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承鳳
《孫子》的謀略智慧在建軍偉業(yè)中的經(jīng)典運用
趙承鳳
回顧中國人民解放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光輝歷史,我們不僅能夠清楚地看到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在淬煉紅色基因中不斷成長壯大、在薪火傳承中永葆蓬勃生機的輝煌之路,也能夠看到人民軍隊從中華民族的武經(jīng)寶典《孫子兵法》中汲取治軍、強軍、克敵制勝的兵學智慧,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以弱勝強、以劣勝優(yōu)的光輝戰(zhàn)例,譜寫了波瀾壯闊的戰(zhàn)爭史詩。一、上兵伐謀,戰(zhàn)略制勝;戰(zhàn)略指導的神妙是我軍決戰(zhàn)決勝的關鍵。二、上下同欲,唯民是保;軍民團結、與眾相得是我軍勝利之本。三、令文齊武,法令孰行。軍規(guī)如鐵、執(zhí)紀如鋼是我軍克敵制勝的法寶。四、諸劌之勇,死且不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戰(zhàn)勝強敵的精神利刃。五、上智用間,必成大功;五間俱起、先知敵情是克敵制勝的密碼。六、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yǎng)之。取敵之利、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是勝敵益強的重要保障。七、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以眾擊寡、以鎰稱銖、集中兵力打殲滅戰(zhàn)是以弱勝強的訣竅。
孫子兵法 謀略智慧 建軍偉業(yè) 經(jīng)典運用
歷史是一面映照現(xiàn)實的鏡子,也是一把開啟未來的鑰匙。人民軍隊90年的崢嶸歲月,是一部從艱難困苦邁向勝利榮光的教科書,是一首把強軍偉業(yè)不斷推向前進的進行曲,更是一曲用熱血和生命譜寫對黨和人民忠誠的壯歌?;仡欀袊嗣窠夥跑姀臒o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光輝歷史,我們不僅能夠清楚地看到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在淬煉紅色基因中不斷成長壯大,在薪火傳承中永葆蓬勃生機的輝煌之路,也能夠看到人民軍隊從中華民族的武經(jīng)寶典《孫子兵法》中汲取治軍、強軍、克敵制勝的兵學智慧,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以弱勝強、以劣勝優(yōu)的光輝戰(zhàn)例,譜寫了波瀾壯闊的戰(zhàn)爭史詩。
在此,本文就以《〈孫子〉的謀略智慧在建軍偉業(yè)中的經(jīng)典運用》為題講幾點認識。
兵圣孫武是中國古代戰(zhàn)略家鼻祖,兵學圣典《孫子兵法》是戰(zhàn)略學的圭臬,其“上兵伐謀”的經(jīng)典名言,影響了古今中外兩千余年的軍事史、戰(zhàn)爭史,也深植于我軍90年的宏偉征程中。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我軍之所以能征善戰(zhàn)、能打勝仗,關鍵在于黨中央、毛澤東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在戰(zhàn)略運籌、戰(zhàn)略謀劃、戰(zhàn)略決策、戰(zhàn)略指導上的高明。戰(zhàn)爭的勝利,首先是戰(zhàn)略上的勝利。戰(zhàn)略是一種智慧,是一種高度。戰(zhàn)略就其本義而言,就是毛澤東所講的指導戰(zhàn)爭全局的方略。沒有正確的戰(zhàn)略指導,就沒有戰(zhàn)役戰(zhàn)術的勝利。縱觀我軍戰(zhàn)爭史,我們在很多方面不占優(yōu)勢,卻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的戰(zhàn)爭,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戰(zhàn)略的高明。紅軍時期,我軍長征二萬五千里到達延安,創(chuàng)建陜甘寧邊區(qū)革命根據(jù)地,是大戰(zhàn)略;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黨力促“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實行國共聯(lián)合抗日,我軍改編成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后,開辟敵后抗日根據(jù)地,采取游擊戰(zhàn)、地道戰(zhàn)、麻雀戰(zhàn),神出鬼沒打擊敵人,使日寇陷于我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中,是大戰(zhàn)略;全國解放戰(zhàn)爭的第二年,也就是1947年,8月,黨中央、毛澤東決定由劉鄧率十二萬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在敵人的心臟腹地插上了一把鋼刃,揭開了我軍由戰(zhàn)略防御轉(zhuǎn)向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是大戰(zhàn)略;遼沈戰(zhàn)役中,毛澤東連續(xù)發(fā)了20多封電報,使東北野戰(zhàn)軍“集中力量打錦州,形成關門打狗之勢”,是大戰(zhàn)略。后來一名被俘的國民黨高級將領說:錦州戰(zhàn)役“這一著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來的”。
