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明
(寶雞文理學院教育學院,陜西寶雞721016)
家譜的教育意蘊
胡少明
(寶雞文理學院教育學院,陜西寶雞721016)
家譜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遺產(chǎn),其以血緣世系為紐帶,在家風的傳承中為其間的“我”克服孤獨與恐懼構(gòu)建了親情脈脈的教育情境。新時期,家譜教育意蘊煥發(fā)的基點是以德為性,以信為本的誠信旨趣。其間,必須剔除封建倫理糟粕,跨越血緣“小家”局限,構(gòu)建誠信社會。
家譜;家庭;誠信;公民社會
家譜是中華社會歷史文化的重要遺產(chǎn),是記述血緣集團世系的載體〔1〕。其以“尋根認祖”的方式,在“祖訓、族約、家規(guī)”內(nèi)容的次遞傳承中,達到“代代相繼,家國同構(gòu)”的教化旨趣,并籍以榜樣的外溢性示范對非血系成員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有益于人也大矣哉。”(《華陽舒氏統(tǒng)宗譜·舒孔昭序》)鑒此,我們試對家譜的教育意蘊進行探討。
家譜,又稱族譜、族系錄、家史、家志、百家集譜、房譜、世譜等,是同宗共祖的男性血親用以記載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跡的譜籍。其萌芽于先秦,興盛于兩漢魏晉南北朝,發(fā)展于隋唐,轉(zhuǎn)折于宋代,普及于清代和民國,并沿襲至今。家譜的功能由原初“明血統(tǒng),辨昭穆”的優(yōu)生優(yōu)育、明列等級而漸趨轉(zhuǎn)向于“昭明德而廢幽昏”的德性教化,其中“尊祖,敬宗,收族”是為根本。由此,家譜的教育意蘊隨之而隆。
廣義層面的教育認為,凡是有助于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對人的思想品德能夠施加積極影響的活動都可以稱之為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顯然,血親世系性決定了家譜更多地具有家庭教育的先天屬性。循此,我們嘗試將家譜界定為:以本族血親世系的有為之人(包括先人與時人)為榜樣,教化后世子孫承繼祖業(yè)、沿襲家風,以求血親繩繩相繼的家庭教育,它是集教育目的、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內(nèi)容以及教育方式于一體的民俗式教育。家譜種類繁多,從其編修主體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官修譜牒和私修家譜兩類;從其表現(xiàn)形式上,又可以劃分為甲骨譜、青銅家譜、碑譜、塔譜、紙譜、布譜等。出于表述的嚴謹,本文所論家譜僅限于紙質(zhì)文本的私修家譜,即紙譜,無涉他者。
與其他類型的教育相比,家譜表現(xiàn)出其鮮明的個性。
(一)教育目的:聚族凝心,家國同構(gòu)
教育目的是在進行教育活動之前對教育要實現(xiàn)的結(jié)果或要達到的標準的預測或規(guī)定,體現(xiàn)了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對雙方共同參與的教化人心的實踐活動終端旨向的主觀期待。家譜撰修的目的也就在于通過對血親世系的梳理厘定,將同宗共祖的人群如矢鋒般納入縱之有源、橫之有流的根系網(wǎng)絡,從而促成同姓命運共同體的有效形成。正所謂“人之有祖,如水之有源,源遠則流長,祖盛則衍繁,所固然也。”(《喻氏世仁堂家譜序(老譜序一)》)
如眾所論,中國傳統(tǒng)社會是典型的宗法社會,其與家庭、家族具有組織結(jié)構(gòu)的相同屬性,即以血親—宗法關系為統(tǒng)領,將“家”與“國”之中的宗主地位通過血脈遺傳,代代相繼?!凹摇笔切皣笔谴蠹?,家國一體,家國同構(gòu)。因此,“國修史,以資鑒,家立譜,以傳續(xù),國無史,不明興衰榮辱,家無譜,不知溯根求源;二者同理其旨一也?!保ā队魇鲜廊侍谜谌V序(老譜序三)》)
(二)教育者:宗族有為之人
“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也”〔2〕,家譜的編修傳統(tǒng)與國史、方志并無質(zhì)的區(qū)別,都是后世之人因循“春秋筆法”,對前世之人的揚善抑惡,褒貶黜陟。凡是在家族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影響或德高望重的人物(包括先人與時人)及其事跡,都會在家譜的傳記、家傳、名人錄或恩榮錄中得以彰顯。如《(江西婺源)武口王氏金源山頭派支譜》(道光五年)所載的唐代婺州刺使王仲舒,為官一方,造福民眾,天子贊之?!叮ò不湛兿┛兿h南關惇敘堂(許氏)宗譜》(光緒十五年)所載許逖,因治水興農(nóng)、促進民族融合有功,而為宋“真宗面稱其能”?!叮ńK無錫)榮氏家譜》(民國二十四年)共載自隋大業(yè)三年至光緒二年,歷時一千二百余年彰顯祖上榮光的敕命、誥命18篇。《李氏家譜》(2001年)所載嘉慶、道光年間的李宜亭、咸豐年間的李安畬孝敬雙親、扶危濟困、造福鄉(xiāng)鄰,為時人所稱。
