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農村的宗族網(wǎng)絡與民事糾紛應對*

2016-12-15 09:05:10范曉光
學海 2016年6期
關鍵詞:宗族農村居民糾紛

范曉光 雷 鳴 肖 陽

?

中國農村的宗族網(wǎng)絡與民事糾紛應對*

范曉光 雷 鳴 肖 陽

宗族網(wǎng)絡是否影響民眾的糾紛卷入以及如何影響糾紛應對渠道選擇,既有研究沒有給予足夠重視。本文利用CGSS2005數(shù)據(jù),考察了宗族網(wǎng)絡對農村居民民事糾紛應對的影響效應。研究發(fā)現(xiàn),宗族網(wǎng)絡不僅抑制農村居民卷入民事糾紛,而且其強度也使得農村居民更可能采取非正式渠道解決民事糾紛;引入公民意識變量后,這種非正式選擇效應也未被顯著消解。以上結果表明,作為非正式制度的宗族網(wǎng)絡仍然在社會快速轉型過程的鄉(xiāng)村社會具有積極作用,這為建立能符合“制度需求”的多元糾紛解決體系提供了新的可能。

宗族網(wǎng)絡 民事糾紛 公民意識 非正式

問題的提出

在社會轉型期,中國的社會糾紛呈現(xiàn)“井噴式”發(fā)展。據(jù)統(tǒng)計,2009年全國的糾紛規(guī)模超過1000萬件,其中民間調解的糾紛高達579.7余萬件(陸益龍,2011),到了2014年調解糾紛高達933.0萬件(國家統(tǒng)計局,2014)。在農村地區(qū),隨著現(xiàn)代化、市場化和城鎮(zhèn)化對鄉(xiāng)村社會結構快速轉型的推動,社會矛盾和糾紛整體態(tài)勢呈現(xiàn)多元化特征,土地征用和基層選舉糾紛尤為突出(陸益龍,2011;陸益龍、楊敏,2010)。與此同時,由于社會需求和管理的轉變,多元化的制度安排在官方日益受到重視,諸如人民調解制度、基層自治制度、基層司法等一系列糾紛解決制度正在重構或建構(程金華,2009;郭星華、王平,2004;Peerenboom and He,2009)。在面對紛繁復雜的民事糾紛時,農村居民呈現(xiàn)出在行政系統(tǒng)、法律系統(tǒng)及非官方系統(tǒng)中尋求解決之道的“糾紛寶塔(dispute pagoda)”(Michelson,2007)態(tài)勢。

目前,學術界更多關注民事糾紛應對的結構,即探討影響民事糾紛解決渠道的具體因素?,F(xiàn)有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兩條主線:從微觀過程探討階層地位、關系網(wǎng)絡等結構性變量與糾紛解決渠道的關系(程金華、吳曉剛,2010;陸益龍、楊敏,2010;肖陽、范曉光、雷鳴,2014)。雖然這些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不盡相同,但大多表明個體的結構性特征對其糾紛渠道的選擇偏好有著直接關聯(lián)。其二是基于“糾紛金字塔”理論,考察居民(尤其是農村居民)的糾紛解決渠道選擇模式特征(陸益龍,2009;楊敏、陸益龍,2011;應星,2007)。這條主線的研究大多對“糾紛金字塔”理論做了修正,有學者進一步提出了“糾紛寶塔”理論(Michelson,2007),認為人們對官方系統(tǒng)的選擇偏好和個體與該系統(tǒng)的可及性密不可分。

既有研究為理解居民解決民事糾紛的行為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解讀和經(jīng)驗檢視,但它們大多從階層地位等個體因素出發(fā)討論其對糾紛應對的影響;麥宜生(Michelson,2007)在他的研究中提出要重視區(qū)域和家庭等因素對糾紛應對的影響。本文通過對一項全國范圍內的抽樣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試圖論證宗族網(wǎng)絡(lineage network)對理解農村居民的民事糾紛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宗族在許多農村地區(qū)被重建,它不僅在鄉(xiāng)村治理、公共產(chǎn)品供給、文化娛樂、民間金融等方面發(fā)揮著明顯的作用(錢杭,1994;孫秀林,2011;肖唐鏢,2010&2011;王滬寧,1991;溫瑩瑩,2013;郭云南、姚洋、Foltz,2012&2014;Tsai,2002, 2007a&2007b),而且還對民事糾紛的發(fā)生與解決有實質性影響(劉明興等,2010)。然而,隨著該領域的研究深入也產(chǎn)生了許多有待澄清的問題。宗族網(wǎng)絡對個體規(guī)避卷入民事糾紛到底有無影響?如果有,會是什么樣的影響?隨著中國城鄉(xiāng)的市場化、城市化和現(xiàn)代化轉型,宗族網(wǎng)絡對個體應對民事糾紛的行為選擇的影響趨于消亡了嗎?由此,本文將從社會資本理論和文化規(guī)范理論出發(fā),通過對“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2005)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以回答上述疑問。

