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麗華+舒幸運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二戰(zhàn)前美國華人學校教育的雙重文化認同研究”(C0A130205)、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華裔美國文學中的中國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14G069)和中南民族大學中央高校專項基金項目(CSQ13035)的部分研究成果。
摘 要:哈金擅長運用英語書寫記憶中的中國。借助自己獨特于其他華裔作家的故國真實經(jīng)歷,哈金站在美國社會邊緣,建構出一個既不意識形態(tài)化也非烏托邦的他者形象?!兜却放辛嗣绹鴮χ袊w想象的不合理成分,同時真實再現(xiàn)了中國的某些扭曲現(xiàn)實,從人性普遍性的高度展示了中國形象,投射出作家本人對故國的真摯情感及對祖國美好形象的殷切希望。
關鍵詞:哈金:記憶中的中國;真摯情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6-0-02
當代著名華裔美國文學作家哈金的長篇小說《等待》以中國內(nèi)地為背景,圍繞主人公孔林、劉淑玉和吳曼娜的感情展開,講述了孔林與淑玉歷經(jīng)十八年的離婚過程,同時也是孔林和曼娜等待結婚的十八年?!兜却芬唤?jīng)出版便吸引了眾多關注,國際評論多為溢美之詞,稱贊其反映了現(xiàn)實對人性的深層思考,哈金直接、簡單明了的文風也大獲贊許。然而國內(nèi)評論界一直對哈金存在斥責之聲。本文運用比較文學中的形象學理論,從個體、家庭和社會三個維度對《等待》中的中國形象展開研究,力圖揭示哈金筆下真實的中國。
1、個體中國人形象
個體形象是國家形象的基本組成部分,哈金對中國人的描述由個體行為品質(zhì)著手,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特征。人性中善與惡的碰撞,良知與欲望的掙扎都在哈金筆下的普通中國人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
文革前后中國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受壓迫成必然之事??琢质懿≈啬赣H所托,不得不娶淑玉為妻。他因父親需要照顧不敢離婚,又多次受到小舅子本生的阻撓??琢质堑湫偷闹R分子,思慮過多,且極易被外界影響。曼娜曾邀他外出過夜,他一口回絕道:“其實是在冒險,而且冒得太大了。咱們不應該這么做?!保ü穑?9)劉淑玉則承受著傳統(tǒng)文化教條對婦女的壓制。她聽從父母之命,忍受纏足之痛,嫁到孔家;她服從夫家安排,遠離丈夫獨自一人承擔養(yǎng)家和照顧老小的職責。她所做的一切都朝向同一個目標——成為優(yōu)秀的傳統(tǒng)中國女人。劉淑玉是男權社會的受害者,雖被壓迫,卻不知反抗。
樂于奉獻是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每個時代總有一群無私奉獻不求回報之人為他人及社會而活著。婦女以博大的胸懷,堅強的毅力,為人類的繁榮、文明的發(fā)展和世界的進步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劉乃和) 淑玉、曼娜都詮釋著中國女性的美麗形象。淑玉面對冷漠的丈夫和繁重的家事從不抱怨,甚至孔林寄回的生活費她也一分不花的為他存著。曼娜體現(xiàn)的則是偉大的母親形象。她四十而婚,壓抑多年的性欲洪水猛獸般突然爆發(fā),她坦言控制不住自己。但意識到已經(jīng)懷孕,她主動提出分床睡,折磨自己保護孩子。雖然孔林沒要求她延續(xù)香火,患心臟病的她作為高齡產(chǎn)婦早已為生下孩子做好了死去的打算。
文革前后中國處于計劃經(jīng)濟時期,人們無法自由選擇工作,即便是進入了不中意行業(yè),盡忠職守仍是履行工作的首要原則。 《等待》中的醫(yī)務工作人員體現(xiàn)了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琢肿鳛獒t(yī)生,一直不斷地學習醫(yī)學知識,甚至閱讀俄語教材。他樂于傳授醫(yī)學知識,給護理員上課時充滿活力。護士海燕一直悉心照顧病患,后來晉升為唯一的產(chǎn)科醫(yī)生,能獨自處理好接生這樣的大事,即使面對曼娜的高危生產(chǎn)也能沉著冷靜。(哈金,252)
