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怡 劉洋
摘要:本文詳細介紹了一例因未失戀、親人離世引發(fā)的一般心理問題的咨詢過程。求助者為高校在讀大二男生,因為親人離世和失戀引發(fā)焦慮情緒、失眠、做惡夢、學習效率下降等癥狀,持續(xù)半個月。求助者主動前來求助,迫切希望改變現(xiàn)狀,希望能夠正常的學習生活。咨詢師在和求助者商議后根據(jù)其個性特征和問題的特點運用了合理情緒療法,通過咨詢求助者情緒好轉,失眠情況得到了改善,可以正確看待困難,通過回訪跟蹤,發(fā)現(xiàn)咨詢已基本達到預期目標。
關鍵詞:親人離世;失戀;一般心理問題;合理情緒療法
中圖分類號:B8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5-0238-02
一、一般資料
求助者張某、漢族、男性、19歲、某高校在校大二男生,性格偏內向。身高1.72米,體重130斤,家庭關系和諧,自幼身體健康,未患過嚴重疾病。父母身體健康,家庭無精神疾病家族史,姥姥上周已去世,外婆又查出患有癌癥,家庭經濟一般,生源地貸款上學,成績中等不突出,在校與同學相處融洽,近半個月來因初戀女友跟另外一個男生在一起而分手,導致心情低落,煩悶,失眠,不能集中精力學習,對其他事情也提不起興趣,覺得自己很無能,對自己的未來也很迷茫,求助者迫切改變現(xiàn)狀,自己獨自來咨詢。
目前狀態(tài):
1.精神狀態(tài);情緒低落,注意力不能集中,經常去想那些無意義的事情;
2.生理功能:食欲降低和失眠多夢;
3.社會功能:學習效率低、上課容易走神;不愿意與人交流,影響了人際關系
心理測驗結果:1.SCL-90測驗結果:總分173,抑郁分數(shù)2.7分,說明該同學生活興趣減退,代表癥狀是情緒情感苦悶,對于某些方面感覺到失望、煩躁和不安,甚至包括自殺的觀念;焦慮分數(shù)2.7分,說明該同學容易焦慮、煩躁;強迫癥狀2.4,說明該同學自身無法擺脫某些無意義的行為和思想。其余因子分與常模相比屬正常。2.SAS得分為68分,SAS標準分為50分。結果提示該求助者存在中度焦慮、抑郁情緒,但以焦慮情緒為主要表現(xiàn),屬于中度焦慮。3.SDS得分為65分,標準分為53分,結果提示該求助者為中度抑郁。4.EPQ:N65,E38,P50,L25。
結果提示該求助者性格比較內向,安靜,喜歡自己獨立思考問題,對除了關系好的朋友之外的其他人都比較冷淡,生活有規(guī)律,N分數(shù)大于61,說明該求助者焦慮,擔憂,郁郁寡歡,憂心忡忡,遇到刺激有強烈的情緒反應,以至出現(xiàn)不理智的行為。
二、評估與診斷
(一)評估
病因分析:1.生物學因素:求助者處在青春期,第一次談戀愛,女朋友跟其他男生在一起了,不能接受,所以比較較真;家庭觀念很強,親人離世對他打擊不小,覺得自己很沒用。2.社會性因素:家庭經濟困難、缺少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幫助;失戀覺得沒面子,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際關系。3.心理因素:(1)認知錯誤:“女朋友和其他男生好上了,說明我這個人太失敗了、太無能了,家庭條件又不好,以后未來的路更是難走”的錯誤觀念。(2)行為缺少解決問題的能力,求助者迫切想擺脫這種思想但是擺脫不了。(3)個性因素:內向、缺乏自信。
(二)診斷及依據(jù)
初步診斷:一般心理問題
鑒別診斷:
該同學家族沒有精神病史,也沒有器質性病史;該同學主動求助,說明其有自知力;符合心理活動與客觀環(huán)境統(tǒng)一的原則;人格相對穩(wěn)定,沒有巨大變化,所以可以排除精神病。該同學目前的心理問題是由現(xiàn)實刺激引起的,屬于常形沖突;心理沖突的持續(xù)時間為半個月;對社會功能只造成輕微影響,能學習、能工作、能人際交往、只是效率有所下降,尚未泛化;情緒很低落,但是還在其理智控制范圍之內,故排除嚴重心理問題。
三、心理咨詢過程
(一)咨詢階段分為:
1.心理診斷階段;2.領悟階段;3.修通階段;4.再教育階段
(二)具體咨詢過程:
第1次咨詢:心理診斷階段,時間:2016年3月9日
目的與過程:
1.詳細進一步對該同學進行了解,登記相關填寫咨詢表,并向其說明相關咨詢中涉及到的一些事宜及相關規(guī)定。
2.與該同學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求助者性格內向,不愿意將自己的心里話說給身邊的同學聽,所以咨詢師為其提供一個安全安靜的場所,讓求助者通過向人傾吐,講出自己的傷心、失落、自責自怨、委屈、憤憤不平等感受,有助于消除心中郁結。同時通過心理咨詢師的理解和真誠關心,使當事人感到溫暖和支持。