宗族網(wǎng)絡、公民意識與民事糾紛應對

宗族是中國傳統(tǒng)鄉(xiāng)土社會中的基本社會組織形式。費孝通(1998)在《鄉(xiāng)土中國》中形象地解讀為“家庭只是社會圈子中的一輪……家的結構……必須加以擴大……于是家的性質變成了族。”還有杜贊奇(1996)、肖唐鏢(2010)等學者也都對宗族做出過類似定義。宗族本身可以看成是某種形式的社會網(wǎng)絡,也被稱作宗族網(wǎng)絡(Peng,2004)。從歷史上看,宗族曾經(jīng)發(fā)揮過相當重要的社會功能,其中就包括調解民間糾紛(春楊,2008;曾憲平、譚敏麗,2010)。宗族調解解決了大量的民事糾紛,間接支撐著政府的簡約治理,從而成為傳統(tǒng)司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宗智,2008)。

1949年之后,經(jīng)過土改、集體化、人民公社化等歷次運動,宗族曾經(jīng)一度消失,直到改革開放之后,伴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和農業(yè)生產(chǎn)方式的變化,宗族又呈現(xiàn)出一定的復蘇態(tài)勢,在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頗具規(guī)模(孫秀林,2011;肖唐鏢,2006&2011;Peng,2010)。目前大多學者認為農村宗族存在著雙重功能: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一定的服務與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村治中的若干管理真空,成為村級政治的補充,避免了更嚴重的失范與無序;另一方面,宗族的管理效能并不高,在村落和村社區(qū)管理中往往以狹隘的本族利益為依歸,奉行著強欺弱、大欺小的實力邏輯;部分宗族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倡導男尊女卑,甚至崇尚迷信(孫秀林,2011;肖唐鏢,2006)。

在宗族網(wǎng)絡研究中,學者們通常將其置于社會資本研究視角下(Peng,2004&2010)。按照科爾曼的界定,社會資本是特定社會結構的屬性和功能,它促進個體和集體行動者實現(xiàn)行動目標,不僅有利于處于某一特定結構中的人們實現(xiàn)個體目標,而且還有助于行動者解決集體行動問題(Coleman,1988)。社會資本理論著眼于個體,強調網(wǎng)絡密度和群體凝聚力有助于增強規(guī)范的約束力。普特南(Putnam,1993)則更關注中觀層次的社區(qū),他認為,如果某個群體或社區(qū)的成員社會參與程度高、互惠行為普遍以及信任度高,那么該群體或社區(qū)所擁有的社會資本含量就高,從而能夠更有效地發(fā)揮組織集體行動、促進社區(qū)團結等作用(Portes and Vickstrom, 2011)。

從社會資本理論出發(fā),宗族網(wǎng)絡具有提高社區(qū)居民社會參與程度、鞏固互惠行為、提高社區(qū)居民信任程度的作用,而且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些作用還往往交織在一起。首先,宗族網(wǎng)絡可以促進社區(qū)居民的社會參與。群體中的社會資本可以提高違約成本,防范集體行動的困境,促進社會參與(Putnam, 1993&2000)。同時,社會參與程度的提高又增強了群體中的社會資本。經(jīng)驗研究表明,中國農村的宗族(和廟會)就是社會資本,它可以幫助村民解決集體行動的困境,促進農村的公共物品(自來水、道路、學校等)的供給,甚至還能提高村民對政府的監(jiān)督能力,改善村政府執(zhí)政業(yè)績(Tsai, 2007b)。亦有研究揭示,宗族網(wǎng)絡還可以動員村民規(guī)避乃至集體抵抗計劃生育政策,提高生育率(Peng, 2010)。

其次,宗族網(wǎng)絡可以提高社區(qū)成員的信任程度。普特南(Putnum,1993)認為,信任是社會資本必不可少的構成部分。在一個社區(qū)中,信任的水平越高,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福山(Fukuyama,1995)開創(chuàng)性地從文化因素對經(jīng)濟影響的角度闡發(fā)了他對信任的理解,認為信任作為一種價值觀可以起到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的作用,同時他也把信任納入社會資本的范疇。他認為,從經(jīng)濟的角度來看,宗族擴大了企業(yè)的信任圈,提供了信任的基礎,對理解當代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本質至關重要。彭玉生(Peng,2004)也在私營企業(yè)的相關研究中指出,市場經(jīng)濟改革以來,宗族網(wǎng)絡帶來的信任在保護私有企業(yè)的產(chǎn)權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對農村私營企業(yè)的數(shù)量和勞動力規(guī)模有巨大的積極影響。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宗族網(wǎng)絡對提高信任程度的作用,以及信任作為一種社會資本的效力。

最后,宗族網(wǎng)絡鞏固了農村居民的普遍互惠行為??茽柭J為社會資本的核心是“普遍互惠”,它源自于相互團結和可實施的信任(Portes,1998)。相比于沒有宗族網(wǎng)絡的群體,存在宗族網(wǎng)絡的群體其內部社會網(wǎng)絡密度高,成員之間易于相互信任,互惠行為較多。

綜上所述,宗族網(wǎng)絡在促進社會參與、鞏固互惠行為、提高信任度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從而增加了其所在社區(qū)的社會資本。當然,社會資本的增加也會進一步促使上述各方面得到發(fā)展與鞏固。此外,普特南(Putnam,2000)指明,社會資本含量高的社區(qū),往往擁有較好的鄰里關系,大大減少社區(qū)糾紛的發(fā)生。社會參與、互惠行為、相互信任等因素與社會糾紛和沖突的數(shù)量之間存在著令人信服的負相關關系。由此,我們認為宗族網(wǎng)絡在農村社區(qū)中發(fā)揮著重要的社會團結作用,可以減少糾紛的發(fā)生。如果這一推論在中國農村社會也成立,那么我們可以提出糾紛規(guī)避假設:

假設1 宗族網(wǎng)絡越強,農村居民越不可能卷入民事糾紛。

在糾紛解決的類型化上,最近有西方學者指出糾紛解決的正式渠道往往具備常設機構、成文規(guī)則、指定代理人等特征;反之,非正式渠道則往往存在特設機構、臨時性協(xié)議、自發(fā)參與者等特征(Wagner-Pacifici and Hall,2012),國內學者也有類似的觀點(程金華,2009;程金華、吳曉剛,2010)。如果借鑒韋伯提出的法理權威和傳統(tǒng)權威,本文認為正式渠道可以對應于法理權威,非正式渠道則與傳統(tǒng)權威交織在一起。現(xiàn)實生活中,農村居民在應對民事糾紛時對這兩種渠道的選擇呈現(xiàn)出較為復雜的態(tài)勢。譬如,有研究發(fā)現(xiàn),農村居民在民事糾紛調解過程中存在對法律的差序使用,即“隨著糾紛當事人血緣關系的疏遠,運用法律的強度逐漸增強”(陳偉杰、郭星華,2009)。麥宜生(Michelson,2007)則把這種復雜的糾紛應對方式稱作“糾紛寶塔”,它意味著農村居民往往會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不同的選擇,很難找出某種單一的行為邏輯。

費孝通(1998)指出,傳統(tǒng)的農村社會在處理糾紛時遵循的是傳統(tǒng)規(guī)則,服膺調解的結果,而不是援用法律。宗族網(wǎng)絡是傳統(tǒng)力量的代表,一直以來就是非正式的治理者(黃宗智,2008),是一種不同于政府、執(zhí)法部門等正式體制的治理者,它所采取的手段多是依賴于以初級關系的協(xié)調、勸導等手段。彭玉生(Peng,2010)對農村計劃生育問題的研究就發(fā)現(xiàn),宗族網(wǎng)絡強的社區(qū)中,這些代表傳統(tǒng)力量的非正式規(guī)范對農村生活起著相當大的調節(jié)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軟化剛性的正式制度。

不論前文所述糾紛解決渠道的“糾紛金字塔”(陸益龍,2009)也好,“糾紛寶塔”理論(Michelson,2007)也好,實質上都屬于理性選擇論,強調個體基于自身擁有的相關資源選擇糾紛應對的渠道。林南(Lin,2001)的社會資本理論就強調個體作為理性的行動者可以利用外在于自身的社會資源并從中獲益。農村居民一旦卷入糾紛,便可將宗族網(wǎng)絡作為一種可動員的社會資本來幫助其解決民事糾紛。雖然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鄉(xiāng)村法制建設,農村居民利用基層政府和法院等處理糾紛有了顯著提升(O’Brien and Li, 2006; Michelson, 2008),但對于農村居民而言,宗族網(wǎng)絡為其提供了應對糾紛時可以利用的社會資源。由此,非正式渠道很可能是農村居民應對糾紛的重要甚至首要的選擇。因此,本文提出非正式渠道強化假設:

假設2 宗族網(wǎng)絡越強,農村居民越可能選擇非正式渠道解決民事糾紛。

與此同時,宗族網(wǎng)絡除了提供各種有形的人財物資源和制度資源,也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力量(杜贊奇,1996;肖唐鏢,2010)。文化價值觀念不但直接影響個體的行動策略(Vaisey,2008 & 2009),而且還能塑造行動者的“技能、風格、習慣和能力”(Swidler,2001)。尤伊克等(Ewick and Silbey, 1998)通過對美國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與法律的關系的考察,認為居民在現(xiàn)實情境及具體實踐中建構起他們的法治意識(legal consciousness)。而且,特定社會群體對某種糾紛解決制度的偏好,緣自他們對這些制度解決民事糾紛、提供正義的合法性認同;在面對糾紛時,人們可能因為文化習慣和生活經(jīng)歷等的影響,去尋求特定的糾紛解決渠道(Sandefur, 2008)。

一方面,作為傳統(tǒng)文化載體的宗族網(wǎng)絡,其文化基質更多的是血緣性、聚居性、禮俗性、農耕性、封閉性和穩(wěn)定性等(王滬寧,1991:23-29),在宗族內部對社會關系的整合踐行狹隘的利己主義排他主義原則(肖唐鏢,2010)。為此,宗族網(wǎng)絡可以通過形塑農村居民的觀念——增強對傳統(tǒng)型權威的認同,促使他們更傾向于通過非正式渠道解決糾紛。另一方面,由于學校教育、現(xiàn)代傳媒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公民意識、社會認同等主觀態(tài)度也會影響個體的行為選擇(Vaisey, 2008 & 2009)。法治意識對人們選擇糾紛解決機制具有一定影響(楊敏、陸益龍,2011)。當農村居民的公民意識逐步增強,對法理型權威越加認同,他們在面對民事糾紛時理應會更多地通過以法理型權威為基石的正式渠道。由此推論,公民意識與宗族傳統(tǒng)文化特性相左,宗族網(wǎng)絡除了直接影響個體的非正式渠道偏好外,不僅可以通過公民意識的中介作用抑制人們對正式渠道的選擇行為,而且還可能在宗族網(wǎng)絡和糾紛解決渠道選擇中起到調節(jié)作用。我們提出公民意識假設:

假設3a 公民意識變量的引入,可以消解宗族網(wǎng)絡對非正式渠道的選擇效應。

假設3b 公民意識越強,宗族網(wǎng)絡對非正式渠道的選擇效應越弱。

數(shù)據(jù)、變量和方法

本研究通過分析“2005年全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2005)①來檢驗前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設。該調查采用多階段不等概率抽樣方法。各階段的抽樣單位分別為:以中國的區(qū)(縣)為初級抽樣單位,以街道(鄉(xiāng)鎮(zhèn))為二級抽樣單位,以居民(村民)委員會為三級抽樣單位,隨機抽取家庭住戶,再在每戶隨機抽取1人。CGSS2005樣本覆蓋全國28個省級單位(寧夏、青海和西藏除外)中的125個區(qū)縣,包含了590個居民委員會和410個村民委員會中的10372個18周歲以上的中國成年公民。其中,6098個樣本(大約占總樣本的58.8%)為城鎮(zhèn)居民,4274個樣本(大約占41.2%)為農村居民。該數(shù)據(jù)收集了被調查者卷入民事糾紛的信息,以及本研究所需的被訪者所居住社區(qū)的宗族網(wǎng)絡方面的信息。本文所關注的是農村樣本,各變量的有效樣本量和變量的描述統(tǒng)計見表1。

數(shù)據(jù)分析的目的是檢驗農村居民民事糾紛應對的影響因素,故因變量為民事糾紛解決途徑。借鑒國內外學者的概念化(程金華,2009;程金華、吳曉剛,2010),本文認為通過尋求司法機構、政府部門等官方途徑應對糾紛的渠道為正式渠道,而通過尋求私人途徑應對糾紛的渠道為非正式渠道。CGSS2005詢問了在生活或工作中與其他人發(fā)生糾紛(如地界糾紛、莊家被毀、人被打、別人借錢不還等),“您首先會采用哪一種解決途徑?”,選項包括“法律途徑、找對方單位領導解決、找熟人調解、找政府部門或村組織調解、找媒體投訴、忍了、其它”等七大類(F20)。在糾紛中,我們將只選擇“找對方單位領導解決”或“找熟人調解”定義為“非正式渠道”,只要選擇“集體上訪”、“法律途徑”、“找政府部門或村組織調解”或“找媒體投訴”的都界定為“正式渠道”,而只選擇“容忍”項的則單獨歸類。

本研究的核心自變量是宗族網(wǎng)絡,中間變量(中介和調節(jié))是公民意識。(1)宗族網(wǎng)絡。學界對宗族網(wǎng)絡的定義和度量存在一定的分歧(郭云南、姚洋、Foltz,2012&2014;章元、陸銘,2009;Tsai,2007a),本文采用大姓占比來測度宗族網(wǎng)絡(Peng,2010)。CGSS2005B卷詢問了村長“本村人口最多的三大姓氏占全村總人口數(shù)的比例分別是:第一大姓氏:____%;第二大姓氏:____%;第三大姓氏:____%”(A10)。我們結合A卷中農村居民F10的回答,對A10中的缺失值做了相應處理。(2)公民意識。西方學術界在考察公民意識時,往往將其與政治效能感、民主態(tài)度、政治容忍度、社會信任、國家認同等混合使用(Almond and Verba, 1989; Dalton, 2000; Inglehart and Welzel, 2005),而國內學術界將公民意識作為社會成員對現(xiàn)代國家以及社會中人際關系的基本價值和行為規(guī)范總體的認知,主要集中在法治社會、和諧社會以及現(xiàn)代化社會的建構愿景下,圍繞法理層面、個人道德層面,以及市場經(jīng)濟體制之下的契約精神層面等來討論(閔學勤,2010;章秀英,2012;王卓、吳迪,2010)。CGSS2005從13個方面詢問了農村居民的公民意識(E13),通過“不反感—很反感”的五級李克特量表測量。筆者首先對量表標準化,而后加總獲得公民意識得分。

表1 變量的描述統(tǒng)計

注:對類別變量,本表格只報告其各類別的百分比;而連續(xù)變量則報告其均值,括號內是其標準差。

按照相關研究的慣常做法,我們將性別、年齡、黨員身份、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地域和沖突類型加以控制。其中,文化程度分為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和大專及以上四類,并以小學及以下為參照;收入水平則平均分為五等分,以“最低20%”為參照;地域分為東、中、西,以東部地區(qū)為參照;參照學者的處理方案(程金華、吳曉剛,2010),我們將卷入民事糾紛和未卷入民事糾紛分別稱界定為“實際糾紛”和“虛擬糾紛”,以虛擬糾紛為參照。對于連續(xù)變量,我們給出了均值和標準差等統(tǒng)計指標;對于非連續(xù)變量,我們給出類別的百分比分布。表1為整理后的數(shù)據(jù)結構和變量概況。描述統(tǒng)計顯示,10.89%的農村居民在過去的四年(2001-2005)中曾經(jīng)卷入過民事糾紛;在實際糾紛中,采取非正式渠道的占27.46%,選擇正式渠道的占44.62%,而在虛擬糾紛中,兩者比例分別為31.41%和55.72%,在總樣本中分別占30.98%和54.51%。