再如《喻氏家譜》(2002年)中,文化名人喻鐘奇,一代善人喻長松?!肚G門常氏家譜》(2008年)中,滿腹經(jīng)綸的晚清貢生常守炳,堅貞不屈的革命烈士常正剛,南征北戰(zhàn)、功勛卓著的共和國將軍常青,成就斐然的企業(yè)家??藰?、常繼景以及優(yōu)秀高級教師常克等。
這里,我們應當注意的是,相比較于國史、方志,家譜的編修具有較強的封閉性和私密性,屬于“人自為書,家自為說”〔3〕。因此,家譜所載的人物及其事跡,有時會出現(xiàn)夸大溢美,甚至移花接木,假冒附會的取舍,至于“家丑”更是不可外揚。事實上,有些家譜凡例中有明文規(guī)定:史則善惡俱載,譜則書善不載惡,為親者諱也。對于家族中所謂的“叛逆”“犯刑”“敗類”“背氣”“雜賤”者,則采用“除名”“出族”“出譜”等措施,不予書寫,名不見譜。
(三)被教育者:宗族血親世系成員
受教育是一種權(quán)利,是特定主體獲得成長教化的資格。在教育史上,該資格的獲得有先天和后天兩種方式,先天者即生物取向的血脈遺傳,非我同親者即無資格,后天者即能力取向的社會實踐,排斥血親裙帶。其中,受教育權(quán)的血脈遺傳獲得方式又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基于特權(quán)利益維護的教育等級制,它是國家治理層面的一種制度設計,體現(xiàn)了特權(quán)時代的國家意志。二是基于家族自我私益維護的家庭教育,而采取的家族治理層面的民間選擇。在傳統(tǒng)的宗法社會中,二者之間存在高度的重疊性。家庭中的家譜式教育即以血脈遺傳的方式,將宗族血親世系成員作為家庭教育的唯一和首選的被教育者,并由此決定了他們的先天性、封閉性和排他性。在家譜的非公開狀態(tài)下,非血親世系成員一般不會被納入家庭教育的被教育者行列。
(四)教育內(nèi)容:家訓
在《說文解字》中,“訓、約、規(guī)”的本意分別是:說教也、纏束也和有法度。前面貫之以“祖、族和家”的修飾限定,則表示為每個家族自己制定,要求所有家族成員共同遵守的各種行為規(guī)范和規(guī)章制度的總稱,即家訓。中國古代早期家訓可追溯至《尚書》,“《尚書》中的浩辭可以理解為訓誡之辭,訓誡之辭用于家中,就是家訓”〔4〕。一般情況下,家訓“其通常是由父祖長輩、族內(nèi)尊長為后代子孫和族眾規(guī)定的立身處世、居家治生的原則、規(guī)范、訓語和禁戒等”〔5〕。從制度學角度看,家訓的設計目的是以“家族內(nèi)部法”的形式,維持家族內(nèi)部的穩(wěn)定秩序。這在我國家譜史上著名的范例有漢高祖劉邦的《手敕太子》,劉向的《戒子歆書》,馬援的《誡兄子嚴、敦書》,曹操的《戒子植》《諸兒令》《遺令》,嵇康的《家戒》,諸葛亮的《誡子書》《誠外甥書》,徐勉的《誡子崧書》,南北朝時北齊人顏之推所撰的《顏氏家訓》等。
家訓所涉及的內(nèi)容廣泛而又具體,基本上都是以我國傳統(tǒng)社會倫理規(guī)范的“五倫、四維、八德、十義”為核心而次遞展開,大多表現(xiàn)為“孝悌忠信、鄰里和睦、尊師重教、禁賭戒淫、勤勞節(jié)儉、艱苦創(chuàng)業(yè)、自重自強、樂善好施、清正做人”等。此外,還有一些出于人格自保和預防暴力的考慮,而制定的“族禁”或“譜禁”,如禁當差、禁為匪、禁從教、禁入會、禁出家、禁自賤等。其意義正如《(安徽太平)仙源東溪項氏族譜》(光緒十一年)之《祠規(guī)引》中所言:“家之有規(guī),猶國之有典也。國有典,則賞罰以飭臣民,家有規(guī),寓勸懲以訓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p>
(五)教育方式:親情感化
教育方式從發(fā)生機制的角度,可以分為內(nèi)在驅(qū)動型和外在強制型兩種,前者注重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間的相互認同和默契互動,后者注重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間的不對等協(xié)作,教育主體居于支配和主導地位,教育客體則扮演著被動接受的角色。親情是具有血緣關系、擬議血緣關系或姻親關系人群間感情的總稱,是每個人心理發(fā)展過程中首先要經(jīng)歷的、并持續(xù)穩(wěn)定的情感體驗,是激發(fā)人行為動機的強大內(nèi)驅(qū)力。家譜“寓教于親”的教育方式,即是著眼于親情對“親和動機”的激發(fā)和“親和力”的增強所作出的理性選擇,其目的在于促使族人“動其慎終追遠飲水思源之情”,從而潤物無聲般地實現(xiàn)血緣世系間的自覺教育。
