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麗
【摘要】目的 本文通過護理干預應用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效果進行分析與探討。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呼吸內科收治的重癥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36例。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行綜合強化護理,并對兩組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干預組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干預應用于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效果顯著,使加重病情的患者大大減少,值得在醫(yī)學臨床中應用于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呼吸內科;重癥患者;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1..02
近年來,在醫(yī)學臨床呼吸系統(tǒng)中,呼吸內科疾病最為常見,此類疾病的病程相對較長,并且復發(fā)率較高,相對于晚期的患者,其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精神狀態(tài)不佳,嚴重的患者如果得到及時的臨床治療,會出現(xiàn)呼吸衰竭甚至是出現(xiàn)死亡。因此,呼吸內科重癥患者在得到有效的臨床治療基礎上還要加強對患者的臨床護理。選擇我院收治呼吸內科重癥患者72例實行綜合護理干預,其效果較為明顯,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呼吸內科收治的重癥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36例[1]。干預組女13例,男23例,年齡21~82歲,平均年齡(47.3±4.2)歲,其中慢性支氣管炎20例,支氣管擴張14例,肺癌2例;對照組男28例,女8例,年齡18~77歲,平均年齡(40.8±4.7)歲,其中慢性支氣管炎14例,支氣管擴張17例,肺癌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以及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并遵循醫(yī)院流程以及醫(yī)囑等進行有效的護理[2]。干預組采用綜合強化護理,其主要體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1)由于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病情復雜,且發(fā)展速度相對較快,所以針對患者的病情變化應當密切觀察,例如:呼吸頻率、心率以及生命體征等。(2)針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要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暢通。(3)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對患者介紹呼吸內科的臨床知識,同時告知患者適當運動,例如:定期翻身以及拍背等。(4)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例如:對病房內進行消毒以及通風,同時給予患者鼓勵,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5)加強患者的氧療護理。由于呼吸內科重癥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不暢,且相對困難,在一定程度上,患者會出現(xiàn)休克現(xiàn)象,對患者的生命構成威脅。因此,我院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氧療護理,如果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或者是出現(xiàn)缺氧等癥狀,護理人員要及時的給予患者吸氧治療,例如:采用面罩吸氧方式以及采用鼻導管吸氧方式。與此同時,患者在進行吸氧過程中,應用氣霧劑務必保證其準確性,同時應該對氣霧劑進行消毒,以免患者發(fā)生感染現(xiàn)象。
1.3 療效判定標準
患者經(jīng)過護理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顯效:呼吸困難等癥狀逐漸消失或者是完全消除;顯效:患者呼吸困難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的控制與改善;無效:患者呼吸困難的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改善與控制,甚至是病情加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3]。
2 結 果
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后,對照組與干預組心率以及呼吸頻率明顯得到明顯的改善,與護理前進行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護理前的呼吸頻率為(26.6±2.9)/min,護理后為(26.2±2.0)/min;干預組護理前的呼吸頻率為(28.0±3.5)/min,護理后為(19.3±3.1)/mi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隨著醫(yī)學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意識越來越高,在擁有先進醫(yī)療技術的基礎上還要重視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在治療疾病時,不僅是單純的藥物治療,心理的輔導與教育更是不容忽視。呼吸內科重癥患者其主要表現(xiàn)為:胸悶以及活動能力相對較差,甚至會出現(xiàn)失眠以及焦慮等情緒。因此,醫(yī)護人員必須為患者提供適合的心理護理。護理干預是現(xiàn)階段醫(yī)學臨床護理中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其主要是把患者當成主要的核心,并對患者的實際需要以及自身需求,醫(yī)護人員給予正確的教育指導,這樣一來,可以有效的促進患者的身心康復,同時也能使患者的負面情緒以及心理壓力得到緩解。針對這種情況,通過我院收治呼吸內科重癥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實行護理干預,干預組患者的病癥,如:呼吸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4]。因此,筆者認為,針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實行護理干預是臨床治療的有效途徑,不僅使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同時各項指標也得到改善,促進了患者更快的康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治療更進一步的應用于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 孟.護理干預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3(21):2009-2010.
[2] 李遠華.護理干預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23):204-205.
[3] 朱 俐.護理干預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效果觀察與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4,24(7):4119-4120.
[4] 李勇君,趙桂芬.護理干預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25):230-230.
本文編輯:劉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