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亞音樂與日本音樂之關(guān)系

2016-11-21 13:12:02周菁葆
新疆藝術(shù) 2016年4期
關(guān)鍵詞:橫笛箜篌腰鼓

□ 周菁葆

“中亞”是中央亞細亞或亞洲中心地帶的簡稱,它是與“東亞”、“西亞”、“東南亞”、“東北亞”等地理名詞相當?shù)囊粋€術(shù)語。“中亞”在我國歷史上曾經(jīng)一直使用“西域”一詞來概括它。迄今為止,國內(nèi)外學(xué)者對“中亞”所指的范圍見仁見智,各說不一。2002年1月,由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的《中亞文明史》一書,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組織各國中亞學(xué)家合作撰寫的一部著作。其中的“中亞”包括今位于阿富汗、伊朗東北部地區(qū)、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地區(qū)及中亞五國的各個地區(qū)以及中國西部地區(qū)。這是對“中亞”的一種廣義的解釋。

本文的“中亞”,是依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中亞文明史》中界定的范圍。所探討的樂舞藝術(shù),包括阿富汗、伊朗東北部地區(qū)、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地區(qū)及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以及中國西部地區(qū)。

因為亞洲地理的中心,在烏魯木齊市西南30公里處的永豐鄉(xiāng)包家槽子村,美國科學(xué)家曾經(jīng)斷定亞洲中心在新疆北部,為確定“亞心”的地理位置,1992年7月,中國地理科學(xué)工作者經(jīng)過了嚴格的科學(xué)測算,確立下了它的位置。所以,在烏魯木齊召開中日音樂比較研究的會議,是非常符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倡導(dǎo)研究《中亞文明史》的宗旨的。

一、中亞與日本的箜篌

目前,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已發(fā)掘出豎箜篌十件,分述如次:

1、新疆且末縣扎洪魯克古墓出土的豎箜篌,有三件。

2、新疆鄯善縣洋海古墓出土的豎箜篌,有三件。

3、和田山普拉古墓出土的豎箜篌,有一件。

上述七件箜篌中,比較完整的有四件,都屬于豎箜篌之類的角形箜篌。扎滾魯克一號墓地兩件箜篌是三根弦,而洋海古墓的箜篌是五根弦。洋海古墓的箜篌不會超出扎滾魯克箜篌年代,應(yīng)該晚些。說明它們都是較原始的箜篌形狀。

新疆扎滾魯克一號墓中的箜篌,公元前8世紀

新疆洋海一號古幕中的箜篌,公元前7世紀

扎滾魯克箜篌的出土,讓我們首次認識了新疆公元前8世紀前后的箜篌實物,洋海箜篌的發(fā)現(xiàn)使得大體上能夠復(fù)原新疆發(fā)現(xiàn)的箜篌原貌,特別是弦材料及其在音箱的裝置方式都能復(fù)原出來。音箱上的五個按弦位及琴桿上的五個系弦痕跡,使我們看到傳入中國最早的豎箜篌應(yīng)該是三根弦和五根弦兩種,傳入中國的最早時間是公元前8世紀。

4、艾斯克霞爾南墓地出土的箜篌,2010年11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哈密地區(qū)文物局對艾斯克霞爾南墓地進行搶救性發(fā)掘,出土了三件相對完整的箜篌。艾斯克霞爾南墓地箜篌形制與且末、鄯善箜篌具有同源關(guān)系,為進一步認知中亞箜篌的地域性特征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實物證據(jù)。從美索不達米亞、埃及的角形箜篌圖像中可以看出,其形制結(jié)構(gòu)基本為琴桿直接立在音箱上。中亞巴澤雷克古墓出土的箜篌實物也是如此。與之相比,新疆地區(qū)出土的箜篌均有獨特的琴頸結(jié)構(gòu)。這一結(jié)構(gòu)特點被研究者認為是新疆箜篌風(fēng)格上的形態(tài)顯現(xiàn)。

新疆哈密艾斯克霞爾墓地出土的箜篌,公元前7世紀

這表明,箜篌在當時的中亞地區(qū)有過一個繁榮的發(fā)展階段,是廣為流行的樂器。發(fā)掘者推斷,艾斯克霞爾南墓地年代與焉不拉克墓地(公元前 1300年——前 550年)相當或稍晚,屬于焉不拉克文化。也就是說,該墓地出土的箜篌與扎滾魯克墓地箜篌(公元前8世紀)、鄯善洋海墓地箜篌(公元前7世紀)可能在年代上不會差距太遠,但地理位置卻向東大有推進。依據(jù)以上事實推測,豎箜篌傳入新疆的時間或許會更早。①

日本經(jīng)過1200年歷史變遷,在正倉院東大寺所藏樂器件數(shù)有相當?shù)淖兓强梢韵胍姷?。日本音樂家上真行、多忠基、田邊尚雄于日本大正九?1920年)對正倉院所藏唐傳樂器進行了第一次調(diào)查,林謙三、岸邊成雄、瀧遼一與芝佑泰于昭和二十三年(1948年)、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又先后兩次對正倉院所藏唐傳樂器作了調(diào)查,并寫出頗為詳細的調(diào)查報告。根據(jù)這項調(diào)查報告,今日正倉院保存的唐傳樂器共有15種、59件。

