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敏
【摘 要】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量,具有獨立閱讀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在總目標中,對課外閱讀的總量有了明確的量化規(guī)定:小學六年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并且為了確保學生完成這一課外閱讀量,學校營造相應的閱讀條件,加強課外閱讀的管理和指導。
【關(guān)鍵詞】 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分析;指導方法
針對課題的研究,我們對學校高年級學生在閱讀興趣、閱讀內(nèi)容、閱讀量及效果等方面進行了調(diào)查,通過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
一、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一)閱讀興趣不高
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喜歡課外閱讀的占23%,“作讀書筆記”的占3%。另外,從調(diào)查結(jié)果來看,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普遍偏少。雙休日,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占12%。晚上睡前進行課外閱讀的占5%,利用其它時間堅持課外閱讀的13%。
(二)閱讀內(nèi)容單一
學生課外閱讀學習輔導(其中主要是作文)類的占15%、童話故事類的占20%、科幻天文類的占23%、漫畫卡通類的占18%、文學小說類的占10%。比如《百科知識大全》、《十萬個為什么》、經(jīng)典名著以及其它史地、人文等方面的書籍,即使適合他們閱讀,他們也不會主動選擇來讀。據(jù)了解,小學生大多對中外經(jīng)典文學作品都不熟悉,文學積累薄弱,他們對文學作品故事的了解,大多都是從電視劇中得知的,如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
(三)閱讀量與效果不佳
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大。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一學期讀10本以上的約占15%,5本左右的約占18%。通過數(shù)據(jù)整理,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閱讀效果不佳。對于課本上推薦兒童喜愛的《草房子》、《長襪子皮皮》、《窗邊的小豆豆》等兒童文學作品學生更是聞所未聞。
二、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以上產(chǎn)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到底何在?通過了解、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視不夠。認為閱讀教學不重要,要求學生讀書就是了,學生喜歡讀什么就讀什么,喜歡怎么讀就怎么讀。
2.影視作品的沖擊。很多學生被充滿神奇、幻想的影視作品深深地吸引,沒時間更無興趣去讀那“白紙黑字”。
3.教師對課外閱讀的指導不夠。教師對閱讀教學沒有進行認真的指導,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能定期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教師僅占36%左右,多數(shù)教師很少指導或不指導,原因來自:一是學生受時間的限制;二是教師存在對如何指導的困惑;三是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的課外閱讀。
4.家長對課外閱讀不重視。
因此,要完成新課標要求的課外閱讀量,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關(guān)注閱讀,重視閱讀。
三、課外閱讀的指導
(一)課外讀物的推薦
別林斯基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需要的讀物?!蹦敲?,我們應該選擇哪些讀物推薦給學生呢?
1.推薦與課文相關(guān)的讀物。這類讀物可以進一步充實閱讀內(nèi)容,使學生的知識得到程度不同的遷移,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聯(lián)想和比較能力。如課內(nèi)學了《草船借箭》、《景陽岡》,就推薦課外閱讀《三國演義》、《水滸傳》。
2.外國文學。讀這類書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如課內(nèi)學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就推薦課外閱讀《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
3.科普科幻讀物。現(xiàn)在各類科普讀物和通俗文學向青少年兒童介紹大量新鮮的科學知識。它們可以打開青少年兒童心靈的科學之窗,激起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學了《蟋蟀的住宅》,就推薦課外閱讀《昆蟲記》。
4.還可以組織學生自由選擇,相互推薦,豐富學生選擇優(yōu)秀讀物的范圍。
(二)課外閱讀的方法
1.瀏覽法。對于那些篇幅較長或內(nèi)容不是很重要,但學生又必須了解的文章,采用此法。一般只要求了解內(nèi)容概況、文章主題、主要的寫作方法等。
2.篩選法。這是一種快速查閱資料的讀書方法,讓學生按照“目的—檢索—瀏覽—精讀—摘記”的程序抉擇自己最需要的東西為自己的學習服務。
3.精讀法。用于那些文質(zhì)兼美、篇幅又不長的文章,這類文章可以通過對語言的品味,揣摩作者的情感,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4.讀思結(jié)合法。托爾斯泰說過:“知識只有靠積極思維得來而不靠記憶得來時,才是真正知識?!遍喿x并不是僅僅把書看一遍,還必須要求學生對書中或文中的內(nèi)容有整體把握,對文章的遣詞用句、中心思想、寫作方法、人生啟迪等有比較細致的思考。因此,教師還注意引導學生邊看書邊質(zhì)疑,并能通過自己查詢資料分析解答,從而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5.讀寫結(jié)合法。
(1)讀書筆記的記載。學生主要把妙詞佳句、名言警句、知識哲理摘抄于讀書筆記上。
(2)寫讀書心得。讓學生寫下自己的讀書感受。
(三)保證課外閱讀時間
“君子不可一日無書?!苯㈤喿x制度,固定課外閱讀時間。
1.我們學校每周有兩節(jié)早讀課進行課外經(jīng)典閱讀。有共同的閱讀內(nèi)容,這樣我就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閱讀指導。
2.每天下午安排一節(jié)課外閱讀課
(四)營造閱讀條件
1.利用好廊道的漂流圖書和班級圖書角,學生隨時可以到圖書角借書,隨時可以閱讀,推動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方向。
2.通過動員宣傳,讓家長陪同孩子閱讀。
(五)活動推動閱讀
每學期我們都要開展至少一次學生閱讀成果展示活動。比如閱讀筆記的評比、讀書留言卡評比、優(yōu)秀征文等。評選學生閱讀的優(yōu)秀作品加以表彰和鼓勵,大大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同時也推進了課題的開展。
自開展課題研究以來,我們了解到在如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找到掌握合適的閱讀方法,積累閱讀經(jīng)驗,形成閱讀習慣等方面做出一定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參考文獻】
[1] 崔巒.崔巒老師教你閱讀[M].長春出版社2008-06-01
[2] 朱永新.朱永新教育小語[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9
[3] 王榮生.語文課程與教學內(nèi)容[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年4月
【本文系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4GZ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