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潔
摘 要: 攻擊性行為亦稱侵犯性行為,是比較普遍的一種反社會行為,是兒童發(fā)展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消極的社會行為。本文主要以中班幼兒為例,簡單講述了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并從家庭教育環(huán)境、學校教育環(huán)境及社會環(huán)境等方面分析了幼兒攻擊性行為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減少環(huán)境中易于引發(fā)攻擊性行為的刺激,這是解決幼兒攻擊性行為的關鍵。
關鍵詞: 中班幼兒 攻擊性行為 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及研究現(xiàn)狀和意義
幼兒期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一個關鍵時期,對幼兒人格、心理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但是由于家長及教師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導致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
例如,我在幼兒園工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會因為自己心情不好而打其他小朋友,當問他自己的行為對不對的時候,他也知道自己錯了,但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這種行為其實就是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孩子往往以自己為中心考慮事情或者做事情,一不如意就大打出手,不僅給老師和其他家長、孩子帶來很大的麻煩,甚至會被其他孩子“孤立”,對他們以后的人格和社會認知發(fā)展都有不利的影響。因此,尋找幼兒攻擊性行為的方法或者對策尤為重要。
二、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含義
攻擊性行為是反社會性行為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是一種用語言和行為對他人進行人格和身體攻擊且不被社會規(guī)范允許的行為,是兒童身上一種不受他人歡迎,卻時常發(fā)生的不良行為。
三、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形成原因
有很多因素造成幼兒攻擊性行為,下面我簡要分析。
(一)中班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特點。
經(jīng)歷了小班,進入中班,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方面都得到了發(fā)展,雖然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語言發(fā)展很快,但還是有些表達不太清楚,特別是遇到一樣好玩的玩具,更容易發(fā)生大打出手的情況。他們認為力氣大就可以暫時擁有或者獨占玩具,這其實都與幼兒的認知及語言表達能力有很大的關系。
(二)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
分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幼兒的行為等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但現(xiàn)在父母一般工作比較忙,都交給老人照顧。隔輩親的老人對孩子的過分溺愛都造成了孩子自私、不愿意分享、說什么就是什么的做事行為,這其實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fā)展。
(三)學校教育的影響。
幼兒在幼兒園里與老師相處的時間最長,老師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行為有很大的影響。如果遇到這類事件老師沒有處理得當,那么反而助長了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應從側(c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zhì)和專業(yè)修養(yǎng),采用合適、合理的方式解決幼兒之間的攻擊性沖突。
(四)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隨著多媒體、電視和各種動畫片、動漫的快速發(fā)展,孩子們接觸到的世界更是五彩繽紛、琳瑯滿目。他們沒有很好的社會認知,會盲目地進行模仿、學習,帶有暴力色彩情節(jié)嚴重的動畫片或者人物角色都會成為幼兒特別是男孩子的心中英雄、偶像,久而久之,他們會采用英雄的暴力方式處理自己的問題,給他們樹立武力解決一切的信念。
四、解決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策略
由上可見,幼兒的攻擊性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為了改善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只有利用多種方法、綜合矯治,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提高幼兒的自控能力。
教師可以在班級常規(guī)中提高幼兒的自控能力,比如學會等待、學會傾聽等,提醒幼兒自己不高興或者遇到同伴之間的沖突時要學會分享、謙讓或者協(xié)商,實在不行的話可以告訴老師,但不能自己用武力解決,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反復的常規(guī)加強中,孩子一定會有所進步,自控能力有所提高。
(二)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要及時干預和制止。
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里,老師或者家長如果見到孩子攻擊性行為的表現(xiàn)就一定要及時制止,告訴他們這樣做是不對的,解決問題或者同伴之間的沖突不一定非得靠動手解決,也可以采取商量的方式。另外,有的幼兒為了得到老師或者家長的注意會采取這種行為贏得吸引力。這可能是老師或者家長太忙,沒有給他們一個眼神或者一個擁抱,他們沒有安全感、害怕或者寂寞,為了讓你關注他,不管是批評還是一個怒視的眼神,他們都會有小小的成就感或者滿足。針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和老師應該平常對他們給予關心和鼓勵,讓他感受到溫暖的目光和追隨的眼神,這樣他們就不需要采取這種行為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關注。
如果出現(xiàn)幼兒合理解決問題等親社會行為時,家長和老師就一定要及時給予鼓勵、表揚,讓他們逐步減少這種攻擊性行為。
(三)轉(zhuǎn)變家庭教育方式,客觀對待孩子。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家長一定要做有原則的家長。養(yǎng)成一定的規(guī)矩,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對就會得到表揚,反而就會懲罰,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并且遵守規(guī)則,而不是一味地溺愛。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自控能力,而且可以為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更快融入到社會生活打下了良好、結實的基礎。
五、結語
孩子的教育要從小抓起,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需要與教師一起密切配合,共同促進孩子健康的成長,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礎,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參考文獻:
[1]龍吟,孫誠.幼兒心理與行為透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2]張明紅.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92.
[3]張曼華.做孩子的心理醫(yī)生.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10.
[4]張文新.兒童社會性發(fā)展.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8.
[5]翟理紅.學前兒童游戲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35.
[6]王娟,范紡紡.學前兒童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