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會明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學生從閱讀中汲取營養(yǎng),學習寫作技巧,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這是作文教學的基本途徑。培養(yǎng)農(nóng)村學生作文能力應從興趣、環(huán)境方面入手,從閱讀、觀察等方面培養(yǎng),轉變教師的作文教學觀念,改進作文教學方法,使學生熱愛美好生活,平時積極積累寫作素材,增強學生寫作的興趣和信心。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生;作文能力;興趣;生活
長期以來,農(nóng)村小學習作課堂教學資源相對缺乏,參考書和課外閱讀物有限;學生視野窄,接觸事物少,從而導致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師感到作文難教,學生覺得作文難寫。培養(yǎng)農(nóng)村學生作文能力應從興趣、環(huán)境方面入手,從閱讀、觀察等方面培養(yǎng),轉變教師陳舊的作文教學觀念,改進作文教學方法。
一、貼近生活,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
對農(nóng)村學生來說,生在農(nóng)村,長在農(nóng)村,農(nóng)村這個廣闊的天地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農(nóng)村的青山綠水、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廣闊的田野,風俗人情等,都是學生寫作的好素材。教師有意識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并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親自接觸的人,點點滴滴積累起來,通過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作文產(chǎn)生興趣,他們就會腳踏實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因此,要讓學生對作文感興趣,就必須因地制宜,精心設計教學,豐富作文訓練形式,讓學生愿意動筆,愿意把自己看到、聽到和想到的表達出來。學生只有對作文課產(chǎn)生興趣,才能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
二、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如果能夠激發(fā)起學生作文的積極性,使學生想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語言表達出來,記錄下來,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教學時首先要想到的是如何讓學生對所寫的作文感興趣,寫什么內(nèi)容,找到落筆點,讓學生從“不會寫”的狀態(tài)變成“我想寫”。除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外,還要訓練學生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㈩^蛇尾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是不能提高寫作水平的,必須緊密結合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農(nóng)村孩子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寫作的素材很廣泛,關鍵看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利用農(nóng)村生活資源,調(diào)動學生的真情實感,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所以,作文的內(nèi)容一定要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針對學生的經(jīng)驗和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要做到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口,從讀學寫,讀寫結合,在情感體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墩Z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學生自我表達,與人交流的需要。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币虼?,在作文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學生說真話、實話,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也是作文的主人,教師要擺正自己的角色位置,不要在習作指導中摻雜自己太多的思想感情,而要積極引導學生在習作范圍中把自己最想寫的內(nèi)容寫出來,把對誰最想說的話說出來,鼓勵學生抒發(fā)真情實感。久而久之,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有很大的提高,從中也會激發(fā)起習作的欲望。
三、廣泛閱讀,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閱讀與寫作是互相滲透的,多讀一些有益的課外書,可以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開闊學生的習作思路。教師可以在班級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講故事比賽,寫讀書心得等。讀書講故事,不但可以積累材料,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可以講書上的故事,也可以講讀書過程中發(fā)生的故事,講讀書的感受等。學生若對讀過的故事中優(yōu)美的語言牢記在心,在以后的寫作中,對這些材料就能運用自如。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想寫作文表達思想和見解,這是良好的開端?!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要指導學生靈活運用閱讀中的知識和技能?!遍喿x是寫作的基礎,學生從閱讀中汲取營養(yǎng),學習寫作技巧,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這是作文教學的基本途徑。教師要有意識地把作文指導滲透到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边@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積累。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在教學中,必須加強閱讀訓練,要求正確朗讀好詞句篇,最好能夠熟讀成誦,使學生把課本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儲備起來,到寫作時就可以把記住的好詞佳句應用到作文中。
不動筆墨不讀書,要培養(yǎng)學生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通過寫讀書筆記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和表達技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教師要通過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只有經(jīng)過長期積累,語言才會豐富,寫作時才能用豐富的語言和優(yōu)美的詞句,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生動地表達出來。閱讀是學生獲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徑,這需要教師進行長期的、有目的的培養(yǎng),讓學生從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通過閱讀學習寫作方法及寫作技巧,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四、做有心人,善于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好事物
要使作文言之有物,有話可說,有事可寫,平時必須注意觀察。教師要指導學生處處做個有心人,留心身邊的人或事,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明辨是非,善于發(fā)現(xiàn)美好事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觀察認識了解事物,要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就要具有細致的觀察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力,不僅是小學生認識事物、增長知識的的重要途徑,也是發(fā)展智力的基礎。生活不單是寫作的源頭,還是寫作的歸宿。進一步說,寫作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葉圣陶說的:“寫文章不是生活上的點綴和裝飾,而就是生活本身”。學生只有細致地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生活,在生活中思考、表達,在思考、表達中反思生活,才有可能為寫好作文做好準備。因此,教師除了要在課外積極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作文素材庫,有效解決“無米之炊”的問題外,還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從生活中選取素材,并為生活服務。要指導學生深入生活,并能透過生活的表面現(xiàn)象,看到生活深刻的本質(zhì)。
小學生的口語、文字表達能力較差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學生缺乏觀察事物的能力,而教師常常忽視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這項工作。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學生年級的高低、年齡的大小、智力的差異、觀察事物的角度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教師要針對具體情況去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力,并使其逐步得到發(fā)展和提高。農(nóng)村學生的生活不如城市學生那么見多識廣,但是教師可以根據(jù)農(nóng)村特點,利用現(xiàn)有的資源進行教學,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好的事物。如在農(nóng)村可以觀察四季的景色,家中飼養(yǎng)的家禽的生活習性,田間的莊稼,參加的農(nóng)活,還有田野中的花草樹木,自然中的鳥獸魚蟲,淳樸善良的農(nóng)民等。身邊的人、事、景、物無處不有,關鍵是要善于觀察分析,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F(xiàn)在留守兒童比較多,又大多生活在爺爺奶奶身邊,他們雖然年紀大了,行動很不方便,但是他們對留守兒童的照顧還是無微不至的。有些家庭雖然生活貧困,但是得到了好心人的幫助或國家的照顧等等,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事物。這些事物作為習作的素材,完全可以使作文琯得有血有肉,言之有物。
要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需要教師堅持正確的引導,使學生熱愛美好生活,平時積極積累寫作素材,增強學生寫作的興趣和信心,并且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留心觀察,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隨時記錄身邊人和事。只要這些都做到了,學生的作文能力一定會有較大提高。
參考文獻:
[1]周正亮.淺談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J].作文教學研究,2012(11).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