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嵐
摘 要: 信息化背景為大學英語改革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微課作為翻轉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許多優(yōu)勢,引入大學英語教學必定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分析了把微課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優(yōu)勢,提出了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 信息化背景 微課 大學英語教學
在我國過去幾十年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張嘴巴眾人聽”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成為主導。近十幾年來,隨著我國英語教學改革和“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高科技特別是電腦技術和信息網(wǎng)絡的廣泛使用,使得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信息化背景下,微課、翻轉課堂等一系列新型的教學形式應運而生,不斷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微課和翻轉課堂已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與實踐趨勢。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是指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中,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結構翻轉過來,將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進行顛倒安排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翻轉課堂中,教師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識傳授過程放在教室外,讓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時間和方式接受新知識,把知識內化吸收的過程放在課堂上,以便同學之間、師生之間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
微課,或稱其微課程(Micro-Lecture)、微型課程(Micro-Lesson),是指以講解某一知識點為主要任務,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以PPT軟件為主要技術支撐,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微課是翻轉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翻轉課堂的基礎。
一、將微課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優(yōu)勢
1.短小精悍,靈活方便。
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大多數(shù)視頻都只有幾分鐘的時間,比較長的視頻也不超過十分鐘。視頻的長度一般都控制在學生注意力能比較集中的時間范圍內,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征。另外,每一個視頻都針對一個特定的問題,有較強的針對性,查找起來也比較方便。微課視頻一般都是通過網(wǎng)絡發(fā)布,具有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學生可以自我控制,而且微課的教學對象不受時空的限制,有利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自主學習。
2.主題突出,有針對性。
相對于較寬泛的傳統(tǒng)課堂,微課的問題聚集,主題突出,一個課程就一個主題,或者說一個課程一個事。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于傳統(tǒng)一節(jié)課要完成的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精簡,主題更突出,有針對性。
3.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
教師課前導入如果采用播放微課視頻的形式,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烘托更具趣味性、感染力的課堂氛圍,大大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動力。微課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中,讓師生在角色上得到改變與雙方面的優(yōu)化。微課讓教師有更多的課堂時間與學生互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傳統(tǒng)課堂的教與學之間的關系。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逐漸弱化,多數(shù)時候擔當引路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學、練習及使用英語。同時,微課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在課前與課后實施自學,完全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情況,轉被動為主動者,自主選擇微課資源進行學習。
4.交流合作,資源共享。
網(wǎng)絡化的背景給教師們集體備課提供了更方便的條件。每個備課組可以建立備課論壇,規(guī)定教師統(tǒng)一時間進行課前交流,主備教師定期將微課視頻發(fā)送至論壇,其他教師以跟帖的形式發(fā)表意見或建議,形成資源共享。這樣微課不僅能為教師提供展示自己教學才華的機會與平臺,更能發(fā)揮集體智慧,增進師師互動,培養(yǎng)交流、合作、研究的良好氛圍,教師之間可以互相學習、交流切磋,相互借鑒,共同提高,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這些經(jīng)過修改加工的微課視頻方便學生下載、觀看、記錄和溫習。
二、微課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合理運用微課視頻確實會給大學英語課堂帶來質的飛躍,微課盡管有很多的優(yōu)點,但也并非完美無缺。由于微課的時間受到限制,因此要求教師對知識點有著更好的設計,對所講授的知識點有深入的認識。微課的制作需要借助更多的工具和技術,要求教師不但有扎實的專業(yè)基礎,更要熟練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微課內容安排與設計也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微課設計粗糙,反而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們在制作微課視頻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精心選擇教學內容,突出重點。
微課不同于正常課堂教學或示范課,要在有限的短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必須精選課題內容。課題切入需精巧、具體,重點突出,切忌面面俱到,否則不僅時間不允許,教學效果也不會理想。如在一個微課中僅講解某個單元幾個重要詞匯的運用、某個文化背景知識點、某種場景中的對話策略等就比較恰當。在制作微課視頻時,教師還要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及教學內容特點,選取有難度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課視頻,要明確微課是為教學服務的,是教學的輔助工具,不能將微課當做教學的主旋律,認為微課適用于任何的知識點教學,只要是知識點就制作成微視頻,這樣會使學生對微課產(chǎn)生審美疲勞,失去興趣。
2.快速切入主題,采取多模態(tài)教學模式。
由于微課的時間限制,教師需在最短的時間內切入主題,讓學生一目了然,切忌過長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微課與面授相比更難使教師掌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若教授內容空洞乏味則失去了其效果,教師可選擇多模態(tài)的教學模式,使教學在內容和形式上均具備靈活性和吸引力。
3.增強邏輯性和條理性。
制作微課時教師所選取的各種教學資源及PPT需和主題緊密相關,彼此之間應具備邏輯關聯(lián)性及條理性,使學生可以清晰地理出課程主線。各類教學資源如視頻、圖片、文字等不應只是簡單羅列,而要精心設計使其成為緊密聯(lián)系的整體,以便學生清晰地了解所講重點及脈絡。
4.加大視頻制作專業(yè)度。
視頻內容應該短小精悍,尤其是在制作過程中不要出現(xiàn)影響或者干擾學生學習的多媒體元素,比如一些教師在課件制作中喜歡插入一些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小動畫,這樣只會分散學習者注意力,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另外,微課中的課件字體要醒目,屏顯文字要簡明,凸顯重難點。在設計PPT時,一些教師過分運用視頻技術,音頻技術甚至網(wǎng)絡技術,過分注重課件的動畫,色彩和音響等效果,以至于把本來簡明的內容搞得花里胡哨,使學生的注意力被色彩及動畫吸引,忽略真正重要的教學內容。這樣學生在看完微課后回憶教學內容的時候,腦海里除了多彩的畫面、優(yōu)美的音樂外,實質性的課程內容所剩無幾。
5.注意教師話語,控制好語速。
微課程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具有一些常規(guī)課程所不具有的特點。首先,它是一種多元的信息輸出手段——“音畫結合”。教師話語伴隨著PPT的文字與圖畫同時呈現(xiàn),后者對于學生理解教師話語起到極大的輔助作用。如果教師話語操作不當,比如語速過慢,句法形式過于簡單,在提供不合格的輸入的同時,帶給學生一種消極的暗示:這種過度簡化的中介語可以實現(xiàn)交際目標。因此,教師應該在話語方面盡量做到考究,以科學的方式提供有效的可理解性輸入。
總之,隨著科技的進步,在教學改革中,教師充分利用微課這一教學學習的輔助模式,促使高校英語教學更富有活力,更貼近現(xiàn)學生學習的習慣,促使學生更多地進行英語的自主學習。它不僅能豐富課程形式,增強教學的靈活性,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共享和再利用,更在一定意義上順應時代發(fā)展,推動教學模式的變革。如何使微課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促進教師課堂教學及學生自主學習將成為信息化時代的教學新議題。
參考文獻:
[1]謝雪梅.信息化背景下微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15(6).
[2]張倩,姜雪.信息化時代微課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9).
[3]李曄,趙冬梅.《大學英語》微課程教師話語調查及其教學效用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