陳毅在1947年底總結華東作戰(zhàn)情況時說:“我們的戰(zhàn)術比不上人家的,如操場動作、內(nèi)務管理、戰(zhàn)斗動作等。我們愈往下比愈差,但愈往上比則愈強。如旅以上戰(zhàn)役組織比人家強,縱隊更強,野戰(zhàn)司令部又更強,到統(tǒng)帥部的戰(zhàn)略指導更不知比他高明多少倍。”他還說,“一年來自衛(wèi)戰(zhàn)爭的勝利,雖然我們打勝仗靠同志們不怕犧牲流血的精神和大炮機槍,但主要是統(tǒng)帥部、陜北總部、毛主席的戰(zhàn)略指導。”由此可見,戰(zhàn)略指導、謀略制勝十分重要。戰(zhàn)略決定成敗,抓住戰(zhàn)略樞紐去部署戰(zhàn)役,抓住戰(zhàn)役樞紐去部署戰(zhàn)斗,猶如“轉(zhuǎn)圓石于千仞之山”,一掃千里,勢不可擋,豈有不勝之理。
《孫子兵法》中兩次講到“上下同欲”,在《始計第一》中說:“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在《謀攻第三》“知勝有五”中,又把“上下同欲者勝”作為第三條提了出來。在《作戰(zhàn)第二》中指出:“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痹凇兜匦蔚谑分袆t進一步指出:“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國之寶也。”毛澤東在1944年9月8日發(fā)表的《為人民服務》一文中說:“我們的共產(chǎn)黨和共產(chǎn)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泵珴蓶|這段精辟論述,指明了我軍的宗旨和性質(zhì),這與孫子講的“上下同欲”“唯民是?!笔且恢碌?。姜太公在《六韜》中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蔽臆娛侨柿x之師,是人民子弟兵,所以深得人心和群眾擁護。三年解放戰(zhàn)爭就是鮮明的例證。1945年抗戰(zhàn)結束后,蔣介石擁有的裝備精良的正規(guī)軍達到空前規(guī)模的430多萬。此時,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即使算上剛在東北發(fā)展的幾萬人,總計也不過127萬。其中不少部隊屬于民兵性質(zhì),武器依舊是大刀長矛。即使屬于正規(guī)軍的主力部隊,也是輕武器十分簡陋,重武器嚴重匱乏。然而,僅僅三年時間,形勢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軍隊以摧枯拉朽之勢奪取三大戰(zhàn)役勝利,將鮮紅的旗幟插遍神州大地,讓古老的中國由此掀開新的篇章。
在那波瀾壯闊、席卷云天的戰(zhàn)場背后,到底是什么在左右著戰(zhàn)爭結局?這就是“勝利之本,在乎民心,上下同欲,其利斷金”。講三個典型事例:一個是1947年,人民軍隊的攻擊目標對準了山西運城,8縱隊和2縱隊在長達半年的時間里不斷發(fā)起強攻和打援,而運城周邊的百姓負責運送糧食、轉(zhuǎn)運傷員。當聽說攻城部隊需要木料時,家家戶戶都把門板卸下來送上戰(zhàn)場。戰(zhàn)后統(tǒng)計,百姓前后送來的門板竟有17萬塊!門板沒有了,還叫家嗎?但是,百姓心甘情愿!再一個是1948年10月,東北野戰(zhàn)軍10縱在黑山一線阻擊廖耀湘兵團,3天之內(nèi)戰(zhàn)場周圍的百姓不分男女老幼往返陣地900多次,送上去的干糧達20000多斤。戰(zhàn)后統(tǒng)計,僅下灣村犧牲的百姓就有400多人,他們和那些犧牲在陣地上的解放軍官兵葬在了一起。還有一個是淮海戰(zhàn)役期間,中共中央華東局、中原局和晉冀魯豫分局全力組織支前工作。浩浩蕩蕩的支前大軍,日夜活躍在戰(zhàn)場上。支前民工(包括隨軍民工、二線轉(zhuǎn)運民工和后方臨時民工)共543萬人,用擔架20.6萬副、大小車輛88.1萬輛、挑子30.5萬副、牲畜76.7萬頭、船只8539艘、汽車257輛、由后方向前線運送彈藥1460萬斤、籌運糧食9.6億斤,由前方向后方轉(zhuǎn)運傷員11萬余名,有力地滿足了大規(guī)模作戰(zhàn)的需要?;春?zhàn)役歷時66天,殲滅和爭取起義、投誠國民黨軍5個兵團部、22個軍部、56個師,共55.5萬余人。我軍參戰(zhàn)總兵力由華東野戰(zhàn)軍轄15個步兵縱隊和一個特種兵縱隊36萬人,中原野戰(zhàn)軍轄7個步兵縱隊15萬人,再加上部分地方部隊,總共不到60萬人,而支前民工卻達到543萬人,平均10個民工保障一個戰(zhàn)士。陳毅元帥曾經(jīng)動情地說: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是山東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以上生動事例充分說明:“兵民是勝利之兵”“戰(zhàn)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軍隊須和民眾打成一片,使軍隊在群眾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軍隊,這個軍隊便無敵于天下”。我軍90年的光輝歷程,充分證明毛澤東這一系列論斷的正確性。
