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引弟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中心醫(yī)院,內(nèi)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癮疹驗案1則
王引弟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中心醫(yī)院,內(nèi)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柴胡桂枝干姜湯;癮疹;傷寒論
柴胡桂枝干姜湯見于《傷寒論》第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fā)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苯M方:柴胡半斤,桂枝三兩(去皮),干姜二兩,瓜蔞根四兩,黃芩三兩,牡蠣二兩(熬),甘草二兩(炙)。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全方和解散寒,生津斂陰,筆者應用本方加減治療癮疹,效果良好。現(xiàn)舉驗案1則如下。
患者,女,49歲,2016年2月21日初診。主訴:周身皮膚反復出現(xiàn)瘙癢性風團3年,復發(fā)2 d。患者3年前外出淋雨后面部、四肢、軀干皮膚出現(xiàn)淡紅色風團,瘙癢嚴重,就診于當?shù)蒯t(yī)院,給予口服藥物治療后癥狀消失(具體用藥不詳)。此后每于著涼及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后即出現(xiàn)上述癥狀,自服抗過敏藥物癥狀消失。患者2 d前飲酒后上述癥狀再次出現(xiàn),自服氯雷他定片癥狀未見明顯好轉(zhuǎn),經(jīng)人介紹就診于我處。刻診:面部、胸部及雙下肢皮膚可見淡紅色風團,瘙癢甚,伴有口干口苦,惡風多汗,食后腹脹,納可,寐欠安,大便溏薄,小便正常。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中醫(yī)診斷:癮疹。證屬膽熱脾寒,衛(wèi)表不固。予柴胡桂枝干姜湯加減。處方:柴胡24 g,桂枝10 g,干姜9 g,天花粉10 g,黃芩10 g,生牡蠣10 g,炙甘草6 g,防風10 g,5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二診自訴服藥后皮膚風團消失,無瘙癢,口干口苦及食后腹脹減輕,仍有惡風多汗,納可寐安,二便正常。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一診方加生黃芪20 g,繼服7劑。三診自訴口干口苦及食后腹脹消失,惡風多汗較前明顯減輕,服藥期間自食辛辣刺激食物風團未再發(fā),二診方繼服7劑。停藥半年后隨訪未復發(fā)。
按語:當代傷寒學者劉渡舟在其《傷寒論十四講》中指出,柴胡桂枝干姜湯“治膽熱脾寒,氣化不利,津液不滋所致腹脹、大便溏泄、小便不利、口渴、心煩或脅痛徹背、手指發(fā)麻、脈弦而緩、舌淡苔白等證”。本案患者少陽樞機不利,膽熱郁于上致口干口苦;太陰脾陽虛寒致食后腹脹、大便溏薄;膽熱脾寒、衛(wèi)表不固致皮膚瘙癢性風團、惡風多汗。故以柴胡桂枝干姜湯清解少陽,溫補脾陽,加防風、生黃芪祛風益氣固表。諸藥合用,直達病所,收效甚優(yōu)。
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