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建麗
摘 要: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梢?,成功是一步一步累積的結(jié)果。寫作中要想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需要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地堅實前行。因此,教師要采取階梯式作文教學方式,以降低作文難度,讓學生逐步掌握作文方法。
關鍵詞: 寫作教學 階梯作文 循序漸進
荀子在《勸說》中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笨梢姡晒κ且徊揭徊嚼鄯e的結(jié)果。具體到語文寫作中,要想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同樣不是一朝之功,需要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地堅實前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寫作臺階,將寫作化難為易,變學生的恐懼心理為樂于接受、欣然提筆的心理。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進行階梯式作文教學,以降低作文難度,讓學生逐步掌握作文方法呢?
一、訓練從指導學生看圖作文開始
小學生年齡小,知識結(jié)構(gòu)比較單一,且以形象思維思考問題。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時,除了完成教材安排的內(nèi)容外,還應從看圖作文開始,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看圖作文時,從簡單的單幅圖著手,要求學生根據(jù)對圖的理解寫一句話;然后逐步過渡到內(nèi)容較為豐富的單幅圖,要求學生寫幾句話或一段話;之后,逐步增加圖的數(shù)量,兩幅、三幅、四幅,要求學生寫幾段話或一篇作文。剛開始,學生不懂得如何讀圖,教師要給予細致的點撥,指導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感受圖畫;待學生有了一定的讀圖能力后,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性,進行聯(lián)系和想象,必要時給予適當提示,幫助學生從圖畫中獲取豐富的寫作內(nèi)容。
從閱讀圖畫著手,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待學生對圖畫內(nèi)容清晰理解后,再提出寫作要求,讓學生動筆寫作。由于學生從圖畫中獲得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寫起作文來就會得心應手,語句層出不窮。
二、訓練以指導學生仿寫優(yōu)秀范文繼之
選入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很多是著名大家的經(jīng)典文章,這些文章不但語句優(yōu)美,而且層次分明,使人讀來朗朗上口。這些經(jīng)典文章已成為多年來的優(yōu)秀范文,給學生提供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學習了這些課文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仿寫,以名家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指導學生開展寫作實踐活動。
例如,在學習了老舍先生描寫小動物的經(jīng)典范文《貓》后,我們對作者在文中用惟妙惟肖、妙趣橫生的筆觸描摹出的貓的淘氣和可愛形象,留下了深刻印象。學完課文,學生興奮不已,同時感慨頗多,在自由討論環(huán)節(jié)紛紛“曬”起了自家的小寵物。于是,筆者趁熱打鐵,給學生布置根據(jù)課文仿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的作文任務。學生有課文作為參照物,又有相關生活經(jīng)驗,作文寫起來易如反掌,毫不費力。
三、訓練以指導學生豐富寫作素材為要
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寫作文時,無論教師怎樣引導、點撥,就是“理屈詞窮”,寫不出來,而當說起玩、打電腦游戲來,卻是滔滔不絕且頭頭是道。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選擇性嗎?顯然不是,其實理由非常簡單,當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時,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變”好;相反,當學生無話可說時,語言表達能力就“變”得不好。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從生活中汲取寫作素材,豐富寫作內(nèi)容。
1.豐富學生生活,讓學生有話可寫。
小學生生活經(jīng)驗比較少,寫作中常?!白浇笠娭狻保恢獙懯裁?。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聯(lián)合學生家長,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豐富生活內(nèi)容,增長生活經(jīng)驗,積累寫作素材。
例如,教低年級作文時,可以采用“游戲作文”的方法。把“游戲”劃分為三步,首先是“玩一玩”,然后是“說一說”,最后是“寫一寫”。教師先和學生一起做游戲,并選擇合適的時機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想象等;游戲結(jié)束后,讓學生談談游戲內(nèi)容和自己的感受;最后要求學生對游戲內(nèi)容、過程和自己的感受進行整理,并寫出作文。作文的素材都是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寫起來就有話可說、有感而發(fā),由此把寫作變成一件樂事。
2.提供寫作材料,讓學生展開思路。
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還不很完善,作文時如果教師不給任何提示,就會導致學生寫作沒有思路,無從下手。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寫作材料,如重點詞語、首尾句、過渡性的句子等,幫助學生尋找思路,開拓思維,讓學生知道從哪兒下手,如何組織詞句等,從而寫出思路清晰、結(jié)構(gòu)緊湊的作文。
例如,筆者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夏天的小作文,“以夏天真熱”開頭,然后提示可能用到的詞語有:太陽、風、柳樹、人們、冰激凌、知了、鴨子、小狗等。學生根據(jù)這些信息展開聯(lián)想,結(jié)合生活實踐和經(jīng)驗,很快寫出生動、形象、充滿靈性的文章。
3.培養(yǎng)學生記日記的習慣,積累作文素材。
生活和讀書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兩個重要途徑。學生的生活越豐富多彩,圖書閱讀量越大,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視野越開闊,儲備的寫作素材就會越豐富。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記讀書筆記、寫日記的習慣,使學生的知識和經(jīng)驗形成文字,落在紙上、印在腦中,如此運用的時候就會信手拈來、得心應手。
四、訓練以指導學生編寫作文提綱為重
對于小學生來說,寫作時很難做到胸有成竹,很多時候都是邊寫邊改,有時甚至出現(xiàn)推倒重來的情況。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指導學生寫作前列作文提綱,這是寫好作文的一個重要臺階。教師要教給學生列提綱的方法,其中,題目、選材、中心思想、段落內(nèi)容四部分一個都不能缺,并讓學生把提綱列得盡可能詳細,幫助學生從作文伊始就有明確的思路、完整的構(gòu)架。提綱列得越好、越詳細,學生寫起作文就越順暢、越得心應手。
五、訓練以指導學生說寫相結(jié)合為途徑
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和發(fā)展體現(xiàn)在說和寫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因此,要想寫好作文,說話能力是一個必跨臺階。因此,日常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家長、鄰居交流,多和親戚、朋友聊天。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fā)言,同教師探討問題,和同學交流想法;在課外積極參加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比賽等,以說促寫、說寫結(jié)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宏.給學生一塊表現(xiàn)個性的空間[J].中學語文,2003(05).
[2]董義.習作語句評改須慎重[J].閱讀與寫作,1998(08).
[3]林蔚國.淺談學生作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評論,1995(05).
[4]楊愛英.談?chuàng)n文作文的寫法[J].全國優(yōu)秀作文選(初中),1999(06).
[5]黃色文.作文創(chuàng)新教學摭談[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