孫子在“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以此估計比較探索戰(zhàn)爭勝負的“七計”中,把“法令孰行”“賞罰孰明”作為第四條和第七條,可見法紀對軍隊作戰(zhàn)制勝是至關重要的。孫子在《行軍第九》中還提出:“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孫子既提倡要“視卒如嬰兒”“視卒如愛子”,又堅決反對溺愛士兵、姑息部下,指出:“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睂O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在吳宮教戰(zhàn)中“法行二嬪,威振三軍”,立起了守法如鐵、執(zhí)紀如鋼的威名,唐代詩人李曇曾寫詩贊曰:“治國無難似理兵,兵家法令貴遵行。行刑不避君王寵,一笑刀隨八陣成?!?/p>
“刑起于兵,師出以律”“令之以文,齊之以武”,這一古老治軍思想對我軍有著深刻的影響。人民軍隊自建軍之日起,就嚴明法紀,建章立制。早在1928年春工農(nóng)紅軍在井岡山的時候,毛澤東就規(guī)定了三項紀律:第一,行動聽指揮;第二,不拿工人農(nóng)民一點東西;第三,打土豪要歸公。1928年夏提出了六項注意:一、上門板;二、捆鋪草;三、說話和氣;四、買賣公平;五、借東西要還;六、損壞東西要賠償。1929年以后,毛澤東又將三大紀律中“不拿工人農(nóng)民一點東西”改為“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打土豪要歸公”改為“籌款要歸公”,后來又改為“一切繳獲要歸公”。對于六項注意增加了“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虜腰包”兩項內(nèi)容,從而成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1947年10月10日,毛澤東又親自起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于重新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強調(diào):軍隊向前進,生產(chǎn)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
軍無法不立,法無嚴不威。90年軍史雄辯而生動地證明:一支戰(zhàn)無不勝的軍隊必然軍令如山、執(zhí)紀如鋼。長征中,賀子珍的弟弟賀敏仁在團里當司號員,因違犯命令到一座喇嘛廟撿了近百個銅板,被師里公決槍斃;抗戰(zhàn)時期,紅軍功臣將領黃克功,逼婚未遂殺人被處極刑;解放戰(zhàn)爭中,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司令部警衛(wèi)團副連長趙桂良從無人的店鋪里拿了一匹花布和一捆粉條,盡管此人是個戰(zhàn)斗英雄,還是個勞動模范,為嚴肅軍紀,劉鄧首長決定當日下午召開公判大會,槍斃趙桂良?!谘晷蕊L的戰(zhàn)爭年代,我軍就是這樣以鐵的紀律匯聚了力量,凝聚了人心,贏得了勝利。歷史昭昭,90年軍史雄辯而生動地證明:軍規(guī)如鐵、執(zhí)紀如鋼、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始終是我軍不變的鐵律,是我軍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的法寶。
《孫子兵法》中講到“諸劌之勇”這個典故?!爸T”是指專諸,專諸是中國古代“四大刺客”之一。春秋末期吳國的公子光(即后來的吳王闔閭)欲殺吳王僚而自立,伍子胥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吳內(nèi)部空虛,與專諸密謀,以宴請吳王僚為名,藏匕首于魚腹之中進獻,專諸以視死如歸的氣魄和撼動山河的壯舉當場刺殺了吳王僚,但也被其侍衛(wèi)所殺,史稱“專諸刺王僚”?!皠ァ敝傅氖遣軇?,春秋時魯國大夫。魯莊公十年,齊攻魯,曹劌隨從指揮,在長勺打敗齊師,歷史上著名的曹劌論戰(zhàn)、一鼓作氣之典就出于此。孫子在《九地第十一》中引用此典是為了說明“吾士無余財,非惡貨也;無余命,非惡壽也。令發(fā)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臥者涕交頤,投之無所往者,諸、劌之勇也”“死且不北,死則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至死無所之”。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我軍士卒沒有多余的錢財,不是他們厭惡財務;我軍士卒沒有第二條生命,不是他們厭惡長壽。當作戰(zhàn)命令頒布之日,坐著的士卒淚濕衣襟,躺著的士卒淚流滿面,但當他們在無所往的危險境地時,就會像專諸、曹劌那樣勇敢無畏,拼死而不敗退。因此,這種軍隊無須修整,都懂得戒備;不待鼓勵,都愿意出力;不待約束,都能親密協(xié)力;不待申令,都會遵守紀律。士兵即使戰(zhàn)死,也不會退卻。
