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云
邳州市炮車中學 江蘇徐州 221300
隨著科技的創(chuàng)新,越來越多的新生技術出現(xiàn)并被應用到我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其中就包括微課的發(fā)明與利用。筆者發(fā)現(xiàn),高中生對于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很高,相比較傳統(tǒng)的課本+黑板授課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制作為微課可以更大程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并且能加深其理解程度?;诖?,筆者將結合自身實踐情況,在此對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論述。
(一)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微課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微型學習,是一種碎片化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空閑時間打開移動設備,對教師上傳的微課進行觀看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如果教材寫得過于簡略,那進行課前預習時,微課就是最好的參考,課后的復習也可以針對重難點進行有效學習;對于教師來說,微課的制作也不再將教師局限在講臺之上,有些復雜的知識點通過動畫也可以更好的表達。
(二)視頻容量小,設備兼容性強
微課屬于小視頻,即使在沒有網(wǎng)絡的情況下,提前下載幾個也不會占用很多容量,同時,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都可以很好的兼容,也都支持在線觀看。
(三)時間短,內容有較強的針對性
一般來說,微課的時長都會控制在10分鐘之內,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的45分鐘,微課顯然內容相對精煉。但精煉卻不等于簡單,教師在制作微課時,通常是針對教學重點進行剖析,因此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微課的針對性更強。另外,學生在利用微課進行學習時,可以針對自己不懂的地方進行暫停或者反復觀看,進一步提高了學習效率。
(一)教學過程
本文以筆者對“板塊運動”這一知識點的授課過程作為例子進行論述,大家都知道,課本上對于板塊運動這個知識點的介紹并不十分詳細,但是它涉及的知識點又比較多,例如板塊的消亡邊界和生長邊界、火山地震帶、形成的地形等內容,這些內容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沒什么聯(lián)系,因此學生對這種抽象性較強的知識點理解起來比較難。在備課階段,筆者將全球板塊交界的地貌、板塊從古至今經(jīng)歷的2.25億年的漂移過程、新西蘭山脈的形成過程與火山對板塊漂移的作用等內容通過動畫的形式制作成一節(jié)微課。以上內容都是課堂授課的重點內容,筆者認為通過板書教學或者PPT教學都很難將這些講述清楚,通過微課的形式讓學生提前預習,對重點內容有所把握,也可以加深其理解。
1.預習階段
筆者提前三天將微課上傳并告知學生進行觀看學習,通過網(wǎng)上平臺,教師可以隨時查看學生的觀看次數(shù)與進度。
2.正式上課
在正式上課時,筆者將提前準備好的幾個有關于微課內容的問題展示給學生,讓他們根據(jù)預習內容進行小組討論。根據(jù)筆者經(jīng)驗,小組間的討論往往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剩下的往往是一些共性問題。就板塊運動這個課題來說,學生的共性問題有兩個,一是對消亡邊界和生長邊界的理解有難度;二是不能準確記憶全球板塊分布圖。這樣,筆者就可以有效利用課堂上面授的時間為大家解決這兩個問題。針對問題一,筆者將提前準備好的數(shù)字星球投影給學生觀看,這種投影的觀感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視覺沖擊,結合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自然會對這一知識點有著極為深刻的印象;針對問題二,筆者提前印制了空白的世界七大洲圖,分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手繪板塊的范圍、邊界并標出名稱,借此來記憶板塊分布圖。
3.課后復習
課程結束后筆者會在網(wǎng)絡平臺上傳一份習題,要求學生限時做完。批改結束后針對題目中出現(xiàn)的問題再制作一節(jié)微課來進行講解。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利用課堂的寶貴世界,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效果與反思
1.微課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一直以來接受的是傳統(tǒng)的課堂授課模式,新穎的微課通過看視頻就可以學習,學生的學習時間、地點等也不受限制,對學生來說,這些方面比教科書有更大的吸引力,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明顯加強,學習積極性也比以往更高。例如在學習必修一第一章“晨昏線的判讀”這一知識點時,教材上的圖太過于抽象,學生很難憑借一副平面圖來想象晝夜交替和晨昏線的判讀,但把這一知識點通過微課的形式來展示就會直觀具體很多。
2.微課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受到教材的限制,學生的預習質量往往不高,課堂上還有很多問題等待教師解答,這就導致課堂上教師要統(tǒng)計更多問題,也不利于提前準備。微課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將學生的問題更有效的統(tǒng)計,有針對性的統(tǒng)一講解。
3.微課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教師在使用微課教學時應注意線上與線下的融合,不要顧此失彼。微課的質量和課堂的效率都是教師應當注重的,盡管微課的發(fā)展前景遠大,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課堂,因此教師要做到的是將二者完美融合,以切實幫助到學生為最終目標。
微課的出現(xiàn)是我國教育界的一次改革,雖然目前各學者還不能就微課的概念進行統(tǒng)一,但不可否認的是,微課推進了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力,是很有發(fā)展前景的教學媒介。
[1]林鳳鳴.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聊城大學,2017.
[2]樊雅美.“互聯(lián)網(wǎng)+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7(0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