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松
河南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放射科 平頂山 467000
?
不同時期腦出血的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信號特點及診斷應用
李曉松
河南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放射科平頂山467000
【摘要】目的對不同時期腦出血的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DWI)的信號特點及其在診斷中的應用進行探討。方法對經(jīng)CT檢查確診為腦出血67例患者的磁共振圖像進行回顧性分析。以出血時間為參考依據(jù)進行分期,分析各期磁共振信號特點,并對血腫內(nèi)部及健側(cè)對應位置的表觀擴散系數(shù)(ADC)值進行測量,分析各期ADC值。結(jié)果慢性期、亞急性晚期、超急性期血腫的DWI以高信號為主,其中在超急性期血腫的邊緣可見低信號環(huán);亞急性期和超急性期血腫的DWI大部為低信號,再在其邊緣可見高信號環(huán);與健側(cè)相比,各期患側(cè)的ADC值均明顯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亞急性晚期和急性期患者;除慢性期患者以外,各期患者的雙側(cè)ADC值均有顯著差異(P<0.05)。結(jié)論腦出血患者的各期DWI信號有特征性,與健側(cè)相比,血腫中心ADC值更低。DWI可用于臨床早期治療,對腦出血和急性腦梗死進行鑒別。
【關鍵詞】磁共振成像;擴散加權成像;腦出血;表觀擴散系數(shù)
腦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好發(fā)于中老年人,尤其高血壓患者,是臨床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致死率和致殘率高[1]。早期診斷對治療有重要意義,而影像學診斷的主要方法是計算機體層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由于腦出血的臨床癥狀與腦梗死相似,部分患者需要在早期診斷接受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檢查[2-3]。本研究擬采用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技術,通過對血腫區(qū)表觀擴散系數(shù)(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進行測量,對腦出血患者出血區(qū)擴散受限程度進行定量評價并分析其DWI信號特點,探討DWI對腦出血早期診斷的臨床指導意義,為與腦梗死的鑒別診斷提供理論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4-04—2015-05于我院通過CT檢查確診為腦出血的67例患者納入研究,男38例,女29例;年齡32~80歲,平均61歲。從發(fā)病至磁共振檢查時間最短3 h,最長3個月。出血部位:基底節(jié)區(qū)45例,幕上腦葉17例,腦干3例,小腦2例。出血量10~90 mL,其中<30 mL 36例,30~60 mL 26例,>60 mL 5例。主要臨床癥狀有頭暈、頭痛、嘔吐、偏身肢體障礙及視力下降等。經(jīng)CT檢查和臨床診斷證實,54例有明確高血壓史,37例采用保守治療,30例采取手術治療,5例死亡。
1.2掃描方法使用磁共振掃描儀(飛利浦1.5T超導型),應用8通道頭頸聯(lián)合線圈,行矢狀位和橫軸位掃描。DWI應用SE-EPI序列,T1WI應用液體反轉(zhuǎn)回復序列(FLAIR),T2WI應用快速恢復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RFSE)。掃描參數(shù):DWI:TR 10 000 ms,TE 112 ms;T1WI:TR 2 280 ms,TE 20 ms,TI 750 ms;T2WI:TR 5 000 ms,TE 120 ms,3個擴散梯度方向,b值為1 000 s/mm2。掃描層厚度6 mm,F(xiàn)OV 24 cm,層間距0.6 mm,平均2~4次。
1.3圖像觀察以患者發(fā)病時間和磁共振檢查時間為依據(jù)分成5期:慢性期(1個月以上)、亞急性期晚期(8~30 d)、亞急性早期(4~7 d)、急性期(7 h~3 d)、超急性期(6 h內(nèi))。圖像分析由2位主治以上醫(yī)師采取雙盲法進行,結(jié)果需取得一致性意見。以血腫和鄰近或?qū)?cè)正常腦白質(zhì)信號強度的比較為依據(jù)分為低信號、等信號和高信號。
1.4數(shù)據(jù)處理使用AW 4.4 工作站的Functool軟件處理DWI數(shù)據(jù),重建ADC圖,對血腫中心及健側(cè)對應位置腦白質(zhì)ADC值進行測量,選用大小約50 mm2的圓形感興趣區(qū)(region of interest,ROI),每個位置測量3次,最終取其平均值,并對雙側(cè)ADC差值進行計算。