《孫子兵法》中講的這種諸劌之勇、死且不北的精神,在人民軍隊身上凝結升華成了紅軍時期形成的奮不顧身血戰(zhàn)湘江的精神;在抗日戰(zhàn)爭中形成了“同仇敵愾、共赴國難,視死如歸、寧死不屈,不畏強暴、血戰(zhàn)到底,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偉大抗戰(zhàn)精神;在解放戰(zhàn)爭中形成了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精神;在20世紀50年代初形成了毛澤東贊成倡導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這種精神,點燃了我軍官兵無窮無盡的戰(zhàn)斗激情,激勵著我軍官兵赴湯蹈火、舍生忘死、奮不顧身的英雄主義氣概,塑造了敢于壓倒一切敵人、敢于征服一切困難的精神?!耙徊慌驴啵慌滤馈钡臓奚瞰I精神,是一把戰(zhàn)勝強敵的精神利刃,也是我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寶貴精神財富。在固本開新,重塑鋼鐵長城,聚焦打仗,鍛造勝戰(zhàn)之師,向著世界一流軍隊邁進的新征程中,我們要時刻牢記并踐行習近平主席“為了共產(chǎn)主義理想,我們應該能夠豁得出去;黨和人民需要我們獻身的時候,我們都要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重要指示,使我軍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所向披靡,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這里,講一個毛澤東與柳亞子頤和園談古論今詢妙計的故事。1949年5月1日下午,毛澤東約柳亞子同游頤和園。柳亞子說:“主席啊,今天勝利了,這是我們盼望已久的了!但是,我們沒有想到勝利得會這么快,人民解放軍很快渡江成功,并且占領了南京,我們不知道毛主席用的是什么妙計?”毛澤東哈哈大笑,他對柳亞子說:“我哪里有什么妙計!如果說有妙計,就是知己知彼,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還有,就是先生所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計么!”毛澤東說的最大的妙計,我在上下同欲、唯民是保、軍民團結、與眾相得是勝利之本中已經(jīng)講了。下面,我側重講一下知彼知己這一條。
知彼知己特別注重先知敵情,這是《孫子兵法》中突出強調(diào)的問題?!队瞄g第十三》曰:“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于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驗于度,必取于人,知敵之情者也?!蹦敲矗鯓又獢持槟??孫子在兵法中除詳細講述偵察相敵32法外,還在《用間篇》中闡釋了用間的意義及作用、用間的種類及性質(zhì)、用間察敵的方法和獎賞,并講了用間的歷史典故,以此說明“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
用間、反間,多渠道、多方位、多手段、多方法掌握敵情,是我黨我軍的拿手戲和傳家寶。我軍以用間、反間為核心的軍事情報工作是由周恩來親自領導和組織的。早在1927年5月,周恩來任中央軍事部長時就倡議成立了特務工作處;1928年11月11日,中央常委會又專門成立了由周恩來主持的中央特務委員會;1931年中革軍委總參謀部下設情報科,后改為二局,由曾希圣任局長;1941年9月成立中央情報部作為中央和軍委的統(tǒng)一情報機關,由葉劍英、李克農(nóng)參與領導工作。早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我軍從事情報工作的同志就破譯了國民黨軍隊的密碼,為配合反“圍剿”作戰(zhàn)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長征途中,我們總是能從敵人圍追堵截的縫隙穿插而過,沒有遭到一次埋伏,也是我們及時掌握了敵人兵力部署情況的結果。軍委二局在破譯敵人密電方面干得非常出色,居功至偉。毛澤東高度評價和贊揚軍委二局說:“沒有二局,紅軍長征是不可想象的;有了二局,我們就像打著燈籠走夜路?!痹谖臆娪瞄g、反間諜報工作中,周恩來采取選派干練人員打進敵方重要部門獲取核心秘密和設法將敵方重要部門人員爭取過來為我提供重要情報的方法,堅持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的方針,收到了奇效。如在我黨情報戰(zhàn)線上號稱“后三杰”之一的熊向暉,畢業(yè)于清華大學中文系,在周恩來的派遣下到胡宗南身邊工作,擔任胡宗南的機要秘書、侍從副官,在胡宗南身邊工作了12年,備受胡宗南信任。1947年3月,蔣介石、胡宗南進犯延安的作戰(zhàn)計劃被熊向暉獲得,他立即上報周恩來。當時,胡宗南進犯延安的有23萬人馬,而我軍在延安的主力只有2萬多人,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黨中央審時度勢,做出了主動撤離延安轉(zhuǎn)戰(zhàn)陜北的決定。及時準確的情報保衛(wèi)了中央的安全。毛澤東說:“凡是胡宗南的一舉一動都在我們掌握之中,這是情報工作最成功最模范的?!本瓦B蔣介石在一次檢討報告中也感嘆:“我仔細研究,他們對我們的情況何以調(diào)查得如此清楚,固然有許多地方是我們自己泄露機密,而主要是共軍的情報工作做得徹底。”