為檢驗宗族網(wǎng)絡變量能否避免農村居民卷入民事糾紛,本文采用Binary Logit模型估計可能性,而對農村居民對不同解決渠道的選擇偏好,所運用的是Multinomial Logit模型。按照統(tǒng)計原則,我們對以上模型依次做了相應的回歸診斷。為了克服遺漏變量帶來的偏誤,本文分別利用二元常態(tài)幾率模型(Bivariate Probit Model)和相續(xù)邏輯斯蒂回歸模型(Sequential Logit Model)評估統(tǒng)計結果的穩(wěn)健性。此外,在評估參數(shù)效應時,作者還采取了非線性概率模型的效應分解法(Karlson, Holm and Breen, 2012)。

實證分析結果

表2估計了宗族網(wǎng)絡對農村居民是否卷入解決民事糾紛的效應。結果顯示,宗族網(wǎng)絡減少了農村居民陷入糾紛的幾率。具體而言,在模型1中,大姓比例每增加1個百分點,個體卷入民事糾紛的幾率下降49.1%(exp(-0.675)-1≈-0.491);在模型2中,增加了公民意識變量,宗族網(wǎng)絡的影響力與模型1中基本一致;在模型3中,當我們將其它控制變量都納入后,大姓比例每增加1個百分比,農村居民卷入民事糾紛的幾率就下降41.3%。這與筆者預期的宗族網(wǎng)絡弱化農村居民陷入民事糾紛基本一致,假設1得到經(jīng)驗資料支持。另外,農村男性陷入民事糾紛的幾率要明顯超過農村女性(p<0.001);與東部地區(qū)相比,中西部農村居民卷入民事糾紛的幾率更高。當然,年齡、黨員身份、收入水平等對民事糾紛卷入沒有顯著效應。

表2 是否卷入民事糾紛的logit回歸模型

注:括號內為標準誤,***p<.001,**p<.01,*p<.05,+p<.1(雙尾檢驗)。

表3報告的是民事糾紛應對渠道的多元邏輯斯蒂回歸模型估計結果。以正式渠道為參照,模型4.1和模型4.2分別比較了農村居民面對糾紛選擇容忍和非正式渠道的幾率,模型4.3則比較了采取容忍和非正式渠道的差異。統(tǒng)計表明,宗族網(wǎng)絡對農村居民選擇非正式渠道解決民事糾紛的效應顯著(p<0.01)。具體而言,如模型4.2所示,所在村莊的宗族網(wǎng)絡越強,居民選擇找熟人調解或者對方單位領導的幾率比通過法院、媒體或集體上訪的高58.9%。假設2得到初步的支持。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宗族網(wǎng)絡對人們在“容忍vs正式渠道”和“容忍vs非正式渠道”的選擇上的影響并不顯著,而僅在正式渠道與非正式渠道的選擇上作用明顯。同時,結果還表明,不論與容忍還是非正式渠道相比,農村居民選擇正式渠道解決民事糾紛的幾率都要顯著偏高(p<0.05)。與此同時,我們還將宗族網(wǎng)絡與公民意識的交互項納入模型,交互項效應未能通過顯著性檢驗,該結果不能很好地支持假設3a。

表3 宗族網(wǎng)絡對民事糾紛解決渠道的多元邏輯斯蒂回歸模型

注:括號內為標準誤,***p<0.001,**p<0.01,*p<0.05,+p<0.1(雙尾檢驗)。

為了檢驗宗族網(wǎng)絡對人們民事糾紛解決渠道影響作用的穩(wěn)健性,我們首先對模型進行了二元常態(tài)幾率設定。該模型能夠有效解決是否卷入糾紛的主觀選擇和糾紛解決方式選擇的誤差相關,以克服遺漏變量對統(tǒng)計結果可能產(chǎn)生的偏誤(Greene,2012)。模型8顯示,在控制了人們可能的未被觀測特征后,是否卷入糾紛和糾紛解決渠道偏好之間的誤差相關度(ρ)和零相比,不存在顯著差異(p>0.1),由此我們應該以獨立的probit模型的統(tǒng)計結果為準。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模型5(probit)的關鍵變量系數(shù)與模型6(biprobit)的結果基本一致。對宗族網(wǎng)絡而言,其對非正式渠道仍然存在正向的強化作用。接下去,我們將民事糾紛應對置于個體決策二階段過程中:(1)是容忍還是采取行動;(2)是通過正式渠道還是非正式渠道,可以克服遺漏變量異質性(unobserved heterogeneity),本研究引入seqlogit模型檢驗先前的統(tǒng)計結果(Buis,2010)。如模型7所示,相對于正式渠道,宗族網(wǎng)絡對人們選擇非正式渠道具有顯著的正向強化效應。至此,假設2得到進一步支持。

