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入手,遵循教學規(guī)律,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最終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學習習慣;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競賽
G623.31
在英語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是每一個小學英語教師無法回避的課題。小學英語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感知性差;二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三是家庭關注度不夠;四是學習方法欠妥。既然找到了小學英語后進生成因,那么,我們在進行轉化工作時,一定要因材施教,對癥下藥,讓每一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一、優(yōu)化英語教學的外部環(huán)境。
作為一個年輕學科,英語教學管理和規(guī)范大多處于摸索階段,現大到績效考核、課表安排,小到作業(yè)設計、情境創(chuàng)設,都站在學校的范疇進行整合或組織,可以有效的促進教育資源的利用,優(yōu)化英語教學的外部環(huán)境,把英語教學放在一個平等或優(yōu)先發(fā)展的地位,從而保證后進生的轉化有必要的空間和時間優(yōu)勢。
二、注重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遷移能力。
1.注重與學生的情感溝通,實現師生之間零距離交流。 營造“愛”的氛圍是很重要的,因為愛是有感染性的。只有你先“愛”學生了,學生才會喜歡你,進而喜歡你所教的科目。在教學中,我始終把教學過程作為向學生傾注愛的主渠道。學生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和歡樂氣氛中學習,能有效地消除他們學習英語的心里障礙,開創(chuàng)敢講英語、爭講英語、愛講英語的局面。
2.在新授單詞時,把語音教學融匯進去,并從音、形、義上進行歸類,幫助學生提高識記效率。
3.在教授語法時,采用生動有趣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有趣的內容與枯燥的內容交叉進行,并巧妙地把枯燥無味的東西變得有滋有味。 如:將語法要點編成朗朗上口的歌謠,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等 。
4.加強解題方法的指導。 如聽力練習中的聽句子,把句子中所缺的單詞補充完整這類題型,學生經常只寫單詞而忽略了單詞的正確形式。 教師在平時的練習時就要指導學生,在做語法選擇填空時,教會學生從給出的詞句中找出關鍵的提示詞 。
5.利用鼓勵性語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遠比譴責和訓斥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注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弊鳛榻處熚覀儧]有權利選擇教育對象,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給每個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開發(fā)他們的智力,這是教師責無旁貸的職責。在課堂上,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氣氛會引起學生的學習情感,堅定學習意志進而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
三、實施分層教學,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教師在目標的確定、新知的探求、練習設計中分層設計、區(qū)別對待,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多給后進生創(chuàng)設機會體驗學習的成就感。 尤其是要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活動,通過研究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通過對班級不同層次學生的研究,了解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不同水平學生的不同特點。通過對學生的分析,在學習能力上分出層次,在學習風格上歸成類別。
四、經常開展教學競賽活動,調動后進生學習積極性。
學習興趣的缺失是后進生的根本原因之一,課堂上教師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語教學本身包含著許多枯燥的因素,單詞、短語、句子和課文的記憶,都需要學生進行重復地讀,重復地背,而這對于那些貪玩懶惰的后進生來說,無疑是一件令人頭疼的“苦差事”。如何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那就要靠教師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去記憶單詞,采用游戲或競賽的方法來促使學生主動地去記憶單詞,從而調動后進生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學英語很有趣。
五、遵循認知規(guī)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后進生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在與后進生的接觸當中,我們發(fā)現學習目的不明確,導致了學習態(tài)度的不端正,因此通過開展教育性的活動引導后進生正確認識學習,講名人故事,通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樹立身邊的學習榜樣。
總之,“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工作,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必須經過一段漫長的歷程,就小學英語學科來講,每位教師都要對他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熱情地善待每一位后進生,將不同后進生進行歸類,然后實施針對性強的轉化途徑,在不斷實踐中歸納總結,通過一些成功的實踐,最終形成了一種有效的教育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
王信,男,湖南衡陽人,衡陽縣界牌鎮(zhèn)國慶完小英語教師,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