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惠敏
我以前對后殖民不感興趣,看它就是一個純粹的知識,與中國現(xiàn)實和當前的思想關(guān)系不大,且我們也沒有與之呼應的后殖民體驗,早一天晚一天了解它都無大礙。后來與鄭州畫家于會見結(jié)識,使我終于認識到:后殖民絕非無關(guān)痛癢的海外奇談,它真的就是我們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迄至當今的歷史、現(xiàn)實和經(jīng)歷。于會見多次批評藝術(shù)界同行的后殖民畫風,簡單說就是神秘化、他者化乃至妖魔化中國的歷史和現(xiàn)實,為西方主體提供其“凝視”和消費的奇觀擬像,而他本人則是站立在中國的大地上,直面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及其后果(多為負面的后果),在熱辣辣的現(xiàn)實中尋找靈感和美學。我并非要在他和同行之間辨出個誰是誰非來,但兩條路線則是涇渭分明地擺在那兒,容不得漠視?,F(xiàn)在,讀了羅如春的《后殖民身份認同話語研究》書稿,讓我進一步感到有些話想說。
許多人都接受,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中國社會性質(zhì)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但對于這種社會的文化特點的認識就不那么一致了。我認為這個特點就是中西二元對立思維。無論流行的文化自大主義,抑或文化自卑主義,其實都深陷在這個二元對立的框框中不可自拔。前者盲目自信,坐井觀天,后者全盤西化,望洋興嘆,說來說去,反正在在皆是不離什么“中國的”“外國的”。進入二十一世紀,情況變了,全球化來了,中國崛起了,然而似乎兩種“主義”仍在拉鋸戰(zhàn),從不消停,也間或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由于后殖民理論大都以“二元對立思維”為其特征,即使其關(guān)于全球化的論述也充滿著這種根深蒂固的思維定式,如薩義德、霍米·巴巴、斯皮瓦克、查特吉等無不如此,所以我又稱其為“后殖民情結(jié)”,這是說,它已經(jīng)深入到無意識的心理層面了。這種情結(jié)會不時地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冒出泡來,如“原教旨主義國學”“文化民族主義”“極端愛國主義”,其特點是不變的理論和此起彼伏的情緒。
我們已經(jīng)進入全球共同體,進入全球秩序,在踐行著包括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的“全球治理”,甚至還展望著“人類命運共同體”。如果我們要對這個正在形成的共同體有所貢獻,從中求得生存和更好的發(fā)展,那就不能總是將自己定位在弱勢、他者、另類、特殊、邊緣的位置上吧?!全球化需要對話,而對話則需要平等!全球化不是西方化或美國化,不是同質(zhì)化、制式化,全球化本身就是對話,是作用與反作用,是赫爾德所謂的“相互對接”(interconnectedness),是哈貝馬斯的“交往理性”和“后民族星叢”(雖然在他只有話語的層次)。我們盡可以強調(diào)、強化自己的文化身份、文化差異、文化特色,但那總是為了更好地對話,在對話中取得最佳位置。阿多諾早就指出,特殊性唯在“星叢”即關(guān)系中才能浮現(xiàn)出來。一切后殖民理論和實踐對各種差異的強調(diào),無論看似多么決絕,但其實都是以極端的方式拴牢與主控世界的聯(lián)系。差異從不屬于事物自身!離開事物之間的關(guān)系,差異便無從談起。因而也可以說,差異即關(guān)系。
我們感到特別欣喜:目前官方層面已經(jīng)號召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家要“提供解決人類問題的中國方案”。這是一個重大的歷史轉(zhuǎn)向!眾所周知,過去我們一直奉行的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我們反對拿西方那把鑰匙來開中國的鎖,我們自己也堅持鍛造中國自己的鑰匙,解決中國自己的問題,從沒想過大老遠去觸碰人家西方的什么問題。今天我們變得自信了,不僅經(jīng)濟自信,而且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等,以“解決人類問題”為鵠的。這當然不是要拋棄自己的傳統(tǒng),不是擺脫自己的現(xiàn)實,而是在研究中國問題時,胸懷人類、世界、宇宙,將我們中國人特殊的經(jīng)驗匯入人類經(jīng)驗的遼闊海洋,實現(xiàn)由特殊性向普遍性的過渡,讓“中國史”成為馬克思所謂“世界史”的一個部分,讓“中國”成為“全球”的一個部分。站在全球化的歷史制高點上,檢視我們過去的被殖民創(chuàng)傷,而非只是撫摸和心緒難平,并超越殖民與被殖民的二元對立,化開百余年來郁結(jié)在心的“后殖民情結(jié)”。竊以為,唯如此中華民族才能不僅在經(jīng)濟上復興,同時也才能在精神、文化層面復興。