在《西大寺資財流水賬》中也提到唐傳的樂器。西大寺是在奈良西部建筑的與東大寺相對的寺院,藏有許多財寶?!段鞔笏沦Y財流水賬》有關(guān)唐傳樂器曾分別兩次記錄,包括重復(fù)的加在一起計算,共24種、115件。再把它們與東大寺現(xiàn)存唐傳樂器加在一起,總共是29種、174件。由此可以判明日本通過各種渠道輸入大量中國唐代樂器的事實。

其中就有兩件箜篌,均是二十三弦的大形豎箜篌。在日本有從朝鮮傳入的箜篌,稱為百濟琴(Kudara—koto),從中國唐朝傳入的箜篌則稱箜篌(kuko,kugo),以示區(qū)別?!逗兔敷眢笞⒃疲骸翱蘸疃簦自迫缃?Kuko)二音。《楊氏漢語抄》云:箜篌,百濟國琴也:和名久太良古止(Kudarakoto)。”正倉院保存著有螺鈿槽和漆槽的二個箜篌殘品,都是大型的樂器,重要部分與一部分弦都還存在。②

日本正倉院的螺鈿槽豎箜篌

日本正倉院復(fù)原豎箜篌演奏

日本正倉院保存的箜篌是依據(jù)唐代中國的箜篌形制制作的,與新疆史前的箜篌距離較大,但是與新疆克孜爾的箜篌文物則非常相似。畢竟上千年的歷史滄桑會有所變化與發(fā)展,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克孜爾木雕豎箜篌

龜茲地區(qū)出土舍利盒上的豎箜篌

日本正倉院保存的箜篌也與龜茲地區(qū)出土的舍利盒上的箜篌十分相似。所以,我們說,日本的箜篌歷史源自中國唐代,其考古淵源則來自中亞的箜篌。當然,中亞箜篌也是受到來自西亞美索不達米亞的箜篌影響。其中,來自西亞的吐火羅人的東移至天山南部,對豎箜篌的東傳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公元前10世紀或者更早的時期吐火羅人來到中亞地區(qū),促進了西亞箜篌樂器的東漸。

二中亞與日本的五弦琵琶

五弦琵琶是一種長頸的五根弦的樂器,根據(jù)最新的考古資料,這種棒狀形的共鳴箱、直項的琵琶最早出現(xiàn)于希臘。在古希臘(塔納格拉)雕像中描繪有潘杜拉(Pandoura),這是一種叫做Pandoura的彈撥弦樂器,這個名稱是希臘人和羅馬人使用的,實際上就是對從巴比倫傳來的琵琶(Lute)的希臘稱呼,它是公元前二世紀的文物。③

古希臘(塔納格拉)雕像描繪的潘杜拉,公元前2世紀

從上圖中我們非常清楚地看到,五弦琵琶的基本形狀早在公元前二世紀已經(jīng)在希臘出現(xiàn),雖然我們還看不清楚其樂器的弦數(shù),但是其演奏的形態(tài)與樂器的基本構(gòu)造與五弦琵琶是一致的。亞歷山大的東侵,把源自西亞美索不達米亞傳入埃及的琵琶吸收后加以改進,發(fā)展成一種棒狀形的共鳴箱和直項的琵琶,并且把這種琵琶帶入中亞地區(qū)。

現(xiàn)藏印度甲谷他博物館的一幅石雕《托胎畫雕像》,是公元170年建成的阿馬拉瓦蒂(Amravati)的浮雕?!锻刑ギ嬒袷穭t描繪了摩耶夫人橫臥在床上,周圍觀護著侍女衛(wèi)士等。雕像的頂部有一頭小象。由兜率降監(jiān)作入胎懷孕之狀。其左方一輛輿車駕著一頭小象,由四個侏儒抬著,前后數(shù)人有的拿著幡蓋,也有的拿著器械。下方是一組歌舞樂人,左邊舞姿歡快、舞蹈生動;而右邊則是琵琶、橫吹、拍手,場面雀躍歡呼。石雕中橫抱著的直項琵琶是手持上三下二的軫子的五弦琵琶。④

印度阿馬拉瓦蒂石雕中佛傳故事中的五弦琵琶,公元2世紀

關(guān)于中亞的五弦琵琶,在目前的中亞考古資料上并不多見,但是在中國則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于中亞粟特五弦琵琶的考古資料。中亞文化藝術(shù)與祆教、摩尼教有密切關(guān)聯(lián),具有強烈的祆教傾向,還受到希臘化的重大影響,同時也有本地宗教混合其間的現(xiàn)象,甚至還有少量中國的因素。因此,中亞文明是多種文化交融的產(chǎn)物,這種融合性特別體現(xiàn)在澤拉夫尚河流域一帶,這里的藝術(shù)除了受到古波斯和希臘化的影響,也體現(xiàn)了強烈的波斯薩珊因素和祆教傾向。

