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孫子兵法》“火攻第十二”

2017-01-27 12:48曹永孚
孫子研究 2017年5期
關鍵詞:孫子兵法火燒敵軍

《孫子兵法》“火攻第十二”

【原文】

孫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①,二曰火積②,三曰火輜③,四曰火庫④,五曰火隊(su ì)⑤。行火必有因⑥,煙火必素具⑦。發(fā)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 jī)⑧、壁⑨、翼⑩、軫(zhě n)[11]也。凡此四宿(xìu)>[12]者,風起之日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鸢l(fā)于內(nèi)[13],則早應之于外。火發(fā)而其兵靜者,待而勿攻,極[14]其火力,可從[15]而從之,不可從則止?;鹂砂l(fā)于外,無待[16]于內(nèi),以時發(fā)之。火發(fā)上風,無攻下風。晝風久,夜風止。凡軍必知五火之變,以數(shù)守之。[17]

故以火佐[18]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水可以絕[19],不可以奪。[20]

夫戰(zhàn)勝攻取,而不修[21]其功[22]者,兇[23],命曰費留[24]。故曰:明主慮[25]之,良將修之。非利不動[26],非得不用[27],非危不戰(zhàn)[28]。主不可以怒而興師[29],將不可以慍[30]而致戰(zhàn)[31]。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32]之道也。

【注釋】

① 火人:燒毀敵軍人馬。

② 火積:燒毀敵軍糧草。

③ 火輜:燒毀敵軍輜重。

④ 火庫:燒毀敵軍倉庫。

⑤ 火隊:“隊”(讀suì)通“隧”。燒毀山谷中險阻通道。

⑥ 因:條件。

⑦ 素具:素,平素、平時。具,發(fā)火器材。此句意指平時就準備好發(fā)火器材。

⑧ 箕(讀jī):為二十八宿之一,歸屬在東方蒼龍七宿之內(nèi)。

⑨ 壁:為二十八宿之一,歸屬在北方玄武七宿之內(nèi)。

⑩ 翼:為二十八宿之一 ,歸屬在南方朱雀七宿之內(nèi)。

[11]軫(讀zhěn):為二十八宿之一,歸屬在南方朱雀七宿之內(nèi)。

[12]宿(讀x ì u):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某些可見星的集合體叫做“宿”。二十八宿,即為了便于觀測而把可見星劃分為二十八組星區(qū),稱為“宿”,東西南北四方各七宿,用來說明日、月、星運行所到的位置。

[13]內(nèi):敵營內(nèi)部。

[14]極:盡。

[15]從:跟從,此處指進攻。

[16]待:等待。

[17]以數(shù)守之:等待適合火攻的時日條件。

[18]佐:幫助。

[19]絕:分割、斷絕。

[20]奪:去掉、趕走。

[21]修:修治。

[22]功:戰(zhàn)果。

[23]兇:禍患、危險。

[24]費留:白費、前功盡棄。一說“耗費時日,久留外地”。

[25]慮:考慮、思慮。

[26]非利不動:不具備有利條件或沒有益處,就不要發(fā)起作戰(zhàn)行動。

[27]非得不用:估計不能取得勝利,就不要主動用兵。

[28]非危不戰(zhàn):不到迫不得已的危險境地,就不要挑起戰(zhàn)爭。

[29]興師:興兵作戰(zhàn)。

[30]慍:憤怒、氣腦。

[31]致戰(zhàn):導致、引發(fā)。

[32]安國全軍:安定國家,保全軍隊。

【釋義】

孫子說,大凡火攻有五種情況:一是燒毀敵軍人馬,二是燒毀敵軍糧草軍需,三是燒毀敵軍輜重,四是燒毀敵軍倉庫,五是燒毀敵軍險隘通道。實施火攻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火攻器材平時就要準備好。發(fā)動火攻有天時要求,適不適合火攻要看日子。天時是指氣候干燥的季節(jié),日子最好是月亮行經(jīng)箕、壁、翼、軫四種星宿所在位置的時候。凡是趕上這四種星宿的時候,就是起風的日子。

