課堂拓展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尋找斑斕的色彩
通過實踐活動鍛煉小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互動的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于小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推動作用。我在日常教學中會根據(jù)教學需要為小學生設置課堂拓展活動,讓他們能夠在活動中找到斑斕的色彩,提高對色彩的感悟力。色彩的明度、純度和色相等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難理解,美術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活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挖掘小學生的潛力。比如在講色彩明度的變化時,為了讓小學生能夠感受到色彩的明暗效果,我給小學生提供了墨鏡,讓他們戴上墨鏡觀察色彩,再摘下墨鏡觀察,通過對比就能很快速地找到顏色變化的規(guī)律。再如一些水粉調(diào)出來的顏色不純正、不準確,我利用電腦繪圖軟件制作各種色彩,在電腦中顯示的色彩非常純凈,有利于小學生掌握色彩的飽和度和色相等,不斷深入到色彩學習中。
參考文獻:
[1]潘生弘.在美術教學中感受色彩[J].黑龍江教育,2012(12).
[2]張蕾.工小學美術教學應注重色彩感受[J].青年文學家,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