3.通過攝入性會談收集一般資料。說明測驗的目的并進行相應的心理測驗。
4.探尋改變的意愿,找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5.反饋測驗結果并進行專業(yè)的解釋。
6.與該同學共同確定咨詢目標。
7.布置家庭作業(yè),通過放松療法緩解求助者焦慮情緒。
第2次咨詢:領悟和修通階段,時間:2016年3月18日
目的:
1.進一步加強溝通,加深與該同學的咨詢關系。
2.共同討論,幫助該同學明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修正或放棄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信念。
過程:
1.討論上次咨詢后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張某通過放松訓練感覺“失眠多夢狀況有所改善,心情比上次咨詢之前要輕松了一些”。
2.領悟階段,幫助求助者領悟合理情緒療法的原理,使其真正理解并認識到:1)引起他情緒困擾的并不是失戀和親人離世這兩件事,而是他對這兩件事的態(tài)度、看法和評價;2)要改變情緒困擾并不是致力于改變外界事件,想走出失戀和親人離世的陰影,并不是通過挽留女朋友和讓親人起死回生就行的,而是要通過改變自己的認知,從而改變情緒;3)幫助求助者認識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進而擺脫不合理信念造成的情緒困擾:我對她這么好,她也應該對我好(絕對化要求、反黃金法則);親人突然離世,自己也失戀了,都是因為我自己太無能(以偏概全);我真是太失敗了,我以后畢業(yè)了肯定也是無路可走,太糟糕了(糟糕至極)。
3.布置家庭作業(yè):1)合理自我分析報告;2)正強化,把自己的優(yōu)點、人生總經歷的快樂的事情、自豪的事情記錄下來;3)對自己接下來的大學生活做一個系統(tǒng)的規(guī)劃;
第3次咨詢:再教育階段,時間:2016年3月22日
目的:提高自我情緒和行為的調控能力,鞏固咨詢效果,咨詢結束。
1.反饋家庭作業(yè):分析家庭作業(yè),讓該同學明確是不合理信念讓他產生不良情緒。張某的焦慮癥狀已經基本消失,通過正強化,讓他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優(yōu)點還是有很多的,讓求助者重新找回了自信,讓他從這次事情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有助于未來主動的克服困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使用SCL-90、SAS/SDS測驗發(fā)現(xiàn)該同學的各項指標已恢復正常,咨詢的效果比較顯著。
3.結束咨詢。
四、咨詢評估
(一)該求助者自身評價
該同學表示自己的情緒明顯改善,他說“焦慮情緒基本消失,睡眠狀況良好?!?“我上課已經可以集中精力了,不像之前那樣喜歡胡思亂想了,情緒也比較穩(wěn)定,又可以和同學開心的交流了。”
(二)咨詢師評估
求助者最后一次與我談話時,不像過去第一次來的時候那樣情緒低落,面帶笑容,交流的也很輕松,消極情緒已經沒有了。通過周圍同學的反饋,發(fā)現(xiàn)咨詢已基本達到預期目標:張某已經接受了挫折與困難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下定決心,要積極應對各種挑戰(zhàn)。
(三)心理測驗評估
最后,我們使用SCL-90、SAS/SDS測驗發(fā)現(xiàn)該同學的各項指標已恢復正常,咨詢的效果比較顯著。
參考文獻:
[1]馮懿.一例一般心理問題的咨詢案例報告[A].《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5年9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5:3.
[2]馬娟.一例一般心理問題的咨詢案例分析報告[J].社會心理科學,2011(09):91-96.
[3]倪海珍.一例一般心理問題的咨詢案例報告[J].瀘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04):83-85+82.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