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志強
魏晉詠物詩人的“通變”觀念
○鐘志強
劉勰《文心雕龍·通變》曰:“名理有常,體必資于故實;通變無方,數(shù)必酌于新聲;故能騁無窮之路,飲不竭之源。”篇末的贊又曰:“變則可久,通則不乏?!睂τ凇段男牡颀垺返摹巴ㄗ儭?,學界普遍認為與“文學的繼承與發(fā)展”相關。如袁行霈、孟二冬、丁放《中國詩學通論》就說:“《文心雕龍·通變》篇專論文學的繼承與革新問題。”①因為《文心雕龍》全篇涉及總結(jié)前世文章創(chuàng)作規(guī)律,對作家、作品的觀照和論述之中時時貫徹“通變”觀念,所以這一觀念甚或?qū)χ芮貪h魏及六朝各期文學思想遞延脈絡的考察具有重要價值。由此可推論,魏晉詠物詩的創(chuàng)作必會涉及創(chuàng)作主體的“通變”觀。錢志熙《性情與通變——唐人詩學的基本思想與方法》即曰:“詩學之根本有兩點,一是詩人對詩歌本體的體認與追求,二是詩人對詩歌中通變規(guī)律的自覺運用?!雹陔m然,學界對先唐詩人的通變觀有所認識,但對于具體詩類(如詠物詩)的詩人群體在創(chuàng)作中如何繼承與追求新變的論述,卻尚未及見。
那么,魏晉詠物詩人是繼承、批評,還是批判的繼承?又是如何在繼承基礎上創(chuàng)新呢?本文將分別從魏晉詩人所持的通變態(tài)度、對“賦、比、興”觀念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詩歌創(chuàng)作的具體表現(xiàn)等方面,考察魏晉詠物詩人的通變觀念。
魏晉時期,詠物詩的創(chuàng)作雖然并未達到鼎盛,此時的詠物詩也不能代表六朝詠物之作的最高水平,但它卻為六朝詠物詩創(chuàng)作的高潮階段的到來作了鋪墊。魏晉詠物詩創(chuàng)作相關環(huán)境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有一個顯著的變化是魏晉的士人已經(jīng)不再輕信儒經(jīng)和盲從政教,而是開始將關注的重心轉(zhuǎn)移到自己的個性與自身喜怒哀樂上了。這種思潮在文學方面的反映,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歸結(jié)為:非功利、主緣情、重個性、求華美的文學思想。這種非功利、主緣情、重個性的文學思想,必會影響創(chuàng)作主體逐漸以自我為中心,形成以我眼觀世界,而以我詩寫我心的創(chuàng)作習慣。這種創(chuàng)作習慣與本文所關心的魏晉詩人所持的通變態(tài)度關系如何?現(xiàn)我們具體剖析一下,在擺脫政教對思想的束縛后,魏晉詩人對待前人、前人作品與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持一種什么樣的看法。
據(jù)筆者對現(xiàn)存文獻資料考察,魏晉詩人對前代為數(shù)不多的詠物詩,并未留下什么評論。即便如劉邦、劉弗陵等留下的《鴻鵠歌》《黃鵠歌》,漢末蔡邕所作的《詠庭前石榴》,魏晉文人也鮮有評論?;蛟S魏晉詩人評價過卻未能依靠那些斷簡殘帛保留下來,抑或是這些詩歌還未引起他們的重視。總之,我們只能另辟蹊徑。
筆者羅列了一些魏人對待前人和前代作品的評價,或許可以稍稍彌補一些文獻缺失的遺憾: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狈蛉松朴谧砸?,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彼共蛔砸娭家病H速F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暗于自見,謂己為賢。
——曹丕《典論·論文》
曹丕《典論·論文》是魏晉時期第一篇文論作品,文章不僅提高了文學的價值,而且還論及了對前代和當世文人的相互關系?!拔娜讼噍p,自古而然”指出了魏晉文人對周圍創(chuàng)作群體的態(tài)度是“善于自見”“各以所長,相輕所短”“貴遠賤近,向聲背實”等。在這里“貴遠賤近”既可解釋為對只聞名聲而未曾接觸的文人重視而輕視身邊的文友,又可解釋為輕視同時代的創(chuàng)作群體而尊崇前代文人。那么,在曹丕看來,當世文人總體上所持的是一種這樣的態(tài)度:自命不凡,對待周圍其他文人普遍輕視,至少在自己周圍的小圈子里爭著“謂己為賢”而對前代文人尚能尊崇。除了曹丕外,我們還可從其弟曹植《與楊德祖書》中找到相似的描述:
當此之時,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也……以孔璋之才,不閑于辭賦,而多自謂能與司馬長卿同風,譬畫虎不成還為狗者也。前為書啁之,反作論盛道仆贊其文。夫鐘期不失聽,于今稱之。吾亦不敢妄嘆者,畏后之嗤余也……