人類文明的程度愈高,“尋根問祖”的意識就愈加強烈,對于“我是誰、我從哪來、我到哪去”的疑問也就愈加迫切。家譜以其特有的教育方式,有效化解了“我”之生命內(nèi)心深處,因生命的短暫而產(chǎn)生的孤獨與恐懼,以“網(wǎng)”的形式為“我”建構(gòu)了一個親情脈脈的生活世界。
(一)融我于群,消弭孤獨
“孤獨是人之生命主體與客體對象(自然、社會、信仰)相互疏離的深度心理體驗,是一種刻骨銘心的精神空落感”〔6〕。其在根本上源于人之生命主體需要的無限多樣性與實現(xiàn)可能的有限性之間的緊張關系。面對孤獨,“我”需要與客體對象保持緊密的互動聯(lián)系,否則,極易導致如弗洛姆所言的精神崩潰——一種失去生命張力的人的自我分裂。實踐中,“我”與客體對象保持聯(lián)系的方式一般有兩種路徑選擇:一是外向投射,即將自我生命的存在,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激情完全融之于自然或社會,在服務他人、造福社會中達到生命主體與客體對象間的創(chuàng)造性和諧。當然,這與動物和自然間的原始和諧是有質(zhì)的區(qū)別的。二是內(nèi)向投射,即將自我生命的存在完全交付給獨立于“我”的生活世界之外的、無所不能的某種神靈。這是精神上的一種繳械投降。家譜即是在對同宗共祖的“追本溯源”中,為天下所有的“同姓我”的“外向投射”,構(gòu)建了一個親情脈脈的血脈平臺,置身于親情氛圍中的“我”陡然間意識到,原來“我”并不孤獨,因為“我是有著共同先人的大家庭中的一員”,是“自己人”。在“為祖爭光,榮蔭子孫”的親情激勵下,那種因與自然分離,與同伴分離,以及與自身相分離而產(chǎn)生的精神空落感會漸趨瓦解,同時再現(xiàn)如弗洛姆所艷羨的“村落式的人際關懷”,小我融于大我,我之個體融于我之群體。
(二)貫通生死,克服恐懼
對死亡的認識和恐怖,乃是人類脫離動物狀態(tài)后最早的收獲之一〔7〕。其以“隱痛”的方式,深深植根于人之生命的內(nèi)心深處,從遠古延續(xù)于今,以至永遠。而“我”在偶然的時間和地點被拋入“這個”而非“那個”世界之后,又要獨自面對死亡的必然臨近。盡管科學理性與宗教信仰以“終結(jié)性”和“循環(huán)性”的兩種不同方式還原了生死緣由,但這卻依然無法化解人在情感上對生命的無限眷戀和對死亡的極度恐懼,畢竟現(xiàn)實的“我”終究是會死亡的。正如海德格爾所說:“人只有面臨死亡時才能最深刻地體會到自己的存在,人的死總是自己的死,誰也不能代替。”〔8〕死亡成為“我”終其一生的最大難題,無解但又不得不解。
但是,人的光輝理性告訴自己,恐懼既不是生命的本義,也無助于生命的圓滿。生命的本義在于以短暫、有限的肉體生命,在積極有為中去實現(xiàn)永恒、無限的價值生命。家譜的編修與傳世,在“前”與“后”兩個時間維度上,極大地延續(xù)了“我”的生命存在?!扒啊币馕吨?,“我”以“后人”的身份將自己推及到無限遠處,在向血緣世系先人“撒嬌式”的無聲傾訴中和在先人幽遠無聲的慰藉中,復歸死亡的恐懼于生活的平靜,先人與“我”同在。“后”意味著,“我”以“先人”的身份被拉伸到無限遠處,在傾聽血緣世系后人“撒嬌式”的無聲傾訴中,化解后人對死亡的恐懼?!昂笕恕钡摹皟A訴”與“先人”的“慰藉”穿越時空,激蕩共鳴,代代不已,從而將“我”完全融于生生不息、無始無終的生命之流,對死亡的恐懼升華為對血緣世系的尊重、熱愛與眷戀。家譜內(nèi)容中的祖像、祠堂和祖塋即是貫通生死,克服恐懼的外化設計。
(三)內(nèi)化家訓,傳承家風
如前所論,家訓屬于“家族內(nèi)部法”,其以外在約束的形式為全體家族成員的安身立命提供親情幫助,從而將整個家族漸趨凝聚為綿延香火、昌興家族的命運共同體。其間,家訓以“同化”和“順應”兩種方式逐漸內(nèi)化為家族成員的生命品質(zhì),并時時、處處外化于日常生活的情境當中,成為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這個”而非“那個”的家風,體現(xiàn)出黑格爾所言的“家族精神”。藉此,“我”不再是,也不能是游離于家族之外、無所牽掛的“單數(shù)”,而是與家族的榮辱、興衰更替緊密相關的“復數(shù)”?!爸袊鴤鹘y(tǒng)社會中家訓完備、家教嚴格、家風嚴謹?shù)募彝ゼ易?,其子女后代多能成就偉業(yè),光耀門楣”〔9〕。上海川沙新鎮(zhèn)六灶傅氏家譜中“忠孝節(jié)義、道德文章、慈仁謙讓、溫儉恭良”的十六字家訓即為代表。
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提出要“構(gòu)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體系,加強文化遺產(chǎn)保護。”作為中華社會歷史文化重要遺產(chǎn)的組成,家譜對于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堅定中華文化自信,增強中華文化自覺具有積極的時代意義。但是,由于家譜先前賴以為繼的文化環(huán)境,在今天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革,所以,家譜教育功能的有效發(fā)揮就面臨著必須深入思考的若干問題。
