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湘娟
摘 要:當前背景下,教師普遍認為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問題學生”越來越多。班主任工作要能真正起到教育效果,就一定要走進學生的心里。如何能走進學生的心里?這就需要班主任把握每一個教育契機,用智慧和愛心爭取教育的最大效果。
關(guān)鍵詞:班主任;教育案例;“問題學生”
“問題學生”是指在學習、思想、心理或行為方面存在偏差的青少年學生。對于這些學生,我們要充分了解他們, 長期做好關(guān)心和關(guān)注他們的工作,真正走進他們的心里,才能尋真正改變他們。
一、案例背景
按照學校慣例,每年的七月份會對新生進行入學教育。入學第一天我就覺得Y同學與眾不同。等到第三天,我喊他出來先聊聊。他一出來,站在我面前就斜著眼睛,翻著白眼,無論我說什么,他一語不發(fā),也不正眼看我一下。我只看到他的整個眼睛眼白,一副無比鄙視和不屑的神情。以前我們從未謀面,怎會如此呢?我當時很郁悶:“這個孩子怎么能這么無禮!”更多的是覺得肩頭的擔子突然變得好重。
二、案例分析
1.充分了解學生,尋找教育突破點
了解學生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步。為了充分了解Y同學情況,我當天給他爸爸打了電話,非常委婉地表達我的看法,希望進一步了解他的情況。然后他爸爸花了4小時把他一路成長的故事娓娓道來。他從小就有些與眾不同,后又因為練習小提琴時間太長,而與周圍的同學幾乎沒有什么交流,久而久之,就出現(xiàn)偏執(zhí)行為,心理不太健康。加上初中時候與老師發(fā)生過幾次沖突,他對女老師尤其是女英語老師有著很大的敵意(我就是女英語老師)。聽到家長這樣的結(jié)論,我雖然很痛苦,但是我想更多地關(guān)愛他,改變他。因為有一個突破點很重要:他其實不是討厭我,只是討厭一個概念群體,所以我覺得我還是有希望讓他體會到我的不同,還是有希望去改變他的。我決定用溫和的方式慢慢走進他的心靈,逐步融解他這座冰山,讓冰塊化為流水,讓流水滋潤他的心田。
2.把握教育契機,尋找最佳交流方式
從第一次失敗經(jīng)歷來看,與Y同學面對面交流這樣的方式已經(jīng)行不通。于是我開始觀察他每天的各種表現(xiàn),然后決定給他寫日記,記錄他身上點點滴滴的閃光點。以下就是我給他寫的日記的開頭部分:
說到寫日記,一掐指已然是8年前的事情了。由于工作、家庭的種種原因,我早已把寫日記這個習慣改變了。今天我再次重拾寫日記的習慣,只為你——Y同學。
我知道你是學藝術(shù)的,懂得美,欣賞美??上业淖植⒉黄?,我想還是打印給你吧,再買本漂亮一點的筆記本,以彌補我文采不好的缺陷吧,誰讓我不是語文老師呢?
暑假與你的第一次對話,我知道你的所有“不友善”都是偽裝的,因為你那“仇視”的眼神里明顯帶著憂傷。你的“不友善”并沒有激起我絲毫的不滿與氣憤,相反卻勾起了我一定要對你好的念頭,讓你感到這所學校的不一樣。對的,我一定要對你好,對你好!
從那以后,我每天盡量去觀察Y同學,記錄下他一點一滴的變化,有些看似平常的事情我都把他看成一次契機,去贊美他。事實上,Y同學每天給我?guī)砗芏酂?,而我卻沒有放棄他,仍舊一如既往地給他寫日記。
事實證明,寫日記的方式雖然苦情了一些,但是效果還是有的。班級里買了書架,我讓Y同學有空的時候裝一下。晚自習我一進教室,看到他坐在地上和其他學生一起裝書架,已經(jīng)接近完工。此時上課鈴已經(jīng)響起,我讓大家下課再裝。貌似學生們興致很高,一定要裝好才肯走,說:“馬上就好了?!贝藭r,Y同學終于能平靜地看著我說:“我讓他們裝松一點,結(jié)果太緊,就……”后面我沒有聽清楚,因為我太激動,他終于主動和我說話了!我雖是老師,卻像孩子般興奮地走回辦公室,我多么想找個人分享我此刻的喜悅!于是寫下日記,與Y同學分享。有些事情只有“你”和“我”才知道,也只有經(jīng)歷過的人才懂。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Y同學較之他剛進校時已有很大的轉(zhuǎn)變,從仇視我到愿意與平和地我講話,甚至愿意求助于我。
教育的方式可以多樣化,不僅可以說,還可以寫。只要用心發(fā)現(xiàn),只要有效果都可以嘗試。
只有走進“問題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心靈深處,才有可能真正幫到他們。
參考文獻:
[1]李傳永.走進心靈:對“問題學生”開展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徑[J].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1(24).
[2]朱永新.走近最理想的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