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于淑媛;有龍淵之利,乃可以議于割斷。劉季緒才不逮于作者,而好詆呵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毀五帝,罪三王,砦五伯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魯連一說,使終身杜口。劉生之辯未若田氏,今之仲連,求之不難,可無嘆息乎!人各有所好尚。蘭芷蓀蕙之芳,眾人之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咸池》《六英》之發(fā),眾人所共樂,而墨翟有非之之論:豈可同哉……
——曹植《與楊德祖書》
從曹植的論述中,我們看到了當世文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是“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也”;對前代文人以為楷模,表面尊崇古人,實則標榜自己“(陳琳)不閑于辭賦,而多自謂能與司馬長卿同風”;對待周圍文人則要苛刻得多“好詆呵文章,掎摭利病”。當然,為避免紛爭,有的魏晉文人也不愿隨便評論他人文章:
世人之著述,不能無病。仆常好人譏彈其文;有不善者,應時改定。昔丁敬禮嘗作小文,使仆潤飾之,仆自以才不能過若人,辭不為也。
——曹植《與楊德祖書》
當然,曹植其實并不認可這種態(tài)度。他認為文人應該改變這種弊帚自珍、互不交流的狀態(tài):
敬禮云:“卿何所疑難乎!文之佳麗,吾自得之。后世誰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嘆此達言,以為美談。昔尼父之文辭,與人通流;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不能錯一字。過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見也。
——曹植《與楊德祖書》
從上述引文中我們至少可以看出三點:第一,曹魏文人對待前人及其作品還是抱有尊崇的態(tài)度,并不因儒學政教的衰退而對前人及其作品進行否定。至少是保持了較為寬容的態(tài)度,這與對其當世普遍的詩人間相互輕視之態(tài)度形成鮮明對比。第二,曹魏文人并不喜歡評論其他文人和作品,特別不愿意指出別人文章的缺點,但都自視甚高,希望立言于后世;第三,魏人一般態(tài)度比較客觀,有自己的判斷,指出好的作品也存在缺陷。由于曹魏國祚都較短,且西晉本身就是在曹魏的基礎上建國,所以西晉和曹魏文士的通變觀理應變化不大,本文不再細述。
本文現(xiàn)以魏晉文人對“賦、比、興”,特別是比興觀念的繼承和新變?yōu)槔?,論證曹魏和西晉詠物詩人的通變觀。比興之名源于《周禮·春官·大師》,其文云:“大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焙髞頋h儒《毛詩序》亦言:“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關于“六詩”的本義,因《周禮》并未明確說明,以致后人多有分歧。雖然如此,但周人對“賦比興”的理解顯然與提出“六義說”的漢人是有差別的。應該說,周人所說的“六詩”:“絕非憑空而出,也不源于宗教,而完全是根據(jù)上古詩歌實踐所作出的一種理論上的概括,具有相當深刻的意義?!雹蹚摹对娊?jīng)》等先秦詩歌的創(chuàng)作實際來看,賦、比、興作為文學表現(xiàn)手段,已經(jīng)得到廣泛的運用。
到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漢代,漢儒在繼承周人對“賦比興”認識的基礎上,也增添了新的內(nèi)涵。繼承的方面就是,漢人認可賦、比、興是詩歌的表達方式。東漢鄭眾就說:“比者,比方于物也;興者,托事于物也?!雹苄伦兊姆矫婢褪菨h人并沒有把賦、比、興單純視為文學表達的手段,而是著重強調(diào)它的政教意義。如提出“六義”的《毛詩序》,其對同為六義之“風、雅、頌”的解釋就有濃厚的政教色彩:“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故曰風……是以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薄睹娦颉啡寂c政教有關,賦、比、興作為六義的組成部分,其政教意義是漢儒強調(diào)的部分。
那么,對于賦比興,魏晉時期的文士又是怎么看的呢?曹魏現(xiàn)存文獻,并未留下當世文人對賦比興的看法。僅有與曹操生活年代相近的經(jīng)師鄭玄的《周禮》所做的注。其《周禮·春官·大師》注云:“賦之言鋪,直鋪陳今之政教善惡。比見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類以言之。興見今之美,嫌于媚諛,取善事以喻之?!鄙衔膶x、比、興的解釋表明,作為經(jīng)師的鄭玄偏重的仍然是賦、比、興的政教意義,而非賦、比、興作為詩歌表達方式的一面。此即可證,作為經(jīng)師的鄭玄,在儒家的經(jīng)學體系對文人思想的控制愈趨衰弱的態(tài)勢下,仍然尊崇先儒偏重于賦、比、興政教闡釋的觀點。鄭玄作為建安時期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經(jīng)學大師,其這番注重“賦比興”的闡釋似并未獲得魏晉時期文人群體的認可。