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オ?
摘要:《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高職高專職業(yè)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是各專業(yè)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必修課,課程內(nèi)容包括理論與實踐兩大部分,以“掌握基本理論、強化應用、培養(yǎng)技能”為重點。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探究一套教學程序簡潔、實用、高效、操作性強的基于任務驅動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利用任務驅動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能調(diào)動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從而掌握計算機有關操作技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做一體化;實踐研究
一、 引言
陶行知先生可以說我國近代職業(yè)教育之父。他最重要的一個思想體系——“生活即教育,就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敖虒W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解釋就是在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各種事情時,進行知識的學習,并通過學習來影響自己的行為。教學做不是三個各不相關的事件,而只是一種生活的三個方面。陶先生的這一理論對于當前我國職教改革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與借鑒意義。
“教學做一體化”的核心是以“做”為基礎,其主體是學生。即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的方法決定了其學習的方法,而其學習的方法,影響著教師教的方法,這就是因材施教。高職院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后將直接面對工作中各種不可預測的實際問題,而傳統(tǒng)學科體系的教學方法,將教、學、做這三者進行了人為的割裂,而不是將其統(tǒng)一,導致學生學習后不能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學生學習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解決工作中出現(xiàn)的實際問題,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打破傳統(tǒng)的學科知識傳授,傳授給學生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做中學,讓教師在做中教。生活工作中的事情要怎么做,我們便應該怎么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笆略鯓幼霰阍鯓訉W,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盵1]
在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過程中,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它將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轉變?yōu)橐越鉀Q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在進行任務教學時,首先進行學和教一體化的教學任務設計,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研究式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力,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每個學生積極地進行自我發(fā)展和知識建構。[2]
二、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現(xiàn)狀分析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高職高專職業(yè)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是各專業(yè)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必修課,課程內(nèi)容包括理論與實踐兩大部分,以“掌握基本理論、強化應用、培養(yǎng)技能”為重點。它在各專業(yè)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為后繼專業(yè)課學習和工作提供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基礎。而高職學生自覺性普遍較差,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沒有感性認識,學習也抓不住重點,上課覺得枯燥乏味。所以學生如何學好《計算機應用基礎》,提高學生計算機實踐操作技能水平,成為當今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共同研究探討的問題。[3]
筆者多年來從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在實踐中探究一套教學程序簡潔、實用、高效、操作性強的基于任務驅動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利用任務驅動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能調(diào)動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同時,通過研究可以推進公共基礎課課堂教學改革,進一步研究實踐性課程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
三、 基于任務驅動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實踐
1. 以操作能力目標為依據(jù),確定教學內(nèi)容,設計教學任務。
根據(jù)《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特點,設計教學任務,基本要求如下:
(1) 任務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這樣學生完成任務后,保證學習的質(zhì)量,防止學習中可能產(chǎn)生的盲目性,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2) 任務設計要根據(jù)課程性質(zhì)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在任務的數(shù)量、質(zhì)量、難度、速度、獨立程度和熟練程度、綜合應用與創(chuàng)造性上,對學生都應有計劃地提供任務,使學生由易到難逐步提高,達到熟練、完善。
例如:第二章文字處理軟件——Word使用
第一個任務基本操作:新建、打開、保存、保護、打?。A覽)文檔;
第二個任務基本編輯操作:插入、刪除、修改、替換、移動、復制;
第三個任務字體格式化;段落格式化;頁面格式化;
第四個任務文本編輯操作:分節(jié)、分欄、項目符號與編號、多級列表、自動產(chǎn)生目錄及目錄的編輯、頁眉和頁腳、邊框和底紋、頁碼的插入;時間與日期的插入;
第五個任務表格操作:表格的創(chuàng)建和修飾,表格的編輯,數(shù)據(jù)的排序;
第六個任務圖文混排:圖片、文本框、藝術字、圖形等的插入與刪除、環(huán)繞方式和層次、組合等設置、水印設置、超鏈接設置;
第七個任務根據(jù)具體要求完成“畢業(yè)論文”的排版。
