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
摘 要: 音樂是小學階段學生最早接觸到的藝術課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藝術素養(yǎng),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發(fā)展的有效學科。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為了促使學生獲得健康成長,更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在素質(zhì)教育思想的影響下,音樂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通過情境教學法的有效應用保持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進而為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做出相應貢獻。
關鍵詞: 情境教學法 小學音樂 應用
所謂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色彩的場景組織學生進行學習,以加深印象,提高學生能力,進而為學生的健全發(fā)展做好保障工作。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音樂教學一直采取的是簡單“唱”的方式,教師領著一句一句地教,學生一句一句地唱,久而久之,學生失去學習音樂的興趣,失去學習音樂的激情,也逐步失去原有的熱情。所以,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在課改下,我們可以將情境教學法與小學音樂結合在一起,以重新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同時,為音樂課程魅力的展示做出貢獻。本文將情境教學法與小學音樂教學結合在一起,以確保高效音樂課堂順利實現(xiàn),同時,為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1.創(chuàng)設視頻情境
視頻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直觀教學法的一種,是將音樂中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或者是詞或者是曲中所想要傳遞的思想借助相關視頻展示出來,這樣不僅能夠打破傳統(tǒng)灌輸式課堂的沉悶,而且視頻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將音樂知識形象化,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在視頻情境的帶動下自主走進課堂,并在視覺沖擊下提高音樂學習質(zhì)量,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時,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課堂參與度,為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也為了確保音樂作品價值的最大化實現(xiàn),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播放了“草原”的相關視頻和相關圖片,如:草原上駿馬奔騰的視頻、一望無際的草原圖及牧羊姑娘放聲歌唱的視頻等,目的就是讓學生在視覺的沖擊中感受這首歌曲中所表達的美,感受草原的美和廣闊,之后,引導學生自主決定這首歌在演唱時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進而唱出情感,同時,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
故事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符合現(xiàn)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的,因為聽故事、講故事是激發(fā)小學階段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熱情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jù)音樂向?qū)W生講述一些故事,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在故事交流中找到音樂學習的興趣點,進而確保音樂課程價值的實現(xiàn)。
例如:在教學《沂蒙山小調(diào)》時,為了讓學生從音樂審美角度感受祖國錦繡山川之美,也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以故事形式向?qū)W生講述沂蒙山小調(diào)的前身,向?qū)W生講述抗戰(zhàn)時期的故事,目的就是幫助學生理解為什么會有存在這首歌,這首歌曲廣為流傳的原因是什么,這樣才能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才能推動學生自主地唱,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使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中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3.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生活與音樂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音樂創(chuàng)作的靈感往往來自于生活,缺少生活的音樂是不能很好地打動人心的。所以,為了確保音樂作品價值的最大限度實現(xiàn),也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質(zhì)量,更為了促使學生在生活化的音樂課堂中找到學習的興趣,在教學時,我們要將學生熟悉的音樂情境引入課堂,通過情境與旋律的結合展現(xiàn)音樂作品的存在價值,進而,在感染學生的同時,為高效音樂課堂的實現(xiàn)做出貢獻。因此,在素質(zhì)教育下的音樂教學中,我們要創(chuàng)設有效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交流,以確保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理解音樂中所包含的情感。
例如:在教學《編花籃》時,為了將熟悉的情境帶入課堂,也為了保護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更為了讓枯燥的課堂動起來,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邊唱邊跳,學生將一條腿搭在另一名學生的腿上,然后轉圈,并在游戲中進行學唱,這樣的課堂熟悉而又有生機,輕松玩耍中便掌握了音樂知識,這樣的教學對小學階段學生來說是愉快的,也是讓他們能夠從這一生活化活動中找到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有效的生活情境調(diào)動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展現(xiàn)音樂課的魅力。
4.創(chuàng)設繪畫情境
繪畫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為了鍛煉學生綜合能力,是學生健康發(fā)展的需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思想的深入,單一地將美術課或者是音樂課分開教學只會讓課堂單調(diào),也不利于學生綜合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將繪畫與音樂有機結合在一起,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能力,強化學生的認識,而且對學生繪畫能力的提高,對學生音樂學習積極性的保護有幫助。
例如:在教學《踏雪尋梅》《我愛你,塞北的雪》時,為了創(chuàng)造開放的音樂環(huán)境,也為了保護長久的音樂學習興趣,更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組織學生自主閱讀歌詞,并在旋律的欣賞和歌詞的鑒別中展開想象,自主動手畫出與之相符的美術作品,可做插圖,可做意境展示等,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qū)W生進行審美教育,同時,能保護學生長久的音樂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得到提升。需要強調(diào)的是,在繪畫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教師要做好評價工作,要借助肯定和鼓勵的評語保護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找到信心。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一線音樂教師要從多角度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課堂參與度,進而使學生在音樂的世界中暢游,在音樂的國度里產(chǎn)生終身學習的意識,最終,使之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張夢萊.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音樂大觀,2012(05).
[2]賴建軍.情境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新課程學習(下),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