1.5統(tǒng)計學分析將各期雙側(cè)ADC值錄入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各期ADC值采用方差分析,雙側(cè)ADC值對比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各期患者腦出血磁共振信號慢性期DWI以高信號為主,僅1例平掃結(jié)果顯示為水樣信號,DWI低信號,T1WI以高信號為主,T2WI全部為高信號(表1);亞急性晚期DWI以高信號為主,T1WI、T2WI均為高信號(圖1);亞急性早期DWI以低信號為主,邊緣可見高信號環(huán),T1WI為等信號或高信號,T2WI信號復雜;急性期DWI為混雜低信號或高信號,邊緣可見高信號環(huán);T1WI以等信號或高信號為主,T2WI以等信號或低信號為主(圖2);超急性期DWI以高信號為主,邊緣可見低信號環(huán),而T1WI和T2WI均為等信號(圖3)。
圖1患者 女,65歲,右側(cè)枕葉出血23 dA:T1WI血腫呈中心等信號、邊緣高信號;B:DWI血腫表現(xiàn)均勻高信號;C:ADC血腫表現(xiàn)均勻低信號
圖2患者 男,50歲,右側(cè)基底節(jié)區(qū)出血1 dA:T1WI血腫表現(xiàn)不均勻高信號;B:T2WI血腫表現(xiàn)低信號;C:DWI血腫邊緣見高信號環(huán),中心呈低信號
圖3患者 女,70歲,左側(cè)基底節(jié)區(qū)出血4 hA:T1WI血腫表現(xiàn)等信號;B:T2WI血腫表現(xiàn)等信號,周圍可見少許水腫區(qū)域;C:DWI血腫邊緣見低信號環(huán),中心呈不均勻高信號
表 1 各期患者患側(cè)血腫T1WI、T2WI、DWI信號表現(xiàn) (n)
2.2各期患者雙側(cè)ADC值比較對各期患者健側(cè)正常腦白質(zhì)ADC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67);對各期患者患側(cè)血腫中心ADC值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2);與健側(cè)正常腦白質(zhì)ADC值相比,各期患者患側(cè)血腫中心ADC值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除慢性期以外,各期雙側(cè)ADC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 2 各期患者患側(cè)血腫與健側(cè)對應位置腦白質(zhì)ADC值對比
2.3各期患者雙側(cè)ADC差值變化規(guī)律以出血時間為x軸,以ADC均值為y軸作直方圖(圖4),圖像顯示與對側(cè)相比,各期腦出血患者患側(cè)ADC值均有所下降,其中亞急性期和急性期患者ADC值降幅最大,而慢性期和超急性期患者ADC值降幅不明顯??烧J為腦出血患者血腫中心的ADC值變化有一定規(guī)律。
圖4腦出血不同時期患側(cè)血腫中心ADC均值、健側(cè)正常腦白質(zhì)ADC均值和雙側(cè)ADC差值
3討論
擴散即水分子的隨機不規(guī)則運動,也稱布朗運動[4]。而DWI運用布朗運動原理,并以常規(guī)MRI為基礎,在x軸、y軸和z軸3個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加以擴散敏感梯度,獲得體內(nèi)水分子進行擴散運動的圖像[5-6]。目前能用于測量活體組織水分子擴散運動的唯一方法是DWI[7]。通常使用ADC值對水分子運動快慢進行測量,其中,當水分子擴散運動受到限制時,其ADC值較低,DWI顯示高信號;而水分子擴散運動較快時,其ADC值較高,DWI顯示低信號。本研究通過對腦出血的血腫中心ADC值進行測量,并衡量不同時期血管外血紅蛋白擴散運動的情況。為保證研究準確性,ROI應置于血腫中心,以避免出血導致的磁敏感偽影。
從超急性期到慢性期,腦出血血腫的主要成分為脫氧血紅蛋白(deoxyhemoglobin,DeoxyHb)、含氧血紅蛋白(oxyhemoglobin,OxyHb)、細胞內(nèi)高鐵血紅蛋白(metoxyhemoglobin,MetHb)、細胞外MetHb、含鐵含鐵血黃素(hemosiderin,H-S)及鐵蛋白(ferritin)。由于各期血紅蛋白的形狀和形式不一致,在磁共振各種序列圖像上會表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信號。超急性期血腫內(nèi)含血凝塊,而細胞內(nèi)OxyHb基本不具有順磁性,不能影響血腫T1和T2的弛豫時間,故表現(xiàn)為等信號;而血凝塊的存在對水分子擴散運動造成限制,致使DWI中心表現(xiàn)為高信號,而邊緣則表現(xiàn)為低信號。急性期血凝塊開始收縮,細胞內(nèi)DeoxyHb有順磁性,不影響T1時間,但能顯著縮短T2時間,故血腫中心T1WI表現(xiàn)為等信號,T2WI表現(xiàn)為等信號或低信號;胞內(nèi)外磁場不均導致DWI表現(xiàn)混雜低信號而在邊緣可見高信號環(huán)。亞急性期血腫成分經(jīng)歷了由DeoxyHb到MetHb的轉(zhuǎn)變,這種轉(zhuǎn)變從血腫邊緣開始,逐漸擴散至血腫中心;MetHb能縮短T1時間并延長T2時間,導致雙高信號出現(xiàn);早期紅細胞保持完整,血腫中心的DeoxyHb使DWI保持低信號,晚期紅細胞開始破裂溶解,其擴散運動受到限制,最終DWI表現(xiàn)為高信號。慢性期血腫T1WI和T2WI表現(xiàn)與亞急性晚期相似,血腫大小對其持續(xù)時間有重要影響;H-S的沉積使局部磁場不均,T2WI血腫周圍出現(xiàn)低信號環(huán);而DWI仍表現(xiàn)為高信號,但范圍略有縮小。血腫完全軟化后,其內(nèi)的MetHb被吸收,其信號表現(xiàn)為長T1長T2,而DWI轉(zhuǎn)變?yōu)榈托盘枴?/p>
