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魯杰
《孫子》治將思想及當代啟迪
趙魯杰
建設世界一流的強大軍隊,需要一大批高素質、會帶兵、能打仗的高級將領。一部《孫子兵法》,既是用兵大法,也是治軍治將的大法,孫子把“將”看作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五事”中的第四大因素、“七計”中的第二大因素,明確了將帥在建軍治軍、指揮作戰(zhàn)、國家安全中的重大作用,提出了培養(yǎng)、選拔、任用將帥的一系列標準,強調將帥要德才兼?zhèn)洹⒅怯码p全,具有高超的能力素質,是“智將”“賢將”“知兵之將”,充分反映了孫子培養(yǎng)、選拔、任用將帥的遠見卓識,形成了獨特的孫子“將帥論”,開我國軍事學術史上將帥學的先聲,對當代治將治軍具有重要的借鑒啟迪意義。
將帥國之輔 德才將之根 強軍先強將
將帥是軍隊管理和指揮的直接實施者,是實施戰(zhàn)爭行動的核心力量。將帥的品德才智和文韜武略、能力素質優(yōu)劣高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建軍治軍成敗、戰(zhàn)爭勝負和國家安危。因此,孫子高度重視將帥的地位與作用,把將帥問題提到戰(zhàn)略高度來認識,提出了“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①《孫子·作戰(zhàn)篇》等名言。后世論兵論將,多繼承發(fā)展了孫子這一思想:“得賢將者,兵強國昌,不得賢將者,兵弱國亡”。②《六韜·龍韜·奇兵第二十七》)“社稷安危,一在將軍”。③《六韜·龍韜·立將第二十一》)“用兵之要,在先擇于將臣”。④《歐陽修全集·內制集》
將帥要負責養(yǎng)兵、帶兵、練兵、用兵,“兵之所恃者將”⑤《明經(jīng)世文編》卷三十二,《于忠肅公文集·建置五團營疏》。將帥治軍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軍隊強弱。威武之師必須有威武之將,一流軍隊要有一流將帥。
一支強大的軍隊,往往都擁有一個戰(zhàn)將集體。春秋“五霸”,戰(zhàn)國“七雄”,都是戰(zhàn)將云集。秦軍掃六合而得天下,兵威之猛,世所罕見。秦王政統(tǒng)一中原,麾下有智勇雙全的大將軍王翦、蒙恬、尉繚。嚴酷的訓練和優(yōu)秀的將領有機結合,造就了西漢軍隊強大的戰(zhàn)斗力,衛(wèi)青、霍去病、李廣、趙充國、一連串威震天下的名字,無不讓中國人自豪。戰(zhàn)國時期,吳起在魏國27年,嚴于治軍,愛護部卒,身先士卒,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訓練有素、戰(zhàn)斗力很強的軍隊。相反,歷史上也有不少戰(zhàn)功卓著的軍隊最后因將領腐敗被搞垮的。一些王朝,統(tǒng)治者昏庸無能,治國治軍無方,軍隊內部出現(xiàn)特權階層,高級將領享有特權,由此滋生腐敗,生活奢靡、聚斂財貨、兼并土地、欺壓士兵成為軍中風氣,導致軍隊失去戰(zhàn)斗力,甚至造成部隊失控。要強軍必須強將,強軍興軍,關鍵在于得人才、得良將。
將帥作為戰(zhàn)爭決策的主要執(zhí)行者,其智謀、經(jīng)驗、意志等能力素質如何,直接影響著戰(zhàn)爭勝負。打仗的部隊需要能打勝仗的將帥?!秾O子兵法·地形篇》中講兵有六敗,其中“弛”“崩”“亂”“北”四種,都是因將帥治軍無方,懦弱無能,統(tǒng)軍無力,對敵情判斷失誤,最后導致的失敗。吳起也認為,即使擁有龐大的軍隊,但如果沒有良將的統(tǒng)率指揮,“譬猶伏雞搏貍,乳犬之犯虎”①《吳子·圖國》,注定要敗。吳王闔閭在吳楚戰(zhàn)爭中預見性地指出:“楚軍多寵,政令不一,帥賤而不整,無大威命,楚可敗?!雹凇妒患易O子》張預注果然,大敗楚軍。戰(zhàn)國時,選將用人的失誤,是導致趙國長平之戰(zhàn)失利的主要因素。趙括雖自幼熟讀兵書,但并無多少真實本領,徒有虛名,而且盛氣凌人,剛愎自用,貪得無厭。這樣一個人卻在最關鍵的時刻被趙王放到最重要的戰(zhàn)位,最終兵敗長平,斷送了趙國前程。公元822年,唐穆宗時魏博節(jié)度使田布,率魏博軍討伐王廷湊。由于田布無力駕馭魏博軍,數(shù)萬大軍騎著毛驢在軍營亂竄,他也管不了。其部屬史憲誠等拒不聽命,致使士兵們不戰(zhàn)而潰。最后,軟弱無能的田布用刀子刺心自盡,年僅38歲。
