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艷
【摘要】伴隨著近幾年教學實踐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取得了較為顯著地效果,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較好的得到激發(fā),同時學生的探索精神得以提高,讓學生懂得了學習英語的必須性,也培養(yǎng)了學生在生活中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 小學英語 策略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廣大教師積極探索和運用任務型教學法,英語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收到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實踐證明,只要很好的運用任務型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我們將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在此,我結合自身教學體會,談談關于任務型教學方法在小學英語中的應用,以期與同行共勉。
現(xiàn)在的小學生們,不怕犯錯,也很少羞怯,他們喜歡新鮮的事物,對所有的事情充滿了好奇心,也特別喜歡引起人們的注意,愛表現(xiàn),善于模仿,非常重視老師的表揚。所以任務型教學方法十分適合小學生們的學習,在老師設計課程任務的時候,學生們通過以上的特點很容易就掌握了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1.任務型教學的發(fā)展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師通過引導語言學習者在課堂上完成任務來進行的教學。這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強調“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語言教學方法,是交際教學法的發(fā)展,在世界語言教育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注意。近年來,這種“用語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學理論逐漸引入我國的基礎英語課堂教學,是我國外語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走向。該理論認為:掌握語言大多是在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圍繞特定的交際和語言項目,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學生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來完成任務,以達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的。任務型教學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種教學法的優(yōu)點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學法并不排斥。
2.任務教學構成要素
2.1任務教學目標。教學和我們日常生活是一樣的,首先也就是自己的教學目標,如同日常工作中的任務一樣,要有一定的目標性,這樣才有自己的方向,也就是說任務教學首先應該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2.2任務教學內容。任務教學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學的內容了,這也就是要明白自己做什么,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明確教學的內容,才能開展下一步工作。
2.3任務教學程序。任務教學的程序就是指在教學中準確的教學方法和步驟,也就是教學中應該怎樣去具體運用,也就是教學中所使用的先后順序。
2.4任務教學輸入材料。教學中的材料就是我們在教學中自己使用的教學材料,就是教學中的依據(jù),是用來帶動整體教學的輔助資料。
2.5教師和學習者的角色。任務并非都要明確教師和學生在任務履行中的角色,但任務都會暗含或反映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特點。教師既可以是任務的參與者,也可以是任務的監(jiān)控者和指導者。
2.6任務教學情景。任務的情景要素指任務所產生和執(zhí)行的環(huán)境或背景條件,包括語言交際的語境,同時也涉及課堂任務的組織形式。在任務設計中,應盡量使情景接近于真實,以提高學生對語言和語境之間關系的意識。
3.任務型教學法的原則
3.1真實性原則。所謂真實性就是指我們所使用的輔助材料都應來源于生活中,要貼近真實的生活,并在完成任務時的環(huán)境也應該盡量的接近真實。
3.2形式原則。傳統(tǒng)語言練習的最大不足之處便是語言脫離語境,脫離功能,學生可能知道不同的語言形式,但不能以這些形式得體地表達意義和功能。形式、功能原則就是在真實性原則的基礎上,將語言形式和功能的關系明確化,讓學習者在任務履行中充分感受語言形式和功能的關系,以及語言與語境的關系,增強學習者對語言得體性的理解。
3.3連貫性原則。連貫性也就是指涉及的任務與任務之間要有一定的聯(lián)系,還有就是任務在課程中所涉及的程序,他們也有一定的邏輯上的聯(lián)系。
3.4可操作性原則。在設計任務中,我們首先就應該考慮到是不是可以操作的,盡量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環(huán)節(jié),減少課堂的復雜性,這樣也就增加了實用價值,然后服務于教學。
3.5趣味性原則。任務型教學法的優(yōu)點之一便是通過有趣的課堂交際活動有效地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
4.任務型教學的特點
4.1任務型教學倡導互動性和合作性?!叭蝿招汀苯虒W活動,主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并通過學生與他人的交流達到學習的目的,實現(xiàn)其發(fā)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題,要求學生們自由討論,并合作交流得出解決問題的答案,最后完成任務。到時任務以目標為中心,這也就要學生們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觀點,并在討論中得到最終的結果,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互相交流增進學生們的團隊合作精神,也大膽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創(chuàng)新。
4.2任務型教學的整體性和多樣性。由于小學教學中主要依據(jù)課本上的教學內容,所以教學也就來源于課本,也就是學生們的學習有了局限性,不能很好的發(fā)展,所以我們要高于課本之外的教學,高于課本的以意義為中心的教材內容的“擴展法”。這就決定了活動具有圍繞話題和特定內容為中心的整體性和連貫性。但由于它重視學生通過運用語言來完成不同的任務,而語言又具有多種多樣的功能,所以“任務型”活動應具有不同于“結構性”活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4.3任務型教學突出個人化學習和學生情感體驗。只有結合個性化教學,才能真正的實現(xiàn)教學的價值,在完成任務教學的時候并不是一個正確的答案這么簡單,我們主要是以學生們的學習為主,想要改正學生的學習目標,就必須在教育中加以改善,要求學生主要以學會運用為主的學習,找到學生自己的個性化學習,找到每個學生的特點,有針對的教學,并充分的從實踐中得到答案,喜歡靠實踐活動來獲取信息和知識,“任務型”活動的方式可以使他們盡情發(fā)揮自己的學習優(yōu)勢。
當然,任務型教學模式雖然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任務型教學中,學生習慣于小組討論,相對而言。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較弱,依賴他人的意識增強,任務型教學的理論模式還不夠完善,還有待我們小學英語教師的繼續(xù)探討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古偉霞.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的任務設計[J].2006.(27).
[2]張柳珍.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模式的探討[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