表4 宗族網(wǎng)絡對民事糾紛解決渠道的Probit、Biprobit和Seqlogit回歸模型②

注:括號內為標準誤;控制變量包括性別、年齡、年齡平方、黨員身份、文化程度、收入水平;***p<0.001,**p<0.01,*p<0.05,+p<0.1(雙尾檢驗)

最后,我們考察公民意識對宗族網(wǎng)絡的消減效應。我們采取多元邏輯斯蒂回歸,模型8包括控制變量和宗族網(wǎng)絡變量,模型9是包括公民意識變量的全模型,模型10在模型9的基礎上再增加宗族網(wǎng)絡與公民意識的交互項(見表5)。與模8相比,全模型(9)在控制公民意識變量后,宗族網(wǎng)絡系數(shù)僅僅減少了0.004。根據(jù)嵌套模型的參數(shù)統(tǒng)計(Karlson,Holm and Breen,2012),結果顯示宗族網(wǎng)絡系數(shù)在兩個模型中并沒有顯著差異(p>0.1)。核心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效應在模型8和模型10之間也并不存在顯著差異。由此,經(jīng)驗資料未能支持假設3a。

表5 宗族網(wǎng)絡效應的比較

注:Ln=宗族網(wǎng)絡,Cc=公民意識,Cv=控制變量。

結論與討論

在韋伯的理論體系中,宗族網(wǎng)絡擁有的是“傳統(tǒng)型權威”或者“魅力型權威”,而不是“法理型權威”。事實上,韋伯(1995/1920)在《儒教與道教》中指出了一系列可能抑制理性的資本主義在中國出現(xiàn)的因素,其中就包括強大的宗族勢力。當代社會學者大多延續(xù)了韋伯的解讀框架,認為中國當前的社會轉型也是一個逐步“理性化”的過程,那么這一過程對宗族網(wǎng)絡中的農村居民的行為會產(chǎn)生何種影響,是否會像韋伯主義的學者分析的那樣,最終服膺于正式渠道?對此,學界并沒有達成共識。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宗族網(wǎng)絡對農村居民的民事糾紛卷入具有規(guī)避效應。利用大姓比例來測量宗族網(wǎng)絡密度,結果表明宗族網(wǎng)絡越強,生活在該村莊的個體卷入民事糾紛的可能性更小,這與普特南以降的社會資本理論觀點一致。一般而言,宗族網(wǎng)絡內部密度高,成員間易于彼此信任,互惠行為較多。而且,在部分鄉(xiāng)村宗族中,族長仍保有一定權威,并履行相應的事務。由此,作為潛在社會資本的宗族網(wǎng)絡,它強化了社區(qū)內部的團結,使得農村居民規(guī)避了某些民事糾紛。

同時,宗族網(wǎng)絡影響農村居民應對民事糾紛的行為策略。所在村莊的宗族網(wǎng)絡越強,其居民越可能采取非正式渠道解決民事糾紛,而不是正式渠道。傳統(tǒng)中國社會是倫理本位和關系取向的社會,當個體與他人發(fā)生糾紛時,當事人往往以犧牲自我、大事化小或找人調節(jié)等方式來解決(高學德、翟學偉,2013)。本文的發(fā)現(xiàn)再次表明尋求以情義為基礎的私人關系等民間糾紛解決機制,是當前中國農村居民更常使用的策略。

在納入公民意識變量后,研究發(fā)現(xiàn)宗族網(wǎng)絡對農村居民選擇非正式渠道應對民事糾紛所產(chǎn)生的顯著因果效應并沒有消解。該發(fā)現(xiàn)進一步揭示了作為結構功能的宗族,在鄉(xiāng)村社會解決民事矛盾與沖突中的作用沒有消失,而且作為文化的宗族在個體解決民事糾紛的策略選擇過程中仍然占據(jù)突出位置。如前所述,社會學家們大多延續(xù)韋伯的解讀框架,堅持認為社會轉型是一個逐步“理性化”的過程,人們會對法理型權威的認同度增強,然而,2005年的“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2005)資料表明,農村居民對非正式渠道的偏好仍然較強,對韋伯的論斷未能給出較好的支持。筆者對此的解釋有二:其一是1990年代以來的大規(guī)模農業(yè)人口遷徙、快速城鎮(zhèn)化過程,農村居民的公民意識正在強化(李蘭芬、華冬萍,2011),國家觀念逐漸形成,對公共事務的參與趨于積極,但總體水平還亟待加強;其二是宗族作為一種社會文化,其可能通過對農村居民的社會態(tài)度、法律認同等社會心理的影響,形塑人們的日常糾紛解決的行為邏輯。

以上發(fā)現(xiàn)表明,雖然作為傳統(tǒng)文化載體的宗族網(wǎng)絡,其文化基質更多的是血緣性、聚居性、禮俗性、農耕性、封閉性和穩(wěn)定性等(王滬寧,1991:23-29),在宗族內部對社會關系的整合踐行狹隘的利己主義排他主義原則(肖唐鏢,2010),但是,我們不能就此否定宗族網(wǎng)絡在解決鄉(xiāng)村日常社會矛盾和沖突中的功能,更不能忽視宗族作為一種文化,它對農村居民日常行為的形塑作用。在現(xiàn)實層面,宗族網(wǎng)絡在解決鄉(xiāng)村社會的日常矛盾與沖突上,完全有可能發(fā)揮著其在鄉(xiāng)村公共產(chǎn)品供給中相似的作用。而在最近幾年,相對于單一的解決渠道,政府對多元糾紛解決制度的強調(尤其是對調解的“復辟”)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另一種極端,如何結合中國社會現(xiàn)實來建設符合“制度需求”的多元糾紛解決制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以上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為建設根植于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的多元糾紛解決系統(tǒng)提供了某些可能。

