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瑞欣 劉寶娜
摘要: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教育。要想讓學生在語文教育中培養(yǎng)情感,就必須引導學生充分運用教材,完成由讀懂教材到領悟教材再到欣賞教材的過程。因此,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時時滲透情感教育。情感雖然是人對客觀現(xiàn)象的心理反應,但是情感的培養(yǎng)離不開教育。
關鍵詞:情感教育 語文教學 滲透方法
事實證明,語文學科的教學在整個學科教學中占據(jù)重要位置。它不僅是傳遞知識的學科,而且是教會學生怎樣做人的學科,更是培養(yǎng)學生各種情感的學科。所以,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完成相應知識的教學,還必須重視學生情感教育,加強學生情感培養(yǎng)。課堂中學生情感的流露,主要依據(jù)是對文章的感悟。這就需要引導學生讀出文章的情感,利用師生互動的形式,陶冶學生情操,達到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目的。
從心理學角度講,情感是人對客觀現(xiàn)象的心理反應,是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一種聯(lián)系。要想引導學生從教材中領悟情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就必須講究課堂藝術,充分發(fā)揮課堂主陣地,優(yōu)化課堂結構,充分陶冶學生情操。下面結合教學實踐,我談談看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采用多種形式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人情入境,便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
1.巧妙運用導語
好的導語的設計能為課堂教學定下一定的感情基調,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激情,打動和感染學生,便于引導學生主動進行課文閱讀,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如:在教郁達夫的《江南的冬景》時,可以引用曾學過的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導入,先讓學生齊背這首詩,復述所描繪的北國冬季雪景,各抒己見。接著引導學生猜測,江南的冬景會是什么樣的呢?引導學生依據(jù)自己的理解,想象江南的冬景。此時學生會情緒高漲,積極發(fā)言,描述自己心中的江南冬景。在學生情緒達到頂峰時,教師積極引導,那么作者帶給我們的江南的冬景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郁達夫的《江南的冬景》。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想探究真正的答案,會迫不及待地讀課文,這樣就為學生讀課文打下了一定的感情基調,收到的效果較好。
2.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手段,因為它是融聲音、畫面、視頻等多種信息為一體的模式,它可以讓學生的抽象思維變?yōu)樾蜗笏季S,可以很靈活、自由地吸納更多知識,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如在教《感悟珍珠港》一課時,學生對二戰(zhàn)的歷史了解甚少,對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也是無法想象、無法理解的,此時,如果利用媒體向學生呈現(xiàn)當時的珍珠港戰(zhàn)爭的真實畫面,學生就會對戰(zhàn)爭有更多了解,更深入了解珍珠港事件。這樣,為教師節(jié)省了很多說教時間,用更形象的、更直接的畫面更深入地理解課文,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攝人了更多文中之外的知識。因此,利用媒體教學營造感情激越的教學氛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讓學生讀出感情。釋放感情
教師應根據(jù)文章的多種風格,采用多種風格的朗讀。朗讀的語調、聲音或高亢或沉緩;或激越或悲傷。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全部激情重新釋放出來。恰到好處的聲量、充沛濃郁的氛圍、籠罩心頭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畫面,在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中,學生會更快進入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靈里,與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擔喜怒哀樂,與作者情感產(chǎn)生共鳴。如讀《觀滄?!窌r,就宜用高亢、激越的語調,讀出曹操統(tǒng)一河山的豪情壯志。讀《春》時,卻要用輕緩、抒情的語調,讀出春天萬物復蘇,大地回春的景象,從朗讀中重現(xiàn)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的畫面,體驗朱自清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三、生發(fā)情感,再現(xiàn)激情
在語文教學中,要結合課文與作文的有機銜接,進一步升華真情實感,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以樸素的語言,從微小的細節(jié),描繪出了父親的感人形象,表達了父子深情。結合本篇課文,讓學生回憶親人留給自己的深刻印象,引導學生善于從不同角度體會情感,寫出親情作文。
四、互動共鳴。傳遞深情
在新課改背景下,課堂中有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互動??梢允菐熒樱部梢允巧?。利用好這個環(huán)節(jié),才能對文本產(chǎn)生共鳴,才能更好地傳遞深情,才能更深入地體會作者的情感。如教授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時,文章層層蓄勢,氣象恢弘,以富有音樂美的凝練語言,表達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感。我們在教學中,可以通過自愿讀課文、自由賞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相提問的方式解讀此文,增強互動,共同體驗和傳遞胸懷寬廣,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從而陶冶學生拼搏向上的道德情操。
總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要實施和滲透情感教育,這樣才會塑造學生靈魂,才能激發(fā)他們的某種欲望,激發(fā)他們的情感體驗。他們才會把作者當時的情感在不經(jīng)意間轉化為自己的情感。這樣,不但完成語文學科相應的教學任務,而且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大腦,提高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更重要的是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眾多情感。從大的語文教育觀講,達到了預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