在這七個任務中,每個任務都明確知識要點,學生完成任務就達到了相應的教學目的和要求。而第一、二個任務簡單容易操作,第三、四個任務有一定難度,第五、六個任務最難,而第七個任務是綜合應用。學生完成七個任務可具有較好地使用Word2010能力,掌握Word文件的基本操作、編輯,能對字體格式化、文本編輯操作、表格操作、圖文混排等進行熟練運用。利用Word2010,可以編輯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等對象,還可以插入其它軟件制作的內(nèi)容和信息。
2. 以學情分析為前提,以任務驅動的形式組織教學實施
在充分了解、分析學生的知識體系及學習興趣的基礎上,結合選用教材以及相關的知識體系,將課程內(nèi)容組合成若干個教學任務,用任務驅動法完成教學目標。此課程采用“情景導入-任務提出-任務分析-知識點引入-任務實施-總結分析”的方式組織教學過程。具體為:(1)情境導入。教師首先以某種形式將學生帶入一個具體的情境。根據(jù)情境,分析該情境涉及的實踐應用情況。(2)任務提出。教師向學生闡明通過本情境的學習,需要完成的特定任務。(3)任務分析。根據(jù)提出的任務,分析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及技能點。(4)知識點引入。根據(jù)任務的分析提煉,引入需要掌握的知識及及技能點。(5)任務實施。通過知識的掌握,將提出的任務投入實際的操作過程中。(6)總結分析。待任務實施之后,教師根據(jù)學生實施的情況進行評論歸納,有針對性地開展點評及知識點和操作技能點的總結。
[4]
3. 以實訓場所為保障,達到任務驅動型“教學做”一體化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大多講軟件的操作,老師需要講解和操作演示,學生更需要當場上機操作,需要建設“教學做”一體化的計算機機房教室,所以在機房中配置了以下2個功能:
(1)在計算機機房中安裝投影儀和幕布,使機房同時具有多媒體教室的功能,上課時老師一邊講授操作方法和步驟并通過投影儀把操作步驟演示給學生看,學生一邊在自己的計算機上進行操作,實現(xiàn)邊講邊練。
(2)在計算機機房的網(wǎng)絡中安裝多媒體網(wǎng)絡控制軟件極域電子教室,首先通過這個軟件老師可以把課堂上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分發(fā)給每個學生,再通過這個軟件教師機控制學生機,把教師機的屏幕演示內(nèi)容投射到各學生機的屏幕上,這個功能也可以實現(xiàn)老師邊講解,學生邊操作的目標。其次通過極域電子教室學生在學生機的操作演示給其他學生看,增強了學生與學生之間聯(lián)動功能,最后通過極域電子教室軟件學生也可以上交課堂上完成的任務,以便老師進行點評。
通過以上設計,教師就可以隨時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訓練穿插進行,這種教學活動可以更好地將知識與操作技能緊密聯(lián)系,增強學生的直觀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的目的。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中,學習處在一個真實互動的學習環(huán)境中,有助于促進學生獲得對一個知識領域的生成性理解,有助于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自我學習行動的反思。教師在這樣一個學習情境中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難點、問題以及失誤、挫折能及時地做出積極反應,幫助學生修正自我建構的路徑和方向。[5]
4. 組建“一體化”教師,保證“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教師是推進一體化教學的主體和關鍵因素,實施“一體化”教學的首要條件是教師?!队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的理論教學和上機操作必須由教師一個承擔,這就要求組建一體化教師隊伍,既能進行理論教學,以能進行上機操作演示和輔導;既要掌握軟件知識,還要掌握硬件知識;既能對軟件系統(tǒng)進行維護,又能對硬件進行維修,是教師和師傅一體化的要求,即“雙師型”教師。每一位任課老師都應真正具有“雙師”素質(zhì),可以通過培訓、深入生產(chǎn)第一線學習鍛煉、與企業(yè)技術人員長期合作、參加技能大賽等多種形式,強化對教師實踐技能的培訓,滿足教學要求。
四、 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所取得的成效
1. 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
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不再“光聽不說,光看不做”,而是“邊教邊學邊做”。在“情景導入-任務提出-任務分析-知識點引入-任務實施-總結分析”的教學過程中,任務的分解及分析,不斷引發(fā)學生思考和提問,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睡覺的、玩手機的人數(shù)少了,忙著動手操作、討論問題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學習的主動性逐漸增加,學習的效果明顯提高。
2. 培養(yǎng)了學生的關鍵能力
學生在“教學做一體化”學習過程中,學生自己學習該怎么做,自己分析、探索、實踐、最后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起到啟發(fā)、指導和鼓勵學生的作用以及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和教學時間的掌握作用。學生不僅學到了計算機操作技能,而且方法能力、社會能力提高較快,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從業(yè)能力、綜合職業(yè)能力,為學生今后就業(yè)做了一定的準備。
3. 教師加強了學習,不斷提升教學水平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要求教師轉變“灌輸式”教學思想,更新職業(yè)教育理念,不僅能說還要能做;不僅理論要扎實,而且操作技能要熟練;不僅進市場了解人才需求情況,還要下企業(yè)頂崗鍛煉計算機專業(yè)技能;不僅考教學水平證,而且要考計算機專業(yè)技能證。在這種教學理念引導下,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利用業(yè)余時間,積極參與培訓(校培、市培、省培、國培),進企業(yè)、公司進行掛職鍛煉,提升計算機專業(yè)技能。[6]
總之,在高職院校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是高職教育的特點,而學生必須加強實踐操作能力是重中之重,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從而整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操作技能,為其畢業(yè)后參加工作適應社會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6]彭興群.“教學做一體化”在中職“Dreamwearver網(wǎng)頁制作”課程教學中的應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3.
[2]劉秀.“任務驅動”法在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學刊,2014(11).
[3][5]康世瑜.高職院?!队嬎銠C應用基礎》課“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0(19).
[4]夏麗芝.園林建筑與小品課程任務驅動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3(3).
基金項目:2015年浙江橫店影視職業(yè)學院院級課改課題“基于任務驅動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項目編號:HYK201508),主持人:金燕
(作者單位:浙江橫店影視職業(yè)學院,浙江 東陽 3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