舉賢上功,將為國輔。將帥是國家的棟梁,國家的強盛依賴優(yōu)秀的將帥輔佐。軍隊的強弱,戰(zhàn)爭的勝敗,都事關國家安危,其中將帥的作用極為重要。吳起認為,良將是“得之國強,去之國亡”③《吳子·論將》的?!段究澴印氛f:“是興亡安危,在于袍端,奈何無重將也?!雹堋段究潯の淞x第八》《六韜》強調:“……命在于將。將者,國之輔,先王之所重,故置將不可不察也。”⑤《六韜·龍韜·論將第十九》《三略》認為:“夫將者,國之命也。將能制勝,則國家安定?!雹蕖度浴ど下浴窊?jù)《史記》和《呂氏春秋》載,“當是時,吳以伍子胥、孫武之謀,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⑦《史記·伍子胥》“令行中國”⑧《呂氏春秋·簡選》,成為王霸之國。
歷史上,許多明智的統(tǒng)治者,都注重任用智勇雙全的將領領軍作戰(zhàn)。如秦始皇因李信滅楚失利,親自去請已退休的老將王翦出征;漢高祖劉邦不僅善用漢之將帥,也敢用陳平、韓信、英布等叛楚歸漢的將帥,他正是依靠這眾多謀士名將才得以奪取天下、建立漢王朝的;漢武帝重用年輕將領衛(wèi)青、霍去病;漢宣帝以70歲的趙充國為將平西羌;東漢明帝以投筆從戎的書生班超出使西域等等。東漢光武帝劉秀,因崇奉儒學,所任開國功臣云臺28將,大多數(shù)兵儒皆通,文武兼資,智勇雙全,也堪稱歷史上選賢任能的典范。
強軍興國,關鍵靠人才。當前,中國正處在由大向強發(fā)展的關鍵階段,面臨的挑戰(zhàn)和考驗前所未有。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抓軍事斗爭準備,固然有經(jīng)費和裝備上的問題,但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包括高級干部在內的人才隊伍建設問題。高級干部是我軍領兵治軍的將帥。會治軍,能打仗、打勝仗,是對高級干部的首要要求。我軍高級將領在編數(shù)量不少,但真正懂作戰(zhàn)、懂信息化戰(zhàn)爭,能指揮部隊打仗的高素質新型將官將才匱乏。要實現(xiàn)強軍目標,必須著力建設能夠擔當強軍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這是關系全局和長遠的重大戰(zhàn)略問題。
孫子不但把將帥作用的發(fā)揮與國之興衰緊密聯(lián)系起來認識,而且對將帥的品德修養(yǎng)、知識結構、能力素質以及選拔培養(yǎng)都提出了具體標準,要求文武兼?zhèn)?,內能孚眾、外能威敵,包括備“五德”,戒“五危”;遵“?zhàn)道”,懂詭道;靜幽正治,進不求名,退不避罪等,認為將帥要以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和領導藝術贏得士卒的信賴和支持?;疽蟛煌夂醯虏偶?zhèn)?,文武雙全,剛柔相濟。正如《吳子》所說:“總文武者,軍之將也?!雹佟秴亲印ふ搶ⅰ访鞔煸耙灿姓摚骸盀閷⒅?,勇智貴兼全?!雹凇睹魈鎸氂枴肪硭?,《諭將帥》劉伯承提出,我軍高級干部的培養(yǎng)標準應是“有德有才”,在德的基礎上培養(yǎng)才。有才,就是指有養(yǎng)兵、帶兵、練兵和用兵的本事。
將帥德才兼?zhèn)?、品質優(yōu)良,才能利國、利民、利軍。孫子從指揮、管理軍隊的角度出發(fā),提出了“智、信、仁、勇、嚴”五條為將標準。后世論兵論將,多繼承孫子的這一思想。在《司馬法》那里,是“仁、義、智、勇、信”五種美德。東漢大學者王符認為,將帥除應具備孫子所說的五條標準外,還應具備“敬”的品質,“敬以招賢”③《潛夫論》。這是對孫子論將理論的補充和發(fā)展。宋代《武經(jīng)總要》把孫子所說的這五條作為選拔將帥的“五才”標準。孫子所說的這五條標準又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它們構成一個整體,只有符合這些標準,因能而用,才可以才當其將,功稱其職。
第一,以“智”為上。孫子尚智(知),把“智”作為為將之道的首要條件,強調選拔智將。這里的智,是指智慧、謀略,就是知識淵博、才能出眾、胸有韜略,多謀善斷?,F(xiàn)代軍事家劉伯承元帥更是精辟地指出:“敵我斗爭,不僅是軍事力量的比賽,而且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全部決斗。不僅斗力,更主要的是斗智?!雹堋秳⒉熊娛挛倪x》,第3卷,第552頁“智”首先在知識結構方面提出了要求,將帥必須掌握他所處時代最先進而全面的知識。按孫子要求,為將要“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知道士卒是否能“用”,將吏是否“有能”,要“識眾寡之用”“知迂直之計”?!