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元峰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西安 710063)
基于大學英語教學方法交替更迭的思考
桑元峰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西安 710063)
文章梳理了大學英語教學方法交替更迭,分析了背后的教學理念,強調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正確的教學理念的影響下,自主生成符合教學實際、貼切學生特點以及教師本人教學風格的方法,強調教師個人的自主發(fā)展。
大學英語教學方法;教學理念;自主發(fā)展
Stern在談到二外/外語教學時,曾提到“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語言教育工作者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教學方法上,試圖尋找某種好方法來解決語言教學中的一切問題”。其實,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歷史何嘗不是如此。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一部大學英語教學史就是一部英語教學法不斷交替更換的歷史。一直以來,它不僅在暗中指導著教師的教學,而且也是英語教師進行培訓時所上的必修課。在這里,我們不打算對教學法的更新進行精細的描述,只略做速描。因為方法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而且,最為重要的是,究竟在英語教學中采用哪一種或哪幾種方法并不是本文關注的焦點。當然這并不是說教學不需要方法的指導,而是說教學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它遠不僅限于某種方法的指導。
20世紀初,受西方“直接法”的影響,張士一于1922年編寫并出版了我國第一部英語教學法論著《英語教授法》。如果從它問世算起,各種英語教學法在近百年的輪回中,始終未曾分出高下。張正東教授曾將我國外語教育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發(fā)展分為兩個時期,一是從1949—1977年稱為“東西跳動期”;二是從1978—1999年稱為“走向自立期”。我們從這個劃分中不難看出,大學英語教學法也是按照這樣一個歷史軌道行進的。50年代照搬蘇聯(lián)的經(jīng)驗。引進蘇聯(lián)的自覺比較法,也就是語法翻譯法;60年代,開始接觸西方的外語教學思想,從聽說入手的結構大綱傳入我國,于是試行聽說領先法;70年代末,西方外語教學思想以及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開始為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界所接受。80年代,教學法上開始出現(xiàn)較大的變化。90年代以后,交際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等開始進入大學英語教學領域。
張正東先生曾將我國英語教學方法的這種“不專一”形象的描述為:對于從“重災戶”走出來的英語教學,開始要追趕“聽說領先,讀寫跟上”,剛要跟上了,又要搞功能法;交際—功能法剛磨合出一點線路,又要搞任務型教學,此前一切又都成了“陳舊過時”的東西。而各階段所追的新東西都是西方的,并且我們在追的時候,人家已覺得不新鮮了。關于英語教學法,季羨林先生也曾回憶說,50年代到60年代前后,老是搞教學法,“什么直接教學法、聽說法,隔兩年就變一變,什么樣的都有,改了起碼也有五六遍?!蹦敲催@些教學法是否有效呢?對于這個問題,先生用了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教學法的結果是,“狗熊掰棒子,掰一個丟一個”。改了五六個教學法,哪個比哪個好,也沒有結論?!?/p>
梳理英語教學法的歷史,我們不難看出:
第一,教學方法的這種“輪番上演”是與我國的社會環(huán)境相襯的。每一個方法的被選用都映照出當時社會發(fā)展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第二,在英語教學方法上我們一直跟著西方走,言必稱西方。我們知道,在英語是作為外語而學習的社會環(huán)境中,借鑒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西方語言學是行不通的。盡管我們不能否認,后者的確為外語教學開辟了一片新的理論天地。
第三,教學方法的唯我獨尊,導致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理論指導的匱乏與單一。這就造成了一個假象:以為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教學自然就會依此而行之,目的自然就會達到。其實,英語教學遠非一個或幾個綜合的方法就能使教學運轉起來的復雜實踐。方法上的“拿來主義”對于提升教學質量顯然是機械而不奏效的。
第四,教學法的更新疊換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人們愈是關注尋求方法的功效,它的工具性愈是得到加強。大學英語教學作為一門學科,它的技術性、操作性和規(guī)范性愈加的成為它的典型特征。其實,正如文秋芳教授指出的,無論是一花獨放,還是百花齊放,人們始終沒跳出“方法”的禁錮。誠然,我們決不能否認,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需要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的指導,但我們同樣不能否認,大學英語教學是方法輪換最多的一門學科教學。面對此,不知該喜還是該憂?
