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朗煜
[摘要]根據(jù)樂曲《小兔和狼》的特點,我創(chuàng)設了做包子、藏包子的游戲情境,這樣的故事情境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jīng)驗。
[關鍵詞]音樂游戲 幼兒教育 體驗 感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92
設計意圖
樂曲《小兔和狼》是一首AB兩段體結構的樂曲,A段音樂輕快、跳躍,B段音樂沉重、緩慢,整首曲子節(jié)奏感強,旋律在重復的基礎上又有變化與發(fā)展,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容易引起小班幼兒的興趣,激發(fā)幼兒自發(fā)地用動作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
根據(jù)樂曲的這一特點,我創(chuàng)設了做包子、藏包子的游戲情境,這樣的故事情境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jīng)驗。為了引導幼兒更好地進行節(jié)奏感知和體驗,在A段做包子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孩子用動作合拍地表現(xiàn)做包子的流程:如揉面、搟皮、包餡、捏褶等;接著引導幼兒傾聽B段音樂,理解故事情境,通過角色扮演激起小班幼兒極大的參與熱情,有效幫助幼兒體驗音樂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提高了幼兒的想象力和藝術表現(xiàn)力。
活動目標
1.感知音樂的AB結構,合拍地表現(xiàn)揉面、搟皮、包餡、捏褶等情節(jié)。
2.通過圖譜和對老師、同伴的觀察模仿,掌握音樂與動作匹配的規(guī)律。
3.玩做包子、藏包子的游戲,體驗參加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小兔和狼》、制作包子圖譜、蓋布,幼兒圍坐成圓形。
活動過程
(一)了解制作包子步驟.嘗試跟隨音樂制作包子.引發(fā)幼兒興趣。
1.師:看,(包子模型)這是什么?小朋友喜歡吃包子嗎?你吃過什么餡的包子?
幼:我吃過菜包、豆沙包、肉包、蘿卜絲包、奶香包……
2.師:今天,讓我們來當一回點心師,也來學著做包子。誰知道包子是怎樣做出來的?讓我們試一試!
(老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貼出制作包子的流程圖,并哼唱樂譜引導幼兒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揉面、搟皮、包餡、捏褶的動作。)
師幼小結:原來做包子首先要揉面,然后搟皮兒,接著包餡兒,最后捏褶。
(評析:幼兒看到包子、回憶起吃過的不同餡兒的包子,從而產(chǎn)生做包子的愿望,出示流程圖譜:揉面、搟皮、包餡、捏褶是為了讓幼兒更形象、更直觀地跟隨音樂創(chuàng)編出做包子的動作,教師跟隨幼兒動作哼唱出樂曲的旋律,更好地為幼兒隨樂而動作了鋪墊。)
(二)幼兒看圖譜,跟隨A段音樂做動作,感受在身體不同部位做包子的樂趣
1.看圖譜聽音樂,幼兒在自己的不同身體部位做包子,玩2-3次。
師:讓我們跟著音樂、看著圖譜做包子吧!
師:Wow,香噴噴的包子做好啦!聞一聞,香不香?
2.在同伴身體上做包子,感受身體接觸的快樂。
師:除了可以自己做包子,還可以跟朋友一起做包子呢!看看,我是在朋友的哪里做包子的?
師:你們也想這樣一個接一個地在朋友背上揉面做包子嗎?應該怎么做?
師:原來我們像開火車一樣一個接一個轉過去坐,就可以了!讓我們試一試!
師:這次讓我們再換一個地方揉面,看看能不能做出包子來。
小結:小朋友真能干,做出了許多美味的包子!
(評析:幼兒跟隨A段音樂做包子,每一次做包子后,教師都神秘地出示包子寶寶模型,請幼兒聞一聞、嘗一嘗,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拉近了師幼間的距離;為了讓幼兒反復隨樂合拍表現(xiàn)做包子而樂此不疲,教師創(chuàng)設了做甜包子、做成包子、與同伴身體接觸接龍做包子的情境,不斷給幼兒新鮮的刺激,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
(三)傾聽B段音樂,理解故事情境,并隨音樂玩藏包子的游戲
1.師:好吃的包子出籠了,可是在包子們睡覺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事兒,我們聽一段音樂,猜猜發(fā)生了什么事兒?
2.師幼傾聽音樂B段。
幼:是大灰狼出來了/包子的香味引來了大象/也可能是貪吃的小豬來偷包子了……
師:你們猜的這些都有可能,這些可愛又貪吃的動物朋友聞到了包子的香味,跑過來把一個包子藏起來了。究竟是哪一只包子不見了呢?
師:現(xiàn)在你們都是好吃的包子寶寶,我是誰???(貪吃的XX)我要來啰!
3。播放音樂B段,玩小動物藏包子的游戲。
師:睜開眼睛找一找,哪只包子不見了,我們大聲喊出他的名字,把他找出來!
(評析:幼兒傾聽B段音樂,根據(jù)音樂緩慢、沉重的節(jié)奏大膽想象故事情境,教師及時肯定幼兒的想法,并跟隨幼兒的想法進行角色扮演,在樂句結束處藏起一個幼兒。其他幼兒大聲喊出被藏幼兒的名字,待找出后,引導該幼兒用親一親、抱一抱的親昵動作去感謝找到他的朋友。整個過程中,幼兒有強烈的存在感,沉浸在他們自己主宰的游戲情境中,快樂無比。)
(四)完整傾聽音樂AB段,玩做包子、藏包子游戲
1.師:這次我們要把做包子、藏包子連起來跟著音樂玩一玩,想想,是什么地方包子寶寶開始睡覺的?
幼兒跟隨音樂在各自的身體部位做包子,教師角色扮演藏起一只包子寶寶。
2.師:還有哪個勇敢的包子寶寶想被藏起來的?這次讓我們跟朋友一起做包子吧!有誰想來當貪吃又可愛的小動物的?想想,小動物是在音樂的什么地方把包子藏起來的。
幼兒跟隨音樂一個接一個在朋友的身體部位做包子,扮演動物的小朋友在音樂結束樂句藏起一個包子。
3.師:這次做包子的師傅不小心把盤子打翻了,包子們的位置都亂了,來,寶寶們找個跟剛才不一樣的位置坐下來吧!讓我們再換個不一樣的地方跟朋友一起做包子吧!
(評析:幼兒完整傾聽音樂,隨樂游戲三次,難度上逐層加深。從單獨做包子到與同伴合作接龍在指定部位做包子再到任選一身體部位與同伴合作做包子;從教師角色扮演藏包子到幼兒角色扮演再到打亂包子位置游戲,幼兒在一次次的升級游戲中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在一次次的升級游戲中越來越趨于主動、自由,充分發(fā)揮著主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