在美國波斯頓美術(shù)館藏有一畫像石,其中就有公元六世紀的反映中亞粟特文明的器樂演奏圖。主要有四弦曲項琵琶,五弦直項琵琶,嗩吶和豎箜篌。⑤

北齊時代的畫像石中的五弦琵琶,公元6世紀

在日本Miho博物館所藏畫像石中也有關(guān)于中亞粟特的樂器。左下角有四弦琵琶,五弦琵琶和箜篌伴奏,中間有一女子翩翩起舞。圖中間還有一種變體的五弦琵琶,共鳴箱成葫蘆狀⑥敦煌壁畫中也有這種樂器。

日本奈良Miho博物館石棺床畫像石上的中亞粟特人的琵琶,公元6世紀

日本奈良Miho博物館石棺床畫像石上的中亞粟特人的五弦琵琶

此外,在日本Miho博物館所藏畫像石中的五弦琵琶還有一圖,其中圖下方不僅在左邊有四弦琵琶,五弦琵琶和箜篌,而且在右邊似乎也有五弦琵琶和四弦琵琶在演奏,中間有一位在表演胡騰舞。⑦

另外,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也藏有繪有五弦琵琶的黃釉瓷瓶,是反映中亞粟特胡人的樂舞,左下角一位胡人正在演奏五弦琵琶,上邊一位在演奏“鈸”,右邊一位在吹“橫笛”,另一位在拍手。中間一位正在表演胡騰舞,也是公元6世紀的文物。⑧

北齊黃釉瓷瓶壺上的五弦琵琶,公元6世紀

從上述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五弦琵琶在中亞地區(qū)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樂器。中亞粟特人對此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雖然印度壁畫中也出現(xiàn)了五弦琵琶,但是僅阿馬拉瓦蒂石雕中有兩幅圖,中亞地區(qū)的五弦琵琶顯然要比印度地區(qū)多。特別是中亞粟特琵琶演奏家有許多,并且在中國文獻中多有記載,比如我們熟悉的琵琶世家——曹氏家族。他們對中國乃至日本的琵琶貢獻是無與倫比的。

新疆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五弦琵琶,公元3—4世紀

新疆克孜爾石窟壁畫中的五弦琵琶是目前我們所知最多的,它是龜茲樂的代表樂器。新疆克孜爾第38窟天宮伎樂圖中的五弦琵琶是公元3—4世紀的文物。佛右壁第一組天宮伎樂圖中,男伎戴三珠冠,耳飾大耳環(huán),手執(zhí)一彈撥樂器,其形制很特殊,琴身很短,琴桿在上部,是五弦琵琶的演奏。

克孜爾69窟后室頂部伎樂天人中另一身為彈五弦琵琶的伎樂天人。天人面部已模糊不清,其它部分尚屬清晰。伎樂橫浮于空中,雙腿并攏幾成一字形。五弦琵琶長62厘米,腹寬14厘米,頭部僅剩3個琴軫,其余兩個已隨帛帶顏色脫落。琴軫頭部還繪出了鏇制的裝飾,音箱表面上隱約可見有弦的痕跡。

第8窟主室入口上方保存著部分壁畫。該圖可能是一幅佛居中央的說法圖。在中央華蓋左右各有二身天人,右側(cè)的二身保存完整:上邊一身黑色皮膚,身穿龜茲式胸衣,頭梳大華鬂,左手托花盤,右手抓花瓣作散出狀。另一天人身體平展,上身裸露,下著裙褲,披帛帶,胸前橫臥一五弦琵琶,左手執(zhí)琴頸,右手撥弦。天人略呈“V”字形,是一個從天而降的姿態(tài)。五弦琵琶為絳紅色,長約1米,琴首為不等邊三角形,有5個軫。音箱腹部寬約30厘米,下部隱見音孔,琴弦已不清。樂器的形態(tài)、比例都較準確。此種形制在龜茲壁畫中所見很多,唯此圖最標準。

新疆克孜爾石窟第8窟中的五弦琵琶,公元5—6世紀

新疆洛浦縣蘇尕庫木遺址中也有出土的五弦琵琶。1984年出土于陶片似為陶質(zhì)器皿的殘片,高3.5、寬3.7厘米,質(zhì)地為紅土燒陶。陶片上的伎樂像為浮雕,外有一個聯(lián)珠紋的圓圈為裝飾。伎樂懷抱五弦琵琶,頭戴冠,披帛帶,下部殘。左手握琴頸,右手撥琴弦。從陶片的紋飾上看,圖像似用印范壓制,然后焙燒而成。

新疆洛浦蘇尕庫木遺址出土的五弦琵琶陶片,公元7世紀

中國的隋唐時期,即大約公元7世紀到9世紀間,中國和日本之間出現(xiàn)了文化交流的空前高潮。在日本歷史上首次以國家的力量組織、推動對于外來先進文化的吸收,多次派遣使節(jié)到中國。