秾O臏兵法》把孫子所言知概括為“知道”:“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內得其民之心,外知敵之情,陣則知八陣之經(jīng),見勝而戰(zhàn),弗見而諍,此王者之將也?!雹荨躲y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八陣》孫子所說的智,更多地表現(xiàn)為智謀才能,臨機應變的指揮才能。朱元璋做了更明確闡述:“計算深遠,無所遺失,智也?!雹佟睹魈鎸氂枴肪硭模吨I將帥》孫子強調,將帥要知陣法,識戰(zhàn)機,最根本的是要知“戰(zhàn)道”, 掌握以“全”取勝和以謀攻敵的本領,靈活運用指導戰(zhàn)爭的規(guī)律,“通九變之利”“知九變術”,善于謀勢造勢、智取巧勝,“因敵而制勝”,是“謂之神”。要培養(yǎng)反向思維和偏鋒意識。一個將帥成熟不成熟往往是通過有沒有偏鋒意識體現(xiàn)出來的。慘烈的戰(zhàn)爭史一再表明,只有足智多謀,才能洞悉敵我、預知勝負、駕馭戰(zhàn)爭,最終取得勝利。中國古代許多名將都是智慧之將、知識之將、謀略之將。曹操就是一位好學深思之士,御軍30多年,手不離書,白天研講武策,晚上思考經(jīng)傳,又喜好同眾僚屬討論問題,內論御敵固守、行軍進退之宜,外料敵人變化、彼我虛實、戰(zhàn)爭之術,經(jīng)常整夜不停地探討。
認識“智”在將帥能力素質中的重要作用,對于今天身處世界新軍事變革、自身偉大改革的我軍來說,更有著積極的意義。信息化條件下,軍隊正在由人力、物力密集型向知識、技術密集型轉變,高新技術提高了軍隊的技術、知識含量,增強了戰(zhàn)爭的技術、知識力量。要有高技術武器裝備,更要有善于使用高技術裝備的軍事人才、高級將領。我軍高級將領指揮信息化戰(zhàn)爭能力不夠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系統(tǒng)的軍事高科技知識和高素質本領。軍隊高級干部要有本領恐慌和知識危機意識,主動加快知識更新、優(yōu)化知識結構,豐富知識儲備,掌握先進的技術與軍事裝備,打牢知識、科技、能力基礎。我國高級將領過去大多沒有接觸過多少高技術武器裝備,現(xiàn)在指揮作戰(zhàn)需要統(tǒng)籌和協(xié)調大量高技術武器裝備,如果仍然沒有掌握,就無法指揮部隊。同時要著力提高政治素養(yǎng)、理論素養(yǎng)、戰(zhàn)略素養(yǎng)、軍事素養(yǎng),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培養(yǎng)造就復合型將帥人才。深入調查研究重大戰(zhàn)略問題,拓寬戰(zhàn)略視野,更新戰(zhàn)略思維,增強戰(zhàn)略素養(yǎng),提高戰(zhàn)略籌劃和指導能力,提高創(chuàng)新發(fā)展軍事戰(zhàn)略指導、加強戰(zhàn)略運籌的能力水平。
第二,“信”字當頭。孫子把“信”視為將帥必備的武德之一?!靶拧笔潜3旨悍杰婈犇哿Φ恼澈蛣?,是決定治軍成敗、戰(zhàn)爭勝負的基本要素,也是其他價值規(guī)范所不可替代的。信有三層含義。一是誠信,言而有信,說到做到,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以誠信樹立威望。將帥要有威信才能帶好兵,而要樹立威信必須賞罰分明。孫子要樹立威望,首先建立誠信,有信才有威,“威信”才能連在一起。要做到“信”,要求將帥公正、正直,賞罰有信,使部隊攜手若一人,“上下一心”,這樣才能“以治待亂”。二是信仰。春秋時代,新興地主階級在反對奴隸制的斗爭中,特別強調自己的將帥要有為本階級服務的進步信仰。堅定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是將帥必備的素質。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是我軍的軍魂和命根子。有的高級干部,信仰缺失,精神迷茫,不信真理信金錢;有的只想個人利益、小團體利益,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思想嚴重,危害甚大。有的對自己估計過高,對名利要求過高?!靶拧边€有一層引申意思,就是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實際就是執(zhí)行力的問題。實干興邦,實干興軍,要防止急功近利,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采華名、不興偽事?,F(xiàn)實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曾大行其道,做表面文章、弄虛作假成為一種習慣,作風漂浮,籌劃組織戰(zhàn)備訓練、演習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現(xiàn)象突出,這些弊端必須通過改革和治理戒除掉。