黑心邪惡者如同社會的蛀蟲,破壞著周遭的一切。由于社會體制的缺陷,他們的邪惡甚至被其表面的成功所掩蓋著,但懲罰必會降臨。自私自利的董邁雖愛著曼娜,但在無法忍受邊疆艱苦條件時選擇當逃兵,棄曼娜而去,而他同表妹的婚姻也僅是獲得上海居住權的工具。本生也常為滿足一己私利耍小聰明愚弄他人。為防止排泄減重多賺點錢,他竟然把豬屁眼都縫了起來。(哈金,79)楊庚這類薄情寡義之人為滿足自身欲望,連朋友之妻曼娜也不放過,違背了中國男人最基本的交往原則。
特殊的社會環(huán)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怪獸,吞噬人的純真、勇氣和堅強。(李潔) 人性弱點與特殊時代的疊加使得人們在自我矛盾中陷入一片迷茫。從文革到改革開放,中國的社會風氣可謂變幻無常。人們想保持良好形象,卻被社會中不斷放大的誘惑、野心和欲望誘導著做出傷天害理之事。無助的精神狀態(tài)已經(jīng)將中國形象上升至人類形象的高度,訴說著哈金對世界人民的理解與同情。
2、中國家庭形象
家庭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團體,中國人總是將“國”同“家”聯(lián)系起來。沒有單個的家庭,國家便也不復存在?!兜却肥怯嘘P于婚姻的故事,家庭生活是其中心議題。家庭倫理決定成員地位、關系及家庭與外界的關系,自然也塑造了家庭形象。
《等待》中的家庭基本上由包辦婚姻構成,夫妻之間還未熟絡就草率成家,對共同家庭的責任感往往比彼此的愛情更為重要。孔林離婚時表明他本來就不喜歡“丑陋”的妻子,更談不上愛她。他18年的婚姻出于作為兒子、丈夫以及父親的責任。雙親離世,女兒長大成人之后他才開始與心愛的女人再筑家庭。(哈金,6)中國人歷來保守,作為生理需求的“性”關系在《等待》中走向扭曲并不出人意料。軍區(qū)醫(yī)院對男女關系有著嚴格規(guī)定,甚至只有干部才可以找對象。(哈金,25)社會風氣也影響著大眾心理,人們羞于談“性”,只把性當成延續(xù)香火的工具。淑玉為了再生個兒子,雖然內(nèi)心很是掙扎,竟然也直白要求與孔林睡覺。她所說的“俺不是不要臉的女人” 發(fā)人深省。曼娜邀請孔林外出過夜時,兩人同時深陷矛盾之中,在全力壓制自己欲望的同時又被對方深深吸引著??琢值木芙^使曼娜一度擔心自己被當成不正派女人,但一想到將要和孔林一起度過銷魂的時光,她的四肢發(fā)熱,內(nèi)心充滿喜悅。(哈金,59)而孔林也一遍遍捫心自問自己是否真的不想與曼娜發(fā)生關系,甚至因過多想象做起了春夢。此外,哈金花了整整四頁篇幅描寫楊庚強奸曼娜的情景,殘忍、痛苦扭曲的兩性關系躍然紙上。
家庭與社會就如同個體與家庭,交往接觸也遵循一定原則。在處理血緣、地緣及業(yè)緣關系時,首先遵循的便是對父系家庭的重視。淑玉自嫁進孔家就一心為孔家著想。本生的頻繁到訪說明婆家娘家相距并不遠,但淑玉從未回娘家,卻始終像個牲口伺候著公婆??琢謱Υ共彘T離家的胞哥孔仁和照顧妻女的姑爺本生態(tài)度截然不同。舊式中國血緣重于一切,自給自足的家族鮮與外界交涉。但隨著新中國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利益日益成為牽絆,影響著個人、家庭等各類團體。相互利益將人們拉近,利益沖突則將其隔離。家庭必須承受來自社會周遭的言論,遵守公共倫理及法律要求以創(chuàng)和諧大環(huán)境。初次見到淑玉,孔林就企圖解除婚約,但最終因怕村鄰笑話謾罵而放棄。離婚多年他總是告訴自己不要對淑玉太狠,因為在村民眼中她絕對是合格的好妻子。文革期間離婚實數(shù)罕事,孔林離婚時,法院門口的人們不斷批評著孔林:“皇上還不能隨便休妻呢”,“真是個沒心肝的驢犢子?!保ü?,111)隨著法治的推進,本是中國男子基本權利的休妻演變成男女雙方根據(jù)法律要求平等解決。等待了18年,孔林最終依法離婚成功。
3、中國社會形象