①該數(shù)據(jù)由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和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負責收集,詳細信息和相關資料參加其官方網(wǎng)站:http://www.chinagss.org。

②在模型5和模型6中,我們將正式渠道和容忍并為1類,賦值0,非正式渠道賦值1。囿于篇幅所限,模型6中沒有呈現(xiàn)糾紛卷入的統(tǒng)計結果,模型7中也未能呈現(xiàn)“容忍vs非正式渠道+正式渠道”的相關結果。如有興趣,可向作者索取。

1.陳偉杰、郭星華:《法律的差序利用——以一個宗族村落的糾紛調解為例》,《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2.程金華:《中國行政糾紛解決的制度選擇——以公民需求為視角》,《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第6期;吳曉剛:《社會階層與民事糾紛的解決——轉型時期中國的社會分層與法治發(fā)展》,《社會學研究》2010年第2期。

3.春楊:《清代民間糾紛調解的規(guī)則與秩序——以徽州私約為中心的解讀》,《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

4.杜贊奇:《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

5.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生育制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6.高學德、翟學偉:《政府信任的城鄉(xiāng)比較》,《社會學研究》2013年第2期。

7.郭星華、王平:《中國農村的糾紛與解決途徑——關于中國農村法律意識與法律行為的實證研究》,《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

8.郭云南、姚洋、Jeremy Foltz:《宗族網(wǎng)絡、農村金融與平滑消費:來自中國11省77村的經(jīng)驗》,《中國農村觀察》2012年第1期;《宗族網(wǎng)絡與村莊收入分配》,《管理世界》2014年第1期。

9.國家統(tǒng)計局:《國家數(shù)據(jù)》,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2014年。

10.黃宗智:《中國法律的實踐歷史研究》,《開放時代》2008年第4期。

11.李蘭芬、華冬萍:《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中農民公民意識的現(xiàn)狀及其對策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1年第1期。

12.劉明興、劉永東、陶郁、陶然:《中國農村社團的發(fā)育、糾紛調解與群體性上訪》,《社會學研究》2010年第6期。

13.陸益龍:《糾紛管理、多元化解機制與秩序建構》,《人文雜志》2011年第6期;楊敏:《關系網(wǎng)絡對鄉(xiāng)村糾紛過程的影響——基于CGSS的法社會學研究》,《學?!?010年第3期。

14.駱東平:《論當前農村宗族的糾紛解決功能》,《蘭州學刊》2009年第11期。

15.馬塞爾·莫斯:《禮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6.錢杭:《當代農村宗族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前途選擇》,《戰(zhàn)略與管理》1994年第1期。

17.孫秀林:《華南的村治與宗族——一個功能主義的分析路徑》,《社會學研究》2011年第1期。

18.王滬寧:《當代中國村落家族文化——對中國現(xiàn)代化的一項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9.王卓、吳迪:《公民意識表現(xiàn)及影響因素研究》,《社會科學研究》2010年第4期。

20.馬克斯·韋伯:《儒教與道教》,商務印書館,1995年。

21.溫瑩瑩:《非正式制度與村莊公共物品供給——T村個案研究》,《社會學研究》2013年第1期。

22.肖唐鏢:《當前中國農村宗族及其與鄉(xiāng)村治理的關系》,《文史哲》2006年第4期。

23.肖唐鏢:《鄉(xiāng)村治理中農村宗族研究綱要》,《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24.肖唐鏢:《宗族在重建抑或瓦解——當前中國鄉(xiāng)村地區(qū)的宗族重建狀況分析》,《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

25.肖唐鏢:《宗族政治——村治權力網(wǎng)絡的分析》,商務印書館,2010年。

26.肖陽、范曉光、雷鳴:《權力作用下中國城市居民的糾紛卷入與應對》,《社會》2014年第1期。

27.閔學勤:《公民意識的性別差異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

28.閻云翔:《禮物的流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9.應星:《草根動員與農民群體利益的表達機制》,《社會學研究》2007年第2期。

30.章秀英:《公民意識評價與培育機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31.章元、陸銘:《社會網(wǎng)絡是否有助于提高農民工的工資水平?》,《管理世界》2009年第3期。

32.Almond, G.A., and S. Verba. 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1989.

33.Buis, Maarten L. “In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utcome and In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the Netherlands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Chapter 6, PhD thesis, 2010.Available from http://www.maartenbuis.nl/dissertation/chap_6.pdf.

34.Clogg, C. C., E. Petkova, and A. Haritou.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comparing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models”,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 1995, 100(5): 1261-1312.

35.Coleman, James S.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 1988, 94 supplement: 95-120.

