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
摘 要: 教師反饋語作為教師話語研究的一部分,在英語課堂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師話語的質(zhì)與量、話語運用的時機等直接關系到師生互動能否順利進行,也關系到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作者通過錄音和問卷,分析了教師反饋語在高職院校中的使用情況和存在問題,為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語言交際的能力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 教師反饋語 高職院校 語言交際
反饋語(feedback),即教師對學生言語表現(xiàn)做出的反應,是教師話語中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在語言教學中尤為重要。如果教師忽略反饋環(huán)節(jié),學生就會變得無所適從(McCarthy 2002)。反饋語能夠使學習者體驗到他們的輸出所產(chǎn)生的效果,并為他們進一步學習指明努力方向。教師反饋語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最簡單的分類是將反饋分為積極反饋和消極反饋的兩分法(Numan 1991;趙曉紅,1998)。積極反饋指教師通過話語對學生的表現(xiàn)做出的積極回應;消極反饋指教師通過話語對學習者語言輸出的否認,以及對學生錯誤的反應與評價,即糾錯性反饋(corrective feedback)。
本文以課堂師生互動分離的IRF(即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模式和連續(xù)的IRF模式為基礎,著重探討高職院校英語課堂中教師反饋語的使用情況和學生情感體驗。Sinclair和Coulthard認為回合(exchange)是師生課堂互動的基本單位,由三個話步(move)組成(即IRF),反饋話步標志著一個話輪的結束。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反饋話步還可能引發(fā)學生新的應答,學生新的應答還可能引發(fā)教師新的反饋,如此反復(即IR1F1/R2F2/R3F3…RnFn)。
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以武漢外語外事職業(yè)學院職教中心的八位英語教師為研究對象,各隨機聽取一節(jié)職業(yè)英語課并錄音;問卷調(diào)查對象為2015級各專業(yè)的學生代表共200名。采用自然調(diào)查的方法,以八節(jié)真實課堂為研究語料,分析教師反饋語存在的問題。為彌補樣本量小的缺憾,并探究學生對教師反饋語的偏好和情感體驗,本研究以200學生問卷作為補充。
二、結果與討論
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I-R-F(誘發(fā)、回答、反饋)三話步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從課堂觀察和問卷結果來看,各位教師使用的反饋類型各異,可喜的是,總體來說,積極反饋多于消極反饋,積極反饋能讓學習者知道自己成功地完成了任務,有利于增強學習動機。但在實際英語課堂中,教師反饋顯然還未完全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存在不少問題。
1.教師反饋簡單機械,缺乏技巧。
從課堂實錄可見,教師反饋語缺乏靈活性和多樣性,多為重復和簡單表揚,這兩種形式的反饋語并不利于學生的語言學習。教師的反饋語簡單,學生不能從中得到更多語言輸入和信息,話輪在教師的重復和簡單積極反饋后終止,沒有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語言輸入和輸出機會。在問卷中,學生反映教師反饋語多為簡單贊揚如“good”,“very good”,“excellent”,這樣籠統(tǒng)機械的反饋語并不能產(chǎn)生很好的效果,不能滿足學生對詳細反饋的渴望,學生更希望得到老師肯定的理由和進一步的講解。
2.師生互動不足,欠缺連續(xù)性話輪。
賀俊發(fā)現(xiàn),元語言反饋、提示、誘導、請求澄清這4種反饋方式能讓傳統(tǒng)的IRF課堂會話模式進一步延伸為IR1F1/R2F2/R3F3…RnFn的連續(xù)性話輪(賀俊,2013)。然而,根據(jù)本研究的統(tǒng)計,教師和學生針對一話題的多輪話語探討非常少,話語基本都是機械式的一問一答,缺乏深入交流。這樣的死板交流,限制了學生思維發(fā)展和自由想象的空間,不利于學生交際能力和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教師并未利用反饋語誘發(fā)學生繼續(xù)輸出目標語,話語通常在教師反饋語后終止,致使師生互動薄弱。
3.教師反饋應增強人文關懷;提升學生情感體驗“幸福指數(shù)”。
人本主義教學法強調(diào)要關注學習者內(nèi)心、學生情感及學生體驗。然而調(diào)查顯示,本院教師在反饋過程中對學生的情感支持有待提高,例如當學生無法回答老師提問時,老師以“ok,sit down,please,the next one.”直接讓別的學生代替回答問題,這對無法回答出題目的學生而言是一種打擊。此時,教師的引導,幫助學生找到答案,或者用溫暖的笑容和語言安慰鼓勵學生顯得尤為重要;更有甚者,教師在學生回答錯誤時,直接以“No,its wrong.”回應,這嚴重地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并傷害學生的“自尊”,教師應有意識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在問卷中,有45.6%的學生認為英語老師對自己的英語學習的積極作用很強,可見老師應該努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盡力減少甚至消除學生的負面情感體驗。學生反映他們比較喜歡的幾種教師反饋形式為:老師幫助學生逐步完善回答;老師對于學生不太懂的地方加以解釋和說明,對學生的回答做出中肯的評價。
三、結論與啟示
針對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的問題,研究者試圖提出一些建議與對策:首先,教師應閱讀相關文獻來提高對反饋的認識,增強反饋技巧,具體地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其次,教師應不斷學習以增強自己的語言交際能力,提高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的意識,多提開放性、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善于引導學生多說,使師生對話增強真實性與交際性。再次,教師反饋時應增強人文關懷,關注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體驗。尤其在對待學生錯誤時,教師很有必要從學生的角度感知該如何糾錯,并在言語上委婉些,顧全學生面子,使反饋更加恰當有效。最后,除口頭語言反饋外,教師還可適當?shù)剡\用眼神、手勢、微笑、拍肩等非言語性反饋,有時能達到意外的好效果??傊處煼答佌Z應作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實際教學中發(fā)揮其應有的糾錯、互動、情感功能,使師生從中受益。
參考文獻:
[1]McCarthy,M.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New York:Prentice Hall,1991.
[3]程曉堂.英語教師課堂話語分析[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4]賀俊.高中英語課堂互動中的教師反饋語分析[J].教學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