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鑫
摘 要: 初中階段是學生由兒童階段向青少年階段過渡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人生觀與世界觀樹立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而在初中體育課堂由于受一些因素影響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從而被冠上“學困生”的稱呼,而如何對這些學生進行轉化是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 初中體育 學困生 轉化策略
新課改以來,初中體育教學在逐步發(fā)生變化,教學主體逐步轉變?yōu)閷W生,但是在教學過程,一部分學生因為某些原因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必須在認清這些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而使初中體育學困生能夠完成轉化,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過程。
一、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
1.學生方面
體育學困生就是指在心理、生理相應階段無法完成相應體育學習的任務,對于所要達到的體育課程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從而導致其在完成體育學習的任務中存在較大困難。其所具有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體育學習沒有動力
初中階段是學生身體生長的關鍵階段,但是大部分學生對于這一時期的體育鍛煉與學習認識不清,對體育課的興趣往往建立在個人的喜好之上,再加上學習過程中自身身體素質的問題,導致在體育教學中出現(xiàn)很多學困生。
(2)意志力較為薄弱
現(xiàn)在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其意志力一般較為薄弱,缺乏毅力,害怕吃苦,對于相較而言較為單調、時間持續(xù)周期長的運動項目難以堅持,例如體育課上的跑步等。長此以往,學生對于體育運動就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從而成為學困生。
2.學校方面
(1)學校制度
現(xiàn)階段我國對于體育運動雖然給予了一定重視,但是相較而言在政策上還是缺乏一定傾斜,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招生中并不考查學生的體育成績。高中招生雖然對體育有所重視,但是在中考成績中僅占30分,這就造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校及教師對學生的體育能力要求較為低,對學生沒有提出嚴格要求。
(2)學?;顒?/p>
學校的體育活動氛圍是影響體育學困生轉化的重要因素。而現(xiàn)今大部分學校所組織的體育活動僅運動會一項,而且在運動會上往往抽取那些體育優(yōu)等生進行訓練,這也不利于學困生的成長。
二、體育學困生轉化策略
針對以上所說的學生在體育課上所面對的問題,為推進體育學困生轉化,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改變體育學困生的思想
初中階段所出現(xiàn)的體育學困生往往都是因為對于體育運動的價值認識不清,導致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往往受到一定的社會思想的影響,認為從事體育鍛煉會耽誤學習時間,還有一部分學生本身就認為體育活動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因此存在不同程度的抵制心理。我們要想使特困生發(fā)生轉化就要首先從這方面入手,在體育課上加大對于從事體育運動益處的宣傳,想辦法提高學生從事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也要注重對于學生意志品質的鍛煉,逐漸培養(yǎng)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例如,筆者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就將體育游戲應用到教學中。從而提高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樂趣。
下面以《籃球》這一課程作為案例進行分析:
(1)教學對象:初中生。
(2)教學目標:使得學生基本掌握雙手胸前傳球、運球、投球等基本知識。
(3)教學設計: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是籃球技術中的基本動作之一,也是初學者較易掌握、較為實用的技術,對于其他技術的掌握也有銜接作用,掌握傳接技術將為掌握籃球的進攻技術奠定基礎。而運球、投球則是相應籃球的基本功。為此我們首先應該讓學生自己拿到籃球以后進行嘗試,將他們分為不同教學小組讓他們各自進行游戲,然后在游戲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并記錄學生的不足,進行一定程度的講授,在講授完讓學生加以練習以后就對學生分組,然后就各組完成情況進行評比,這樣給學生以最大自主空間。在下課后告訴學生下節(jié)課還會舉行趣味籃球賽,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會進一步提高,學生也會由“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這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是有利的。
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非常有利,其能夠從體育課本身吸引學生,從而使其樂于參與到體育課程之中,能夠在體育課程中獲得樂趣,從而從心里認同體育運動,享受運動樂趣。
2.改變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改革的時候,應該想辦法給學生營造積極健康的體育活動氛圍,這樣就能借助大環(huán)境影響那些體育學困生,這樣也能促進體育學困生的轉化。例如,現(xiàn)在經(jīng)常開展的“三人籃球賽”等項目對于提高學生的體育參與度就有很大幫助。體育教師也應該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應用自身人格魅力更好地影響學生,做學生的榜樣,在學生學習過程對其一視同仁,對于那些學困生更應該給予足夠關懷,從而真正贏得學生的尊重,保持體育學困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
三、結語
初中階段的體育學習對于學生的成長非常必要,我們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從學生及社會環(huán)境等角度促進體育學困生的轉化,使其逐漸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使學困生能夠實現(xiàn)身份的轉化,更加享受體育課程。
參考文獻:
[1]周紅.如何轉化初中體育學困生[J].學園,2014(22).
[2]張安民.如何轉化體育學困生[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11).
[3]黎紅金.淺談體育學困生的轉化[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