凡是火攻,必須根據(jù)這五種火攻的不同情況,靈活地策應。從敵營內(nèi)部放火,就要及時派兵從外部策應。火已燒起而敵營仍然保持鎮(zhèn)靜的,要等待觀察,不要急于進攻;等到火勢燒旺時,再視情而定,適合進攻就進攻,不適合進攻就不要進攻。火也可以從外面放,這時就不必等待內(nèi)應,只要選擇適當時機放火就可以。從上風放火,就不要從下風進攻。白天風刮久了,夜晚就容易停止。凡是軍隊打仗必須懂得靈活運用這五種火攻形式,等待適宜的條件進行火攻。

所以,用火來輔助軍隊進攻,效果明顯,用水輔助軍隊進攻,可以使攻勢加強。水可以阻隔敵軍,但不能直接趕走和削弱敵軍。

打了勝仗,奪取了土地城邑,而不能及時進行戰(zhàn)后修治、維護以鞏固勝利成果的,就會帶來后患,這叫白費力氣、前功盡棄。所以說,明智的國君應該慎重地考慮這個問題,賢良的將帥應該認真地研究這個問題。不具備有利條件和益處就不要采取軍事行動,沒有必勝的把握就不要興師用兵,不到萬不得已的危險境地就不要輕啟戰(zhàn)端。國君不可因一時憤怒而發(fā)動戰(zhàn)爭,將帥不可因一時氣惱而出陣開戰(zhàn)。合于國家長遠利益就去做,不符合國家長遠利益就不做。憤怒可以轉(zhuǎn)化為歡喜,氣忿也可以轉(zhuǎn)化為高興,但國家滅亡了卻不可能復存,人死了也不可能再生。因而,明智的國君要慎重對待戰(zhàn)爭,優(yōu)秀的將帥要警惕犯這樣的錯誤,這是安定國家和保全軍隊的根本原則。

【解析】

《火攻篇》雖然篇幅較短,但其蘊含的思想?yún)s是極為深刻的。

一是強調(diào)因時制宜?;鸸?,在今天看來,已不足為奇,甚至已成被淘汰的原始戰(zhàn)法,但在2500多年前的冷兵器時代,卻是非同尋常的。據(jù)史料記載,我國在唐代發(fā)明了火藥(黑色炸藥),在宋代黑色炸藥被用于戰(zhàn)爭。南宋發(fā)明了單兵手持式竹制突火槍,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直到14世紀30年代,歐洲出現(xiàn)了第一種管形金屬制火器——火門槍,大約在1450年左右將其改進為半機械式點火裝置的火繩槍,才逐步轉(zhuǎn)化為熱兵器形態(tài)。而在孫子所處的春秋時代,能提出“火攻”的概念,實屬難能可貴?;鸸ィ粌H能大大提高作戰(zhàn)效能,也能相對減少短兵相接造成的人員傷亡,彌補近身兵器的不足,改善攻敵手段,已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孫子打破了筮卜占卦的迷信觀念,把火攻與天象緊密結(jié)合起來,運用古老的天文觀測方法來把握“五火之變”,提出了“發(fā)火有時,起火有日”“火發(fā)上風,無攻下風”“晝風久,夜風止”等帶有規(guī)律性的經(jīng)驗之談,確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之概。這種“神機妙算”,雖與今天的天文觀測不可同日而語,但比起“取于鬼神”,則已是巨大的歷史進步,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尤其是其通過傳授“五火之變”,教人一種正確的思維方式,就是因時制宜,這比火攻本身具有更深層的意義。古往今來,火攻的戰(zhàn)例不勝枚舉。從史志記載和傳說來看,三國時期最為突出,如赤壁之戰(zhàn)中的“火燒戰(zhàn)船”、夷陵之戰(zhàn)中的“火燒連營”,還有屢試不爽的“火燒新野”(博望坡和新野城兩次火攻)。諸葛亮是善用火攻的軍師,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就是其初出茅廬后的得意之作,“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典故即源出于此。這些雖有演義的成分,但不難看出,火攻在古代戰(zhàn)爭中已成為重要的制勝手段,屢收奇效。在現(xiàn)代戰(zhàn)爭條件下,由于有了越來越先進的熱兵器,原始的火攻似乎派不上用場了,但火焰噴射器、凝固汽油彈等其實都是變相的火攻工具。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說,原子彈也不過是火攻工具的變種。出于人道主義的考慮,國際法對燃燒武器的使用予以了限制,1980年通過了《禁止和限制使用燃燒武器的議定書》。那種企圖運用石油大火、森林大火等手段阻敵攻敵的,都屬違禁之列。所以,我們學習研究《火攻篇》,重點是領悟?qū)O子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因勢制宜的兵學思想,把握“權(quán)變”的要旨。

