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險峰
議論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全班或小組內的學生,或師生之間就某個問題各抒已見,相互啟發(fā),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它有利于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發(fā)展學生的智能,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學生進行開放性教學的一種好方式。有效的議論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自主學習的品位和水平。那么,在小學語文課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開展議論呢?
明理議論。即是讓學生搞清楚“是什么”“為什么”,從而深化道德認識的議論。《秉筆直書》一課敘述了戰(zhàn)國時代,齊國相國崔杼殺了國王齊莊公,獨攬大權,讓太史吏記錄此事為“先君是害病死的”,但太史們即使拼出性命也要秉筆直書,崔杼先后殺了太史伯、太史仲、太史叔,但接任的太史季仍秉筆直書,崔杼只好作罷的事情。在講授課文時我讓學生議論:為什么這些太史都會秉筆直書?太史的本分是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學生通過議論知道了太史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在盡太史的本分,為后人留下事實的本來面目。“秉筆直書”不單是職責所在,更是太史人格精神的寫照,崔杼從不可一世到無可奈何,說明真言必將戰(zhàn)勝謊言,正義必將戰(zhàn)勝邪惡,從而使學生深化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受了太史的高尚品格。同時,學生也深深的體會到做人就應該向太史們一樣,敢于說真話,敢于面對事實,不畏懼權勢,做堂堂正正的人。
動情議論。這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為目的的議論。如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一雙手》這篇課文,描寫了一雙“天下第一奇手”,塑造了主人公張迎善不畏艱辛、無私奉獻的樸實而感人的形象,抒發(fā)了作者對普通勞動者質樸美好的心靈及其高尚情懷的敬仰和贊頌之情。學習這篇課文時我在引導學生同張迎善感手、看手、畫手后讓學生思考議論、計算:張迎善栽一棵樹,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1天栽1000棵,這雙手往土里插多少次?10天、20天呢?張迎善一共栽了多少棵樹?這雙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學生通過議論、體會到林業(yè)工人張迎善這雙手的與眾不同,這位“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平凡之中的偉大。我們應該尊敬有這樣一雙手的人,并學習他們那種舍己為人的精神,調動了學生情感參與,和作者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導行議論。這是學生在明理的基礎上,對有關道德行為加以判斷,以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議論。學習了《誰說沒有規(guī)則》一文后,我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從課文中四個人物的言行上我們懂得了什么?在日常校園生活中我們該怎么做?同學們議論紛紛:規(guī)則是靠自覺維護和遵守的,要主動抵制不良習慣,不應被同化。規(guī)則的制定是為了人們生命的安全,是為大家的利益著想的。我們在上學放學的路上,不要圖一時的方便快捷,而違反交通規(guī)則……通過議論,學生認識到遵守規(guī)則不是為獲得別人夸獎,這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不因環(huán)境改變而喪失的美德。最后,我向同學們倡議: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遵守身邊的小規(guī)則做起,樹立人人遵守社會規(guī)則的意識,為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而努力吧!
需要強調的是,議論內容要有選擇性。組織議論時必須把握教材的重難點,選擇有爭議的內容、有興趣的內容進行討論,并且要把握準確恰當的議論時機。學生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由于思維形式的差異,思考深度不一,看問題的角度有別,對某個問題會產生不同的認識,甚至認識過于偏激。對此,教師應以寬容的態(tài)度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做到不堵不塞,在恰當的時機引導歸納,做到有收有放、適當點撥,讓學生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談看法、說觀點,分析、比較、爭論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可以給學生的創(chuàng)造心理帶來安全感,消除他們怕挨批評的緊張情緒,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