第五,對教學法的熱衷掩蓋了對教師的關注。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對教學中的“人”的忽視。在外語教師教育中,教學法一直是主題,是必不可少的培訓內容。然而,人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這就是,再好的靈丹妙藥,也需要適應教師的個體差異——教學風格、教學理念以及外部教學環(huán)境對教師個人的影響程度。直至20世紀80年代后期,人們才從繁忙的尋找中醒悟過來,意識到教學中的人——教師本人才是教學方法的最佳生成者。因為,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師自身塑造了他們自己的教學,建構著自己的教學世界、經(jīng)營著自己的教學生活。這就凸顯出教學中“人”的因素的至關重要,同時它意味著傾聽來自教師自己的聲音、讓教師自己說話(voices from teachers themselves)成為大學英語教學從方法時代向關注教學中的人的轉向。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在教學中注重教學方法的同時,教師更應當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思想。表面上看似是方法的疊換,實則是教學理念在對教學暗中相助。我們強調教師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不要照搬或簡單的移植,莫若說是期望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形成個體的教學理念。一個教師的教學理念往往通過顯性的教學方法展現(xiàn)的。教學方法與其說是在被運用,莫若說是教學理念的自然顯露。因此,隱性的個性化的教學理念的生成才是急需教師們努力的志趣和方向,而非跟著外部倡導的教學法后面一味的追隨與模仿。本文認為,我們之前在一定程度上,并沒有在根本上弄清教學方法的基本義理,意即在教學方法的認識上,我們還存在著誤讀。
第一,教學法是人們慣常使用的指稱。它其實不能等同于教學方法。事實上,人們容易將二者混為一談。如陳桂生教授所言,教學法之“法”,指的是教學的法則。所謂法則,有“自然法則”與“當然法則”之分?!白匀环▌t”即規(guī)律,“當然法則”即原則,指作為價值觀念凝結用以指導實踐的原則,是自覺的變革已經(jīng)存在的事實的實踐價值取向。顯然,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在自己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依據(jù)一定的原則,形成一定的教學價值判斷,繼而生成自己獨特的個性教學方法。由此來看,教學法是涵蓋教學方法的。教學法是一個上位概念,它更多的指向教學原則、理念、價值取向等屬于教師個體內部發(fā)展的范疇,更多強調教師自主研制教學技巧或方法的意味。
第二,我們不僅應跳出求索“好的教學法”的框架,還應超越“好的教學方法是各種教學法的靈活運用與整合”的觀念。事實上,從現(xiàn)當代教學理論發(fā)展的趨勢看,并不存在所謂“好的教學法”一說,卻應提倡充滿個性色彩、獨特的“我”的教學法。方法永遠是屬于個人的私有物,為一個人所獨有,它就不為他人拿來所用。而且,方法也絕不僅限于“對各種教學法的整合與運用”。強調整合也依舊未跳出整合的目的是為“他”人使用這個出發(fā)點。在現(xiàn)實英語教學中,有很多教師對各種教學法流派等根本不了解(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個人沒有他自己的教學方法,只不過是其方法并非各種教學法流派的其中一種或幾種,也不能與外界流行的方法一一對應),但卻并未阻礙他成為學生受歡迎的教師以及他的課堂教學的效果。本文并非否認他人教學方法的示范性和啟發(fā)性作用,而旨在說明,我們如若依舊只從外部強調對各種教學方法的整合與靈活運用,不強調教師依據(jù)自己內部的教學理念生成自己的教學方法,外在的教學方法就依然會是人們關注的核心。從教學方法的不斷更新疊換中,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教學理念才是建構個性教學方法的始基和生發(fā)點。當教學信念影響教學實踐時,教師可以依據(jù)條件的不同設計出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使教師不是以一種固定的程式操作教學,而是保有思想形態(tài)的張力。比如談到交際法時,胡文仲教授認為,“交際法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個教學路子,在總的指導原則下可以使用各種不同方法?!倍碨.Bax的說法,交際法以方法為中心,就容易使得教師只看重教學方法而輕視教學內容——這就意味著將語言學習置于方法控制之下,而不是以學習為出發(fā)點,以致削弱語言學習的效果。本文認為,無論它是一種形式概念的范疇,抑或是指導原則,都說明一點,過分關注交際概念,就是過分關注形式,也就必然忽視內容。其實這里說的教學路子和總的指導原則就是教學理念。教師一方面以學生的需求(學習目的)為出發(fā)點,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要在充分了解自己——如性格特點、英語技能專長等因素的基礎上生成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生成的教學方法,也許是無形且無名的,也不屬于哪一個流派,而它卻能實實在在地通過教學將隱含于教師頭腦中的思維顯化。
因此,本文強調的是教學不是不要方法,而是教師在正確的教學理念的影響下,自主生成符合教學實際、貼切學生特點以及教師本人教學風格的方法,強調教師個人的自主發(fā)展。
[1]Stern,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1983/1997,452.
[2]陳桂生.教學法的命運[J].全球教育展望,2007(4):18-21.
[3]胡文仲.學習《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體會和看法∥胡文仲英語教育自選集[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4]鄢秀.季羨林先生談語言教學[J].外語界,2002(4):59.
[5]張正東.中國外語教學法理論與流派[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2.
[6]張正東.我與中國英語教育∥英語教育自選集[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自序.
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17)04(a)-00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