如西晉摯虞的《文章流別論》就專門強調(diào)賦比興的文學性:“賦者,敷陳之稱也;比者,喻類之言也;興者,有感之辭也。”從摯虞的解釋看,其已不再強調(diào)賦比興的政教意義,賦、比、興在他看來應是較為單純的詩歌的表達方式。因此,魏晉文人的思想獲得了解放,不再是權(quán)威大師可以禁錮得住的了。他們更希望能夠客觀地看待問題,并提出自己的新見解。六朝后期,文人對于賦比興的看法逐漸穩(wěn)定下來,梁文論家劉勰亦曰:“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比者,附也……附理者切類以指事;興者,起也……起情者依微以擬意?!雹輳膿从莺蛣③膶Α百x、比、興”的解釋來看,整個六朝時期,文人將“賦、比、興”視為一種鋪陳描摹或抒情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
這個觀念是在魏晉文人從經(jīng)學思想的禁錮中解放出來后,對前人或同時代不同個體思想的通變下,不再強調(diào)“賦、比、興”的政教意義之后,逐漸形成和固定的。
在以與詩歌關系密切的“賦比興”創(chuàng)作觀念于魏晉的通變情況為例基礎上,本文具體分析魏晉文人的通變觀念與詠物詩創(chuàng)作的關系。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魏晉文人對《詩經(jīng)》《楚辭》等前代作品的賦、比、興的創(chuàng)作手法,持認可并繼承的態(tài)度。這在現(xiàn)存的魏晉詠物詩上,就得到了很好的印證。只不過《詩經(jīng)》的絕大部分詩歌的情況是:一句就有一個本體一個喻體,下一句又是另一個本體和喻體。而魏晉詠物詩則是整首詩就只有一個本體—全詩的中心意象。這些魏晉比興體詩歌中的大部分,我們稱其為比體詠物詩。比體詠物詩是魏晉詠物詩最主要的類型。如建安時期,除了幾首同題的《斗雞詩》、繁欽的《槐樹詩》,都是比體詠物詩。晉代純粹的賦體詠物詩也寥寥無幾,這些上文已述及。
徐盛《魏晉至盛唐詠物詩研究》就說:“建安以來比體詠物詩創(chuàng)作的構(gòu)思沿襲著前人的比興觀念,與比興手法緊緊結(jié)合在一起,從整體上看詠物意識是在比興創(chuàng)作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雹薇疚恼J為,雖然魏晉詩人對賦比興作為創(chuàng)作手法采取繼承態(tài)度,但在魏晉詠物詩人的觀念中,他們對“賦、比、興”有著自己新的認識,就是他們解釋“賦、比、興”不像漢人那樣偏重于它們的政教意義,這就是魏晉文人對前人“賦、比、興”觀念的繼承和新變。其客觀上也為“賦、比、興”作為詩歌表達方式廣泛運用于六朝詠物詩創(chuàng)作掃清了障礙。魏晉詠物詩,尤其是西晉詠物詩,就出現(xiàn)了許多使用“比興”寄托與政教無關,而與個人喜怒哀樂情懷相關的例子。如王粲《詩》(鷙鳥化為鳩)、曹丕《雜詩》其二(西北有浮云)、曹植《吁嗟篇》、張華《荷詩》《詩》(橘生湘水側(cè))、陸機《園葵二首》、鄭豐《鴛鴦六章》、司馬彪《詩》(百草應節(jié)生)等。
總的說來,比起六朝后期的詠物詩人,魏晉人對待前人及其作品尚持較為寬容和推崇的態(tài)度。但他們并不是沒有自己的通變觀,對一些不符合文學潮流的前人思想,如政教與文學的不分,魏晉詩人也是不會繼承的。這點從他們對詠物詩創(chuàng)作理念和作品來看,就可以知曉。
(作者單位:南昌師范學院中文系)
①袁行霈、孟二冬、丁放《中國詩學通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60頁。
②錢志熙《性情與通變——唐人詩學的基本思想與方法》[J],《長江學術(shù)》,2006年第45期。
③黃霖《賦比興論》[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6期,第76頁。
④[清]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本《毛詩正義》卷一[M],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70-271頁。
⑤[梁]劉勰撰,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601頁。
⑥徐盛《魏晉至盛唐詠物詩研究》[D],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0年,第17頁。
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編號:15WX21);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編號:ZGW1518);南昌師范學院博士科研啟動基金資助項目(編號:NSBSJJ201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