日本正倉院的北倉中藏有天下唯一的遺存古物——唐制五弦琵琶。螺鈿紫檀,精工制作,表現(xiàn)著樂器裝飾美的絕致。這五弦琵琶,簡稱五弦,乃是盛行于李唐一代的樂器。在奈良時代方才渡海傳來的五弦,平安初期已若存若亡,旋即絕滅,中間不過一個半世紀;但是實際見用的證跡卻歷歷可考。

很顯然,日本的五弦琵琶是從中亞經(jīng)過中國中原地區(qū)傳入的。正倉院保存的五弦琵琶是皇宮中樂器,自然制作的非常精美。但是,從其形狀與五弦的特點來看,與中亞地區(qū)的五弦琵琶是如出一轍的。遺憾的是,無論是日本還是在中國,這種五弦琵琶都已經(jīng)不使用了。廣州藝術(shù)研究所方錦龍先生目前仿制了古代五弦琵琶,在國內(nèi)外進行推廣使用。

日本正倉院保存的五弦琵琶

三、中亞與日本的曲項琵琶

在巴基斯坦犍陀羅斯瓦特峽谷出土了一個短頸琵琶的演奏者(五個天界音樂家雕像之一),灰色片巖雕刻,是公元2世紀的文物,藏于美國洛杉磯城市博物館。演奏者是一位女性,但曲項部分剝落。同樣在巴基斯坦出土犍陀羅風(fēng)格的音樂人物彈曲頸琵琶,是公元3世紀的文物?,F(xiàn)藏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演奏者是一位女性,曲頸特點很明顯。

在中亞突厥人宮廷中表演的胡騰舞中,有豎箜篌和曲項琵琶的伴奏,為公元6-7世紀的文物,其中用撥彈奏琵琶。還有一幅中亞粟特人宮廷畫,舞者正在起舞,后面中間一位在領(lǐng)唱,兩邊有曲項琵琶和豎箜篌的伴奏,站立的歌隊擊掌打節(jié)奏。同樣是公元6-7世紀文物。

我們在新疆石窟壁畫中所見到的曲項四弦琵琶,最早出現(xiàn)在公元7世紀的克孜爾尕哈第30窟。彈曲項琵琶的天人頭盤高髻,披綠色帛帶,外穿袒右天衣,內(nèi)著襯服,襯服的條紋繪得十分清晰。天人懷抱曲項琵琶,琵琶頭部有4軫,音箱面上開有兩個月牙形音孔,還繪出圓珠紋邊飾。天人左手托琴頸,右手執(zhí)撥片在彈奏。曲項琵琶比例準確,長60厘米。

犍陀羅風(fēng)格的音樂人物彈曲項琵琶,巴基斯坦出土,公元3世紀

中亞粟特人的琵琶,公元6—7世紀

新疆克孜爾尕哈第30窟中的琵琶,公元7世紀

此外,我們在中國高昌地區(qū)尚看見曲項琵琶的圖像。柏孜克里克石窟開鑿于公元5世紀,止于公元14世紀,是高昌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歷時最久的石窟。在柏孜克里克16窟進行碳14測定,其年代約為公元9世紀,這與該窟的壁畫內(nèi)容相一致。有一婆羅門手中的曲項琵琶的音箱下半部分已殘,四軫、四柱,一孤柱,音箱有覆面和3個音孔,上方為“心”形下方為對稱的2個月牙形。婆羅門左手拇指扶頸,中指、無名指、小指各按一品,右手執(zhí)撥。此曲項琵琶為典型的唐代曲項琵琶形制,與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中曲項琵琶完全一致。

新疆高昌柏孜克里克第16窟中的琵琶,公元9世紀

琵琶在中國和日本隨著歷史的演進、字義和發(fā)音有別,也各自發(fā)展出不同流派。今日在中國琵琶是專有名詞,指頭部傾斜、四弦、共鳴箱為梨形的、用手指擊弦的彈撥樂器;而在日本,琵琶為一般名詞。如果要當專有名詞必須冠以流派的名稱如“樂琵琶”或“明清琵琶”等。

據(jù)日本前東洋音樂會會長田邊尚雄的研究,琵琶起初傳入日本時,發(fā)音和中國的發(fā)音“PiPa”相同,平安時代(794—1185)后發(fā)音才改為“BiWa”。

日本筑前琵琶

今日在日本,按歷史的順序,琵琶有以下七大流派:雅樂琵琶、盲僧琵琶、平家琵琶、薩摩琵琶、筑前琵琶、錦心琵琶和明清琵琶。

1.雅樂琵琶:于公元7世紀時由中國傳入日本,成為宮廷樂隊的一分子迄今。2.盲僧琵琶:于公元3世紀時隨佛教傳入中國,于7至12世紀時在日本的九州島出現(xiàn)。3.平家琵琶:類似體積較小的樂琵琶。4.薩摩琵琶:薩摩和筑前本為古時九州島南部和北部的蕃郡的名稱。5.筑前琵琶:明治四年(1872)廢止盲人特別的保護制度,允許一般人也可以學(xué)音樂、彈琵琶。于1890年改造出了今日用的筑前琵琶和創(chuàng)作許多新曲。6.錦心琵琶。7.明清琵琶;中國沒有“明清樂”這個名詞,在日本,它是指江戶時代,大約明朝后期及清朝年間,由中國傳去的近世中國音樂的總稱。⑨