羅如春的大著研究西方后殖民的身份建構(gòu),對于中國來說,當是一面鏡子,從中我們能夠憶起自己屈辱和反抗的歷史,但更重要的是,還能看到在全球化的新格局中后殖民怨恨、后殖民復仇、后殖民抗爭在現(xiàn)今時代的不合時宜、自小氣象和自我捆綁。我們需要從全球化中獲得超脫、超越和升華!如今學界時興的關(guān)鍵詞“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本就包含著世界與城邦(國家)兩方面的內(nèi)容,由此而言,全球化時代的愛國主義不得不置于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之中。全球化在事實層面是必然,在理論上、態(tài)度上就是應當了!順帶說,時下的英國脫歐、形形色色的保護主義的喧鬧,以及恐怖主義活動的日益猖獗,并非意味著全球化就要終結(jié)了,那是全球化的波動、波折,是全球化的再調(diào)整。
剝削、壓迫,新的權(quán)力關(guān)系,新的邊緣群體和垃圾人口,如哈維、阿明和鮑曼所觀察的,因而全球化也就是全球資本主義,但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如果要求我們必須不繞圈子立即回答的話,我們可以非常馬克思地說,全球資本主義必然導致全球共產(chǎn)主義。作為一種理論,“后殖民全球化”是從后殖民角度理解全球化,它是對資本主義的一個繼續(xù)批判,但與全球化的本質(zhì)全然無關(guān):全球化是一種交往形式,即相互聯(lián)系,由于這種新的或者被增強的交往形式才引發(fā)交往內(nèi)容的變化。全球化無關(guān)乎全球化的內(nèi)容。可以有資本主義的全球化,但也可以有共產(chǎn)主義的全球化,或者其他任何主義或“裝置”的全球化。所謂“全球化”只是說讓所有原本獨立存在的個體、民族、文化、制度、信仰等等走進一個統(tǒng)一場,在此統(tǒng)一場中,在此相互存在中,它們變得相互依存起來,從而便不再依然故我,其自身都要發(fā)生或多或少的改變。資本主義不會長驅(qū)直入這個統(tǒng)一場,它必然會遇到堅如磐石的地方,后者會迫使前者在某種程度上放棄自身。羅伯森曾力推一個怪詞“球域化”(glocalization)來描述全球化過程,其潛臺詞就是全球化最終是要被地方化的,無論主動(作為一種營銷策略)或被動,結(jié)果都一樣。目前資本主義在全球化上基本是一枝獨秀,因為在它之外尚不存在能夠與之抗衡的已經(jīng)成熟的共產(chǎn)主義,也就是說迄今尚未發(fā)生共產(chǎn)主義的全球化,如果說有的話,那是蘇維埃,但它的全球共產(chǎn)主義宏大工程已然失敗,因而要戰(zhàn)勝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后殖民無疑是可依賴的一種主要的力量。但反過來說,如果后殖民只是盯著眼前的一隅之方、一族之民、一己之私,與殖民者一般見識,甚或睚眥必報,冤冤相報,他東“方”化你,你就西“方”化他,如查卡拉巴提的“省區(qū)化歐洲”(provincializing Europe),而不能夠放眼人類整體及未來,那將不過是用一種地方的資本主義去代替另一種資本主義而已,因為雖然歷史是否終結(jié)可以懸置,但后殖民并未想象出一種不同于資本主義或現(xiàn)代性的什么主義來,而且后殖民與它所反對的資本主義還享有共同的理論資源,即自由、平等、博愛—這些啟蒙價值都有其無可逃避的“辯證法”。就像中國歷史上的農(nóng)民起義,其結(jié)果無非改良、改朝換代而已,變不出什么新的思想和制度來,后殖民的抵抗也只能在資本主義體系之內(nèi)打轉(zhuǎn)轉(zhuǎn),不僅不會顛覆資本主義,反而會通過敲敲打打、修修補補,讓資本主義顯得更加萬壽無疆。不過,我們還不能說后殖民的抵抗毫無意義,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此乃一個亙古不變的定律,但它僅僅是一個起點,而全球化則可能昭示它的未來。我們不僅要從后殖民認知全球化,也必須從全球化角度體察后殖民,不文飾其狹隘局促之處。后殖民眼中的全球化不是全球化,精準言之,它只是全球化的一個維度,即現(xiàn)代性,其另一維度是后現(xiàn)代性,因為全球化內(nèi)在于現(xiàn)代性,如布羅代爾在“長時段”中所考察的,資本主義一開始就是越界的。
全球化的視角對西方后殖民知識分子可能顯得有些奢侈和邈遠,但于中國人來說,則就是我們當前亟須邁出的一步。中國必須告別后殖民,而后才能成為世界民族大家庭中堂堂正正的一員。這當然也是西方后殖民的愿景了,雖然比我們要稍微遷延一些。這是我們中國人小小的“文化自信”。但必須指出,這不是后殖民的“文化自信”,不是“原教旨主義國學”或“文化民族主義”的“文化自信”,而是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自信”,是敢于對話和廁身“星叢”的“文化自信”!
(《后殖民身份認同話語研究》,羅如春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