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婷
【內容摘要】人本主義理論指導下的高中政治課堂會富有更為濃厚的生活化與社會化的氣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會進一步凸現(xiàn)出來,大家在教學中的思維也會更加活躍。以人本主義理論作為政治課程的教學指導,這會讓偏于理論的高中政治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能夠讓教師將更多有趣且值得思考的生活素材引入課堂,學生在課堂上對于各類問題的思考會更加充分,相應的對于一些知識點的掌握也能夠更為透徹。
【關鍵詞】高中政治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應用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注重課堂上對于各類教學素材與資源的挖掘與利用。在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中,融入人本主義理論可以讓課堂變得輕松活潑,教學的維度可以得到拓寬,學生的思維發(fā)散性與延伸性可以得到有效鍛煉。這才是高質量的課堂的體現(xiàn)形式,在這樣的整體背景下學生在課堂上的收獲也會更加豐富。
一、構建開放互動的整體教學氛圍
教師首先應當致力于開放互動的整體教學氛圍的營造,要讓學生置身于更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與氛圍中,這有助于學生對于問題探究的投入,會讓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更高。課本中既有那些偏于理論、富有思辨性的教學問題,也有一些生活氣息十分濃厚的教學素材。教師要能夠結合不一樣的教學內容與素材采用針對性更強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夠實現(xiàn)開放互動的教學氛圍的營造。那些思辨性強的內容教師要善于將其簡化與生活化;那些生活氣息濃厚的內容則可以結合生活素材體現(xiàn)課程教學的趣味性。這些都是教學氛圍營造的良好方法,并且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積極性。
教師可以利用導學案的設計來活躍整體的教學氛圍,例如,可以在導學案中設計“探索思考,主動質疑”這一板塊,學生可寫上對課本知識無法自主解決的疑問、對生活和熱點的相關思考等。例如,“在文化生活中選擇”的導學案中有學生寫道:坊間熱議的玉林狗肉節(jié)是傳統(tǒng)習俗還是落后文化呢?這樣的問題源于學生對生活和教材的思考,老師利用這樣的學習資源積極創(chuàng)設學生探究的情境,這既可以增強學生對于教學參與的程度,也能夠結合問題來有效滲透知識教學,起到一舉兩得的良好效果。
二、教學設計體現(xiàn)生活化色彩
人本主義理論指導下的政治課堂應當在教學設計中融入更多生活化色彩,可以將一些生活中熱議的話題或者是富有爭議的問題引入課堂,讓學生展開相應的探究,挖掘其后涵蓋的一些知識點與教學主題。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讓學生能夠展開充分的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比如,可以設計一些課后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真正投入生活、觀察生活來體會課本知識。這些都能夠體現(xiàn)出政治課程教學中的人本主義色彩,可以讓政治課程教學的維度有所拓寬,學生也會更加喜愛課程的學習。
在結合“正確對待金錢”的話題探究中,學生的討論中對當代人的金錢觀進行了充分展現(xiàn)。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契機,教師還可以進一步設計一些值得探究的社會實踐問題,比如,要求學生在課后查找“中大獎后的人的生活”,通過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走進社會,學生對金錢的看法會更加全面,從而使政治課的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的認識、情感、價值觀的建構過程,達到“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這一最高宗旨。
三、倡導高效的學習探究與交流合作
教師同樣應當倡導學生間高效的學習探究與交流合作,這同樣是人本主義教學理念的有效體現(xiàn)。政治課程的教學不能脫離其社會性,很多教學主題都必須放在真實的社會場景與社會生活中加以討論才能夠進行透徹的分析。教師可以構建這樣的思考問題,讓學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進行充分交流,由淺入深剖析出問題的實質,讓學生的思維層面和問題的分析能力得到雙重訓練。設計的探究問題要科學合理,最好是那些相對開放的問題,這樣學生探究的空間會更充裕,學生也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場表達自己的想法、見解與各自的觀點。讓學生在課堂上充裕的進行學習探究與交流合作,這不僅極大的彰顯了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這也有助于學生感知課程學習的趣味性,會讓學生的教學投入熱情更加濃厚。
比如在“替代商品、互補商品”的教學中有學生提問:今天我吃了不衛(wèi)生的食品,不得不吃藥,食品與藥是什么關系?筆者及時把問題拋給學生討論。這時有學生說:“藥不能當飯吃,所以它們不是互為替代商品?!边@時又有學生反問:“你每餐吃飯都必須吃藥嗎?它們會是互補商品嗎?”學生大笑,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不僅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增強了大家的合作意識,而且增進了學生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學生的情商。
結語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高中政治課堂不僅會更加輕松有趣,學生的思維也可以在過程中更為活躍,大家可以更充分的展開對于各類問題的思考探究,教學的主題可以更好的得到彰顯。教師在實踐這一教學理論時不僅要做好充裕的教學準備工作,也要具備靈活的處理各種教學生成,應對學生的各種問題、想法與觀點的指導能力,這樣才能夠有效控制教學節(jié)奏,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彭建林. 淺談對中學生政治課學習興趣的激發(fā)[J]. 珠江教育論壇,2011(02).
[2] 李俊生.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以人為本”[J]. 新課程(中旬),2013(05).
[3] 李俊生. 提高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幾點思考[J]. 新課程學習(上),2013 (06).
(作者單位:江蘇省上岡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