日本明清琵琶

從上述圖片可以看出,日本的曲項琵琶來自中亞。但是,曲項琵琶的真正發(fā)源地是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傳入波斯后,進一步得到改進。傳入中亞地區(qū)后才廣泛流傳。

四、中亞與日本的橫笛

印度的橫笛源自梵文,是指一種有六個指孔和一個吹孔的印度次大陸樂器。出現(xiàn)在佛教繪畫中是公元100年左右。印度橫笛(bansuri)被尊稱為一種神圣樂器。北印度的橫笛(bansuri),長度一般約14英寸,傳統(tǒng)上被用來作為音樂伴奏?,F(xiàn)在也已經(jīng)是印度斯坦古典音樂中不可或缺的伴奏樂器。

印度阿馬拉瓦蒂石雕中的吹奏笛,公元1世紀

印度阿馬拉瓦蒂石雕佛傳故事中的橫笛,公元2世紀

我們發(fā)現(xiàn)有橫笛雕刻的最早圖像在公元100年或更早時間。此期作品是更換古風(fēng)時期鑲嵌阿馬拉瓦蒂大塔覆缽的石板的浮雕,人物造型開始變得活潑柔軟,不再像古風(fēng)時期那樣呆板僵硬。在此期甚至后期的阿馬拉瓦蒂浮雕中,有時以傳統(tǒng)的象征手法表現(xiàn)佛陀,有時又以寫實的人形刻畫佛陀。同時采用象征與寫實兩種表現(xiàn)佛陀的方式,大概說明當時南印度保守的小乘教派與革新的大乘教派處于并存、交錯或混雜的狀態(tài)。其橫笛雕刻的比較粗糙,演奏的手勢也不太清楚。

之后約在150年至200年間,以阿馬拉瓦蒂大塔的圍欄浮雕為主,因此亦稱圍欄時期,遺存的浮雕數(shù)量最多,水平最佳。所雕刻的樂舞圖中獨舞者是在腰鼓和橫笛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圖中橫笛與五弦琵琶和奏,似乎正在為裸體修長的舞者伴奏。此圖中橫笛雕刻的比較準確。⑩

新疆和闐約特干遺址出土有一陶片,系1900年英國斯坦因從和田約特干古城挖掘攜走的,刊布于斯坦因的《中亞和中國西部考察詳細報告》中。該殘?zhí)掌?2.0厘米、寬13.5厘米。陶片用浮雕刻出人物與圖案,然后燒制。陶片上部有兩塊長方形裝飾紋,下面是卷條珠紋邊飾,中部為兩個拱形龕楣,龕楣間有聯(lián)珠式圓形花飾。兩龕楣間有柱頭連接。下部為一條欄循。龕中間有兩位半身伎樂,一在擊打銅鈸,一在吹橫笛。樂器形態(tài)較為粗拙。內(nèi)容似為天宮伎樂,可能為寺院某處的裝飾品。

新疆和闐約特干遺址出土的吹笛陶片公元4世紀

在克孜爾76窟穹窿頂與四壁連接處的下披及四壁上部,繪有連續(xù)的天宮伎樂圖。天宮伎樂以佛或彌勒菩薩為中心,伎樂兩側(cè)排開,伎樂形象比較豐富,這是一幅展開圖。天宮上部為仿椽屋檐,下部為凹凸型欄臺,佛兩側(cè)各排列6身伎樂天人。伎樂中有一位吹笛的伎樂天人立于欄循內(nèi),頭挽兩個大發(fā)髻,頭后垂下的長條帛帶裹身一周,在胯部右側(cè)打結(jié),身穿胸衣,服飾十分別致。她手持橫笛,傾向右側(cè),回眸顧盼,是一副邊吹奏邊舞蹈的婀娜姿態(tài)。

柏孜克里克石窟開鑿于公元5世紀,止于公元14世紀。是高昌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歷時最久的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第16窟正壁為塑繪結(jié)合的“涅槃變”(佛涅槃泥塑像已毀)。佛涅槃像一側(cè)繪各國使臣舉哀圖,另一側(cè)繪外道婆羅門幸災(zāi)樂禍、演奏樂器慶賀圖。婆羅門使用的樂器有曲項琵琶、大鼓、橫笛、篳篥和拍板。其中吹橫笛的婆羅門頭束高發(fā)髻,留長須。橫笛可見到一半,右手持橫笛上半部,大拇指托笛身,食指與小指抬起,中指與無名指按音孔,手指描繪得很細膩真實。