36.Dalton, R.J. “Citizen attitudes and political behavior”,Comparativepoliticalstudies, 2000, 33(6-7): 912-940.

37.Ewick, Patricia, and Susan S Silbey. The common place of law: Stories from everyday lif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38.Fukuyama, Francis.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Creation of Prosperity.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95.

39.Granovetter, Mark.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 1985, 91(3):481-510.

40.Greene, W. H. Econometric Analysis (7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2012.

41.Karlson, Kristian Bernt., Anders Holm, and Richard Breen. 2012. “Comparing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Same-sample Nested Models Using Logit and Probit A New Method”,SociologicalMethodology, 2012, 42(1): 286-313.

42.Inglehart, R., and C. Welzel. Modernization, cultural change, and democracy: The human development sequ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43.Lin, Nan.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44.Michelson, Ethan. “Climbing the Dispute Pagoda: Grievances and Appeals to the Official Justice System in Rural China”,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 2007, 72(3): 459-485.

45.Michelson, Ethan. “Justice from Above or Below? Popular Strategies for Resolving Grievances in Rural China”,TheChinaQuarterly, 2008, 193: 43-64.

46.O’Brien, Kevin J, and Lianjiang Li.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47.Peerenboom, Randall., and Xin He. “Dispute Resolution in China: Patterns, Causes and Prognosis”,EastAsiaLawReview, 2009, 4: 1-62.

48.Peng, Yusheng. “When Formal Laws and Informal Norms Collide: Lineage Networks versus Birth Control Policy in China”,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 2010, 116(3): 770-805.

49.Portes, Alejandro.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AnnualReviewofSociology, 1998, 24: 1-24.

50.Portes, Alejandro, and Erik Vickstrom. “Diversity, social capital, and cohesion”,AnnualReviewofSociology, 2011, 37: 461-479.

51.Putnam, Robert D.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52.Sandefur, Rebecca L. “Access to Civil Justice and Race, Class, and Gender Inequality”,AnnualReviewofSociology, 2008, 34: 339-358.

53.Swidler, Ann.Talk of Love: How Culture Matter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54.Tsai, Lily. “Cadres, temple and lineage institutions, and governance in rural China”,TheChinaJournal, 2002, (48):1-27.

55.Tsai, Lily. Accountability without Democracy: Solidary Groups and Public Goods Provision in Rural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56.Tsai, Lily. “Solidary groups, informal accountability, and local public goods provision in rural China”,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 2007, 101(2):355-372.

57.Vaisey, Stephen. “Socrates, Skinner, and Aristotle: Three Ways of Thinking about Culture in Action”,SociologicalForum, 2008, 23(3): 603-613.

58.Vaisey, Stephen. “Motivation and Justification: A Dual-Process Model of Culture in Action”,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 2009, 114 (6): 1675-1715.

59.White, D.R. “Kinship, Class and Community”, In JC Scott and P. Carrington(eds.), Sage Handbook of Social Networks,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2011, pp. 129-147.

60.Wagner-Pacifici, Robin, and Meredith Hall. “Resolution of Social Conflict”,AnnualReviewofSociology, 2012, 38:181-199.

〔責任編輯:畢素華〕

*本系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項目號:14XH015)的階段性成果。本文初稿先后在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舉辦的“資料分析與研究論文撰寫”2013暑期工作坊、上海大學“不平等、網(wǎng)絡與社會運動”讀書會(2013.10)、西安交通大學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工作坊(2013.11)、第十屆“當代中國”研討班(香港中文大學,2014.1)、第七屆“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方法”研討會(中山大學,2014.3)和WCJS研討會(東京大學,2014.7)上宣讀。在論文寫作和修改過程中,得到了吳曉剛、Yoshimichi Sato、梁玉成、陳云松、David Knoke、蔡永順、胡安寧、馬磊、金橋、張揚波、盧春天、張春泥、唐明良和夏彧等師友的批評和指點。當然,文責自負。郵箱:xgfan@zju.edu.cn。

范曉光,浙江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浙江大學地方政府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杭州,315100;雷鳴,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肖陽,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西安,710061

猜你喜歡
宗族農村居民糾紛
鄰居裝修侵權引糾紛
今年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4.8% 細算農家增收賬
署名先后引糾紛
用“情”化解離婚糾紛
人民調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26
糾紛
促進農村居民心理健康與實現(xiàn)精準扶貧
79首同名民歌《放風箏》的宗族關系
代際分化與“俱樂部式宗族”的形成
文化縱橫(2017年1期)2017-02-15 19:37:50
一個漢族宗族的認同符號——重慶永川松溉羅氏宗族個案研究
從宗族建筑楹聯(lián)看吉安地區(qū)宗族觀念
松原市| 渝北区| 承德县| 温宿县| 自治县| 莱州市| 交城县| 民县| 久治县| 竹溪县| 师宗县| 霸州市| 宝清县| 海南省| 泽库县| 盱眙县| 社旗县| 张家界市| 阳信县| 肇源县| 巨鹿县| 鹿泉市| 龙里县| 章丘市| 怀安县| 巍山| 青海省| 黄龙县| 靖安县| 化隆| 桦南县| 西昌市| 宜兰县| 海安县| 遂宁市| 彭水| 东辽县| 吉安市| 慈溪市| 溧阳市| 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