1948年10月,遼沈戰(zhàn)役即將結束,蔣介石為了挽救東北敗局,從沈陽飛抵北平,與傅作義密謀,企圖趁我軍主力均在外線作戰(zhàn)之機,偷襲我黨中央所在地西柏坡。這份情報被我派駐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部核心情報人劉光國獲得,并通過負責人甘陵上報中央。周恩來獲取情報后,連夜向毛澤東匯報情況,并馬上調(diào)兵阻擊敵人。但是西柏坡只有一個警衛(wèi)團駐守,主力都在外線作戰(zhàn),我軍都是步兵,而來犯的敵人大部分是騎兵,即使我軍日夜兼程也無法到達指定位置。緊急關頭毛澤東親自撰寫了三篇廣播稿,通過新華廣播電臺反復播發(fā)、揭露敵軍偷襲陰謀。在廣播中,毛澤東巧妙利用情報,將偷襲部隊行軍路線、兵力多少說得一清二楚,并且明確告訴傅作義的偷襲部隊:你們來犯,解放區(qū)的人民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管叫你們有來無回。消息播出后,蔣介石、傅作義得知偷襲計劃已經(jīng)敗露,不敢貿(mào)然前進,于是將偷襲部隊撤回,由此留下了“毛澤東巧設空城計,嚇退蔣、傅數(shù)萬兵”的佳話,創(chuàng)造了戰(zhàn)爭史上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光輝戰(zhàn)例。
孫子在《作戰(zhàn)第二》中曰:“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nèi)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比绱司薮蟮膽?zhàn)爭消耗,怎樣才能解決呢?孫子指出了三條途徑:一是“取用于國,因糧于敵,故軍食可足也”;二是“取敵之利者,貨也。故車戰(zhàn)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三是“卒善而養(yǎng)之”,就是優(yōu)待俘虜,使其為我所用,這樣才能“勝敵而益強”。
我軍初創(chuàng)時期,就深知“車雜而乘”“卒善而養(yǎng)”的重要性,把優(yōu)待俘虜、分化瓦解敵軍、動員敵軍投誠作為重要原則,嚴格規(guī)定不準打罵俘虜,不準搜俘虜腰包。對俘虜中的傷員病號,幫助醫(yī)治,愿意留下的歡迎加入紅軍隊伍,不愿留下的發(fā)給路費回家。我軍這一優(yōu)待俘虜政策收到了極大的效果,戰(zhàn)場上敵人紛紛舉槍投降,有的俘虜被釋放回去后還動員說服老鄉(xiāng)、朋友攜槍來投。有的甚至整團、整旅、整師、整軍地舉行戰(zhàn)場起義。僅以解放戰(zhàn)爭為例,4年時間,我軍消滅國民黨軍807萬人,其中生俘459萬余人,敵軍投誠63萬余人,起義和接受我軍改編113萬余人,斃傷171萬余人。生俘、投誠、起義和接受改編共計634萬人,占殲敵總數(shù)的78.56%,而我軍的武器裝備、彈藥和人員補充主要來自前線,來自繳獲,用毛澤東的話說就是“即俘即補,即補即戰(zhàn)”。中原野戰(zhàn)軍在淮海戰(zhàn)役展開時,只有15萬人,而到渡江戰(zhàn)役時就已達到28萬人,增加的13萬人主要是經(jīng)教育轉(zhuǎn)化的俘虜,即“解放戰(zhàn)士”補充的。
集中優(yōu)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這是毛澤東一貫的用兵方略?;春?zhàn)役我軍以60萬消滅國民黨80萬大軍,創(chuàng)造了世界戰(zhàn)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跡,就是集中優(yōu)勢兵力先圍殲黃百韜第七兵團10萬余人,接著又集中中原野戰(zhàn)軍全部和華東野戰(zhàn)軍第三縱隊、第七縱隊、第十三縱隊和特種兵縱隊攻殲黃維第十二兵團10萬余人,生俘兵團司令黃維。之后,在充分休整補充的基礎上,以中原野戰(zhàn)軍為總預備隊、以華野組成三個突擊團,同時對杜聿明集團發(fā)起猛烈攻擊,僅用四天時間就俘虜杜聿明,全殲其第二、第十三兩個兵團30余萬人,取得了淮海戰(zhàn)役決戰(zhàn)的勝利。
集中兵力殲敵的思想,最早出自《孫子兵法》。孫子在《謀攻第三》中說:“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痹凇短搶嵉诹分杏诌M一步指出,“我專而敵分”“我眾而敵寡”“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反復強調(diào)要“以眾擊寡”“以鎰稱銖”“以碫投卵”“以實擊虛”,這樣才能如決積水與千仞之溪,形成排山倒海之勢。由此可見,毛澤東把集中優(yōu)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作為十大軍事原則之一,是深受《孫子兵法》這一用兵之法影響的。
《孫子兵法》在建軍偉業(yè)中的運用,遠不止上述這七點,還有如“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戰(zhàn)后修功”“打一仗進一步”;“將能而君不御”,注重發(fā)揮各級指戰(zhàn)員的積極性等,就不再詳細說了。
Classical Application of the Stratagem Wisdom in The Art of War to the Great Cause of Army Building
Zhao Chengfeng
Looking back on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featured in growing out of nothing, developing from small to large, expanding from poor to strong, and continuous achieving victories, we not only can see the splendid road of the PLA constantly growing up and continuously maintaining vigorous in the red gene an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but also