第三,“仁”。即仁愛,仁德:愛兵撫士,保民善俘。仁,就是能夠心系百姓、愛護士卒,“視卒如愛子”①《孫子兵法·地形篇》,有一顆仁愛之心,既疼愛又嚴格要求,以求同心同德,使士卒“可與之赴深溪”“與人俱死”。他要求將帥正確處理仁利關系,樹立起自己的武德,“修道而保法”“安國全軍”。孫子這種愛兵主張是民主性的精華,對后世的影響十分深遠而巨大。杜牧認為,孫子所說的仁,就是道的意思:“道者,仁義也?!雹凇妒患易O子》《六韜》也說:“將不仁,則三軍不親?!雹邸读w·龍韜·奇兵第二十七》吳起堪稱仁愛的典范?!妒酚洝酚涊d吳起因愛兵而立下赫赫戰(zhàn)功:“文侯以吳起用兵廉平,得士卒心,使守西河,與諸侯大戰(zhàn)七十六,全勝六十四。”④《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百戰(zhàn)奇法》曰:“凡與敵戰(zhàn),士卒寧進死,而不肯退生者,皆將恩惠使然也。”⑤《百戰(zhàn)奇法·愛戰(zhàn)》仁還是勇的道德基礎,不具備仁的品質就不會產(chǎn)生勇敢的行動。這些思想都表明,將帥必須具備仁愛寬厚的品德,其對部屬真誠關心,可使部隊煥發(fā)出強大的戰(zhàn)斗力。相反,高級將領如果高高在上,對官兵疾苦漠不關心,假公濟私,搞特殊化;與民爭利,侵害群眾利益,就容易脫離群眾。
第四,“勇”。即勇敢,就是有膽量、有魄力,英勇果敢,身先士卒。孫子認為將帥要多謀善斷,更要果斷,不可優(yōu)柔寡斷,要勇敢頑強,身先士卒,沖鋒在前,視死如歸。“將不勇,則三軍不銳”。⑥《六韜·龍韜·奇兵第二十七》“勇氣益則兵勢自倍?!雹摺稘摲蛘摗駥⒌诙弧藩M路相逢勇者勝,勇敢頑強是將帥指揮打仗必須具備的重要品質。將帥勇敢頑強的性格,能對敵人產(chǎn)生強大的心理威懾。只有將帥勇敢頑強、逢敵亮劍,才能帶出敢打硬仗惡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的部隊?!霸兰臆姟薄捌菁臆姟敝猿俨粩?,與其統(tǒng)帥岳飛、戚繼光的英勇無畏精神有直接關系。當年,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之所以能夠在劣勢裝備條件下戰(zhàn)勝強大的美軍,正是因為發(fā)揚了勇敢頑強、敢于犧牲的戰(zhàn)斗精神。而今,長期處于和平的我軍高級干部,必須帶頭樹立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zhàn)斗精神。當然,勇敢有血性不是沖動、蠻干。孫子認為,將帥“怒而興師”“慍而致戰(zhàn)”⑧《孫子·火攻篇》之“勇”,是失“仁”失“智”、“必死可殺”的匹夫之勇,只有“大智”“大仁”之“勇”才是將帥應具備的武德之勇。我軍歷來強調“以正合,以奇勝”,努力做到英勇與善戰(zhàn)相統(tǒng)一、敢打與必勝相一致、敢戰(zhàn)與慎戰(zhàn)相結合。
“勇”還含有敢于擔當、敢于負責的意思?!笆夭煌鼞?zhàn),將之任也”。⑨《重訂批點類輯練兵諸書》卷,《練浙兵議》將帥要認清使命責任,敢于擔當。當前,國防和軍隊建設已經(jīng)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內外環(huán)境深刻變化,軍事斗爭準備任務艱巨繁重。高級干部一定要明確自己肩上的歷史責任,要有強烈的使命憂患和歷史自覺意識。現(xiàn)實中,一些高級干部只想當官,不愿作為,不想擔當。我軍高級干部一定要在難事大事上敢抓敢管,敢啃硬骨頭,敢于解決老大難問題,避免瞻前顧后、畏首畏尾的現(xiàn)象。特別是要做好能打仗、打勝仗的歷史擔當,努力成為謀劃打仗、指揮打仗的行家里手。
