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育+王秀萍
摘要:目的 探討血管性癡呆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15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同時選取同期50例非血管性癡呆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對比兩組血清Hcy水平、頸總動脈(CCA)與頸內(nèi)動脈(ICA)的內(nèi)徑及頸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IMT)以及頸動脈斑塊發(fā)生情況,Pearson相關分析血清Hcy水平與IMT的相關性。結果 血管性癡呆組血清Hcy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血管性癡呆組頸動脈斑塊發(fā)生率為82.67%,與對照組的28.00%相比有明顯上升(P<0.01);血管性癡呆組CCA、ICA內(nèi)徑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變窄,IMT明顯增厚(P<0.01)。結論 血管性癡呆患者血清Hcy水平與頸動脈粥樣硬化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血清Hcy水平越高,頸動脈粥樣硬化越嚴重。
關鍵詞:血管性癡呆;血清Hcy;頸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
血管性癡呆是指因腦血管病變導致的以智力與認知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是最常見的老年癡呆類型之一[1]。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嚴峻,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病率有明顯升高趨勢,故進一步明確其發(fā)病機制具有重要意義。臨床研究表明,在老年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病及病情進展過程中,動脈粥樣硬化性改變是獨立危險因素之一,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又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病情進展中起著重要作用[2-3]?;诖耍狙芯窟M一步探討了血管性癡呆患者血清Hcy水平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15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血管性癡呆的診斷標準,神經(jīng)影像學檢查可見皮質下與基底節(jié)區(qū)存在多發(fā)梗死病灶以及程度不同的腦萎縮,臨床癡呆評定量表(CDR)評分3~5分,簡易智能測定量表(MMSE)評分5~23分,Hachinski缺血指數(shù)超過7分,存在至少1次卒中史,并排除其他類型癡呆。15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中男108例,女42例,年齡52~85歲,平均年齡(72.4±8.2)歲;文化程度:文盲27例,小學71例,初中40例,高中及以上12例;基礎疾?。焊哐獕?0例,冠心病65例,糖尿病89例。同時選取同期50例非血管性癡呆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10例,女40例,年齡50~85歲,平均年齡(73.1±8.8)歲;文化程度:文盲25例,小學73例,初中43例,高中及以上9例;基礎疾?。焊哐獕?7例,冠心病61例,糖尿病87例。兩組均排除肝腎功能不全、精神病、酒精與藥物濫用史等。兩組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血清Hcy測定 兩組均于清晨空腹抽取3 ml外周靜脈血,離心后取血清待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血清Hcy進行測定。血清Hcy水平>10 μmol/L表示Hcy增高。
1.2.2頸動脈彩超檢查 采取美國GE公司LOGIQ E9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探頭頻率5~10 MHz,采取仰臥位,依次檢查雙側頸總動脈(CCA)與其分叉處以及頸內(nèi)動脈(ICA)。測定CCA、ICA內(nèi)徑與頸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IMT)、頸動脈硬化斑塊位置、性質等。IMT在1.0 mm以內(nèi)為正常,1.0~1.2 mm為動脈硬化,超過1.2 mm并伴局限性隆起為動脈斑塊形成。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取統(tǒng)計軟件SPSS19.0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相關性檢驗采取Pearson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血清Hcy水平及頸動脈斑塊發(fā)生率對比 血管性癡呆組血清Hcy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血管性癡呆組頸動脈斑塊發(fā)生率為82.67%,與對照組的28.00%相比有明顯上升(P<0.01),見表1。
2.2兩組頸動脈內(nèi)徑與IMT對比 血管性癡呆組CCA、ICA內(nèi)徑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變窄,IMT明顯增厚(P<0.01),見表2。
2.3血清Hcy水平與IMT的相關性 經(jīng)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血清Hcy水平與IMT存在顯著正相關(r=0.489,P=0.000)。
3討論
國內(nèi)外大量研究證實,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血管性癡呆的獨立危險因素[4]。其機制可能是動脈粥樣硬化可導致血管狹窄,乃至閉塞,造成腦內(nèi)血流灌注不足,持續(xù)腦內(nèi)低灌注可致腦組織發(fā)生缺血缺氧性損害;斑塊脫落后形成的一系列微小梗死灶;斑塊可降低壓力與化學感受器的敏感性,導致交感神經(jīng)亢進,引起腦血管自我調節(jié)能力出現(xiàn)紊亂;動脈狹窄、閉塞可使能量代謝發(fā)生異常,導致蛋白質合成減少,改變神經(jīng)遞質的釋放與傳導,引起神經(jīng)元丟失,并最終引發(fā)神經(jīng)功能缺損與認知功能障礙[5]。本研究中,血管性癡呆組患者的CCA、ICA內(nèi)徑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變窄,IMT明顯增厚,頸動脈斑塊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梢?,與非血管性癡呆人群相比,血管性癡呆患者普遍存在頸動脈粥樣硬化。
Hcy為蛋氨酸代謝產(chǎn)生的中間產(chǎn)物,具有細胞毒性的作用[6]。研究表明,血清Hcy水平異常升高是誘發(fā)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7]。目前,有關Hcy引起或加重動脈硬化的具體機制尚未完全清楚,Hcy可能通過氧化應激反應使血管內(nèi)皮細胞受到損傷,并在脂質沉積與泡沫細胞形成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使動脈硬化斑塊形成。Hcy還可使一氧化氮合成減少,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舒張能力,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加速動脈粥樣斑塊形成[8]。本研究中,血管性癡呆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此外,我們通過對血管性癡呆患者的血清Hcy水平與IMT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血清Hcy水平與IMT存在顯著正相關(r=0.489,P=0.000)。由此可見,血清Hcy水平、IMT的異常升高是血管性癡呆的重要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與非血管性癡呆人群相比,血管性癡呆患者的血清Hcy水平異常升高,頸動脈斑塊發(fā)生率顯著上升,血清Hcy水平與頸動脈粥樣硬化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性,隨著血清Hcy水平的升高,頸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逐漸加重。
參考文獻:
[1]李萍,安中平.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血管性癡呆的相關性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3,53(42):15-18.
[2]蔣悅,金元哲.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空腹血糖水平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8(2):155-158.
[3]張曉東.血清脂蛋白 CysC Hcy 及 hs-CRP 水平變化與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相關性分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5(24):2853-2855.
[4]梁雪梅,韓倩,張志清.血清 Hp-IgG 及 Hcy 水平與老年血管性癡呆及腦梗死的關系[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5(7):1143-1145.
[5]汪興周.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測定與老年癡呆患者相關性研究[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4,32(3):336-339.
[6]郭忠偉,李寶華,張江濤,等.重度癡呆血清Vit B12、葉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4,12(12):2037-2039.
[7]陳海戀,何超明,龐明武,等.高齡急性腦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與頸動脈硬化的相關性[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6,16(9):930-933.
[8]劉遠興.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老年癡呆發(fā)病的相關性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36(23):3400-3402.
編輯/李樺