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木爾·朱馬汗
【摘要】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的時代,隨著世界經(jīng)濟的全球化、信息化以及我國社會的加速發(fā)展,“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學會生存”是這個時代對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要求。這同時對歷史學科教學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傳統(tǒng)的歷史學科教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如何直面這一挑戰(zhàn),以新的教育理論指導教育實踐,建立一種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和能力水平的歷史案例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這正是本文所探討的主要問題和寫作目的所在。
【關鍵詞】歷史人物 教學案例 歷史教學 教學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174-01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以人物為中心的歷史教學方式能很好地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維特征,也更容易引發(fā)他們設身處地思考歷史問題。它可以讓學生體驗歷史人物情感,關注歷史人物的命運,可以幫助學生認識歷史的生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可以讓學生了解人物活動成敗,總結歷史經(jīng)驗教訓,也可以幫助學生吸取歷史智慧,提高人格修養(yǎng),從而有效地完成歷史教學目標,進而增強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案例教學是一種具有啟發(fā)性、實踐性,能開發(fā)學生智力,提高學生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的新型教學方法,尤其適用于歷史這樣具有應用性、實踐性特點的學科教學。在教學中該如何創(chuàng)設歷史人物的教學案例呢?
一、把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中去考察,突出歷史教學案例的地位和作用。
歷史人物都是特定時代的產(chǎn)物,了解歷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動,探究他們與時代的相互關系,評價其在歷史上的作用,是歷史學習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如果孤立地講一個個的歷史人物,不僅不能說明歷史本身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而且很難使學生理解這些杰出的人物是時代的產(chǎn)物的道理。教學中,如果某一個歷史人物的活動與這一段歷史發(fā)展過程的關系十分密切,作用十分重大時,可以采用用“以人帶事”的方法來講授。例如在學習曾國藩這個人物時我們要了解這個人物的典型事跡,辦洋務,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教子方法等等綜合起來評價,說他是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劊子手,但我們把它還原于歷史當中去,他是為他哪個朝代服務的,他忠于他的王朝,從這個角度講他是愛國的。
二、創(chuàng)設情景,突出突出歷史教學案例的地位和作用。
歷史情境是指歷史事件發(fā)生以及歷史人物活動所處的時間、地點、背景等。
歷史課堂教學的實踐證明:生動逼真的歷史情境可以打破時空的界限,為學生再現(xiàn)歷史畫卷,縮小學生與歷史的時代距離,使之目睹“歷史的真實”,變被動地“聽”、“記”為主動地感知了解,這樣就能引發(fā)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而學習興趣是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心理前提。
三、注重對歷史人物細節(jié)的描述,突出突出歷史教學案例的地位和作用。
利用人物圖片,趣化人物形象。中學歷史教科書中涉及的歷史人物眾多,一些重要歷史人物還附有圖片。這些圖片從各個不同側面展示了重要人物的精神和品格,圖文并茂,學生喜讀易學,為教師進行歷史人物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借助這類圖片,對人物外貌和心理特征進行描述,使人物形象立體地再現(xiàn)在學生面前,在學生頭腦里形成鮮明的印象。如講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時,引導學生欣賞孫中山的肖像圖片,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nèi)容,邊觀察圖片邊講述,這位二十世紀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穿著普通的中山裝,短發(fā)稀少,迎風略吹向后,雙目炯炯有神,對革命充滿堅定信念。這樣學生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孫中山先生為中國革命而光輝的一生。
四、注重對一些歷史人物生活磨難經(jīng)歷的了解和介紹,能夠加強學生理解他們的思想和作為。
突出歷史教學案例的地位和作用。歷史人物的出身,經(jīng)歷不同,他們的處事、思想是有很大的區(qū)別。比如伏爾泰與盧梭,雖處一個時代,他們的主張不同,重要原因是他們的出身,閱歷完全不同,伏爾泰出身貴族,生活優(yōu)裕,所以主張君主立憲,盧梭出身小手工業(yè),一生基本窮匱潦倒,能夠體會下層勞動人民的苦難,所以主張人民主權,發(fā)出了時代的最強音。
五、從人性角度出發(fā)講述歷史人物。
歷史的一些偶然的、主觀的因素往往可以改變它應該有的模樣。如對“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這一歷史現(xiàn)象的解釋,其中,固然是由于北洋軍閥和帝國主義的壓力,但孫中山個人的因素在這里占幾分?事實上,當時孫中山雖然對袁世凱不心,但他對袁世凱還是寄予了很大希望;而且孫中山一生誠信、善良、淡泊名利,“他沒有一絲一毫的中國官僚的權利欲,他完全是帶著對天下難民的博愛而擔當起政治使的”。以孫中山的個性和品格,為了“民主共和”的盡早實現(xiàn),在中華民國成立后僅兩個月就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的職務,也就是很自然的。
總之,由于歷史教材對歷史任人物的講述,只是簡單的介紹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貢獻。而且理論性太強,如此地講述歷史人物,只能使人感到歷史的枯燥,也使同學們只能形成表面的印象。不可真正的認識理解歷史人物的成果。更不能看懂歷史人物的艱辛,根本不能理解歷史人物是如何推動歷史發(fā)展。更談不上從他們的身上汲取營養(yǎng),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zhì)。如今的新課改形勢下,只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從而激發(fā)學生勤奮學習,勇于探索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更好地為自己,為社會盡好自己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