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怡
【摘要】英語作為一門世界性語言其變化的多樣和應用的廣泛是毋庸置疑的,他承載著一段文化因而有著獨特的思維模式和語法構(gòu)成。但同時英語作為一門學科,在進行對學生的水平考核時便會出現(xiàn)一定的固定方式,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題型。對于一門語言來說,它的主要作用是傳播信息,那么文字信息的閱讀與理解便成為了學習一門語言的重中之重了。而閱讀題正是考查這方面能力的一種題型。作為一門語言,英語的文章類型也無外乎幾大類:說明文,議論文,記敘文,應用文等等,而針對于高中生的英語水平和知識范圍,可以用來出題的文章類型便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基于這一特點,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如何解答英語閱讀題。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 文章類型
引言:
中英文化的傳播雖然各有區(qū)別,但是語言所要傳達的信息類型大同小異,因此,英語和中文雖然是兩種語言,但是英語閱讀題常見的文章類型其實與漢語差別并不大,所以各位學生朋友大可不必對其敬而遠之,把握這些文章類型并不是難事,同時把握住文章類型對于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理解文章內(nèi)容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學習如何抓住文章的類型,有目的性、有技巧性地分析文章是十分有必要的。
高中英語閱讀常見的文章類型主要有: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
一、敘事型文章需要抓住事件的整體脈絡
敘事型文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記敘文,主要的文章內(nèi)容是記錄一件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結(jié)尾,有時候還會包含一些背景介紹以及總結(jié)陳述,這類文章的故事性較強,而且主要內(nèi)容也突出在故事內(nèi)容上,在作這類文章的閱讀的時候,我們最好先看一下問題,這樣可以對文章整體描述的事件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對于詞匯量不是很高的同學,可以著重閱讀一下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把握住作者所帶的感情色彩,這對于奠定整個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和確定做題的選項趨勢是十分有幫助的,因為作者一旦選擇了一定的感情色彩,那么大體的行文趨勢就不會改變了,即使內(nèi)容并不能完整理解,但是對主要人物的褒貶,對整體事件所采取的態(tài)度還是可以了解到的。那么即使沒有全部讀懂,通過邏輯推斷也可以對文章的整體脈絡構(gòu)成和趨勢走向有一個合理的想象,這種帶有一定前提鋪墊的想象屬于合理推斷,帶著這樣的推斷來做題,一般不會與文章真實內(nèi)容有太大的出入。對于詞匯量豐富,閱讀速度快,理解能力較強的同學,還是推薦帶著問題來閱讀整篇文章,其實對于高中生的英語閱讀文章的挑選是很有講究的,不僅可以讓學生領(lǐng)略到外國文化,文章通常還具有一定典型的外國式思維,尤其是高考閱讀,這種現(xiàn)象更為明顯。閱讀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外加作者的看法,如果這些內(nèi)容都能一一讀懂,那么基本上可以算是吃透了這篇文章,這樣做題正確率可達90%以上。
二、議論文需要抓住文章的論點和作者的所持觀點
高中所接觸的英語議論文基本上結(jié)構(gòu)都很簡單,絕大多數(shù)情況是以“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來行文,因此開頭和結(jié)尾十分重要。一般文章開頭的內(nèi)容是提出作者所要討論的中心,并且闡述出兩種甚至多種不同的觀點。觀點數(shù)量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規(guī)律,如果只有兩種論點,一般這兩種論點是對立的,并且在下文中會出現(xiàn)持不同觀點的雙方相互反駁的文章內(nèi)容,作者一般會以個人角度支持某一種觀點,但是這種支持在文章的中部是很少出現(xiàn)的,一般只會在最后一段總結(jié)的時候作者才會闡述出來。而如果是第一段提出了三個甚至更多的觀點,那么幾種觀點一般情況下是相互并列的,不存在矛盾和沖突,這種情況多為一種問題的多種解決辦法,這時文章中間部分一般會是描述幾種觀點的各自的利弊,最后一段作者很少會說出自己究竟支持或者反對哪一方,通常會說一些類似“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的話綜合評論一下各種觀點的特點。一旦把握住議論文的這些結(jié)構(gòu)特點,那么文章的整體閱讀也就不難了。議論文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論點與論據(jù),掌握了議論文的這些結(jié)構(gòu)特點,論點和論據(jù)的找尋也就有了方向性,這樣即使不通讀全文,依舊可以十分方便地做題、有針對性的閱讀甚至可以根據(jù)作者觀點直接選出一些題目的答案。
三、說明文需要抓住事物特點
高中閱讀常見的說明文一般是以科普和歷史文化為主,多數(shù)情況是跟大家介紹一些文化巨作、科研成果或者流行用品,對于單純地狀物文章來說,想要寫出很多東西對于西方人來說是非常難的,因為西方人的思維模式與我們差別很大,他們對于一個事物的描述并不會像漢語思維那樣面面俱到、細致入微,也就可以描述一下外觀尺寸顏色大小就再也說不出什么了。所以高中英語閱讀常見的說明文通常除了描述一下文章所要介紹的物體以外,很大一部分篇幅是來介紹這個物體的產(chǎn)生年代、文化背景、以及深遠影響的,因此寫人物的文章基本上也可以分在這一大類里面,只不過是寫人的文章把中間描述物體的篇幅用來描述這個人的生平,或者這個人辦過的一件大事。從以上的描述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類文章出題可選內(nèi)容相當復雜,而且很難通過邏輯推斷來猜測題目的答案,題目中也很容易設置陷阱,因此做這類題,除了基本的對文章的閱讀與理解以外,還需要把每個題目所對應的文章區(qū)域找出來,按照文章所指區(qū)逐個找出答案,不過好在對于高中的閱讀題而言,題目的順序一般是按照文章的順序一齊進行的,因此題目所對應的文章位置還是比較容易確定的。
高中英語閱讀的文章雖多,但是很少可以逃脫出上述三類文章類型的涵蓋范圍。因而拿到文章先確定文章類型是很有必要的,這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與答題技巧,還對提高閱讀效率十分有利,可以使我們在閱讀整篇文章的時候更有目的性。
【參考文獻】
[1]董兵.文體分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新視角[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9(32)
[2]杜美秀.高考英語議論文閱讀題類型及解題技巧[J].高中生之友:高考版.2015(12)
[3]高潔.巧用文體特征解讀高中英語科普文閱讀[J].中學生英語.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