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虎強
摘 要: 化學是學生進入初中之后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已經(jīng)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被逐漸應用到軍事、物理、生物等方面,培養(yǎng)初中生的化學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可以讓學生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創(chuàng)新型、綜合性人才,這是當前初中化學教師最主要的任務之一。其實,化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一門學科,實驗是化學教學的立根之本。然而,在當前的中學化學教學中,對實驗重視不夠、研究不夠,實驗教學低效甚至無效現(xiàn)象依然存在。本文擬從普遍存在的問題和值得研究的問題這兩個角度,剖析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xiàn)狀,展望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未來。
關鍵詞: 初中化學 實驗教學 兩類問題
初中化學新課程標準改革之后,提高了對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要求,導致初中化學實驗學習困難的狀況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之中,學生逐漸對學習化學實驗操作失去興趣,這就引起了相關人員的反思,初中化學實驗為什么那么難學?在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我們要找到正確的措施解決這一學科難題,相關人員應該從個體認知發(fā)展階段性特點、化學實驗學習的特征、學生的認知風格、化學認知結(jié)構(gòu)和元認知等方面進行分析,找到初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的根源。目前,初中生對化學的認知依然處在困難階段,導致學生已知化學知識儲備量不足、知識結(jié)構(gòu)化程度低的局面,下面筆者就解決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兩類問題的措施做簡要列舉。
一、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實驗教師配備不足,專業(yè)不強。
目前我國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員依舊欠缺,部分地方教師資源匱乏,這些地方以小城市及偏遠地區(qū)、貧困地區(qū)為主。為此,國家對初中化學教師的選拔門檻并不高,這就導致地區(qū)教師水平下降,以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向經(jīng)濟水平低的地區(qū)依次遞減。這些從事初中實驗教學工作的老師只能勉強應用一些基本的化學術語進行授課,嚴重影響當?shù)鼗瘜W的教學質(zhì)量和水平。另外,由于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城鄉(xiāng)教師調(diào)配不合理及對初中教育不重視,在中學普遍存在化學教師和化學實驗員嚴重不足的現(xiàn)象。這與大部分中學教師配備不合理和化學課性質(zhì)有關,為了正常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一個老師往往帶幾個班,導致初中化學教師的教學任務越來越重,教師幾乎沒有時間進行精細的課前準備工作,無暇顧及學生個體差異性,同時減少了各種化學實驗活動,化學研究性學習等,導致英語教學質(zhì)量下降,學生減少了實踐機會,受教育人群增加造成了學習資源配給不足,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難,給中學化學實驗教育造成了隱患。
2.實驗設備陳舊,藥品匱乏。
目前,在個別中學,由于學校經(jīng)濟實力不強,實驗經(jīng)費少之又少,另外,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導致中學的化學實驗器材和藥品都不能滿足學生的課堂需求。在很多時候,藥物到位情況跟不上教師的上課進度,使得教師無法及時為學生演示實驗細節(jié),活動探究也無法及時開展,學生更無動手的機會,實驗教學質(zhì)量也不理想,學生探究意識不強,動手能力差,導致學生實驗素質(zhì)低,學習效率低。
3.教師新課改意識不強,教法單一。
傳統(tǒng)觀念里老師是高于學生的,老師在課堂上教授知識,學生做該做的筆記,老師在課堂上提問問題,學生被提問回答問題,老師一直在給予知識方面處于主動位置,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這樣的方法是錯誤的,在使學生失去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遏制思維的寬度與廣度,這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極為不利,在課堂上老師應該扮演好引路人角色,確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一步步指引學生學會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答,老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以小集體討論或合力完成的方式教會學生學會團體分工作業(yè)。
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值得探究的問題
1.化學實驗是不是化學教學的根本。
很多學校把學習成績作為衡量一個人學習能力的唯一標準,所以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平時成績和升學率,學校不遺余力地給學生灌輸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只需要學生不停記憶基礎概念的東西,因為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在競爭,所以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學生逐漸形成了錯誤的學習模式,走入了學習方式的“死胡同”,把“活”的知識學“死”。許多學生因為走進了這樣的學習誤區(qū),漸漸對學習化學失去信心,有的甚至開始懼怕考試。其實,化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一門學科,實驗是化學教學的立根之本。然而,在當前的中學化學教學中,對實驗重視不夠、研究不夠,實驗教學低效甚至無效現(xiàn)象依然存在。很多老師就異常困惑到底應不應該把化學實驗當成化學教學的根本,畢竟化學理論才是中考的重點內(nèi)容。
2.化學教育工作者是否應該改變教學模式。
教育工作者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首先需要從事教育的工作人員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育模式,即體系,老舊的教育觀念過于注重書本知識,強調(diào)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以學習成績衡量一個學生的能力,忽視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的教育方法對于今天中國的中高考制度到底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為了學生的將來,我們應該以能力為重還是應該以考試為重?這是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最值得探究的問題。
三、結(jié)語
21世紀大環(huán)境下,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由實驗階段走向了全面實施的階段,六項改革目標正在逐步實現(xiàn)。在改革期間,初中化學教學活動也從單一化走向多元化、被動化趨于主動化,以均衡為主、興趣為主的教學方式正逐漸被廣大師生接受,其實,化學實驗可以讓我們生活得更好,學習化學能夠讓你認識自然,并且學會用專業(yè)的理論知識解釋自然?;瘜W的知識結(jié)構(gòu)很廣、很復雜,要學會這么學科必須有必要的興趣,學習動機要明確,思維要活躍,要有自信心和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化學知識很抽象,很多理論知識的學習不能只靠記憶,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很重要,它能拓展學生的化學思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良好的化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后雄.初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及其認知因素分析[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06:117-123.
[2]范穎霏.初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及其認知因素分析[J].亞太教育,2016,04:52.
[3]宋京美.初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與認知因素探討[J].數(shù)理化學習(高三版),2014,0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