(一)以契約為背景,構(gòu)建誠信社會
在公民社會取代宗法社會的時代背景下,家譜的文化價值如何體現(xiàn)?公民社會的本質(zhì)是以公共精神為核心,以權(quán)利和義務為邊界,構(gòu)建公共生活,追求公共價值的契約社會。約束公民行為、調(diào)節(jié)公民關系的根本依據(jù)是跨越血緣、地緣和業(yè)緣,而面向全體人群的“公法”,它與因“緣”而生的特定關系群體內(nèi)部的“私法”具有質(zhì)的區(qū)別。支撐公民體面存活于世的內(nèi)心基點是“人人生而平等”的共識性執(zhí)著。作為公民的“我”“活下去與活得更好”的需要可以在家族以外的“公共領域”“公共空間”中得到很好的實現(xiàn),從而在客觀上極大地降低了個人對家族的依賴。并且隨著公民社會文明程度的進一步加深,以及由此所導致的家庭功能的外置,公民個體與以家譜為紐帶所形成的同姓命運共同體之間的關系也將愈發(fā)疏遠,離散度愈加明顯。家譜存在的價值在形式上表現(xiàn)出弱化跡象,以至于先前家家修譜,戶戶譜牒的鼎盛民俗,漸趨轉(zhuǎn)變?yōu)槲覀兘裉煜∮信c陌生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其更多的是以圖書館藏書或博物館展品的形式出現(xiàn)。
事實上,雖然公民社會與宗法社會在價值取向上存在歷史分野,前者重公共理性,后者重私人情懷。但是其間的“每一個我”在尋求自我身份確認的方式與內(nèi)容選擇上卻具有相當?shù)臍v史默契,即二者都是以“誠信”安身立命。所以,在公民社會背景下,家譜獲得新生的時代抓手就是蘊含在祖訓、族約和家規(guī)中,以德為性,以信為本的價值訴求。因為“誠信是(任何)社會系統(tǒng)賴以運行的重要潤滑劑,非常有效,它省去了許多麻煩,使人們可以對他人給予一定的信賴,從而使人們能夠生產(chǎn)更多的產(chǎn)品或任何人都重視的東西”〔10〕。當然,其間必須剔除帶有封建糟粕性的陳規(guī)陋習。
(二)以課程為基點,融家譜文化于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是繼承、傳播和創(chuàng)新文化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路徑,那么,家譜所承載的我國傳統(tǒng)文化如何在創(chuàng)新、協(xié)調(diào)、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指引下,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在學校教育中得以規(guī)范、有序地有效傳承,就是教育研究者與教育實踐者無法回避的緊迫課題。立足教育的基本要素和教育與外界環(huán)境的互動關系,我們認為:首先是如何將家譜作為教育內(nèi)容而融于學校教育之中。我們在將家譜作為課程設置的選擇時,應當考慮是采取社會本位價值取向還是個人本位價值取向,以及由此所決定的家譜課程的類型。如學科課程與經(jīng)驗課程、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以及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課程設置價值取向與課程類型的不同,決定了家譜在學校教育實踐中的地位、實施方式和實施的有效性。其次,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無論家譜作為何種類型課程,課程實施者由誰扮演以及如何扮演。顯然,目前以培養(yǎng)學科型師資為顯著特征的教師教育制度并未為此做好足夠的準備。再次,如何評價家譜課程實施的最終結(jié)果。盡管學界對評價的界定不一,但是對評價的“導向、鑒定、反饋和激勵”功能卻具有共識。也就是說,評價以“倒逼”的方式督促家譜課程實施的科學、嚴謹與有效。在我們的學校教育還未完全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以人為本的素質(zhì)教育之前,那種以靜止的點的方式所采取的絕對評價與量化評價只能導致家譜的虛置和家譜文化的割裂。
(三)跨越血緣,編修群體家譜
