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虹
摘 要:當前幼兒教育實踐的過程中,自然角已經(jīng)成為每個幼兒園每個班級必不可少的教育形式。但是,在開展自然角活動的過程中因為受老師主觀意識、活動形式、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等方面的制約,所以在自然角植物的選擇、觀察、甚至是記錄過程中常常是老師獨自決定著自然角的構成,幼兒往往是被動地執(zhí)行老師的指令進行觀察和記錄,他們的意志是不受重視的。自然角的創(chuàng)設看起來只是一個情景的擺放,一個區(qū)域的布置,孩子們很少與自然角進行互動。如何讓幼兒重燃對自然角的興趣和熱情,激發(fā)幼兒自主探索、學習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突顯自然角活動的價值?通過嘗試以“向日葵成長記”為切口,進行大班幼兒與自然角雙向互動的策略研究。
關鍵詞:幼兒;自然角;互動;創(chuàng)設;策略
一、幼兒與自然角互動現(xiàn)狀——零互動
案例呈現(xiàn):
片段一:
放學前,老師讓每個小朋友明天帶一盆植物來自然角。第二天,班級門口的自然角新擺放了許多漂亮的盆栽,還有一些可愛的小動物。小朋友對新鮮的動植物很感興趣,剛想動手去摸一摸,就被老師阻止了:“看看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去摸!水不要澆,老師會澆的!好了,差不多了,不要看了,回教室吧!”孩子們無奈縮回了手,并且極不情愿地走進了教室。于是,自然角成了老師的個人花園。
片段二:
某班級自然角的記錄本從來沒有記錄過,因為要來檢查,老師請孩子把自然角的觀察記錄補充完整。幼兒:老師我們怎么畫呀,都沒有看過它以前是什么樣的。老師:你按照老師給你的樣子,一模一樣地畫出來就可以了,記住時間寫今天的。
從以上兩個典型片段分析,如今幼兒園自然角創(chuàng)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自然角盆景化、單一化,創(chuàng)設以老師的主觀意識為主
一說到要創(chuàng)設自然角,我們經(jīng)常想到盆景。為了體現(xiàn)孩子們的參與性,教師會把任務布置給每個孩子。但教師們普遍認為自然角只是一種展示,沒有真正發(fā)揮它的教育效能。片段一中的教師將自然角設置得花枝招展,看表面似乎費了心思,但教師的內(nèi)心卻怕亂,怕擺設被幼兒觸碰過后會變得不漂亮,實質(zhì)上剝奪了幼兒與自然角的互動與交流。
2.自然角擺設化,教師自身觀念不到位
由于幼兒沒參與到種植過程,對自然角的植物名稱也不認識,教師指導幼兒觀察不到位,導致了自然角成了盆栽擺設,幼兒缺乏觀察和管理興趣。片段二中的教師更是把自然角的創(chuàng)設作為評定優(yōu)劣的一種工具,評定前不聞不問,評定時胡亂彌補,評定后又放任不管。自然角缺乏基本的過程管理,只是聽之任之,幼兒無法從中獲得知識和技能。長此以往,幼兒自然會形成對自然角及周圍環(huán)境漠不關心的態(tài)度。
3.自然角形式化,教師自身經(jīng)驗不足
教師沒有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出發(fā),考慮實際情況進行設置(大班僅限于帶盆栽來自然角擺設),使自然角流于形式,觀察記錄本的設計、使用、觀察方式更是無從談起。這種現(xiàn)象折射出的問題是教師對自然角的認識觀念問題,自身經(jīng)驗不足。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兒在科學認知方面有著不同的特點,所以在自然角中投放的材料也應該有所區(qū)別,然而現(xiàn)在的情況是各班級自然角創(chuàng)設都大同小異,缺乏層次,可供觀察的內(nèi)容指向不明確,脫離了幼兒的認知水平和探究能力。
二、實現(xiàn)與自然角的雙向互動的策略
1.內(nèi)容選擇的互動性
(1)自然角內(nèi)容的選擇立足于幼兒的興趣需要
創(chuàng)建的自然角首要內(nèi)容是種,但是種什么?怎么種?必須是幼兒喜歡的,是幼兒自主選擇、自主討論的結果,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到自然角的活動中來。本學期向日葵的種植,就是由班級小朋友帶來幾顆瓜子開始的。從觀察種子,給種子分類,不同容器、不同方式種植種子(容器材料的不同:塑料、玻璃、木質(zhì)、陶瓷;種植方式不同:水培、沙培、土培),及圍柵欄保護小種子,再到后期的觀察向日葵小芽和其他小芽的區(qū)別,小苗移栽,給向日葵量身高等等,這一切都是幼兒自發(fā)延伸出來的系列活動。因此在自然角內(nèi)容選擇的時候,教師應該積極聽取幼兒的意見和建議,讓幼兒參與討論,從而找到發(fā)現(xiàn)、探索的研究點,積極、有效地引導幼兒,從幼兒的興趣和意愿出發(fā),這才是實現(xiàn)與自然角雙向互動研究的基礎。
