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鳳
文言文的學習是初中語文學習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不僅要求學生們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詞,還要能將文章的文言部分翻譯成白話文,進一步理解文章大意,并在文章講解完成以后,背誦文章中要求記憶的內容。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文言文的時候首先應當注意教學的方式方法,讓誦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把故事融入到文言文教學的過程當中,其次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編寫劇本的方式,將文章中的情景再現(xiàn),以達到促進學生們記憶文言文、學習文言文和活躍文言文教學課堂的效果。
一、強化誦讀,品味音韻
學生想要學好文言文,誦讀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學生們在誦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檢驗自己的識字效果,也能全面地理解文章大意,形成良好的語感。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在課前、課中以及課后充分調動學生誦讀的積極性,強化學生的誦讀能力,引導他們在誦讀的過程中品味古代文學的音韻。
比如,筆者在教學蘇教版初中語文文言文《三峽》這一課時,要求學生在課前朗讀課文,自行體悟文言文的語感,并將文言文課文中不認識的字詞進行標記,以待后續(xù)教學中進行著重記憶,為之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實際教學開始后,筆者先帶領學生認識這篇文言文中的“闕”“澗”“重巖疊嶂”等疑難字詞,引導學生逐漸理解這些字詞的含義。與此同時,也請學生講解了這篇文章的大致含義。在了解了這篇文章大意的基礎上,我要求學生多次誦讀文章,對文章中的經典詞句進行記憶。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等句子,學生在第一次朗讀的時候肯定會覺得比較拗口,但是在理解了基本意思后再進行多次誦讀,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詞句連在一起誦讀朗朗上口,十分具有美感。學生通過多次誦讀后,紛紛表示自己對這篇文言文更加熟悉了,而且對文章中許多之前不認識的字詞也都記憶得更加牢固,對文章大意的理解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通過大量的誦讀,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的文言文語感有了較大的進步,他們也能在誦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樂趣,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強化學生誦讀這一部分的學習,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品味文言文音韻的過程當中。
二、融入故事,整體感知
文言文晦澀拗口,學生學習起來不免會有疲累感,從而降低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如何有效改善這一現(xiàn)象是每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應當考慮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是教好語文學科的關鍵。教學時,教師可將一些相關的小故事融入到實際教學中,讓學生們結合故事大意對文言文教學內容有進一步的了解。
比如,筆者在教學蘇教版初中語文文言文《狼》這一課時,發(fā)現(xiàn)這篇文言文的語言比較難懂,如果直接教學的話,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筆者沒有直接為學生講解這篇文言文的大意,而是讓他們先自己閱讀一下這篇文章,從整體上感知文章的大意。在引入課文之前,筆者根據文言文中的內容,給學生講了一則關于“兩只狼和一個屠夫”的故事?!鞍頃r分,屠夫賣完了擔子里的肉,往家中走去,走著走著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身后跟著兩只狼。屠夫想盡辦法都沒有甩掉它們,他看到有個草垛,便借助它與狼對峙,一只狼假裝離開,誰知竟是從背后的草垛打洞要偷襲屠夫,被發(fā)現(xiàn)后死于屠夫的刀下?!睘閷W生們講了這個故事后,再引入這篇文言文的具體教學,學生們在了解大致故事的情況下再去學習這篇文言文,理解起來就容易了。
涉及一些故事性的文言文時,語文教師可以用白話文的方式引入,先讓學生們整體感知一下整篇文章,讓他們在了解了整篇故事的梗概后再投入到后續(xù)的逐句學習中,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以今度古,深度探究
如何進一步增強學生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呢?研究表明,人們容易對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產生興趣。因此,在實際的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對與生活實際有關聯(lián)的一些文言文進行聯(lián)想學習,可以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理解記憶,以今通古,深度探究文章大意,逐漸提升學生們的文言文學習水平。
比如,筆者在教學蘇教版初中語文文言文《刻舟求劍》這一課的相關內容時,先為學生們講解了《刻舟求劍》這一課的大致內容,再讓他們根據課文內容思考一下,如果自己在船上將物品掉入了水中,是否可以在到岸以后再下水去撈。學生們經過短暫的思考之后,得出結論:到岸以后再去撈之前落水的物品,這顯然是不可以的。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考慮文言文中描寫的一些情形,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文章的同時,進一步理解文意。再如,教學另一篇文言文《幼時記趣》,為學生們講解“夏蚊成雷”“以叢草為林”“見二蟲斗草間”等文章描寫的情形時,筆者讓學生們結合自己的幼兒時光來進行理解記憶。有的學生說自己小的時候有一年家里沒有裝蚊帳,夏天的時候成群的蚊子在腦門兒邊飛來飛去;也有的學生說自己與自己的小伙伴在草叢間斗蛐蛐的時光,十分快樂有趣。讓學生們先回憶自己幼時的趣事,再為大家講解這一課中的內容,學生們對一些細節(jié)的描寫就會探究得更加深入,對文章的內容也有了深層次的理解。
通過讓學生將自己生活實際中的一些小故事與古人的故事進行鏈接學習,不僅能夠提升他們學習文言文、研究文言文的興趣,還能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他們探究知識的興趣,取得以今通古的最終效果。
四、編寫劇本,展示個性
文言文教學中會涉及許多故事情節(jié)較多的文章。初中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完一篇文言文后,根據文章中的大致意思編寫帶有自己風格的劇本,并與自己小組內的成員分工合作,分別扮演劇本中的各種角色,在課堂中進行表演,展示出自己的個性,增強學生們自身對文章的理解。
比如,筆者在教學蘇教版初中語文文言文《晏子使楚》一課時,先為學生們逐字逐句地進行了文章的講解,講解完成后,讓學生自己熟悉文章。在此基礎上,讓六到八名學生組成一組,進行編劇、演員、道具等的分工,排演課本劇,在下一次課程開始時呈現(xiàn)在大家的面前。要求保證分別有一人扮演“晏子”“楚王”“罪犯”,兩到三人扮演“楚王左右”,其余同學擔任“臨時劇組”中的工作人員。正式表演開始后,各個小組的學生們將自己排練的內容直觀地呈現(xiàn)在大家的面前。有的小組采用的是白話文交流的方式,將劇本的語言寫成了當下比較流行的語言,整體氛圍輕松詼諧,不僅將文言文中所講述的晏子出使時遇到的情形生動地表現(xiàn)了出來,也將學生們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展現(xiàn)了出來。有的小組仍舊運用文章中原有的語言進行情景的再現(xiàn),整個表演的過程古香古色,十分耐人尋味。
讓學生根據文章內容編寫劇本并在課堂中表演出來這一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激發(fā)他們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性,活躍語文教學課堂的氣氛,還能促進學生進一步地理解文章中對一些人物的描寫以及文章背后含義的表達,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們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總而言之,教師應當一改以往教學記敘文的方式來進行文言文的教學,而是應當在教學過程中,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為目的,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強化學生們誦讀,讓他們結合白話文的故事來理解文言文中的大意。此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將文章中的情景以表演的形式再現(xiàn)出來,讓學生們在輕松詼諧的氛圍中,理解記憶文章大意。
作者簡介:江蘇省江陰市華西實驗學校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