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廣宇
【內(nèi)容摘要】在新課標改革的形勢下,問題解決法是一種科學實用、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好的教學方法,然而這一方法在我國的教育行業(yè)還未被成熟有效的廣泛應用。本文針對問題教學法,總結出了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這一方法的幾點策略,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歷史 問題 導入 追問
亞里士多德曾說:“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由思考引發(fā)問題進而探究能夠高效的獲取知識。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在教學中不斷摸索研究問題教學法這一教學理念,通過采取有效的策略,問題引領,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
一、設問導入,奠定基調
構建主義強調要設計好教學環(huán)境,認為教師要注重在實際情景中進行教學,開發(fā)圍繞現(xiàn)實問題的學習活動,盡量創(chuàng)設能夠表征知識的結構,與學習有關的真實世界的情景。因此在應用問題解決法進行教學時,要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通過設計導入,奠定基調。
我在教學時,會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發(fā)言,不管對與錯,不進行批評,溫柔的對其指正。通過營造出輕松的課堂氛圍,同學們敢于提出質疑,發(fā)揮自己的見解。以此為基礎,我再通過尋找問題的突破口,設計出合適的問題進行重點內(nèi)容的導入,引導學生思考、探索答案。比如,在必修一《辛亥革命》這一課中,我首先設計了探究問題“什么原因促使了辛亥革命的爆發(fā)”。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說是因為《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成為了“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政府是大勢所趨。有些同學說是因為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預備立憲”為革命提供了條件。有些同學認為是因為革命分子隊伍日益壯大,他們大力宣揚的民主革命思想,為辛亥革命的興起奠定了思想基礎。在我設計的問題的引領下,學生不斷的思考探究,進而引領他們探索出了辛亥革命爆發(fā)的時代背景。高中的學生們課業(yè)壓力大,習慣直接接受知識,不愿意去主動探究思考,因此我在教學時,避免直接對辛亥革命爆發(fā)背景進行條條分析,灌輸給同學們,而是提出問題讓同學們主動去探究。
在上述課堂教學中,我通過設計問題引領同學們主動去探究課文的重點內(nèi)容,從而讓同學們產(chǎn)生更深的感受,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層層追問,深度探究
斯賓塞說過:“硬塞知識的辦法經(jīng)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因此,教師要善于通過問題引領,引導學生去探究問題的答案,從而學習到重點內(nèi)容。教師設計的問題要具有引導性,通過設計一系列相關聯(lián)的問題,層層追問,引導同學們深度探究出重點難點的內(nèi)容,起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同時也能培養(yǎng)同學們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學會如何一步一步的探究出最終的關鍵答案。
比如在講必修一《國共的十年對峙》時,我首先提出問題“上節(jié)課我們講了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國民革命運動為什么會失敗呢”,同學們會歸納革命運動失敗的原因,包括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犯了右傾投降主義的錯誤,中國共產(chǎn)黨的革命力量薄弱,缺乏斗爭經(jīng)驗等。我進而引出問題“中國共產(chǎn)黨從革命中吸取了什么教訓”,同學們經(jīng)過思考,得出中國共產(chǎn)黨要想取得勝利首先要強化武裝力量這一原因。通過這一問題,同學們就能意識到南昌起義的歷史意義,然后我再進行提問:“南昌起義對中國共產(chǎn)黨來說有什么歷史意義呢?”通過這樣層層的追問,同學們對教材上武昌起義的歷史意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第一槍”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認識。
在上述的課堂教學中,我通過提出問題,層層深入,來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突破重點與難點,使問題教學具有實效性。同時,層層追問促使了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培養(yǎng)了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對歷史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三、競賽辯論,升華素養(yǎng)
為了提高同學們思考問題以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采取競賽、辯論賽的方式讓同學們各抒己見。高中生普遍有好勝心強、榮譽感強的心理特點,通過比賽能夠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取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講必修二《第一次工業(yè)革命》這一課時,我提出了探究問題: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對世界來說帶來的是機遇還是災難?然后我讓同學們思考討論問題,并展開了辯論比賽。我讓同學們自由選擇正反兩方隊伍,就自己的觀點發(fā)言,據(jù)理力爭。最終,堅持工業(yè)革命帶來機遇的是正方,堅持工業(yè)革命帶來更多的是災難的為反方。在辯論過程中,正方認為工業(yè)革命使技術得到了革新,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極大的促進了西方各國的發(fā)展與壯大。反方則堅持工業(yè)革命對環(huán)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無產(chǎn)階級遭到了日益深重的剝削和壓迫,西方國家開啟大范圍的殖民擴張,加劇了殖民地的貧困落后。雙方不斷的辯論競爭后,達成了共識,認為工業(yè)革命既有積極作用也有一定的消極影響,但總體來說,對世界的發(fā)展起到的積極影響多于消極的影響,世界不斷在進步,技術革新帶來的問題比如環(huán)境問題也必能通過技術來解決。辯論結束,我對此次辯論進行評價與總結,并對學生們提出表揚,鼓勵他們一如既往的善于思考,積極發(fā)言。
綜上所述,在歷史教學中采用問題解決法需要有有效的教學策略支撐,比如通過設計好的導入問題,層層追問,開展競賽、辯論賽等策略來對同學們進行引導?!敖處熤疄榻?,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通過問題引領,使同學們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去獲取知識,達到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提高同學們的歷史知識水平與思維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唐振春. 歷史問題教學初探[J].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2003(02).
[2] 彭德恩. 中學歷史“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探研[D]. 河南大學,2013.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