柏孜克里克第31窟與33窟為先后開鑿的洞窟,壁畫內(nèi)容相同。年代約為公元9世紀。本世紀初日本大谷探險隊考察柏孜克里克石窟,剝走部分壁畫,這是其中的一幅。該圖發(fā)表于1915年《西域考古圖譜》。圖左上方為吹笛者,其頭盤花發(fā),兩臂佩臂釧,雙手執(zhí)橫笛吹奏,左手拇指托笛,食、中、無名指按孔,小指翹起。右手拇指托笛,中、無名指按孔。繪制得十分逼真。

新疆克孜爾第76窟中的吹笛壁畫,公元4世紀。

日本的橫笛是從朝鮮傳入的,根據(jù)《日本書記》的記載,是在公元453年。當時新羅派去80名樂人參加允恭天皇的喪儀,他們邊哭泣、邊奏樂歌舞。以后又有百濟樂(554年)、高麗樂的傳入。[11]

新疆柏孜克里克第16窟、第33窟中的吹笛壁畫,公元9世紀

日本歌舞伎中的橫笛

日本雅樂中的橫笛

從上述歷史可知,原來橫笛發(fā)源于印度,傳入新疆大概在公元3—4世紀。后傳入中國中原,再傳入朝鮮與日本。關(guān)于橫笛的源流問題。我國已故著名的音樂史學(xué)家沈知白先生在他的《中國古代音樂史綱要》一書中寫道“漢時橫吹就是橫笛。這是鼓吹樂中的一個重要樂器,從西域傳來”。[12]但是,長期以來中國音樂史的研究中,并沒有具體說明究竟是發(fā)源于何地?通過上述圖片,我們可以說,橫笛的故鄉(xiāng)在印度,在中亞地區(qū)廣泛流行。

五、中亞與日本的篳篥

克孜爾石窟第38窟為龜茲石窟中典型的中心柱式洞窟,該窟兩壁的壁畫由“說法圖”和“天宮伎樂圖”共同構(gòu)成。天宮伎樂圖位于說法圖上方,每壁7組14人,兩壁合計14組28人。天宮伎樂表現(xiàn)的是佛教“天界”中天主帝釋天所轄的忉利天宮中“勝景妙樂”和彌勒菩薩居住的“兜率天”內(nèi)“競起歌舞”的歡娛景象。38窟主室前壁上方為“彌勒兜率天說法圖”,故此“天宮伎樂”與彌勒有密切關(guān)系。兩壁14組天宮伎樂排列順序,是根據(jù)佛教右旋禮佛觀像的原則,即從主尊佛的右側(cè)為始,繞中心柱經(jīng)后室至佛左側(cè)為終。每組伎樂均由一男一女組成,膚色一棕一白。佛教藝術(shù)中天宮伎樂大都是現(xiàn)半身于天宮建筑上表演各種樂舞姿態(tài),成為一種規(guī)范形式。其中有一個類似篳篥的樂器在吹奏。

新疆克孜爾石窟第38窟壁畫中的篳篥,公元4世紀

奇康湖石窟位于吐魯番東50余千米的火焰山北麓,石窟外有一佛寺遺址。奇康湖石窟遭破壞極為嚴重,基本被毀壞。本世紀初德國探險隊考察吐魯番時曾到過奇康湖石窟,搜集了一些文物。其中第1窟的窟頂是伎樂天人,在其前面似為一彈豎箜篌的伎樂,但破損較嚴重,形象模糊不清。此為吹篳篥伎樂天人的摹本,天人雙腿后曲,是一從天而降的姿態(tài)。天人雙手執(zhí)一篳篥,篳篥的哨子正欲插人口中。

新疆奇康湖石窟第1窟壁畫中的篳篥,公元6世紀

1903年日本大谷探險隊的渡邊哲信與堀賢雄在蘇巴什佛寺進行了發(fā)掘。在西大寺遺址獲得一具舍利盒(盛僧侶骨灰的容器)??脊盆b定舍利盒為公元7世紀文物,舍利盒為木質(zhì),鏇制,通高31.2、直徑37.3厘米。盒由盒身與盒蓋組成,盒蓋上繪4身聯(lián)珠紋環(huán)繞的“迦陵頻伽童子”手持樂器演奏。盒身繪一列樂舞隊,由21人組成,其中有舞蹈者13人,樂隊8人。其中盒上端繪一裸體兒童正吹著篳篥。

篳篥傳入日本的時間據(jù)《日本音樂大辭典》記載,大約是于公元7世紀時的推古朝時期傳入的。從種類上來說,日本篳篥分為大、小兩個品種,但此二品種之間的區(qū)別卻并不一定與中國大、小篳篥的區(qū)別一致:中國隋唐時期所用的大篳篥,如《樂書》所云:“然其大者九竅,以篳篥名之。小者之竅,以風(fēng)管名自之”。[13]可見,所謂大篳篥即指九孔篳篥。也就是說,隋唐時期的大篳篥即普通篳篥。但日本音樂中普通的篳篥指的卻是小篳篥。