第五,“嚴”。即將帥治軍要嚴明,嚴格訓練,嚴于律己,執(zhí)紀嚴明,嚴明賞罰,不徇私情。將帥帶兵必須嚴字當頭,以身作則,部隊才有戰(zhàn)斗力?!按炔徽票?,將帥要有菩薩心腸,但同時更要有鐵石心腸。平時講以人為本,最根本的是要確保在戰(zhàn)場上以最小的犧牲獲取最大的勝利,也就是平時多流汗、戰(zhàn)時少流血。愛兵如子與慈不掌兵并不矛盾,從嚴要求就是對官兵最大的愛。愛惜戰(zhàn)士的生命,是帶兵人的天職。在未來戰(zhàn)場上,指揮員仍然要珍視戰(zhàn)士的生命,把傷亡降到最低。從嚴治軍,要害是從嚴治將、從嚴治官。高級干部首先要對自己要嚴。司馬穰苴為維護法紀的尊嚴,不畏權威、嚴格執(zhí)法,言必行,行必果,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使官兵既欽佩又畏懼,威信極高。他斬將樹威的舉動,成為歷史上膾炙人口的治軍典范?!秾O子兵法》中的思想和歷史經(jīng)驗都證明,軍隊要強大起來,作風必須嚴起來,否則就容易垮掉。奢靡之始,危亡之漸。當今,方方面面的誘惑很多,高級干部位高權重,面臨的誘惑更多,很容易成為被“圍獵”的對象。一些高級干部經(jīng)不起誘惑,濫用權力、違規(guī)違紀違法,以權謀私,瘋狂斂財,貪圖享樂,窮奢極欲,最后腐敗變質,不僅嚴重損害軍隊形象,也會給部隊士氣、戰(zhàn)斗力水平造成嚴重傷害。高級干部作為帶兵人,各方面都要過硬,要帶好頭,特別是作風要正,形象要好,要帶頭保持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清廉自律,絕不搞特殊化、搞特權,絕不能愛錢、愛美色,絕不能搞權錢交易。
孫子所說的“嚴”,還含有“忠心”的意思?!堕L短經(jīng)·將體》引“五德”作“勇、智、仁、信、必也”。這里的“必”字,按趙蕤的解釋,“必則無二心”,也就是“忠心”的意思,也就是《六韜》所論的將帥“五材”中的“忠”字,即忠實、忠誠。“忠則無二心”①《六韜·龍韜·論將第十九》“將已受命,……二心不可以事君”②《六韜·龍韜·立將第二十一》。岳飛強調“精忠報國”。戚繼光認為,“有將材而無將心,具將也。無將心,斯無將德”。③《練兵實紀雜集》卷一,《儲練通論·儲將》“為將之道,當先治心”。④蘇洵:《權書·心術》劉伯承元帥強調:“軍官必須有忠勇衛(wèi)國之德與精通運用現(xiàn)代武裝力量之才?!雹荨秳⒉熊娛挛倪x》,第3卷,第397頁實際上是槍桿子掌握在誰手里的重大政治問題,正如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軍事家毛澤東所說: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忠”字在今天就是強調政治建軍。美軍前參聯(lián)會主席鮑威爾講,在華盛頓沒有不講政治的將軍,不講政治就當不了將軍。我軍是中國共產(chǎn)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高級干部必須堅決聽黨指揮,絕對忠誠可靠、沒有二心,貫徹執(zhí)行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決策指示要堅決有力,不打折扣、不搞變通。要戒除政治野心。政治野心是把高級干部推向深淵的罪惡之手。政治野心膨脹,就會思想變質、心理變態(tài)、行為扭曲,什么狂妄的事都能干出來。
將帥如何避免五個致命弱點?孫子對將帥問題的論述辯證而又全面,既從正面闡明了將帥必須具備五德,又從反面告誡將帥要防止產(chǎn)生五種缺陷。他總結說,“將有五危,必死,必生,忿速,廉潔,愛民”。“凡此五者,用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①《孫子·九變篇》“必死”,即有勇無謀,容易中計;“必生”,即貪生怕死,容易喪失戰(zhàn)機;“忿速”,就是剛怒偏激,容易一觸即發(fā);“廉潔”,就是驕傲自恃,容易受辱妄動;“愛民”,則是指對于百姓無危不救,無遠不援,就可能因疲于奔命而繁勞。孫子認為,這五條是將帥性格上的缺陷,同時也是不懂變通、一味固執(zhí)的表現(xiàn)。由于戰(zhàn)爭特有的嚴酷性,將領的任何一個缺點都可能導致比平常嚴重的后果。由于將領的這些特點太過突出,很容易被敵人利用,“覆軍殺將”的危險也便由此而生。
孫子認為,心理素質上有缺陷和弱點,或者不注重克服自身缺陷和弱點的人,不適合擔任將帥,至少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將帥?!皩⒂形逦!?,為將者必須避免因自身性格上的弱點為敵所乘而造成嚴重惡果。勇于犧牲,善于保全,同仇敵愾,廉潔自律,愛民善卒等等,本來都是將帥應該具備的優(yōu)良品德,本身并無過錯,然而一旦過了度,即發(fā)展到“必”的程度,其性質也就發(fā)生了變化,走向反面。