(2)自然角內(nèi)容的設置立足于幼兒的年齡差異和認知差異
在設置自然角內(nèi)容時,教師要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來選擇。當然,各年齡段自然角選擇的內(nèi)容沒有絕對的界限,有的動植物可以在各年齡段的自然角中出現(xiàn),但前提是教師必須有不同的指導要求,最重要的是要立足與于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如大班幼兒特別喜歡研究和探索,對各類昆蟲很感興趣,也喜歡研究各類植物樹葉的紋理。教師就可以從這一契機出發(fā),提供各類工具(鑷子、捕蟲器、放大鏡、量杯、顯微鏡、昆蟲盒,網(wǎng)兜等),不僅給孩子帶來直接刺激感官的經(jīng)驗,更為他們提供了隨機觀察和探索的機會。學生在抓、摸、看、說、養(yǎng)的過程中產(chǎn)生了思維碰撞,彌補了集體活動中觀察、探究不足的缺憾,為他們進行科學探索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2.材料選擇的互動性
自然角與幼兒互動的前提是材料的選擇,教師在材料選擇上一定要本著幼兒親身參與的原則,盡可能提供一些低結構的材料,讓幼兒自己去想象、去創(chuàng)造自然角需要的東西。如塑料瓶子、酸奶杯等等,安全不易碎,幼兒用廢舊材料自制的器皿簡單易得,操作性更強,與自然角的互動也更為強烈。
3.跟進內(nèi)容的互動性
在后期自然角的觀察和學習中,教師更要學會放手,要相信孩子的智慧和能力,這樣他們才可以和自然角去互動,碰撞出火花。有些班級的自然角就像是老師個人的種植園地,老師每天去澆水,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孩子們?nèi)ッ幻?,老師都生怕植物被弄壞,這樣的自然角就會成為一種擺設,幼兒只能遠觀。因為沒有觀察、沒有參與,幼兒當然不可能在自然角中獲得什么。長期如此,孩子們對自然角的興趣就會被淹沒,自然角的作用和功效就不可能得到發(fā)揮。因此教師要遵循“放手—參與”的原則,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來參與。
4.延伸活動的互動性
自然角的完善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師善于堅持和積累幼兒的發(fā)現(xiàn)、探索過程,幫助幼兒提升,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雙向互動。在“昆蟲大揭密”跟進的過程中,我一直讓幼兒自己提出問題,經(jīng)過討論,最后得出結論:你知道的昆蟲有哪些—你最害怕的昆蟲是什么— 一起來找一找昆蟲—用什么工具最合適—抓來的昆蟲可以放在哪里—為什么放在容器里的昆蟲容易死—你有什么好辦法,每一次我們都和幼兒一起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記錄和展現(xiàn),幼兒在一次次的活動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一次次的前后變化中產(chǎn)生成就感,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被重視的,是參與的,是自發(fā)關注的。
總之,自然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是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自然角創(chuàng)設的初衷是以“幼兒自主選擇”作為載體,“幼兒觀察探究”作為手段,教師只是作為引導者幫助幼兒進一步得以提升,同時滲透幼兒的學習品質(zhì),如幼兒學習主動性的激發(fā)、方法的學習、自主解決問題中思維的提升、以及一種態(tài)度、習慣的培養(yǎng)。我們應更好地挖掘自然角的教育價值,讓幼兒在與教師、環(huán)境、材料的交互作用中獲得更多的經(jīng)驗,真正實現(xiàn)雙向互動。
參考文獻:
[1]曾梅芬.提高幼兒園自然角創(chuàng)設的有效性[J].黑河學刊,2012(10).
[2]程俊娣.自然角的創(chuàng)設與管理[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8).
?誗編輯 楊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