新疆庫車蘇巴什佛寺中出土的舍利盒上吹著篳篥的描繪,公元7世紀

日本雅樂中篳篥的獨奏

日本的篳篥

六、中亞與日本的細腰鼓

“細腰鼓”是中國古代文獻中的稱呼,實際上古代印度并不叫“細腰鼓”,而是稱為“達馬魯”(damaru)。它在古代印度公元前1世紀的《樂舞論》中被稱作“帕那瓦”或“阿林亞”。從各種畫面上看到的這種鼓常由天神或英雄武士拿在手中。在印度的一些有關(guān)舞蹈神濕婆的圖像上,我們可以看到該神手持“達馬魯”(damaru)。

“達馬魯”(damaru)演奏的方式有兩種:一種細腰鼓掛在胸前,用雙手敲擊鼓面。此鼓在古印度帕魯?shù)率裰锌梢?,是公元?—公元前1世紀的文物。這幅圖告訴我們,細腰鼓最早的形式是掛在胸前。

第二種細腰鼓是鼓手用左臂夾住,即便是坐著也用繩將鼓掛在肩上。就是站立時也用繩將鼓掛在肩上,鼓手用左臂夾住,用手擊鼓面。第二種鼓的演奏形式在公元6—8世紀。[14]

古代印度的鼓是世界上種類最多的,在公元前1世紀的《樂舞論》文獻中統(tǒng)稱為膜鳴樂器。人們用酒肴等供品來祭鼓以作為對鼓的崇敬。

新疆克孜爾石窟第171窟與緊鄰的172窟為雙中心柱并列的禮佛窟。洞窟規(guī)模較大,尤其主室券頂拱度高,壁畫容量大。券頂菱格故事畫中,繪有擊鼓因緣故事。佛的左側(cè)立一擊鼓人,其胸前系一細腰鼓,雙腿交叉站立,雙手作擊打狀。細腰鼓形制與毛員鼓相似,但鼓身略大。

克孜爾石窟第104窟,從題材內(nèi)容與繪畫風(fēng)格考察,屬龜茲石窟繁盛期。洞窟空間也較大,1988年在該窟采集標本作碳14測定,年代約為公元,6世紀。其中擊鼓因緣圖的畫面保存較好,人物均清晰。中央為結(jié)跏趺址的佛,頭略向左,右手作印記,面向胸掛細腰鼓的人。擊鼓開頭戴花墅,回首望佛。雙手擊打細腰鼓,左腿提起,右腿直立,似一跳躍姿勢。細腰鼓腰部很細,兩端的鼓面有繩索拉住,此鼓形制似隋唐宮廷樂部中的都曇鼓。擊鼓者以雙手擊打鼓面。

古印度,帕魯?shù)率裰械募氀?,公元?—前1世紀

古印度雕塑中的細腰鼓,公元7至8世紀

新疆克孜爾石窟第171窟中的細腰鼓,公元4世紀。

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336號墓出土的細腰鼓,公元7—9世紀。

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336號墓出土的細腰鼓,公元7—9世紀

日本正倉院的細腰鼓復(fù)原

1960年發(fā)掘出土于吐魯番阿斯塔那第336號墓中的細腰鼓為明器,泥制,出土?xí)r完整。呈蜂腰圓柱形。鼓身為黑色,鼓面土黃色。兩鼓分別長44.55厘米,兩端直徑分別為2.4—2.2,2.0—1.8厘米。中段直徑均為1.2厘米。細腰鼓年代為公元7—9世紀。

傳入日本的細腰鼓,早以伎樂之器見于推古時代(約當隋、唐初),當時的工藝品里也有其表現(xiàn)。腰鼓也寫作吳鼓,因為是吳國(中國南部的通稱)樂舞的伎樂所用而特別著名之故,或是由于和伎樂結(jié)合而傳入日本之故。日本文獻《職員令》言伎樂師生:“伎樂師一名,掌教伎樂生。其生以樂戶為之,腰鼓生準之。腰鼓師:人,掌教腰鼓生?!逼渲屑繕酚玫臉菲饔腥N:橫笛、鈕盤、腰鼓;而鼓用得最多,文中的人數(shù)就反映著這一點。奈良時代傳來的唐樂、散樂,也用腰鼓,可是訓(xùn)讀法不同,可能形制也多少有點不同。例如名稱,似乎讀音而稱yoko。

綜上,細腰鼓最早發(fā)源于古代印度,傳入中國龜茲地區(qū)后又發(fā)展為都曇鼓和毛員鼓,在隋唐時期成為中國音樂史上盛行的膜鳴樂器。不僅歷代宮庭中使用腰鼓,而且普及到民間,成為很受歡迎的一種樂器。細腰鼓傳入日本后,在雅樂里使用多種形式的細腰鼓。[15]

結(jié) 語

無論是日本正藏院的樂器,還是當代日本民間使用的樂器都與中亞音樂有密切的聯(lián)系。其中,弦鳴樂器的五弦琵琶,曲項琵琶,豎箜篌,鳳首箜篌,阮咸,三弦;氣鳴樂器的橫笛,篳篥,銅角,尺八,嗩吶;膜鳴樂器的羯鼓,細腰鼓,鼗鼓,雞婁鼓;體鳴樂器的銅鈸等等,都可以在中亞音樂中找到歷史的淵源。我們只列舉了幾件樂器進行比較,就可以非常清楚,日本的許多樂器與中亞樂器都有著深遠的關(guān)系。