二是強調(diào)因利制權(quán)。 “火攻”,本來是論及戰(zhàn)術技術層面的問題。而孫子最后一大段話,似乎與火攻偏離較遠,為何會出現(xiàn)在《火攻篇》里,不得而知,也無從考證。但不能不說,這段話極其深刻、極其精辟,大有耳提面命、苦口婆心之感,充分反映出孫子的戰(zhàn)爭觀和兵學主旨,與《孫子兵法》的開篇之語形成了緊密的呼應。孫子從戰(zhàn)后修功說起,告誡人們不要輕啟戰(zhàn)端,即使打勝了,而不能很好地收攤子,也會事倍功半、得不償失,甚至前功盡棄,到手的勝利成果也會得而復失。所以開戰(zhàn)之前就要想到后果如何、怎樣收場,必須深思熟慮、慎而又慎。那么,怎樣把握這個尺度呢?孫子給出的答案就是“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zhàn)”“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簡言之,就是四個字“因利制權(quán)”。 如果不處于有利態(tài)勢,沒有勝利的把握,預后效果難料,除非到了萬不得已、被逼無奈的危險境地,否則就不要輕率發(fā)起戰(zhàn)爭,情緒化地決定問題會葬送國家和人民,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特別是孫子諄諄告誡“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已經(jīng)把利害關系說得再透徹不過了,而且兩次提醒“明主慮之,良將修之”“明主慎之,良將警之”,可見其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堅定的安國全軍愿望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這些振聾發(fā)聵的“警世恒言”,應該為世人所牢牢記取。人類社會充滿著矛盾,領土主權(quán)的、經(jīng)濟利益的、民族宗教的、意識形態(tài)的、人身權(quán)益的等等紛爭和沖突,幾乎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關鍵在于把控,否則任何一個矛盾點都可能成為引發(fā)戰(zhàn)爭的導火索。如果沒有一個和平的愿望,動輒訴諸武力,世界就永無寧日。所以,不要脫離客觀情況和道義標準,不加分析地去評價主戰(zhàn)派還是主和派、鷹派還是鴿派。正確的原則應該是:當和則和,當戰(zhàn)則戰(zhàn),力求不戰(zhàn),戰(zhàn)則必勝。

注:本文采用的《孫子兵法》版本,系謝祥皓、劉申寧1994 年編錄出版的《孫子集成》中宋雕本“魏武帝注孫子”樣本。

(曹永孚 整理并解析)

Chapter 12 Attack by Fire of The Art of War

猜你喜歡
孫子兵法火燒敵軍
《孫子兵法》組歌
火燒毒品
驢肉火燒
起源
不怕火燒的手帕
談對《孫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憶志愿軍優(yōu)待戰(zhàn)俘和瓦解敵軍工作的成功經(jīng)驗
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志愿軍瓦解敵軍工作的特點
淮海戰(zhàn)役中瓦解敵軍工作概述
寬待俘虜 瓦解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