can see that the PLA has absorbed wisdom fromThe Art of War, which is a classical military strategy work, to direct and strengthen the troops. The glorious warfare cases featured in beating the powerful force with a weak force of the PLA have created a magnificent ware epic. First, the highest form of generalship is to balk the enemy's plans and victories should be won by strategies. Ingenious strategic direction is the key to the victories of the PLA. Second, he will win whose army is animated by the same spirit throughout all its ranks. The general’s thought should be to protect his country.Unity of the army and the people as well as mutual gain between the leaders and the ordinary people make up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LA to achievement victories. Third, soldiers must be treated in the first instance with humanity, but kept under control by means of iron discipline. On which side is discipline most rigorously enforced? Military discipline is as hard as iron and military discipline implementation is as firm as steel. That is the main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PLA to gain mastery over the enemy. Fourth, being thrown into a situation where there is no escape, the army will display the immortal courage of brave warriors undaunted in the face of death. Fearing neither hardship nor death is the powerful weapon to overcome the powerful enemy. Fifth, using the most intelligent people as spies can achieve great results. Using five sorts of spies and knowing the enemy’s information beforehand is the key to overcome the enemy. Sixth, the captured chariots should be mingled and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ours. The captured soldiers should be kindly treated and kept. Capturing the enemy’s advantage and supporting warfare with warfare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overcome the enemy. Seventh, it is the rule in war, if our forces are ten to the enemy’s one, to surround him; if five to one, to attack him. Using many to strike few, a victorious army opposed to a routed one, and concentrating the army force for a war of annihilation is the success secret of overcoming the powerful army with the weak army.
The Art of War; Stratagem Wisdom; Great Cause of Army Building; Classical Application
B22
A
2095-9176(2017)05-0009-07
2017-07-24
趙承鳳,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高級顧問、山東國際孫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主任,少將。
(責任編輯:仝晰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