東亞樂器傳統(tǒng)中,只有單音字命名的樂器,如笙,簫,箏,瑟等;只要是有雙字的樂器名稱,都是來自中亞地區(qū),無論中國音樂,還是日本音樂的研究,都必須要搞清楚中亞樂器的歷史,才能正確闡述絲綢之路音樂的真諦。

音樂考古與音樂圖像學(xué)的運用,對研究中亞音樂與日本音樂的關(guān)系有直接而形象的價值。要想深入研究日本音樂史,就必須要研究中亞的音樂。絲綢之路上東西方音樂是如何交流的,也必須要研究中亞音樂。揭開中亞音樂之謎,將會展示絲綢之路音樂燦爛輝煌的歷史畫卷。

中日音樂比較研究會議在新疆召開,無疑對促進中亞音樂的研究具有推動作用。新疆目前已經(jīng)成立了《中亞音樂文化研究中心》(新疆師范大學(xué))和《新疆少數(shù)民族音樂舞蹈研究中心》(新疆藝術(shù)學(xué)院),是隸屬新疆教育廳的文科研究基地,但也僅僅是處于起步階段。日本音樂學(xué)家的光臨會議,不僅對日本音樂今后的研究提供廣闊的舞臺,而且,對中國音樂史學(xué)家與民族音樂學(xué)家的研究也是一個鞭策。因為目前出版的幾部《中國音樂史》,基本上是漢民族的音樂史,對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歷史研究非常薄弱。對中亞音樂史研究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通過此次會議,希望今后會有較大的改善。

注釋:

①參閱:新疆博物館、巴州文管所、且末縣文管所:《新疆且末扎洪魯克一號墓地》,載《新疆文物》,1998年第4期。新疆博物館等:《新疆扎滾魯克一號墓地》,載《新疆文物》,1998年第4期。新疆博物館考古部:《新疆扎滾魯克二號墓地發(fā)掘簡報》,載《新疆文物》,2002年第1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魯番地區(qū)文物局:《吐魯番考古新收獲——鄯善縣洋海墓地發(fā)掘簡報》,載《吐魯番學(xué)研究》,2004年第I期。

王博:《新疆新發(fā)現(xiàn)的箜篌》,載《考古與文物》,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頁。

②(日)林謙三著:《東亞樂器考》,音樂出版社,1962年,第22頁。

張前著:《中日音樂交流史》,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頁。

③奧爾頓·道格拉斯·史密斯:《古代歷史的魯特琴》,美國盧特學(xué)會(LSA),2002年版,第312頁。

④伊東忠太《世界美術(shù)全集》,東京:平凡社,1919年版,第98頁。

⑤引自柘植元一:《シルクロ--ドの響き》,東京:山川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頁。

⑥引自柘植元一:《シルクロ--ドの響き》,東京:山川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頁。

⑦引自柘植元一:《シルクロ--ドの響き》,東京:山川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頁。

⑧引自修海林、王子初著:《看得見的樂器》,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頁。

⑨鄭瑞貞:《日本的琵琶》,臺北:新絲路,2008年第6期。

⑩[14]瓦爾特·考夫曼:《古印度的音樂文化》,載《圖片音樂史》,柏林:萊比錫出版社,1981年版。

[11](日)《日本本記》第13卷,《職員令》。

[12]沈知白著:《中國音樂史綱要》,上海音樂出版社,1982年版,第38頁。

[13]陳旸撰:《樂書(卷130)》,靜嘉堂文庫藏(宋版)。

[15]周菁葆著:《絲綢之路的音樂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2頁。

(本文圖片由周菁葆提供)

猜你喜歡
橫笛箜篌腰鼓
箜篌城
河灣春夕
腰鼓運動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當代陜西(2020年24期)2020-02-01 07:07:00
春上山村
鷓鴣天·離恨
鷓鴣天·離恨
啊,腰鼓山
絲綢之路箜篌行·尋根之旅暨復(fù)制扎滾魯克出土箜篌收藏交接儀式
人民音樂(2016年11期)2017-02-06 18:44:16
《琵琶行》與《李憑箜篌引》比較分析
财经| 军事| 凤山县| 勃利县| 乡宁县| 新闻| 镇雄县| 独山县| 泰安市| 丽水市| 聊城市| 甘肃省| 新巴尔虎右旗| 大同市| 伽师县| 三门县| 阳信县| 西昌市| 萝北县| 政和县| 扶绥县| 四会市| 莱阳市| 英德市| 饶平县| 新乡市| 禹城市| 双峰县| 莆田市| 通榆县| 萝北县| 海兴县| 雷山县| 乐业县| 建昌县| 台湾省| 泸溪县| 堆龙德庆县| 寿宁县| 岳阳县| 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