“將有五?!?,可以使將帥身敗名裂。如果選用了這種人作為將帥,就會有將帥被殺、軍隊覆滅、國家滅亡的危險,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不勝枚舉。三國時下邳之戰(zhàn)中的呂布“必生可虜”選擇投降遭處決。楚漢相爭時成皋之戰(zhàn)中的楚將曹咎“忿速可侮”,兵敗自殺。最為典型的是楚漢相爭中的項羽、劉邦。出身名門的項羽,“力可舉鼎”“勢不可擋”且“諳熟兵書”,“少有敗績”,而出身卑微的劉邦“好酒及色”,最常講的話就是“若之奈何”,但最終是劉勝項亡,這可以說是情商決定成敗的最好例證,也說明心理素質對于將帥至關重要。
除了要克服“五?!?,孫子還提出將帥必須具備“靜以幽,正以治”的性格情操修養(yǎng),認為將帥在性格修養(yǎng)上,要具備高度的自控能力,即“靜以幽,正以治”②《孫子·九地篇》。這一句簡短而深具哲理的話,包含著相當豐富的內容。(1)“靜”意為沉著鎮(zhèn)定。這是一種由于具備豐富作戰(zhàn)經(jīng)驗而形成的高超的臨機決斷能力,一種頓悟式的思維,一種直覺判斷的靈感。(2)“正”要求將帥以身作責,愛兵撫士、身先士卒,同甘共苦,執(zhí)法嚴明?!罢边€包括謙虛謹慎、廉潔奉公、公正無私。只有將帥貪利才會率軍蠢動,將帥易怒才會盲目浪戰(zhàn),將帥驕傲才會輕舉妄動,君將不和才會軍心渙散。為防止敵人對我方“利而誘之”,就必須要求我方將帥廉潔奉公。(3)“治”指的是將帥治軍作戰(zhàn)要耐心細致,條理井然?!疤幋笫抡咝亩??!雹邸段鋫浼窇?zhàn)場上,戰(zhàn)機轉瞬即逝,如果將帥在指揮上雜亂無章,抓不住要害,作風拖沓,那么,輕則失去殲敵機會,重則被敵所殲。無數(shù)戰(zhàn)例證明,一個小小的疏忽大意,一旦被敵人利用,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4)“幽”,意為幽深莫測,深謀遠慮,也包含有憂患意識。
修身立德,清正廉潔,是我國自古以來的為官為將之道。對于將帥良好心理素質的標準,《吳子》提出“理”“備”“果”“戒”“約”的“五慎”觀點。《三略》強調將帥要“能清,能靜,能平,能整”④《三略·上略》。戚繼光強調:“治心則得良將?!雹龠@些名言說明,思想冷靜而眼光幽遠,處事公正而嚴整不亂,是將帥必備的心理素質和情操修養(yǎng)。當前,軍隊一些高級干部私心、私欲作怪,只想著個人得失,甚至搞歪門邪道,難以讓官兵信服。有的把黨和人民的軍隊當成私家軍,賣官鬻爵,拉幫結派,甚至形成團伙。要抓住“治權”這個關鍵。高級干部要按規(guī)則正確用權,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始終做到手握大權,一塵不染,絕不能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異化為謀取私利的工具。高級干部必須克服當“和平官”的思想。將生于戰(zhàn),必須思于戰(zhàn)。指揮部隊打仗和準備打仗是將帥的天職。我軍一些高級干部“和平病”嚴重,危機意識淡薄,思想和精神懈怠,帶兵打仗的思想意識不強,心思也沒有用在鉆研打仗上,甚至文恬武嬉,玩物喪志。不少高級干部對現(xiàn)代戰(zhàn)爭是什么樣子,該怎么打、怎么指揮,知之不多,知之不深。高級將領要始終樹立能帶兵打仗、打勝仗的觀念,練就帶領部隊打勝仗的能力素質,全部心思要向打仗聚集,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真想打仗的事情,真謀打仗的問題,真抓打仗的準備。
諺語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边x將任將是否得當,事關國家安危、戰(zhàn)爭成敗、官兵的生命,為此,孫子對選什么“將”、怎樣選“將”,極為慎重,提出了明確要求。他所言判斷戰(zhàn)爭勝負的“七計”之一“將孰有能”,既包括政治德操,也包括軍事才能,強調身為將帥應德才兼?zhèn)?、文武雙全?!度浴ど下浴窂娬{將帥要具備十三個方面的“能”:“……能圖山川,能表險難,能制軍權。”實際上就是選將用將的標準,就是按戰(zhàn)爭要求,按能否用兵打仗、打勝仗的標準選將用將??梢哉f,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從孫子老祖宗那里就開始實行了。