社會形象是國家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等待》記錄了處于過渡時期的社會形象。文革期間個人崇拜之風盛行,全國各地都充斥著毛主席語錄,學習毛主席著作也是當時重要的社會活動之一。(徐善斌,92)孟梁約曼娜見面的勝利公園里到處貼著毛主席語錄,約會途中孟梁還激情澎湃的背誦了毛主席的《雪》。曼娜在與魏政委約見的大廳墻上看到巨大的毛主席畫像;楊庚教育孔林時對毛主席語錄的引用可謂信手拈來。《等待》中軍隊政府僵化,一旦立下規(guī)定不管對錯必須執(zhí)行,不容更改。醫(yī)院規(guī)定男女同事決不能戀愛,甚至不得單獨走出大院。即使該規(guī)定始于數(shù)十年前,甚至已無人知曉其緣由,醫(yī)護人員仍麻木的遵守。雖然孔林一直渴望醫(yī)院“夫妻分居18年方可自動離婚”的規(guī)定能有所改動,卻最終還是煎熬18年才離婚成功。
鵝村位置偏僻,遠離城市,由于信息接收不便,村民們對外界缺乏認識。本生買回的龍蝦被當成嚇人的“大蟲子”,這讓生活在木基市的孔林吃驚不已。此外,民國時期于1912年及1929年曾兩次頒布法令廢除綁腿纏足,但在中國許多偏僻的鄉(xiāng)村,纏足真正廢止于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淑玉生于1936年,7歲纏足,這對生于偏僻北方地區(qū)的她而言合情合理。纏足進一步體現(xiàn)了鵝村的閉塞,而非某些學者所說是作者故意利用中國的荒唐現(xiàn)象博取關注。
80年代,改革開放大潮下工業(yè)逐步發(fā)展起來、城鄉(xiāng)市場日益靈活,生活標準也大幅提高。1983年人民公社解散,本生在鄰村開了一家小鋪子。賣掉屋子后孔林想再給他一點錢,孔華阻止他道:“一百塊錢對舅舅來講不算啥,有時他一個禮拜就能賺一二百?!保ü?,216)二驢一介農(nóng)夫能一次性支付孔林幾千元買房錢,讓孔林這個“城里人”都驚訝不已。工廠如雨后春筍在各地建立,孔華在光榮火柴廠的日子安逸快活。電視里也播起了系列紀錄片《走上致富的光榮路》,反映相應黨的號召的致富先鋒們的故事。一切都呈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狀態(tài)。
4、結語
通過文革時期軍醫(yī)離婚的小眾故事,哈金展示了一個根據(jù)自身記憶,既不意識形態(tài)化也非烏托邦的中國形象。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影響力深遠,中醫(yī)在小說中作為中華文化的象征,為民所用、為民所愛,展現(xiàn)了其無限魅力??琢钟妙^發(fā)和針抽干水泡的方法驚到了一片女同志,體現(xiàn)了中醫(yī)的高明及神秘感。1974年治好孔林肺結核的也是一種新制的中成藥“百步”。雙胞胎患痢疾時所用藥物都是中藥, 醫(yī)生都不敢給新生嬰兒服用西藥,還是民間偏方最終治好了他們。小說圍繞醫(yī)護人員展開,展現(xiàn)了中醫(yī)的魅力,體現(xiàn)出作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眷戀。小說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代表西方文化的意象,如“天使”、“《草葉集》”和“教堂”等,作者似乎有意讓東西方文化和諧共存?!兜却放辛嗣绹鴮χ袊w想象的不合理成分,同時也真實再現(xiàn)了中國的某些扭曲現(xiàn)實,從人性普遍性的高度展示了中國形象。哈金曾說過他的作品對中國人更有價值。國人在閱讀其小說時,不應一味批評其對中國丑陋之處的揭露,而更應視其為一面鏡子,自我反省,力圖未來為樹立更加得體的中國國家形象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哈金.等待[M]. 金亮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2.
[2]李潔. 繁復的細節(jié)與他國生活經(jīng)驗的呈現(xiàn)---評析美籍作家哈金小說《等待》[J]. 飛天,2012(2):20-21.
[3]劉乃和.中國古代婦女的教育、地位與奉獻[J]. 婦女研究論叢, 1995(4):48-51.
[4]徐善斌. 證照中國1966-1976——共和國特殊年代的紙上歷史[M]. 北京: 新華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