本研究中血腫各期DWI中心信號常表現(xiàn)不均勻,僅少數(shù)為混雜信號,與此前研究報道的結(jié)果一致;5例急性期患者出現(xiàn)DWI高信號,與此前研究報道的結(jié)果不一致,原因主要在于本研究的出血急性期劃分較早(>7 h),此時段尚有部分血腫處于OxyHb階段。超急性期血腫出現(xiàn)邊緣低信號,原因可能在于血腫外周存在少量具有順磁性作用的DeoxyHb;急性期及亞急性早期血腫邊緣出現(xiàn)高信號,原因可能在于血腫周圍有水腫形成。研究表明,腦出血DWI信號高低,原因不僅在于由紅細胞病變引起的磁場不均勻,而且在于組織的T2值。當出現(xiàn)病理變化的組織T2值增加時,DWI圖像上出現(xiàn)明顯的T2圖像對比,即T2穿透效應。以此現(xiàn)象為依據(jù),本研究通過測量血腫中心的ADC值對腦出血水分子擴散情況進行定量評價,結(jié)果顯示,與健側(cè)正常腦白質(zhì)相比,腦出血各期血腫中心ADC值降低,其中,除慢性期以外,雙側(cè)ADC值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由于慢性期中1例為軟化灶,所以與正常腦白質(zhì)相比,其ADC值升高;急性期及亞急性期的ADC值降幅較顯著,對應DWI表現(xiàn)出高信號的病例顯著增多,說明血腫中心ADC值的降低不僅可以體現(xiàn)在DWI信號上,還與腦出血臨床分期有關。
腦卒中可分為缺血型和出血型。目前DWI診斷急性腦梗死的應用價值已獲得認可,尤其超急性期,可以發(fā)現(xiàn)30 min以后的腦組織供血情況且靈敏度較高,已作為臨床急診的常規(guī)檢查方法在臨床上得到推廣使用。除了提供腦細胞病理信息,DWI圖像還可以反映水分子擴散運動的信號比例。細胞毒性水腫是早期腦梗死的主要表現(xiàn),細胞腫脹導致細胞內(nèi)外擴散運動受限,ADC圖像呈低信號,在DWI圖上表現(xiàn)為明顯的高信號。腦出血磁共振表現(xiàn)復雜,急性期和超急性期腦出血普遍應用CT檢查,另外,應用DWI可獲得血腫內(nèi)部分子擴散運動的信息,與腦出血各期的主要病理變化有關,一定程度上優(yōu)于CT檢查。水分子擴散運動受限是腦出血DWI圖像上出現(xiàn)高信號的主要原因,但低信號不僅受擴散方式影響,也受血腫內(nèi)成分順磁性效應影響。研究表明,單純ADC測量并不能用于對2種腦卒中的辨別與鑒定,但在ADC圖上,血腫低信號中心周圍常出現(xiàn)不規(guī)則高信號環(huán);而腦梗死的低信號中心則相對均勻且邊緣不出現(xiàn)高信號。另外,出血性腦梗死DWI雖然亦表現(xiàn)為高信號,但其信號相對較混雜,且出血時間以2周左右為主,和急性腦出血的辨別和鑒定較容易進行。腦出血DWI中與急性腦梗死DWI信號特點顯著不同的特征信號是鑒別二者最有應用價值的序列之一。在日常工作中,可以DWI的信號特點為依據(jù),結(jié)合ADC值,對早期腦出血和急性腦梗死進行快速而準確的鑒別診斷。
4參考文獻
[1]朱珍,邵肖梅,帕米爾,等.磁敏感加權成像與常規(guī)磁共振序列診斷新生兒顱內(nèi)出血的比較研究[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5,10(2):95-100.
[2]Sonni S,Lioutas VA,Selim MH.New Avenues for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J].Curr Treat Options Cardiovasc Med,2014,16(1):1-16.
[3]Ray B,Keyrouz SG.Management of anticoagulant-related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n evidence-based review[J].Crit Care,2014,18(3):206-214.
[4]侯小林,顧應江.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在高血壓腦出血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14,11(3):161-164.
[5]Shoamanesh A,Kwok CS,Lim PA,et al.Postthrombolysis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risk of cerebral microbleeds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Int J Stroke,2013,8(5):348-356.
[6]張瑜,趙迎春,潘曉春,等.大面積腦梗死患者磁敏感加權成像的應用[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1):54-56.
[7]Diener HC,Stanford S,Abdul-Rahim A,et al.Anti-thrombot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intracranial hemorrhage[J].Expert Rev Neurother,2014,14(9):1 019-1 028.
(收稿2015-07-12)
【中圖分類號】R814.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15-00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