(一)堅持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德是選將之要,唯在以德為先。“將德”,或稱“將道”、武德,在中國古代其核心是忠君報國,舍身為民。孫子明確提出,一名優(yōu)秀的將帥要有“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②《孫子·地形篇》的政治品格。孫臏也認為:“將者不可以無德,無德則無力,無力則三軍之利不得。故德者,兵之手也?!雹邸秾O臏兵法》下編,《將義》意思是說,將帥的道德品質可像磁石一樣,在軍中產(chǎn)生強大的凝聚力。將帥要有為國獻身的崇高道德情操,“受命之日忘其家,張軍宿野忘其親,援枹而鼓忘其身”④《尉繚子·戰(zhàn)威》“見利不貪,見美不淫”⑤《將苑·將志》。戚繼光非??粗貙⒌摹暗隆保骸皩⒌旅叶闷洳?,此世之所以有驕將,有逆臣……不能立功全名,衛(wèi)國保家,為始終完器矣?!雹蕖毒毐鴮嵓o雜集》,卷一,《儲練通論·儲將》我軍要堅持從政治上考察和使用干部,確保槍桿子始終掌握在忠于黨、經(jīng)得起風浪考驗的可靠人手中。
歷史上,許多明智的統(tǒng)治者,選任將領注重選賢任能、唯才是舉。隋文帝楊堅一貫重視將帥培養(yǎng),堅持文武兼?zhèn)?、“既文且武”的選將任將標準。在平陳戰(zhàn)爭中,任用了高額、楊素、賀若強、韓擒虎等一大批文武兼?zhèn)涞娜瞬牛x拔他們擔任軍中要職,讓他們在對陳戰(zhàn)爭中充分發(fā)揮了克敵制勝的才能,為統(tǒng)一南北做出了各自的貢獻。
(二)任人唯賢,不能論資排輩。要從實踐中考察和任命將帥,用人如器,各取所長?!读w》提出的“八征”,反映了某種經(jīng)驗的總結。因事設官,量能授職,從實踐中考察和任命將帥,無疑是一項行之有效的原則。歷史上許多智勇雙全的名將都是在建軍治軍用兵作戰(zhàn)中脫穎而出的。戚繼光重視對將領的考核,除要求他們學習兵法等理論外,還要將其“付各實用營中,習教陣法、操法。俟其習有成效,然后總調一處考校之。果為精通,又再付各有事地方將領,隨營出征,習臨敵真戰(zhàn)真法,俟效而量才擢用”①《練兵實紀雜集》,卷一,《儲練通論·儲將》。也就是說要根據(jù)真戰(zhàn)實效考察、選拔和使用人才。
治軍之要,首在用將;用將得當,首要知將;知將要準,關鍵在鑒人。劉邦在總結楚漢戰(zhàn)爭時說:張良、蕭何、韓信三人在軍事才干方面各有長處,在那些方面我不如他們,“此三者,皆人杰也”,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②《史記·高祖本紀》。一個“用”字,概括了劉邦識將選將之道。戰(zhàn)國時,趙母根據(jù)趙括貪財好利、好擺排場、耍威風的小人得志之相,斷定其不能擔任主將,“括不可使將”。
(三)樹立選將用將良好風氣。孫子的“將孰有能”,也提出選擇良將賢將,必須有良好的風氣。對于選拔將領的原則,王符認為要選拔那些才智卓絕、深通謀略的人才來擔任將帥,不能論資排輩,“不可茍惟基序,或阿親戚,使典兵官”③《潛夫論·勸將》,否則,就等于把國家交給了敵人。劉裕強調選才用將,不重資歷,只要才堪領兵,即使資淺名輕,亦可委以重任;不應求全責備,對犯有過失者,要避短用長。在他的統(tǒng)御下,一批名將脫穎而出,在其指揮的戰(zhàn)爭中大顯身手,取得了多次重大戰(zhàn)役的勝利。
當今時代,選將要準,必須健全考核機制,采取多種方法手段進行科學的能力素質評估,力求把將才用準用好。當前,我軍由于缺少科學管用的選拔用人機制,制度建設存在漏洞,選人用人的科學性、準確性、公信度不高。有的人才疏學淺、品行低劣,竟然能一路高歌,成為高級將領。有的選人用人比較隨意,有的搞親親疏疏,任人唯親,憑關系遠近用人,拿官職做交易。這都是重大政治和組織原則問題。人民軍隊,絕不能搞“朝里有人好做官”那一套,也絕不能搞拉拉扯扯的那一套。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評價體系,特別是要把對德的考核具體化,對高級干部考核要制度化。世界上主要國家把軍事專業(yè)能力形成的資歷,如院校專業(yè)培訓、崗位任職經(jīng)歷,服役年限等,作為選拔使用軍官的基本條件。我軍要逐步建立和實行干部任職資格制度,讓干部能力、實績等客觀因素在選人用人中起主導作用,要注重官兵公認的導向作用,全面準確識別干部,客觀公正評價干部。
(1)吳如嵩:《孫子兵法新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8.
(2)《中國古代兵法精粹類編》,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8.
The Thinking Concerning Directing Military Generals in The Art of War and Its Enlightenment for the Contemporary Era
Zhao Lujie
To build a world top-class powerful army, a group of high-ranking military generals and commanders with high quality that can direct the troops and are good at fighting are necessary.The Art of Waris both a great book work useful for the employment of troop and a great book useful directing the army and the military generals and commanders. Sun Zi regarded the military generals and commanders as the fourth factors in the “five constant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victory or defeat of a war and the second factor in the “seven plans”, which clarify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military generals and commanders in building and directing the army, commanding battles and national security.The Art of Warput forward a series of standards concerning training,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military generals and emphasized that a military general or commander should have both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as well as being both brave and resourceful. A military general or commander should have superior ability and quality. He should be a wise general, a virtuous general and a general who is familiar with his troop.This fully shows Sun Zi’s foresight and sagacity with respect to training,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military generals and commanders, thus forming Sun Zi’s unique “theory of military generals and commanders”, which created a precedent in China’s military academic history of military generals and commanders, which has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for directing military generals and commanders and troops of the contemporary era.
Military Generals and Commanders Are National Assistance; Virtue and Ability Are the Foundation for Military Commander; Strengthening Military Generals Before Strengthening Army
B22
A
2095-9176(2017)05-0028-10
2017-07-18
趙魯杰,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和百科研究部研究員。
(責任編輯:孟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