家庭是家譜相繼為續(xù)的現(xiàn)實基礎,那么受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約束而產(chǎn)生的核心家庭,將會在家譜編修中面臨著兩種窘?jīng)r:一是因家庭后代的“獨子”性,所產(chǎn)生的上下縱向世系血脈使得網(wǎng)格式家譜裂變?yōu)橹本€式家譜,而這絕非我們所言的傳統(tǒng)文化意義上的家譜,或者說這是一種殘缺式家譜。二是家庭后代“獨子”性別的不確定性,更使得殘缺的直線式家譜存在較高的斷代風險。國家新近出臺的二胎政策在客觀上對此窘?jīng)r雖有緩解,但與家譜相繼為續(xù)的應當性的家庭基礎依然存在些許不足。所以在這種現(xiàn)實情境下,我們不妨另辟蹊徑,調(diào)整思路,即在堅持家譜教育意蘊不移的基礎上,堅持“德業(yè)相勸、過失相規(guī)、教家立范、與時俱進”的原則,嘗試跨越血緣限定而去編修類似于地方志的“群體家譜”。當然,這個“家”是具有公共生活屬性的“大家”。其中,“群體”既有行政區(qū)域的劃分,也有區(qū)域文化的劃分;既有行業(yè)種類的劃分,也有地區(qū)部門的劃分;以及城市住戶與農(nóng)村住戶的劃分等,尤其是“單位”或“村落”最為典型。
〔1〕王鶴鳴.中國家譜通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3.
〔2〕葉長青.編修家譜的歷史淵源和現(xiàn)實作用〔J〕.中國地方志,2015(9):54-56.
〔3〕歐陽宗書.中國家譜〔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91.
〔4〕黨紅星.試論中國家訓文化的特點〔J〕.東岳論叢,2006,27(1):199-200.
〔5〕楊宗佑.中華家譜學〔M〕.濟南:濟南出版社,2009:112.
〔6〕田曉明.孤獨:中國城市秩序重構(gòu)的心理拐點〔J〕.學習與探索,2011(2):7-13.
〔7〕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M〕.李常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85.
〔8〕劉放桐.現(xiàn)代西方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557.
〔9〕劉東升.傳統(tǒng)家訓在傳統(tǒng)價值觀培育和踐行中的作用〔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2(5):66-69.
〔10〕袁祖社.現(xiàn)代公民之理性生存品質(zhì)與高尚德性人格的養(yǎng)成:“信用價值觀”建設的理論定位與實踐追求〔J〕.唐都學刊,2004,20(3):110-114.
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 of Genealogy
Hu Shaomi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Shanxi 721016,China)
The genealogy is an important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With blood lineage as a link,genealogy constructed a family educational atmosphere,in which"I"could overcome loneliness and fear.In the new era,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 of genealogy is based on the virtues and integrity.During this process,dross of feudal ethics must be rejected and the limits of"small family"blood lineage must be crossed in order to build a trustful society.
genealogy;family;credibility and integrity;civil society
B823.1:G78
A
2096-2266(2017)05-0079-05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5.014
(責任編輯 楊朝霞)
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民族復興語境下中國教育傳統(tǒng)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研究”(SGH13265)
2017-01-16
胡少明,副教授,主要從事農(nóng)村教育和教育民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